水域里有肥料怎么垂钓。

大部分时间咱们都在为没口而烦恼,空军的次数多了也许晚上做梦都想着连杆、爆护。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有一天爆护的机会真的摆在面前,你能把握住吗?

经常有钓友在我文章下面评论:窝里有鱼咋都好钓。这句话理论上讲并没有什么毛病,但如果要杠一下,还是能找出问题。大家知道窝子里鱼的数量越少吃饵就越谨慎,体型稍微大一点的可能吃一口就得磨蹭很久,加上小杂鱼从中捣乱,所以要钓起来并没有想象中的简单。

另一种情况,当窝子里的鱼越聚越多时,鱼儿们的警惕性就会变差,吃饵的积极性会上升,甚至出现上浮抢食的现象。对于很多钓友而言这是最爽的时候,通常浮漂一翻身就会出现动作,找到感觉以后能够连杆、双飞。可是大家也别高兴的太早,鱼多未必是好事,面对这种极快的鱼情,会钓的自然有机会爆护,如果不会钓,鱼群很快便会散去,也就是咱们经常说的散窝!

为什么说窝里鱼多未必是好事,散窝的原因到底在哪。正如文章开头所述,咱们大部分时间都在为没口而烦恼,野钓总是这样,空军的日子比爆护的日子多得多,于是呢大家也就习惯这样的鱼情了,有时出去钓鱼也比较松懈。然后突然有一天运气好遇上了鱼群,很有可能就因为装备没带全、饵料不够用导致钓得不多。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当窝子里鱼的数量增大,吃饵的速度就会加快,于是我们的抛竿频率也会随之上升。抛竿频率上升后水中的饵料碎屑就会增多,鱼儿很容易形成抢食的状态,抢不过的就会上浮接饵,此现象在黑坑特别常见(野钓很少有这么好的鱼情)。

这个时候漂相会变得比较乱,抓口失误容易钩到鱼身,一旦钩到鱼身就有可能炸窝。当然也有另外一种情况就是每次矛到一条鱼就跑个几条,次数多了,窝子慢慢也就散了。春季多钓浅水,大家也知道水浅的地方炸窝率更高,而且很难重新把鱼聚回来,这一点我是很有感触的。

给你几个稳住鱼情的小建议,要懂得快鱼慢钓!

在没口的时候除了打窝大家还能想到什么方式诱鱼呢?是不是加快抽杆的频率,靠饵料从上至下不断雾化来吸引鱼的注意?这种做法是慢鱼快钓,利用饵料的气味和动态来诱鱼,可以理解成主动出击,反守为攻!

而快鱼慢钓正好相反,是指在鱼情非常好的时候故意放慢步调,降低抛竿频率减少饵料雾化,让上鱼的节奏变得慢一些。虽然从表面上看上鱼的节奏是变慢了,但实际上这种做法是为了防止鱼儿乱层、降低炸窝的可能。

慢鱼快钓的核心是求稳不求快,对于一些基本功不到位、经验不足的钓友,学会这项小技能用处还是挺大的。

如何来实现快鱼慢钓,具体的四个操作方法。

1、尽量不抓接口,每一杆都让饵料到底。除非是鱼儿吃死口,浮漂直接被斜着拉走,否则最好耐心地等它到位。

2、放口。鱼聚的越多,浮漂信号必然增加,而且有些动作会极其夸张,按照多年的垂钓经验来看,大顿口的中钩率不如小顿口的中钩率高,建议只抓小而有力地信号。

3、使用搓饵。使用搓饵有三个好处:一是为了增加饵料重量,以便快速到底,防止鱼儿半路截食;二是为了减少雾化,防止鱼儿急躁;三是增加留鱼性。

总而言之一句话,快鱼要以稳为主,不要一味地追求上鱼速度,命中率才才是王道啊。

我想也有钓友会这样反驳:快鱼就要用快钓,饵料投放的快又多,鱼才会越聚越多,要是在黑坑你这样的操作保证窝子里的鱼都给别人诱去了。

我觉得对于基本功扎实、技术高超的人来说,快鱼可以以快钓为主,因为他们失误的概率会比较低,但对于普通人、技术不那么好的人,只能求稳不能求快。

最后再补充一点:全国各地的野钓资源都不一样,鱼情不好的地方三天钓不出一条像样的鱼,鱼情好的地方一天钓个七八斤十几斤也很正常。

所以大家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我只是提供了一点对于快鱼该怎么钓的小建议而已。

精选阅读

为什么提前打好窝子 窝里有鱼却钓不上钩


鱼儿上钩,对于垂钓者来说总是充满了吸引力,但是,大家肯定遇到过这样的一种情况,提前打好窝,进行钓鱼前也能看到窝里面有很多水泡,但是当饵料扔下去之后,等了很久,鱼儿就是不上钩,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1、鱼儿喜欢诱饵,但不喜欢钓饵

鱼和人是一样的,只有遇到自己喜欢吃的东西,才会凑过来吃,自己不要吃得,不好吃的,就是再好的食物,也不会去碰它。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条件往往是因为在做窝投放的诱饵时比较随便,只是为了吸引鱼儿过来,当进行垂钓时,为了能够提高上钩率,在钩饵上费了很多心思,最后导致钩饵和打窝时诱饵在气味方面产生差距,导致寻味而来的鱼儿不领情,它喜欢的是打窝时的饵料的味道,并不是你进行垂钓时钩饵的味道,从而鱼儿不去咬钩。所以,在你钓鱼时,一定要记住,用来钓鱼的钓饵与打窝时用的诱饵味道一定要统一。你可能会挑好的吃,但是鱼儿支持对口的。

2、窝里有鱼,但都是小杂鱼

这种情况也很常见,虽然打好窝之后看到窝里有很多水泡,但是很有可能是小杂鱼在其中乱窜乱跑,导致气泡不断,实际上窝里并没有什么大鱼。你看到水泡多只是一个假象,仅仅是因为小杂鱼多,闹窝而引起的。这种情况,对于经验丰富的高手来说,很容易就能分辨出来,至于一些新手,只能在实践中多积累一点经验了。

3、进窝的鱼并非是要钓的鱼

不同种类的鱼对食物的要求也是不尽相同。比如说大家都知道的,鲤鱼喜欢香甜口味的,鲶鱼爱吃肉,鲢鳙喜欢吃酸臭,草鱼鳊鱼爱吃草。钓鱼和治病一样,要对症下药。你要掉鲤鱼、鲫鱼,就投香甜型的诱饵,可以用酒泡上小米、颗粒饲料或者碎豆饼打窝,这些东西在投入水中后,会沉到河底,撒发出来的香气会引来鲤鱼和鲫鱼在水底觅食,从而留住它们。一样,如果你想钓鲶鱼,就用动物内脏,小泥鳅作为诱饵,应为鲶鱼是肉食性鱼类,如果用草打窝,那引来的只能是食草性的草鱼和鳊鱼了。所以说,打窝一定要投鱼所好,这样才能引来你想要的鱼。

4、其他因素

水的温度,阳光,水中的含氧量都是影响鱼儿咬钩的关键。水的温度过高或者过低,水中的氧气含量不足,都会影响到鱼儿的食欲,使它们对鱼饵没有兴趣,从而降低了咬钩率。不咬钩还有可能是因为鱼儿根本就不饿,可以采取一些逗鱼措施,提起鱼儿对钓饵的兴趣,使其咬钩。

归根结底,还是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分析鱼儿不咬钩的原因,再想出有效地应对方法来促使鱼儿咬钩。

窝里有鱼泡却无鱼咬钩怎么办


垂钓这个娱乐活动之中,是有很大的趣味性的。与此同时,垂钓也有很多让钓客为之神伤的事情。比如说,我们能够确定鱼窝中有鱼,并且窝里的鱼还一直在吐泡,但就是没有鱼口。

遇到这样的情况,好多钓客都是很苦恼的。为了让大家能够彻底和苦恼说拜拜,高高兴兴的钓鱼,今儿咱们就来说说应对这种情况的方式。

一、学会去区分氨气泡和鱼星

看到气泡以后,钓客首先要确定它到底是鱼星还是氨气泡。一般情况下,出现一片或者是一串的泡泡的滑,它们很可能是氨气泡。因为鱼星通常都是一个一个的小气泡,大小比较均匀而且特别有规律,持续的时间也比较短。

如果确定我们看到的气泡是鱼星,那就证明水底有鱼在到处觅食。这个时候我们基本上就可以将钓位放置在这个位置了。确定好钓位之后,需抓紧抛饵打窝。不过钓饵的味道一定要比诱饵的味道大,只有这样才能够将鱼群的注意力转移。此外,抛竿以后钓客应尽可能的抖动鱼竿,借此加大对鱼饵对鱼的诱惑力度。

二、导致鱼儿不咬钩的因素有哪些

第一,钓具出了问题。当遇到有鱼泡没鱼口的情况时,钓客应彻底检查我们使用的钓具。在诸多的道具中,要重点检查鱼钩。因为鱼钩、铅块在下坠过程中很可能被水中飘落的树枝、或者其他杂物挂到,并没有坠落到水底。

第二,饵料出现问题。这一点,可以从饵料的性质、气味两者的变化做出分析。一般情况下,饵料过稀遇水后,雾化效果相当快。钓饵到底以后,鱼钩上基本就没有剩余的钓饵了。饵料的味道太浓或者味道太小,很可能导致鱼群会对钓饵产生高度警惕又或者被直接忽略。饵料比重过大,钓饵落底以后直接陷如泥浆中,想一想,鱼群找不到钓饵时怎么可能会有鱼口呢?

第三,钓法没用对。如果钓客找了各种方面的原因之后,发现无口的情况并没有好转,就应该讲注意力转移到钓法上边来了。这个时候,不妨试试用钓底的方式来施钓。一般效果不会太差。

第四,钓位原因、野外水域的底部情况很可能是杂乱不堪的,地形也是极为复杂的。如果垂钓点是的地形存在问题,是有可能导致鱼群不能进入到钓点,或者让鱼群产生畏惧从而不敢靠近钓点的话,钓客就不要固执己见了,可以试着更换钓位来看看效果。

第五,区域问题。钓鱼活动是不可能不受气温的干扰的。当气温太高或者太低的时候,鱼群是会躲到深水区域不再出来的。这个时候,钓客就应该通过分析鱼儿各方面的情况,来确定是不是要底钓了。

三、如何改善鱼儿不咬钩的状况

窝中有鱼,但是就是没有鱼口确实是垂钓之中很大的一个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需要有一定的思路。不得不说按以上五点逐条改善虽然是一个办法,但这个办法比较麻烦,执行起来也比较耗费时间。所以钓客不妨尝试着在原本的基础上适当调整作钓用具或者施钓策略。

比如将鱼饵的比重调轻一点,鱼漂的灵敏度提高一点,目数也要调整到5-6目垂钓1-2目。然后观察鱼口情况,调整过后如果有鱼口,但是还是没有中鱼的话,就需要我们继续将鱼钩跟换为小一些的鱼钩了。

如果这之后还是没有中鱼,就只能调换饵料的味道了。倘若之前使用的是浓饵就换成淡饵,之前使用的时淡饵就更换为浓饵。这时可观察鱼漂反应,如果出现大顿口依旧没有中鱼,只需要再将鱼饵摘下揉打至较硬后安装使用即可。

野钓时窝里有鱼但不吃饵怎么办?


在野钓的时候,我们经常会遇到水里有鱼,甚至鱼就在窝子里了,但是它只是碰一下线不吃饵,遇到这种情况要怎么解决呢?我们列举了4个问题为大家进行解答。

1.窝中有鱼不吃饵怎么应对?

混养黑坑垂钓,主攻大鲫鱼,窝中有许多鱼星即是不吃饵,塘底有淤泥,许多钓友喜爱打重窝,基本上有时候钓的多,有时候少,请问这种状况该怎么作钓?

像这种状况,也许是小药的味型较重致使的。主张尝试运用清淡味型饵料作钓;其次,因为水底很脏,鱼不愿意呆在水下,所以能够改成钓深浮或钓离底。而有时钓的多有时少,跟许多要素有关,如钓位、气候等,总归钓这种鱼要安静,不要暴力扬竿。

2.有鱼星不吃饵怎么应对?

湖泊里出过三十多斤的螺蛳青,以及七八斤的草鱼,接连两天作钓都呈现鱼星多,可是只碰线不吃饵的状况,请问该怎么应对?

假如有鱼碰线阐明窝中有鱼,至于什么鱼并不明白,可是主攻青鱼、草鱼,产品饵作用欠安,能够尝试用螺蛳或玉米之类的钓饵,也能够用甜米酒泡超诱,密封好侵泡48小时,再用野钓草和适量的大无双收水,作钓作用应当不错。

3.野垂钓不吃产品饵怎么办?

本地有一水库,无人喂食,里边大鲫鱼不少,可是好像不吃产品饵,请问野垂钓不吃产品饵怎么办?

在天然水域作钓,经常呈现鱼不吃产品饵的状况,要素有几个方面的。

一是温度,有时气温与水温偏低后,鱼的食性会发作一些改变,这时主要以吃荤类的昆虫或者其他虫类为主;

二是有些纯野生鱼塘的鱼,从小到大都是以吃岸边的昆虫、或水中的小虫小卵和其它的一些杂质为主,从未吃过喂食的饲料,对产品饵有必定的适应过程;

三是有的鱼遭到低气压的影响,鱼的活性下降,自身就不爱吃食,在这种状况下,鱼对产品饵不是格外爱吃,反倒是一些鲜活的红虫或者是蚯蚓简单导致它的胃口。

4.用河虾作钓怎么调漂?

水库垂钓,产品饵作用欠安,用河虾作钓,如何做到调四钓二?

通常垂钓中用虾、蚯蚓或玉米粒类的饵,假如调四钓二,有动作也不会中鱼或中鱼率很低,主张带钩调平水和无钩调平水,钓一到三目。

总结以上,我们从4个问题给大家说明了一下有鱼却不吃钩的一些原因,大家可以作为参考,在实际作钓中尤其是在野钓当中不确定因素更多,大家要学会举一反三来进行调整。

钓鱼要钓草?什么草好钓又该怎么钓呢


野外水域因为无人清理,风吹水冲,时间久了,就会在近岸、水底,长出来密密的水草,这些水草,有的是杆茎类水植,有的是浮萍类水植,还有的苔类水植,因各地水质、土壤情况不一样,所以水草的水中也不相同,这其中有的水草、苔类水植,有着天然聚鱼的效果,还有的水草,长的太密,连鱼都不愿因进草窝子,今天就给大家介绍几种最常见的,藏鱼概率非常的水草,可以负责任的说,一般只要看到有这几类水草,基本上水中只要有鱼,多半都会在这几类水草附近游曳。

第一种,芦苇

芦苇是适应性最为广泛的水陆双生植物,而且很少独立生长,一般一长就是一丛,因为主要依靠成熟的花穂播种,所以成片生长是常事,而且尤为喜欢潮湿的环境,最高可以长到6~8米长,大江南北都能看到这类植物,因为杆茎中空,有很强的防御大风的能力,所以不少喜欢野钓的钓友,也喜欢在芦苇丛中打窝守钓。那么为什么说,有芦苇的水域附近,多半有鱼呢?

这其一,是因为芦苇在水底的根系很发达,而且很密实,虽然会影响到鱼群在水底游曳,但是会因为朝阳的生长,会在水底淤泥处,预留足够的空间;其二,芦苇的根茎,具有清热、解毒、消炎的功效,对鱼来说,就属于天然的药物,而且是很好的食材,草鱼尤为喜欢吃芦苇根;其三,芦苇具有净化水质的作用,而且杆茎中空,芦苇丛水下部分的溶氧、水质,都很好,不会像有些恶性水草,完全在水面下,不仅不释放氧气,还是吸收水中溶氧;其四,芦苇都是密集生长,有效的阻碍水流,芦苇丛附近的流速,就算是在水域中心位置,较大的急流,也会被芦苇丛阻碍;所以一般在芦苇丛生的水域,多半有鱼窝、鱼道存在。

第二种,蒲草

蒲草在北方也称为毛拉,学名是水烛,学名的意思是像一根根长在水中的蜡烛,也是属于杆茎类草本植物,在潮湿、沼泽等环境生长,和芦苇一样,也是利用杆茎顶部,类似见过的花穂果实成熟之后,因风吹、水冲,落到潮湿、泥泞、沼泽等地形后,开始生长,杆茎不是中空额,虽然实心,但比较厚实,而且也是丛生的,在这一点上,和芦苇的生长几乎完全一致。

只之所以有蒲草的地方,多有鱼窝的判断,是因为蒲草的根茎、草尖、果实,都有清咽利喉、消炎、利尿等功效,如同芦苇一样,也是鱼群在自然界中,纯天然的食物、药物来源,所以一般有蒲草的地方,多半有鱼窝鱼道。

第三种、水葫芦

这种水植是舶来品,学名叫做凤眼兰,在1844年美国世界博览会上,第一次由巴西人带到世博会上,最早是当做观赏类水植被引进国内,但是因为在国内没有天敌,而且适应性非常强悍,只要有水,就能疯狂繁殖,尤其喜欢浅水的淤泥底环境,高低温都能适应,成熟后一长一串,就如同花生的藤蔓一样,所以被老百姓叫做水葫芦。

这种水草,在国内可算是恶名昭著,因为是聚集丛生,杆茎都比较厚实,清理十分麻烦,阻碍水道、影响堤坝,简直就是水草界的败类,但是为什么说这种水草丛生之处,多半有鱼呢?因为这种水草聚集之地,多半是蚊蝇滋生处,因为这种水草对生长水深要求比较特殊,20公分以上,60公分以下,然后其根系主要扎根在淤泥上,生长时,因为大部分沉没水面之下,会大量吸收氧气,导致腐泥加速氧化,微生物、浮游生物很多,从而吸引蚊蝇产卵。

同时,水葫芦的根系和花朵,可以食用,而且也具有利尿、排毒、消炎的作用,也算是鱼的一种天然药材地,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当水域中70%以上水底都被水葫芦占领,那这片水域离翻塘不远了,因为这种水草抢占氧气,在水底有大片水葫芦时,可能会是鱼窝、鱼道,但是面积太大,那水底缺氧很严重,是不可能聚鱼的。最后,就是水葫芦是会开花的,而且开的花,被称为美化世界的淡紫色花冠,花语也很好,代表至死不渝。

第四种、泥炭苔

其实泥炭苔是160种水生苔藓植物的总称,按理说这种苔藓多生长在高热、潮湿的环境,直观的说,应该是热带地区的特产,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流入国内,而且在潮湿、泥泞,被太阳经常直晒的水域中,会大量滋生,形态各异,最为常见的,就是如同絮状,在水底成团生长。

这种泥炭苔滋生的水域,虽然很影响垂钓效果,窝料、钓饵打下去会被阻拦,但是这种苔藓本身就是鱼类的食物,别看姿态各异,有絮状、根茎状等,但是都极容易被鱼群进食,虽然没什么影响,但是在野外水域,对鱼来说,这就是极佳的食物来源。

第五种、浮萍

浮萍多见于南方水域,近些年北方的湖库也多有引进,这种水草,是天然的食物青料,不需要如何加工处理,就是鱼群的天然食物来源,而且浮萍本身也有消炎、解毒、利尿等功效,尤其是这类水草不挑水质,只要水底淤泥多,水面日照多,深浅都可以成长;

一般在池塘、湖库看到这类水草,天然的草洞之间,必然底栖着鱼群,但是和水葫芦一样,生长过于繁密,很容易覆盖水面,减少空气和水面接触,时间久了,会导致水下缺氧,只需要清理出来较大面积的草洞,不怎么打窝,就能聚鱼,也算是比较有意思的一种草洞。

据农科院的统计数据,野外水域有280多种水植,但是能被鱼进食的水植不超过15种,其他大多数都归结到恶性水植,而这五种水植,又是最为常见,而且大多数都具有药用价值,对鱼来说,即是食物,也是药物,所以有极大的可能性,水草根系附近,就是鱼窝、鱼道。

窝里明明有鱼 就是不上鱼的原因


广大钓友是否会有这种感觉,窝里明明有鱼,就是不好上鱼,是什么原因呢?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不妨从以下方面考虑。

一、饵料的味型上的的选择

冬春腥饵为主、夏天清淡为主、秋天香甜的多些、和水肥主清香、水瘦主腥香这是饵料味型一般的原则不同季节和水情分别用什么味型,要随机应变。

二、饵料状态上的原因

开饵时既要有一定的雾化又要考虑饵料的黏性,如果雾化太快的话,饵料的附钩性就会很差,鱼只能闻得到香味但吃不到饵料;雾化太差的话,开出的饵料就会成为一团面疙瘩,鱼就很难诱到窝里,当然就会影响渔获;出现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果断重新开饵,把饵料的状态调好。

三、饵料适口性上的原因

不同钓场的鱼的都有各自吃食习惯和偏口的差异,特别是野钓更要注意;这时原塘颗粒是就会变成通杀饵,要适合鱼的习惯还可以降低鱼的警觉;同时还要保证饵料的状态。过硬或过松都不好,过硬影响鱼的适口性,过松,钩饵很难到底,就只剩下空钩,这也是很重要的原

四、线组中浮漂的吃铅轻重上的原因

窝里有鱼就是很难钓上来,就要考虑水底是否出现酱层或水底杂物过多,鱼很难发现钓饵或很难入口,如果是这种情况就应调整浮漂同时改用比重轻的饵料使饵料落在酱层或杂物之上;以便于鱼轻易发现饵料和方便入口。

五、浮漂的灵钝和鱼吃口状态上的原因

鱼的吃口状态非常重要,鱼口重、鱼口轻、老滑口、涮口和生口等吃口状态和相对应的浮漂调钓是不一样的,重口和生口要相应调钝一些,轻口、滑口和涮口则相应调灵一点,浮漂的灵钝要根据鱼情的实际情况作出调整,出现漂象乱的情况也大多与吃口状态分析不准有一定关系。

六、鱼的泳层判断上出了问题

在饵料的雾化作用下,鱼层发生变化也是经常发生的事,有时钓底却很难上鱼,鱼层较乱的情况下,可以试试打全程,找对鱼层,尽量保持鱼层一致,鱼获也就有了。

七、浮漂动作的判断上出了问题

读懂浮漂是一件很难也很重要的事,不同的鱼表现在浮漂上的动作也是不一样的,浮漂的材质和漂型不同对应的浮漂动作也不一样,钓组的配置、浮漂的调钓和饵料具体状态、子线的长短等因素都会影响浮漂动作上的判断,这只能在实战过程中,总结摸索,才能在不同鱼情下准确的判断各种浮漂动作。

八、子线和鱼钩的选择是否得当

子线的线径要比主线至少小一个号,同时也要考虑子线的柔软性和切水行,子线线径过大或过硬,都不利于鱼的入口,尤其是野外钓鱼和一些钓过多次的滑口鱼,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细线小钩往往有不错的收获。还有如果鱼钩过大或钩条过粗的话也不利鱼吞钩;要根据目标鱼的个体大小和季节来确定用钩。

九、是否存在不规范的动作。

由于抛竿、抬竿和遛鱼的动作不规范很容易导致鱼受惊吓,从而影响鱼的进食;所以在整个垂钓过程中要规范动作,一旦中鱼就要迅速离开窝点,不要惊吓到窝中其它的鱼,从而影响鱼获就不好啦!

钓无定法,灵活运用。以上供参考,希望能帮助大家。

窝里有鱼不咬钩?原因分析


在钓鱼过程中,对于钓友们来说,最痛苦是事莫过于窝里有鱼却不开口,只能刚看着着急。那么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有鱼,就说明窝点没有选错,没鱼口则需要我们开动脑筋,分析具体原因之后解决问题。

首先在野钓中,窝里有鱼还是没鱼,一是看星,二是看花,因为不管新手老手,都容易将水底漂上来的氨泡误认为是鱼泡,但是氨泡是静止的,不会动,鱼泡则是飘飘忽忽的,如果要进一步确定则是要看鱼花,氨泡是没有鱼花相伴的。如果确定了鱼花和鱼星,那么下面就需要对饵料、线组、鱼层等多方面进行排查了。

一、饵料

饵的问题无非就是香型、状态、比重两种,有些钓友估计是新人,人云亦云之下,什么饵料都混合到一起,无比例,无顺序,反正麝香、酒香、薯香乱七八糟的都加进去,做窝的时候因为香型浓郁,鱼到是能吸引过来,但是因为香型杂乱,鱼反而不敢下口。

其次则是状态,我们说状态主要就是说雾化程度,这是要分鱼种的,比如鲢鱼就不吃颗粒料,只吸食雾化料,鲤鱼喜欢吃颗粒料,雾化太好全然无爱么。比重则是强调了水层不同,鱼食口也多有不同,自然水域和人工养殖塘就有明显区别,即使同样的人工养殖塘,不同的老板的习惯导致鱼食口比重水层不同也有相当大的差异,这都需要一一实验,当然,老钓友的经验在这里就彰显出来了。

二、窝料

窝打的太厚,留在水底,气温一高容易发酵,鱼被吸引来了,但因为发酵的窝料周围严重缺氧,没口非常正常,这种情况就要想想别的办法,是不是加增氧剂之类的诱鱼开口。

三、水底状况

如果是塘底淤泥过厚,则应改用载铅量大的,能托得住饵的漂;或者减少铅皮,把漂调到能把饵称在淤泥之上;或者改用较轻比重的饵料,总之,要把饵团落在淤泥之上,否则,饵入淤泥,犹如石沉大海,鱼想吃吃不到,自然也就不会出鱼讯。

四、线组问题

子线过粗、过硬,跟棕丝、胡须一样,不利于鱼索饵,特别是对那些被钓过多次,刁滑的鱼儿;钩子过大,鱼口小进不去;钩条过粗,鱼体小吸不动;坠子重了,钓组过钝或陷入淤泥。这些情况,鱼没法咬钩。但只要小试就能找到问题,然后换换钓组做些相应的调整即可解决。

五、因气温导致水层温度变化

钓友们一定要留心,在垂钓中鱼层因为天气或钓法的变化改变了开始活动的水层也是常有的事。只要你脑中有这概念,就不怕。它变你变,谁怕谁;它变,你不变,当然钓不到鱼。

六、气压气温变化

气候骤变,鱼儿缺氧,这种大环境的影响,对一个钓鱼人来说,那是最为悲惨的事,你将真正面临着一场考验,真正体验到鱼口难开的滋味。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只有寻找水域中含氧量大的地方,使用前面总结的办法,抓住每个微小的讯号,变被动为主动,天道酬勤,坚持到底。

总而言之,钓无常态,会动用头脑去钓鱼,结合经验解决问题,当真上鱼了的那一刻开始,才能完美享受钓鱼这项运动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春季雷强之十五,草丛里有鱼,草边上多逗引


天气:多云

钓场:乡村野塘(野塘)

饵料:雷蛙

鱼种:黑鱼

钓法:路亚钓

线组:5号8编PE线

昨天和今天的天气都非常好,昨天出行,5条的收获,不知道,气温差不多,今天的运气有没有那么好?如果再能赶上好的雷场,那结果还真的说不准,还是出去碰一下运气吧。

看着天气预报,这气温是一天比一天高,这种节奏是非常好的,温度持续上升,黑鱼开口那是越来越好,好的收获,那是必须的。

标点非常好

来到之后就看到芦苇的边上,有鱼在那里动,而且是把芦苇蹭的动来动去,由于水位的下降,这个塘里的水快干了,现在感觉最深的地方也不过一米左右,这种水位里面的鱼,非常的活跃,仔细观察之后,就看到芦苇丛里面,到处都有动静,不过不能确定,每一个有动作地方都是黑鱼造成的。

崩溃的节奏

在上图的地方,打下去第一竿的时候,就有个黑鱼从芦苇丛里面窜出来,上去就是一个爆口,看到线迅速的往芦苇丛里面钻,就立马扬竿刺鱼,结果把黑鱼的嘴唇打上来了,这如果不是往芦苇丛里面钻,也不会扬竿这么早,因为昨天的时候,在芦苇丛里面也是跑了一条鱼,所以今天有点担心钻到芦苇丛里面之后,就更难打上来,所以这一杆打得有点早。

看到这个鱼的嘴唇这么大,这条鱼应该在两三斤重,如果不是这么大个体的鱼,根本不会把嘴唇打上来,也只有这个重量,才能把嘴唇给他拉脱掉,如果是一斤多的鱼,嘴唇根本不会掉。

另一边

打了几杆之后,就看到芦苇丛里面有条小黑,最多只有一扎长,有二两左右跟着雷玩,跑来跑去,由于黑鱼太小,根本无从下口,但是跟着还是挺欢的,既然有小的出来,那应该有大的,还会出来,继续打,又打了几分钟之后,停顿了一下,观察一下情况,结果就在这个时候,有一条黑鱼,看得很清楚,从芦苇丛里面出来了,而且游得很快,这个时候,立马将雷蛙打过去,快速回收是很有防备,轻轻一逗黑鱼上去就是一个爆口,因为看的很清楚,看到黑鱼,把雷蛙吞没入口中之后,掉头就走,这个时候立马扬竿刺鱼,就中了。

应该超过1斤半

这条黑鱼,就看到他快速的冲,芦苇从里面出来,也可能是刚才在外围打的时候,动静把他吸引出来的,证明还是有效果的,这条鱼上来之后,与刚刚取下来,这一次看到水里的时候,就是又发现一条黑鱼,比这条还要大。

还是这个点。

刚才那条鱼上岸之后,就看到还有黑鱼,从芦苇丛里面出来,有可能是动静太大,这条黑鱼也可能是受影响,被吸引出来的。

由于阳光的直射,光线很强,因为咱戴着偏光眼镜,不怕,而且看的还非常清楚。

又中一尾。

和刚才的操作步骤是一样的,这条爆口的声音更响,但是在水下和在岸上看的大小是不一样的,有反差,结果这两条鱼处理好之后,再来到这里,就没有看到黑鱼了,又转了一圈,结果没有动静了,鱼可能都钻到草里去了,还是等下一次再来吧。

这塘也不错

上一次来的时候,在这个塘里一连中了两条。

但是今天来,有动静就是不给口,看来只能无功而返了。中间也隔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但是今天还是没有收获。

今天也只有两条的收获,不过还多收获了一个嘴唇,算不算两条半?

那条鱼以后,少了个嘴唇,不过对于黑鱼来说应该问题不大,因为他的牙齿有好几排。

少在一个嘴唇也无伤大雅,不会对他的进食造成任何影响,也只是疼上一会而已。

易磨损件

配件

这是和老板要了几个配件,因为这东西非常容易磨损,特别是长期使用的情况下。

这个东西学名叫范月潇,经常容易磨损,可能是,我的使用量过大,才出现的这种磨损严重的情况,老板一下发了5个过来,这下不用担心了。

好了,最后祝钓友们,大鲫大鲤!

雷强打大黑,出钓必爆护!

好钓鱼,越来越好。

判断鱼窝里是否有鱼的五个表现


我们在垂钓的时候,都知道打窝诱鱼是钓鱼是否有收获的第一要素。而判断窝里是否有鱼则是我们下钩垂钓是否有功的关键。下面小编就给大家说说鱼窝里是否有鱼的五个表现作为参考吧。

一、观浑水

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在浅水区的浑浊地带,一般聚集着鱼群。因为相对浑浊的水体,水底光线比较弱,鱼类可以更好的去隐蔽自身,而不被捕杀,并且,鲫鱼、鲤鱼等底息鱼一般都会在水体中下层游动,经常将水底的淤泥搅动、掘食。

二、观水草

钓鱼要钓草。野钓的时候,钓友选择水生植物周边作为钓点。这是因为,较为密集的水生植物会成为鱼类天然的自我保护屏障,同时,可以提供充足的氧气;并且在此处,鱼类的食物也是最多的,很多鱼儿都会在此栖息觅食。

在这附近打窝诱鱼时,我们可以观看水草、水葫芦、浮萍的运动状态判断窝里是否有鱼,如果这些水生植物呈不规则晃动时,那么代表鱼儿已经到窝了。

三、观鱼星

鱼呼吸或者游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气泡被称为鱼星。通过观察鱼星,钓友也可以判断窝中有没有鱼。所以首先钓友需要区分鱼星和地星。地星是水底淤泥、沉积物等发酵后产生的沼气,它会导致水底缺氧和鱼类起伏,地星气泡大小不等,露出水面后容易破裂,位置也相对固定。而相比较来说,鱼星自身含有鱼类的粘液,通常大小均匀,对于地气不言破裂,位置也不固定。垂钓时,窝子周围有慢慢移动的鱼星,钓友们就得做好钓鱼的准备了。

四、观水花

垂钓的时候,钓友们需要留意下钓点附近的水面。如果是在风平浪静的天气,钓友们发现水面有大的水花翻动,波纹交织或者突然有较大的涟漪时,说明钓点周围的中上层水域有鱼类搅动水面或者翻花。

如果多加观察的话,钓友们可以区分鱼类的体型大小。一般水表层翻花的都是中上层鱼类,假如钓友想垂钓鲫鱼、鲤鱼等中下层的鱼类,着实需要下点功夫,从垂钓对象鱼的习性去分辨了。以鲤鱼为例,鲤鱼翻花的时候,会跃出水面,甚至整个水的表面,当它入水时候,会因为尾部击打水面而发出极大地啪啪声。

五、鱼漂反应

窝里有鱼的时候,浮漂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表现。这是因为鱼类在水下游动,搅动水体或鱼体刮蹭到钓线的漂相动作。比如,浮漂连续的颤动、抖动;缓慢的上浮或者下沉以及突然的黑漂,都说明窝里已经有鱼了。

当发现浮漂出现动作后,钓友们要打起精神来区分是小鱼闹窝还是对象鱼上钩。一般而言,闹小鱼时浮漂会出现反复上浮下顿感,哆哆嗦嗦等非常不稳定的漂象。如果闹的太凶,那么大鱼很有可能不会进窝,钓友们就要调整自己的窝料,减少小鱼闹窝。当然换个钓点打窝诱鱼也是不错的方法。

如何区分鲢鱼和鳙鱼,又该如何垂钓此鱼呢?附自制饵


如何区分鲢鱼和鳙鱼

很多人虽然钓过此鱼却分不清哪个是鲢鱼,哪个是鳙鱼,在我看来最大的区别,就是鱼头了,鲢鱼的头小,鳙鱼的头大,几乎占整条鱼的三分之一长度,因此又有大头鱼、胖头鱼之称:而鲢鱼就不同了,它头小、身扁而长。另外价格明显是鲢鱼更便宜,鳙鱼的头单买,比较贵,但身体就比较便宜了。

具体来说:鲢鱼叫白鲢,全身银白色个头肥大,体厚侧扁,腹下呈尖锐的棱状,鳞片细小,一般有红色润斑。鳙鱼又称花鲢、大头鱼、胖头鱼等,其头部特大,鳞片细小,体色背部及两侧青黑色,有不规则的深色斑块,腹部灰白,腹棱不完整。

鳙鱼

总得来说它们的头和口腔都较大,主食是水中植物性的浮游藻类,有时也吃牛和草鱼的粪便。都是以水生浮游生物为主要食物的大型淡水鱼,最大个体可达30千克.。由于鲢鱼和鳙鱼的食物和生活特点基本相同,垂钓方法也大体一样。

如何垂钓鲢鳙

1、钓鲢鳙的水层

鲢鳙是滤食性鱼类,深水和浮游生物多的水域是首选钓点。另外鲢鳙属中层鱼,一般4级以下风力钓下风问题不大,大风天气还是选择避风深水的钓点较好。随着气温、水温的高低变化,鲢鳙所在的泳层也会随之上下浮动。作钓水层一般都是1米到2米之间。但,凡事无绝对,鲢鳙绝对存在于任何一个水层,至于在哪个水层作钓要取决于当时的作钓环境。例如大热天的,温度很高,那么这个时候的作钓水层一定要控制在1.5米以内;若是温度不高,或是阴雨天气,那么钓鲢鳙可以钓两米到三米之间,甚至可以钓底。所以事无绝对,因地制宜。

2、钓鲢鳙的饵料

这个步骤是关键的步骤。非常值得注意。我用的饵料制作方法简单,上鱼效果显著,众所周知,鲢鱼喜欢酸食,鳙鱼喜欢酸臭。现在把方法介绍给大家:

原料:面粉、红糖、醋、蒜头、食用油

操作方法:

1、将面粉倒入炒锅中小火翻炒,炒至微黄或咖啡色即可出锅,让其自然冷却。加入蒜粉或者用蒜头要拍成碎末。

2、锅中倒入食用油加热,去掉生油味后,将红糖倒入锅中加热,成糊状后加入香醋,大火熬开。

3、将红糖、醋水混合物直接加入炒过的面粉中,用勺子或是手迅速搅拌,把干饵拌匀。

4、根据面粉的量,适当的加入糖,醋水混合物,饵料做的尽量干硬一点,不要以钓鲤鱼的状态开饵,因为,你是抛竿。这样就做好了!用的时候,直接捏成乒乓球大小,装上爆炸钩就行。

评价:这款饵料不用发酵,现做现用,充分利用红糖的粘性,以及油水分离的原理,来控制饵料雾化时间(1-2小时没问题),利用面粉的香味,醋的酸味,红糖的甜味,蒜的臭味,以及杀菌消毒的功效,实现了对鲢鳙的诱和留。

3、钓鲢鳙的方法

钓鳙鱼和鲢鱼最好是用海竿定点钓。这是一种钓鳙鱼、鲢鱼的独特钓法。因鳙鱼、鲢鱼个体较大,小的有二、三斤,大的十几二十斤。所以选用海竿就要注意一定要选些竿尾比较粗些,钓线最好以4#至5#的海钓线为佳,砣一般用50克通心活砣。钓鳙鱼、鲢鱼上钓饵的方法比较特殊,所以最好用10#至12#的爆炸钩。同时最好用4~6根海竿,一支中鱼或是换饵,另一支续窝,在一定水层形成雾化区,鲢鳙属于滤食性鱼类,通过雾化区的吸引,它们会成群结队地聚拢过来吸食。落点最好在一条线上,竿与竿间距最少2米,防止中鱼串窝缠线。

以上是我钓鲢鳙的一点粗浅认识,不妥之处请大家指正。

鱼窝里很多鱼只冒泡不吃饵,怎么会钓不到鱼?


一、鱼饵是否适合当时鱼情水清

如果在卫喂食喜欢口偏的地方垂钓。最好的饵就是喂鱼的饵料,或者用其作为基础饵来配自己的饵。同时注意不要把饵拌得太硬或太松。过硬,适口性差,就是有吃饵的信号,你一提竿,直接把整个饵从鱼嘴里拽出来了。在水的阻力的作用下,饵虽然在上行的过程中化掉了,但中鱼是不可能的;过松,钩饵到底,只剩空钩,这也是漂不动,不上鱼的一个原因。

二、窝料是否打得过重

打窝也是与讲究的,打少了鱼很难聚集过来,打多了都留在水底了尤其是在夏天温度高窝料很容易发酵,占用水中的氧气,导致窝里含氧量低,鱼也就不耐在窝里找吃的了,就算偶尔进窝里了不一定就吃你的饵,这种情况尤其在打比赛的时候最容易出现

三、鱼层是否起了变化

钓鱼时一定要注意这个情况,鱼层变化是经常发生的事,只要懂就行,不同水层都试试,他变了你也变,和你要掉的鱼同一水层就好了

四、鱼儿是否受惊

鱼受惊一样会影响食饵的。鱼受惊很多原因,有时是因为突然的震动和响声或提竿中鱼又跑鱼,有时是因为鱼被钓了又放,放了又钓,嘴巴都受伤或发炎,有时是因为在比赛期间不注意,被钓上的鱼又直接放入水体,等等。鱼中钩后要迅速提离窝点,尽量不跑鱼。在钓的过程,还应该主动并不厌其烦地逗引。

五、水底淤泥是否过厚

如果水底的淤泥太厚了,一定要注意让饵能落在淤泥上,应改用能撑得住饵的漂,要是陷入淤泥里自然也不会有鱼咬到饵,就算窝里有再多的鱼也没用

六、钓组搭配是否不合适

检查线组搭配,不要太粗太硬太短,还有鱼钩是不是太大或太粗,过粗过短会加大鱼的警惕性,尤其是滑鱼,钩太大鱼也吃不进去,太粗的吸不动,铅坠过重陷入泥里了。或者太顿,这就需要自己根据实际情况和对象鱼来选择线组搭配

七、饵是不是雾化太厉害了

如果饵料雾化太快,鱼诱过多,窝过大、过乱,水的能见度也会变差,鱼只能闻到味道却找不到饵。这时候应果断地换饵,控制雾化速度,让鱼来了后能找到饵吃到饵

八、鱼饵是否香太腥或太香

如果饵料的味道太腥香,你就会明显感觉到鱼太乱,只在窝旁边游,不进窝里吃饵。这时候应该重新调整饵料。尤其是喜欢用麝香、阿魏这些小药的钓友,一定要注意小药的使用量

什么是回锅鱼?怎么垂钓回锅鱼呢


黑坑“回锅鱼”是目前很多黑坑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甚至包括黑坑比较盛行的京津冀地区也存在回锅鱼的现象,无非就是回了几锅而已,其他城市跟地区更不用说了。

什么是回锅鱼?

就是正钓结束后收上来的鱼,被钓过的鱼再放回其他池子里让钓友去钓,称为回锅鱼。

回锅鱼降低成本

钓友们近期钓过的鱼,卖给老板,收鱼的拉走后再送到其他的鱼坑。这样循环可以回锅两三次,但是更多的回锅鱼其实在几个月以前就被钓友们卖给鱼坑老板的,收鱼的则把这些鱼送到专门存储回锅鱼的池塘。

这些鱼塘专门收回锅鱼,他们收了以后并不出售,而是放在池塘中养着,也不喂。等到鱼青黄不接的时候,他们的鱼就上市了。例如钓友的鱼卖给黑坑老板是3元,黑坑老板把鱼3.50元卖给收鱼的,收鱼的4元卖给专门收回锅鱼的池塘。池塘老板存鱼数月后,在鱼青黄不接的时候4.5元卖给送鱼的,送鱼的5-5.50元再送到鱼坑老板手里。

就是这样一个循环,使得回锅鱼来支撑每年鱼少的时期。

而且这样一来,黑坑老板的成本就降低了很多,鱼贩子也赚到了钱。但是,钓鱼人就烦恼了,被钓放的鱼对饵料和吃饵的环境也就有了要求,首先出现的问题是口轻,其次是怕声响,再有就是聚窝慢,不成群,这主要是钓放后由于过称,鱼护里反复倾倒,加上鱼体受伤所致。

回锅鱼比生口鱼的活性相差了很多,但是这样的鱼和滑鱼还是有区别的。滑鱼属于特殊鱼情,普通黑坑接触不上。回锅鱼吃口谨慎,吃口不深,甚至涮饵,窝中徘徊蹭线不敢大胆觅食,这是回锅鱼吃口上的主要特征。

怎么垂钓回锅鱼呢?

一般而言,钓了四五次以上的回锅鱼要求钓手抛竿,提竿刺鱼,回鱼都要尽量轻,再有,钓这种鱼要注意调钓的应变,例如,识别有效信号(辨别鱼的蹭线动作等,尽量避免锚鱼)如果是经过两三次钓放的回锅鱼完全可以按生口鱼对待!其实,坑主很精明,不等钓那么多次他就把鱼处理了,钓的次数多了,鱼不好钓。

回锅鱼还有两种特殊钓法,一个是扎颗粒,另一种就是沾麻团,这些方法不难掌握,我就不再多说了。遇到极度回锅严重的,可以准备一瓶摇三摇,用皮筋儿颗粒沾摇三摇再沾麻团,或者直接颗粒沾摇三摇即可,优点是比重轻,顺滑,无雾化不惊鱼,入口性好。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说回锅鱼就是状态不好的鱼,有些回锅鱼皮毛无伤,适应能力强,开口很猛的。去年我们这当地一坑,明确说明撒回锅鱼,都是1斤左右的工程鲫,我的做法是强刺激,大量添加剂招呼,都是那些早期买的廉价添加剂,很快就聚鱼开口,而且给口很猛。你不可能一块饵料钓一整场吧,到了中后期逐渐减轻味道,鱼口依然继续。简单来说,先浓后淡。

夏季钓鱼窝里有鱼星却不上鱼的应对技巧


窝里有鱼星,我们都知道是鱼儿进了窝的节奏,此时施钓效果肯定很好。但是在夏季钓鱼,窝里有鱼星但是死活不上鱼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这是什么原因呢?下面笔者帮你支几招找对原因来解决问题。

一、区分真假鱼星

首先我们要区别下,是不是真的鱼星。鲤鱼泡通常是移动的大团泡,鲫鱼泡则是单个小泡,这两种泡都翻的比较大,沫子少些,鲢鱼泡沫子就很多,而且移动非常缓慢,沼气一类的泡通常比较规律,而且不移动。

确定是真鱼星,但是鱼儿不咬钩的时候,通常可以参照下面这几种方法来进行应对。

二、饵的原因

夏天缺氧,鱼挑食,饵料要小团,要清淡,状态要自然,有的时候玉米和颗粒能起到奇效。

三、调钓的原因

如果调的太钝,饵团钩子容易扎进淤泥,鱼发现不了,所以夏天钓鱼要稍微调的高些,我一般调6-7目,钓2-3目。

四、窝料太多

窝料太多,鱼不能发现饵团,这个季节鱼吃几口就不愿意动了,窝料很容易被塘底细菌发酵,造成局部缺氧,所以这个季节用含有小米的松散饵抽竿作窝,或扬洒一些颗粒玉米即可,窝料不能太重。

五、线组太粗

线组太粗,不容易发现信号,夏天鱼缺氧,吃口轻,吐口多,而且坑中老鱼滑鱼比较多,选择线组要尽量细一些,特别是子线,单根不能短于20厘米,一般2-4斤的鲤鱼用0.6-0.8的子线,1.0-1.2的主线即可,钩子用0.1的新关东或者1号伊士尼,或者4-5号的硬条袖钩即可,竿子软一点,轻轻抬竿刺鱼,慢慢遛,子线用粗用短了是真不咬钩,钩子用大了是真窜。

以上几点如果还是不能解决有泡无口的问题,那就只能尝试钓浮,钓半水了,总之要灵活应变,不能死守。

以上钓鱼技巧就介绍到此,希望《窝里有鱼才是王道?窝子里鱼多又该怎么钓呢?》的内容能满足您的需要,同时欢迎您阅读我们精心准备的专题:水域里有肥料怎么垂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