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抄鱼技巧。

在钓鱼过程中,对于钓友们来说,最痛苦是事莫过于窝里有鱼却不开口,只能刚看着着急。那么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有鱼,就说明窝点没有选错,没鱼口则需要我们开动脑筋,分析具体原因之后解决问题。

首先在野钓中,窝里有鱼还是没鱼,一是看星,二是看花,因为不管新手老手,都容易将水底漂上来的氨泡误认为是鱼泡,但是氨泡是静止的,不会动,鱼泡则是飘飘忽忽的,如果要进一步确定则是要看鱼花,氨泡是没有鱼花相伴的。如果确定了鱼花和鱼星,那么下面就需要对饵料、线组、鱼层等多方面进行排查了。

一、饵料

饵的问题无非就是香型、状态、比重两种,有些钓友估计是新人,人云亦云之下,什么饵料都混合到一起,无比例,无顺序,反正麝香、酒香、薯香乱七八糟的都加进去,做窝的时候因为香型浓郁,鱼到是能吸引过来,但是因为香型杂乱,鱼反而不敢下口。

其次则是状态,我们说状态主要就是说雾化程度,这是要分鱼种的,比如鲢鱼就不吃颗粒料,只吸食雾化料,鲤鱼喜欢吃颗粒料,雾化太好全然无爱么。比重则是强调了水层不同,鱼食口也多有不同,自然水域和人工养殖塘就有明显区别,即使同样的人工养殖塘,不同的老板的习惯导致鱼食口比重水层不同也有相当大的差异,这都需要一一实验,当然,老钓友的经验在这里就彰显出来了。

二、窝料

窝打的太厚,留在水底,气温一高容易发酵,鱼被吸引来了,但因为发酵的窝料周围严重缺氧,没口非常正常,这种情况就要想想别的办法,是不是加增氧剂之类的诱鱼开口。

三、水底状况

如果是塘底淤泥过厚,则应改用载铅量大的,能托得住饵的漂;或者减少铅皮,把漂调到能把饵称在淤泥之上;或者改用较轻比重的饵料,总之,要把饵团落在淤泥之上,否则,饵入淤泥,犹如石沉大海,鱼想吃吃不到,自然也就不会出鱼讯。

四、线组问题

子线过粗、过硬,跟棕丝、胡须一样,不利于鱼索饵,特别是对那些被钓过多次,刁滑的鱼儿;钩子过大,鱼口小进不去;钩条过粗,鱼体小吸不动;坠子重了,钓组过钝或陷入淤泥。这些情况,鱼没法咬钩。但只要小试就能找到问题,然后换换钓组做些相应的调整即可解决。

五、因气温导致水层温度变化

钓友们一定要留心,在垂钓中鱼层因为天气或钓法的变化改变了开始活动的水层也是常有的事。只要你脑中有这概念,就不怕。它变你变,谁怕谁;它变,你不变,当然钓不到鱼。

六、气压气温变化

气候骤变,鱼儿缺氧,这种大环境的影响,对一个钓鱼人来说,那是最为悲惨的事,你将真正面临着一场考验,真正体验到鱼口难开的滋味。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只有寻找水域中含氧量大的地方,使用前面总结的办法,抓住每个微小的讯号,变被动为主动,天道酬勤,坚持到底。

总而言之,钓无常态,会动用头脑去钓鱼,结合经验解决问题,当真上鱼了的那一刻开始,才能完美享受钓鱼这项运动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精选阅读

浅析水中有鱼不咬钩的原因分析


想必不少钓友在钓鱼时都遇到水中有鱼不见咬钩的烦心事吧!那么除了鱼饵不对口以外,还有哪些是影响鱼儿不咬钩的因素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水中缺氧

这个因素我们多数的钓友都知道,就是我们看到成群的鲢子和胖头在水面嚼水的时候,这时水中的氧气已经不是很充足了,但此时鲫鱼还是能钓到的,鲤鱼已经不咬钩了,但并没有浮出水面。由此可见常钓鱼种的耐缺氧程度,鲢子和胖头最敏感,鲫鱼滞后,鲤鱼居中。可当我们看到水中的泥鳅上下翻腾的时候,是绝对钓不到鱼的,因为泥鳅的耐缺氧力是最强的。据调查研究表明,水中的含氧量有1%的变化,鱼的吃饵都会受影响,正常的时候空气中的含氧量是20%,而水中的只有5%,由此可见,气压低的时候鱼不咬钩是自然的了。

二、鱼饵受污染

本来钓的好好的,鱼饵被污染了,一变味,鱼马上不咬了。常见的污染途径有以下几种:

(1)装饵料的饵盆不干净染上了异味。

(2)上饵的手污染了鱼饵,最好不要用抽烟的手去上饵,这样烟中的尼古丁怪味会使鱼不咬钩的。抽烟可以但要注意别污染鱼饵。

(3)摘鱼的时候手沾上了鱼的体液,鱼被钓上来时会分泌出一种受惊的体液,这种体液染入鱼饵中,其他的鱼是绝对不会再吃饵的。所以最好用挡针摘鱼,用带倒刺鱼钩的钓友一定要注意摘鱼后擦净手。

三、鱼在繁殖期

我们常钓的鲫鱼和鲤鱼,在繁殖期间是钓不到的,前者在产卵期还进食,但交尾期不上钩,后者产卵期和交尾期都不进食。而北方的气温不适合草鱼和鲢鱼的繁殖,所以北方的钓友可以不必考虑它们。

四、鱼受惊

鱼受到惊吓的时候会从窝子中逃散,或傻愣在窝里不敢吃饵,受惊的情况也有分别的,短时间的如飞机的影子,机器的响声或鞭炮的爆炸声,这样大约半个小时就会恢复;而窝中跑鱼,惊慌逃窜的鱼会带走其他的鱼,一般要一个小时左右才会恢复,这期间还有不断的抛竿打饵诱鱼,相当于重打窝子了;长时间的如电打鱼或网捕后,这时鱼早逃到它们认为安全的地方藏起来了,不会到你的漂下吃饵,这就要求我们钓手要根据情况应变,找到鱼认为安全的地方垂钓,才有收获。

五、水质被污染

这种时候一般是人为的,比如说塘主往池中撒化肥或鱼药,生石灰等,那我们只有等药力过了再钓。还有就是工业的污染,使水变黑或变绿变蓝,这里虽然还能有鱼生存,但它们在被污染的前几个月内是不咬钩的。等适应了就算有鱼咬钩也只能钓着玩而已。

窝里明明有鱼 就是不上鱼的原因


广大钓友是否会有这种感觉,窝里明明有鱼,就是不好上鱼,是什么原因呢?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不妨从以下方面考虑。

一、饵料的味型上的的选择

冬春腥饵为主、夏天清淡为主、秋天香甜的多些、和水肥主清香、水瘦主腥香这是饵料味型一般的原则不同季节和水情分别用什么味型,要随机应变。

二、饵料状态上的原因

开饵时既要有一定的雾化又要考虑饵料的黏性,如果雾化太快的话,饵料的附钩性就会很差,鱼只能闻得到香味但吃不到饵料;雾化太差的话,开出的饵料就会成为一团面疙瘩,鱼就很难诱到窝里,当然就会影响渔获;出现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果断重新开饵,把饵料的状态调好。

三、饵料适口性上的原因

不同钓场的鱼的都有各自吃食习惯和偏口的差异,特别是野钓更要注意;这时原塘颗粒是就会变成通杀饵,要适合鱼的习惯还可以降低鱼的警觉;同时还要保证饵料的状态。过硬或过松都不好,过硬影响鱼的适口性,过松,钩饵很难到底,就只剩下空钩,这也是很重要的原

四、线组中浮漂的吃铅轻重上的原因

窝里有鱼就是很难钓上来,就要考虑水底是否出现酱层或水底杂物过多,鱼很难发现钓饵或很难入口,如果是这种情况就应调整浮漂同时改用比重轻的饵料使饵料落在酱层或杂物之上;以便于鱼轻易发现饵料和方便入口。

五、浮漂的灵钝和鱼吃口状态上的原因

鱼的吃口状态非常重要,鱼口重、鱼口轻、老滑口、涮口和生口等吃口状态和相对应的浮漂调钓是不一样的,重口和生口要相应调钝一些,轻口、滑口和涮口则相应调灵一点,浮漂的灵钝要根据鱼情的实际情况作出调整,出现漂象乱的情况也大多与吃口状态分析不准有一定关系。

六、鱼的泳层判断上出了问题

在饵料的雾化作用下,鱼层发生变化也是经常发生的事,有时钓底却很难上鱼,鱼层较乱的情况下,可以试试打全程,找对鱼层,尽量保持鱼层一致,鱼获也就有了。

七、浮漂动作的判断上出了问题

读懂浮漂是一件很难也很重要的事,不同的鱼表现在浮漂上的动作也是不一样的,浮漂的材质和漂型不同对应的浮漂动作也不一样,钓组的配置、浮漂的调钓和饵料具体状态、子线的长短等因素都会影响浮漂动作上的判断,这只能在实战过程中,总结摸索,才能在不同鱼情下准确的判断各种浮漂动作。

八、子线和鱼钩的选择是否得当

子线的线径要比主线至少小一个号,同时也要考虑子线的柔软性和切水行,子线线径过大或过硬,都不利于鱼的入口,尤其是野外钓鱼和一些钓过多次的滑口鱼,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细线小钩往往有不错的收获。还有如果鱼钩过大或钩条过粗的话也不利鱼吞钩;要根据目标鱼的个体大小和季节来确定用钩。

九、是否存在不规范的动作。

由于抛竿、抬竿和遛鱼的动作不规范很容易导致鱼受惊吓,从而影响鱼的进食;所以在整个垂钓过程中要规范动作,一旦中鱼就要迅速离开窝点,不要惊吓到窝中其它的鱼,从而影响鱼获就不好啦!

钓无定法,灵活运用。以上供参考,希望能帮助大家。

分析一下鱼不咬钩的几个原因


大凡出外钓负,总希望鱼儿频频咬钩,能多钓儿条角,这样才不虚此行。若是浮漂半天都一动一不动,再有耐心的钓者也会兴趣索然。那么,鱼不咬钩有哪些原因呢?这是每一位钓者需要仔细思考的问题。鱼不咬钩的主要原因如下:

(1)天气原因

鱼类是变温动物。对天气变化十分敏感.气压、风力、风向等对钓角的影响都很大.关系密切。天气反常。如骤冷骤热、闷热、过冷、过热等反常现象,鱼类的摄食欲望大受抑制。因此,如得知天气不好,就不应外出垂钓。另外,如大雷雨前、强台风后、西南风起、大雾天等恶劣天气鱼儿也是不爱咬钩的、若在野外发现天气突然变坏,一时难以好转。就应收竿回家。

(2)水情原因

水温的变化直接影响鱼类的摄食欲望。每一种鱼类均有自己摄食温度范围,如水温低于此范围.鱼儿活动迟缓、少食,这时可选择水温较高的向阳处或深水处垂钓;如水温过高,鱼不耐高温,可选择荫凉、深水处垂钓,或在早晚天气较凉爽时垂钓;水质较肥.鱼的饵料充足,对钓饵的兴趣不大。不喜欢咬钩,可用味道浓烈的钓饵;手竿钓时,可用腥味较浓的动物性钓饵,或添加蚕蛹粉,香精等;海竿钓时。可用气味较浓的发酵钓饵等。如水中淤泥很深,可试一下浮钓。

(3)钓点原因

钓点的影响不容忽视。钓点应是鱼类的栖息地、觅食区、洞游通道等鱼类喜聚集的地方.若选择不当。则难有收获。在初选钓点时.应充分观察地形、地貌等水域情况.如果在一二小时内无什么动静,就要考虑钓点选择是否有误,应及时更换钓点,渔谚曰:挪挪窝.钓得多。在挪窝时。要多了解该水域情况,按钓点选择原则仔细重选钓点,不要死守一处。

(4)钓饵原因

气候不同、鱼情不同、水域不同,鱼对钓饵的选择也不同。人们常见那样的情况:在同一水域中两钓者虽相距不远,有一个钓者连杆不断,另一个钓者却纹丝不动,这主要是钓饵原因。这时,你可将自己带来的钓饵一一试用.看哪种钓饵鱼儿爱吃.手竿钓饵,每隔5-10分钟换钓饵1次.试钓半小时:海竿钓饵,每20分钟换钓饵1次,试钓1小时。除此以外,还要检查炸弹饵是否太黏,不易散开,影响鱼儿吃饵,或是炸弹饵太松散,与炸弹钩相分离.因角儿是不吃空钩的,另外,你还可访查一下相邻钓者的钓饵,并可试用一下其他的钓饵。

(5)其他原因

1.钓点处太嘈杂,鱼儿,特别是大鱼不敢靠拢,这时要另选僻静之水域垂钓。

2.钓点选在背光处,人影、竿影投于水面.惊走鱼群,应另选钓点。

3.去你熟悉的水域垂钓,却发现刚打过鱼,这种水域在1-2天内都难钓到鱼,这时应马上另选钓点。

4.水域中垂钓的人过多,鱼钓滑了.数量也少了,应另辟蹊径,选用独特的钓饵和钓法。

总之.鱼儿不咬钩只是一个表面现象,应透过这个现象找到其内在原因,然后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这样必能奏效。

初冬为什么窝点有鱼不咬钩?野钓窝点有鱼不吃饵原因


立冬以后,气温不断的下降,对于钓鱼爱好者来说,不怕炎炎烈日,也不怕风雪寒冬,就怕有鱼不吃饵。现在正值冬季初期,很多地区的气温都不太寒冷,这也是钓友今年最好的钓鱼时期,好多钓友最近都经历了窝点有鱼,鱼儿却不咬钩的情况,这到底是哪些原因造成呢?

冬季钓鱼多以钓鲫鱼为主,尤其是自然水域,鲫鱼是最常见耐低温的鱼类,鲫鱼常年觅食吃饵,随着立冬后降温,钓友们野钓当然首选钓鲫鱼。而自然水域的鱼情和水情都比较复杂,通常不同地区不同鱼情,最近野钓发现窝点明明有鲫鱼的鱼星,鲫鱼就是不吃饵或者钓一条就没有口的情况,很多钓友都有这样的疑惑。

1.水温骤变

冬初的天气变化大,气温的变化影响着水温变化,水温的变化太大会降低鲫鱼的觅食欲望,这就不难解释初冬野钓鲫鱼不开口的情况。很多钓友都知道:北风呼呼一夜知冬冷,这足以证明冬季的气温变化快,钓友一般都知道冬季骤然降温,鲫鱼不太会觅食,鱼口会变差,通常会选择暖和的深水区或者草洞水域作钓,气温的突然下降,水温也会随之变低,而深水区和草洞等水域,水温变化较慢,但也会对窝点鲫鱼的食欲有所影响,就会出现窝点有鱼不咬钩的情况。

立冬后的天气并没有太过寒冷,天气的变化幅度大,不仅有寒风一夜降温,也会出现大晴天的太阳,这往往是很多钓友最容易忽略的天气因素。初入冬季,很多地区的温度还维持在15度左右,当太阳出来时,大型的自然水域水皮的水温升高很快,导致浅水区的水温变化大,而深水区就出现水面温度高,水底温度反而低,这也导致鲫鱼的食欲不佳,也同样会出现窝点有鲫鱼的鱼星,鲫鱼照样不吃饵或者鱼口较少的情况。

对于冬季骤然升温,大型的自然水域水表面的水温较高,而水底的水温反而低,鲫鱼会出现上浮觅食,或者到浅水区觅食,而一些比较深的水库,鲫鱼会出现溜边的情况,这时钓友不要一味钓深钓远,尽量不要守钓深水区,而是温度高时作钓浅水区,温度下降时作钓深水区,不然很难有好的收获!

2.因水质用饵

冬季自然水域作钓,钓友们都喜欢用虫饵作钓,尤其是红虫和蚯蚓是冬钓首选,钓友们普遍认为红虫是冬钓鲫鱼最好饵料,其实这也不是绝对的!我也经常遇到冬季用红虫,蚯蚓鱼口少,而换成商品饵料却有不错而鱼口,这与气温和水质有关系,并非冬用虫饵野钓,鲫鱼就的鱼口就好,也会出现窝点有鱼,鱼却不吃饵的情况。

我国南北方的冬季气温差异很大,最近南方气温有二十几度穿短袖,而北方的气温才几度,有些地方都开始下雪,当然不同的地区性气温野钓用饵也有所不同,天冷大多数用虫饵野钓鲫鱼效果好。而南方地区的气温高,用饵就不一定是虫饵好用,那就要根据水质来选择饵料,不然就出现你用红虫,蚯蚓冬钓,窝点有鱼也不要咬钩的情况。

近几年来,随着人工的破坏和化工业的污染,导致自然水域的水质越来越差,很多水域都出现水草疯长,水不再清澈,鱼资源也越来越少,很多自然水域的鱼相对少,而且有些水域的水比较肥,水域中有大量的营养和食物,水中的含氧量不高,由于立冬后的水温并没有太低,鱼儿的活性不高,像这样的油腻的水域,浓腥的虫饵很难激起鲫鱼的食欲,也会出现窝点鱼星四起,作钓时鲫鱼就是不吃饵的情况,这时我们应该学会清淡的饵料,反而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初冬时节的天气多变,导致水温不稳定,自然水域中作钓,窝点明明有鱼星,鱼儿却不咬钩的原因有很多种。不同的地区水域,水温和水质都有所不同,用饵要灵活,切记不要盲目使用虫饵,毕竟还没有到寒冬腊月,钓无定律,不同的鱼情要随机应变!

窝里有鱼泡却无鱼咬钩怎么办


垂钓这个娱乐活动之中,是有很大的趣味性的。与此同时,垂钓也有很多让钓客为之神伤的事情。比如说,我们能够确定鱼窝中有鱼,并且窝里的鱼还一直在吐泡,但就是没有鱼口。

遇到这样的情况,好多钓客都是很苦恼的。为了让大家能够彻底和苦恼说拜拜,高高兴兴的钓鱼,今儿咱们就来说说应对这种情况的方式。

一、学会去区分氨气泡和鱼星

看到气泡以后,钓客首先要确定它到底是鱼星还是氨气泡。一般情况下,出现一片或者是一串的泡泡的滑,它们很可能是氨气泡。因为鱼星通常都是一个一个的小气泡,大小比较均匀而且特别有规律,持续的时间也比较短。

如果确定我们看到的气泡是鱼星,那就证明水底有鱼在到处觅食。这个时候我们基本上就可以将钓位放置在这个位置了。确定好钓位之后,需抓紧抛饵打窝。不过钓饵的味道一定要比诱饵的味道大,只有这样才能够将鱼群的注意力转移。此外,抛竿以后钓客应尽可能的抖动鱼竿,借此加大对鱼饵对鱼的诱惑力度。

二、导致鱼儿不咬钩的因素有哪些

第一,钓具出了问题。当遇到有鱼泡没鱼口的情况时,钓客应彻底检查我们使用的钓具。在诸多的道具中,要重点检查鱼钩。因为鱼钩、铅块在下坠过程中很可能被水中飘落的树枝、或者其他杂物挂到,并没有坠落到水底。

第二,饵料出现问题。这一点,可以从饵料的性质、气味两者的变化做出分析。一般情况下,饵料过稀遇水后,雾化效果相当快。钓饵到底以后,鱼钩上基本就没有剩余的钓饵了。饵料的味道太浓或者味道太小,很可能导致鱼群会对钓饵产生高度警惕又或者被直接忽略。饵料比重过大,钓饵落底以后直接陷如泥浆中,想一想,鱼群找不到钓饵时怎么可能会有鱼口呢?

第三,钓法没用对。如果钓客找了各种方面的原因之后,发现无口的情况并没有好转,就应该讲注意力转移到钓法上边来了。这个时候,不妨试试用钓底的方式来施钓。一般效果不会太差。

第四,钓位原因、野外水域的底部情况很可能是杂乱不堪的,地形也是极为复杂的。如果垂钓点是的地形存在问题,是有可能导致鱼群不能进入到钓点,或者让鱼群产生畏惧从而不敢靠近钓点的话,钓客就不要固执己见了,可以试着更换钓位来看看效果。

第五,区域问题。钓鱼活动是不可能不受气温的干扰的。当气温太高或者太低的时候,鱼群是会躲到深水区域不再出来的。这个时候,钓客就应该通过分析鱼儿各方面的情况,来确定是不是要底钓了。

三、如何改善鱼儿不咬钩的状况

窝中有鱼,但是就是没有鱼口确实是垂钓之中很大的一个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需要有一定的思路。不得不说按以上五点逐条改善虽然是一个办法,但这个办法比较麻烦,执行起来也比较耗费时间。所以钓客不妨尝试着在原本的基础上适当调整作钓用具或者施钓策略。

比如将鱼饵的比重调轻一点,鱼漂的灵敏度提高一点,目数也要调整到5-6目垂钓1-2目。然后观察鱼口情况,调整过后如果有鱼口,但是还是没有中鱼的话,就需要我们继续将鱼钩跟换为小一些的鱼钩了。

如果这之后还是没有中鱼,就只能调换饵料的味道了。倘若之前使用的是浓饵就换成淡饵,之前使用的时淡饵就更换为浓饵。这时可观察鱼漂反应,如果出现大顿口依旧没有中鱼,只需要再将鱼饵摘下揉打至较硬后安装使用即可。

鱼儿不咬钩的原因和应对技巧


钓鱼的时候,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导致我们的收获不尽人意,其中鱼儿不咬钩就是我们遇到最多的一种情况,这个时候,有的钓友认为自己的饵料不好,频繁换饵,有的弄好了,有的弄不好,这说明了鱼儿不咬钩不光光是饵料的问题,还有其他的原因在影响。下面小编就给大家分析下鱼儿不咬钩的原因和应对技巧吧!

一、环境变化影响鱼儿就饵

鱼类是一种敏感的动物,就算是鱼类当中比较鲁莽的几种,在吃食方面也称得上谨慎。觅食事左顾右盼,警觉异常才是鱼类觅食的常见状态。这种情况下,周围的环境稍有异样,鱼类自然不会咬钩。

不钓鱼的人总感觉钓鱼人不近人情的原因也在此,老钓手都不喜欢有人围观,尤其是围观中叽叽喳喳时更让人心烦。鱼类虽然有眼睛,但是更重视听觉,稍有异样的声音它们就跑不见了。在钓鱼当中,安静永远是一大主题,这也是为何很多人认为钓鱼能够修身养性的原因,闭口禅自然是能够修养身心。

除此之外,走动也是一大打扰,这其中既有声音的原因,还有震动,光影的影响。首先说声音和震动,人类虽然感知不到,但是水本身有很多的传导性,岸上人类感知不到的动作,到了水里就会变的异常明显。鱼类在水里感知到走动带来的生意和震动,也会提升警觉,觅食的积极性下降。

另外关于光影,值得绝对不只是走动带来的光影变化,而任何的光影变化在水里都会惊动到鱼群。

二、鱼线干扰鱼儿就饵

鱼类虽然咬钩的目标是饵料,但是必不可少的也会受到鱼线的影响,尤其是一些开口较大的鱼类,鱼线的粗细直接干扰到了它们吃口的效果。

主线和子线较粗在钓大鱼时有有利的一面,弊端也是非常的明显,鱼儿咬钩不方便,自然会降低咬钩的积极性。看着好吃的,却吃不到,多来几次谁都要泄气的。

我在过往竞技钓中,0.8的主线搭配0.4的子线,上鱼效果一直不佳,后来换成了较细的0.5的主线和0.3的子线,上鱼效果果然好了很多,鱼口明显提高。

三、饵料口味影响鱼儿就饵

上面介绍了两点,较为常见的外在影响鱼儿吃饵的因素,现在说一些饵料本身的主要原因。首先是饵料是否对路子,就是口味是否符合目标鱼的口味,或者符合当时的环境。

钓鱼要区分天气和季节,虽然很多人知道,但在做的时候总是稍有欠缺。在夏天选择过于腥香的饵料,冬天选择味道偏淡的饵料,鱼儿觅食的积极性肯定要小很多。而目标鱼喜欢酸的,你的饵料是腥香的,它肯定也不吃钩。

一般解决办法,是先看窝料的效果如何,如果窝料能够诱来目标鱼,就尽快把饵料换上窝料。如果窝料本身的效果也不好,还是早点回家重新做饵料的好。

除了味道,饵料的形态也是非常重要的。雾化效果,软硬程度,任何一个不适合,鱼儿都不会吃钩的。钓小鱼,饵团又大又硬,咬都咬不动,鱼嘴都磕崩了,谁上钩啊?

不过,这个可以通过拉饵粉,加水等进行调节,察觉到问题原因,当场解决不耽误钓鱼。

夏天鱼不咬钩的三个重要原因


在夏天钓鱼的时候,我们经常会遇到鱼儿不开口咬钩的情况,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下面笔者就给大家来分析下吧。

一、天气闷热

夏天鱼不爱咬钩的主要原因就是气候闷热。天气闷热,水温升高,气压就会变低,水中溶氧量少了,鱼儿在水下就会十分难受。此时的鱼就像人一样,如果缺氧头痛,哪里会想着去吃东西,因此在夏天天气闷热的情况下,最好是不要出钓。

即便出钓,也最好是用浮钓的方法钓鱼,这要比钓底的上鱼机会更大一些,但也仅仅是上鱼机会大一些而已,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鱼不咬钩的问题。

二、不缺食

夏天鱼不爱咬钩的次要原因就是不缺食。夏天气温高,水中浮游生物和藻类急剧生长,鱼儿有着装满食物的宝山,怎么会咬你的钩呢?此时最好就是改变饵料的状态和适口性,用清淡的饵料去诱引水下的鱼儿,能增加不少上鱼的机会。

如果水质太肥,可见度太低,那么还要改静态钓鱼为动态钓鱼,让饵料活起来,这样才能增加被鱼儿发现的机会,提高上鱼机会。

三、天气即将变化

鱼不肯咬钩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天气即将发生变化,或是大幅度升温或是大幅度降温,或是暴风雨即将来临,在人还没感受的时候,鱼已经感受到了,因此水下的鱼儿烦躁不安,停止摄食,对眼前的钩饵自然就不感兴趣。此时钓友们可以改变饵料的状态和味道来刺激鱼儿开口。

当然,现在对天气的预报已经很准,钓友们可以根据气候的变化来准备好合适的钓法,即便是夏天鱼不咬钩的情况,只要行之有方自然能钓的鱼篓满框。

鱼为什么不咬钩,八大原因来揭秘


钓鱼人最痛苦的莫过于:别人中鱼不断,自己却无鱼问津,鱼不咬钩,会影响心情,也需要引起我们的思考,这其中原因很多,但归纳起来有八大主要原因:1、严重缺氧;2、气候突 变;3、极度受惊;4、水体紊乱;5、钓时有误;6、钓饵有异;7、水质变坏;8、钓组出错。

在这八大要因之中,基本可分成两类;一类是由于自然环境变化造成的,属于不可抗力的过程。一类是人为过失造成的,是可以纠正和克服的事件。不论那一类原因,它们导致的结果是相同的,即鱼不咬钩。现将鱼不咬钩的八大 主要原因分述如后,供为赏析。

一、严重缺氧

不论什么鱼,出现严重缺氧,就会浮头。浮头有轻重之分,严重浮头,危及生命,鱼是不会咬钩的。造成严重缺氧的因素很多,如在水质过肥、水体过窄、鱼群 过厚过密、饲养不当的池圹中,一但出现空气不流动,溶氧不足,温度加大,温度增高,水底发酵增快,鱼群耗氧加速等现象,鱼就会浮出水面以增加体内的氧气。

鱼的浮头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大风来到之前(包括台风),大雨到来之前,高温下的久晴不雨,或闷热中的阵雨等,是制造浮头的主要原因。浮头的鱼是很难叫它开口咬钩的。

值得说明的是,鱼的耐氧能力是有区别的,鲫鱼和草鱼,底层鱼与上层鱼,不同的鱼种溶解氧的适当指数是不一样的。溶解氧是用每升水里含有多少毫克氧气来表示的,鳙鱼低于5毫克,才会浮头,鲫鱼低于2毫克才会浮头,罗非鱼 低于2毫克才会浮头,鲢鱼低于5.5毫克就会浮头。

鲢鱼最高,罗非鱼最低,所以,不论什么水体,首先浮头的是鲢鱼,最后浮头的是罗非鱼。鳙鲢鱼浮头不咬 钩,其他鱼还是能钓的。如果每升水低于1毫克溶解氧时,不论什么鱼,都会浮头,甚至严重浮头。也就是说,一但看见罗非鱼浮头,所有的鱼都不会咬钩了,当 然,海水鱼除外。溶解氧的测定需要仪器。

二、气候突变

气候突变,是影响鱼咬钩的。气候突变主要原分为气温突变和气流突变两个方面,(季节更变,不在其列)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寒潮突袭,大风突至,暴雨突降等。

鱼是变温动物,对气候变化是十分敏感的,特别是对不期而至的突然变化,是会停止进食的,其时间有长有短,是由气候变化程度来决定的。如例春寒就是寒潮 突袭,温差变化相当大,鱼会躲进深深的水底,出现暂时性不咬钩。大风突至,水面波浪翻滚,水体急剧变动,鱼也会暂时停止进食。暴雨突至,水面响声如雷,鱼 必受惊,也会暂时停止进食。

其实,气候影响鱼的咬钩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气温,一个是温差。气温在5℃以下,和35℃以上时,都会暂时停止进食,一冷一热,都是鱼的身体不能接受 的。再者,温差大于15℃时,特别是大于20℃时,鱼是会感到不适应的,也会出现暂时性不咬钩。气候突变,鱼情骤变随变,鱼不咬钩,是正常现象,是环境变 化造成的,是不可抗力的。

三、极度受惊

鱼在极度受惊之中,是不会咬钩的。鱼的受惊有三个主要方面:

1、环境造成受惊。

2、水中动物造成受惊。

3、钓鱼过错造成受惊。

如:巨响的雷声, 重物落入水中的响声,水体中有人游泳等,都是能惊鱼的。被凶猛鱼追逐,特别是上窝追逐,鱼会逃之夭夭,乌龟、脚鱼,水蛇之类水生动物上窝,也是惊鱼的。施 放钩饵不当,刹鱼不当,特别是窝上跑大鱼,都是会惊鱼的。

受惊之鱼,同样会出现短时间不咬钩。环境和动物造成的受惊,是很难避免的,是不好克服的,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斟换钓鱼环境,惹不起,躲得起。而 钓鱼过错则是需要克服和纠正的。解决的办法是:提高对钓鱼的理解和认识,善于找出在钓法钓技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克服因人为过错造成的惊鱼。

四、水体紊乱

在自然而正常的水体之中,鱼才会咬钩。一但这种正常的水体被打乱、被破坏,鱼是会暂时停止进食咬钩的,最为典型的是在水体中拉网捕鱼。有些养殖池圹要 轮捕轮放,会用拉网来回拉鱼,有助鱼的生长。这种用拉网制造紊乱的水体中,鱼在乱窜,一时二时是不好钓鱼的。

又如在水体中打捞物品,用长竿,长绳钩挂不断 在水底拖来拖去,也会造成水体紊乱的,鱼也是不会咬钩的。再如大雨、暴雨过后,大量泥沙冲入水中,水体变得极其浑浊,也属水体紊乱之列,鱼因视觉上出现问 题,也是不会咬钩的,即是咬钩,也是个别的现象。

水体紊乱引起的鱼不咬钩,都是短时间的,有时,上午拉网,到下午就可以钓鱼了。但咬钩的状况并不会十分埋怨,似乎仍是心有鱼悸,不敢放量进食,大胆咬钩。

五、钓时有误

钓鱼,是讲究钓时的。一天之中,早、中、晚三时,鱼咬钩状况是不同的。神仙难钓午时鱼,夏天钓早晚讲的就是钓时。鱼的咬钩(进食)是有时段 的,钓时有误,就是错过了鱼咬钩的最佳时段,或者是还没有到鱼咬钩的时段。比如:春冬两季,气温偏低,鱼的咬钩时段较晏,过早地来到圹边,是什么也钓不上 来。

又如夏秋两季,鱼咬钩的时段较早,过晏的来到圹边,也是很难钓上鱼来的。也就是说,错过了钓鱼的最好时段,这鱼是不好钓的。夏天在江河里钓鲤鱼,要在晚上九点以后下钓,是鱼最肯咬钩的时段,过了午夜二点以后,就不那么咬钩了。有些池圹里,只有上午才咬钩,下午就钓不上鱼来了。

更有趣的是,有这样的地方,没有风,鱼不咬钩,一起风,就有钓不完的鱼。同样,也有一下雨鱼就开口咬钩,不下雨,什么也钓不上来。凡此种种,都与钓时有关,鱼不咬钩,就应考虑是否钓时有误,钓时有误,是可以克服和修正的。

六、钓饵有异

钓饵有异就是钓饵的形状、大小、软硬、气味、死活等与所钓对象鱼不对口,鱼不咬钩。而且有时只要有其中任意一项不对口,也可能导致鱼不咬钩,其中以钓 饵的气味最为典形。如果钓饵上粘有外用药膏之类强列刺鼻的气味,鱼是不会咬钩的。

同样霉变的钓饵,变酸变臭的钓饵,香精过多,变成怪味的钓饵,失去粉状变 硬的钓饵等异常的钓饵,鱼是不会咬钩的。同一水体,有人能钓上鱼,有的钓不上鱼来,多数是钓饵有异造成的。

钓什么鱼,用什么饵,这是一定要明确的。钓鲫鱼要用鲫鱼饵,钓草鱼要用草鱼饵,拿钓鲫的饵去钓草鱼、青鱼,多数情况下是不会咬钩的。特别是拿钓温驯鱼的钓饵去钓凶猛鱼,咬钩的机率是相当小的。钓饵与喂养不同步,也属钓饵有异。

如喂养是颗粒饲料,钓饵却用其他饵,全因饵料形状、颜色、气味的变化,是会拒绝咬钩的。又如喂养饵是谷芽,而钓饵即是草饵,草鱼有时也不会咬钩,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所以,钓饵有异是鱼不咬钩的一个相当普遍的问题。解决的办法就是下钓之前一定要问清喂养是那一种。

七、水质变坏

水质变坏,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环境污染变坏,含有某种化学物质的污水流入水体,改变了水体质量。一种是人为的丢投某些药物拟制鱼的食欲使水质变坏,这 两种水质之中,鱼是不会咬钩的。恰恰这两种情况往往 感觉并不能识别的,往往会误认为是其他因素引起的鱼不咬钩。

再者,水质变坏可以使鱼生病,特别是鱼患上肠炎(泻肚子)和消化不良,鱼会中止进食而不咬钩, 不说咬钩,甚至鱼命难保,会白肚朝天。多数情况下,水质变坏是什么鱼也钓不上来的,不论有多么高超的钓技,会派不上用场。

八、钓组有误

钓组有误就是钓组设置不合理。这种有误,不但会造成鱼不咬钩,而且会导致鱼即是咬钩也钓不上来的结果。钓组设置不合理有如下一些:用粗线绑小钩,脑线过硬过短;用细线绑大钩,脑线过软过长;钓小鱼用大坠,标的浮力轻于坠的重量,等等。

钓组有误引起的鱼不咬钩,是主观原因,与客观环境没有任何牵连。解决的办法是根据所钓对象 于来合理设置钓组,弄清楚钩、坠、标、线之间的搭配原则,满足鱼咬钩的基本条件。

总而言之,鱼不咬钩有三种主要情形:一种是完全不咬钩,无论怎么做,什么也钓不上来,无法改变现实。一种是暂时不咬钩,改变时间和时段可以钓上鱼来,主要是适应问题。还有一种是在同一环境之中,有的人能钓上鱼来,有的钓不上鱼来,这就是钓技问题。以上三点,钓友当慧心察之分之,以求不罔。

夏天鱼儿不咬钩的两大原因


夏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按理说鱼儿在这个季节开口欲望应该很高,但实际上,就算我们用上精致的饵料,鱼儿还是不愿意咬钩,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下面笔者给大家说下夏天鱼儿不咬钩的两大主要原因。

一、天气闷热

夏天的一个总体情况就是高温,温度较全年达到了一个峰值,这个时候水温也达到了一个全年的最高值。所以鱼类从自身的规律来说,它为了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会选择一个较为适宜的水温环境。并且,由于表层水域的水温变化太大,这并不符合鱼类的生存常识,它们喜欢水温较为稳定的水域生活。所以进入夏季之后,鱼类在全天当中的大部分时间,都集中选择了在深水区里面生活。

另外,就是闷,夏天的高温特点比较明显,就是闷热,气压过低,整个世界就跟一个蒸笼似的,到处都在缺氧。而在水里,缺氧的情况更加明显,越是气温高的时候,越是缺氧。一般在中午的时候达到一个顶峰。鱼类在水底没有办法很好的生活,只能够选择浮出水面大口呼吸氧气。这种情况下,鱼类几乎是完全不咬钩的,所以钓鱼没有收获是理所当然的。

从钓鱼人的角度分析,既然鱼类已经达到了生存的困境程度,钓鱼人的钓鱼环境也不会特别舒服,尤其是野钓的人,在太阳下要承受的高温也不一般。这也是一种对意志力的考研,但是对身体的负担太大了,年纪大的钓友就不要这样做了。

总体来看,这是天气的大环境因素,人们没有办法改变,只能够顺应情况做出选择。首先第一种选择就是找个阴凉的地方,比如树荫下,人不但能够得到休息,树荫下的水里也容易聚集避暑的鱼类。

另外一点,就是换个时间钓鱼,把钓鱼的时间交错一下,中午温度较高,所以放弃掉。而选择早晚时间段进行钓鱼,这个时间段里面的天气气温较低,钓鱼的条件好。或者直接选择夜钓,夏天的夜晚气温有所降低,气压升高,大鱼也会出现,是不错的钓鱼时间选择。

二、不缺食物

虽然鱼类的生活主要组成就是不停的觅食,寻找食物的来源,但是夏天确实是一个食物丰富的季节。首先是水里的各种水生植物疯狂的生长,满足了不少鱼类的口味;另外,各种虫类的数量也在增加;对于大鱼来说,小鱼的数量也较春天多出了很多倍。从整个大环境上来看,水里的鱼类是不缺食物的,整个食物链是完全可以满足的。

面对这种情况,饵料这种看起来具有一定危险性的食物,鱼类会尽量减少选择,所以钓鱼人的难度也随之增大。想要解决这种情况,往往只有通过三个办法,第一个就是改变饵料的性质,让饵料更具诱惑力,就是通过饵料制作的过程来提升渔获。第二个则是钓技的提升,比如逗钓,或者托底钓,多种钓技配合使用,一方面提升饵料的诱惑力,另一方面也扩大钓鱼的范围,增加上鱼的可能性。最后一种就是使用小药了,小药的使用是见效最明显的一种方法,毕竟饵料的制作和钓技提升都需要经验和实践的积累,相比较而言,小药的使用是最方便的一种。

除了介绍的这两个原因,比较常见的还有天气变化,或者水域水情变化等因素,各种原因都会出现鱼儿不吃饵,或者吃饵的频率不佳。钓鱼人要准确的分析原因,根据原因选择对策,才能够增加钓获。

北京地区不同季节钓鱼不咬钩原因


今天我们列举几个在垂钓时遇到的一些突发问题以及应对措施,也许可给钓友们提供一些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例1:我们经常去京郊某渔场钓鱼,而且每次 都在那个老钓点,上鱼也不错。有次我们又去,照旧还是那个老地方,可下钩已近一小时,漂儿像钉在墙上的钉子一样,纹丝不动。这时人也不好受,开始烦躁起 来,才悟到原来这是气压低变天的预兆。之前,人并未察觉,可鱼已感知,它们哪还会咬钩。果然不久天空乌云密布,空气更加湿润。这就是气压低造成水中氧 气不足,鱼便不咬钩的根本原因。

如遇这种情况,钓友无论采取什么技法,用什么最有效的钓饵,鱼都不会咬钩。钓手无力改变现状,只有等待刮风下雨,使水增氧。这就是渔谚说的:雨前不下钩,雨后大丰收。

例2:开春后杨花柳絮落入池塘,招来草鱼追咬,这时用杨花和嫩草,采用钓浅浮的方法,很容易钓上草鱼。可今年特别:当杨花柳絮结束后,钓鱼人还采用 钓浅浮的方法却钓不上草鱼。当时渔场的工作人员割下大捆苇叶投入水中,也招不来草鱼,钓友当然也根本钓不上草鱼。草鱼跑到哪里去了?经议论大家的见解是今 年春水温低,草鱼又回到水底去了。有人不愿钓鲤鱼,如用钓底的方法钓草鱼,可能招来鲤鱼咬钩,所以说今春钓草鱼有些难。

例3:北京地区开 春水面刚化冻,这时下钩钓底,能钓上鲤鲫。但到真正春暖花开时,钓底又钓不上鱼来,这事真有些奇怪。其实也不怪,初春时节冰封的水面刚化开,水面的冰水比 水底的水凉许多,鱼儿仍呆在水底,这时钓底不仅能钓上鲤鲫,碰巧还能钓上别的鱼。之后随着时间推移,气温逐渐升高,水温也随之上升,这时水面的温度高于水 底,水底的鱼会追温上浮,水底成了一座空城,还往那里下钩,当然不会有鱼。

例4:今年7月初,就在北京南郊的一个渔场,约有40多人在垂 钓。这个渔场的草鱼很多,还专门设有钓草鱼场所,我们几位钓友准备大干一场。结果一小时过去,大家一无所获。钓友们用尽了钓草鱼的各种饵料,如大麦虫、草 鱼颗粒和葱草树叶等,全池无一人钓上草鱼,就是在专养草鱼的地方如钓底,钓上的也是鲤鱼(据说是鲤鱼自己蹿过拦网进去的)。有人不解:当时的水温不低,为 什么就钓不上草鱼?有懂行的钓友就说钓草鱼仅有水温还不行,水中还要有适合草鱼的含氧量。当时天气闷热气压低,岸上的人都难受,这水中的含氧量也低,草鱼 和鲢鳙它们抗缺氧的能力低,水中含氧量低,就不爱进食。所以当时虽水温高,但水中含氧低,草鱼也不咬钩。

鱼不咬钩怎么办


钓鱼没口?空军?这可能是咱们钓鱼人最不想听到的两个词。那么当咱们碰到这两种情况时是应该直接打道回府吗?当然不是,我觉得需要对当下的情况进行分析,到底是没有鱼,还是有鱼不咬钩,那么针对这两个情况我应该怎么应对才能不直接收拾包袱回家。今天咱们就来分析一下。

这次咱们先排除掉天气、风力这些外界因素,说一说水里的情况分析。

鱼没有进窝

1.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钓友的第一解决方案是继续打窝,用量来诱鱼,那么这样子做确实可以诱到鱼,但弊端是即使远处的鱼被你诱进窝,也极有可能只吃窝料不吃饵。所以我的建议是提高抛竿的频率或者是改用打散饵,这样子不但能够持续雾化,也不至于让鱼吃饱窝料而不吃钩。

2.换钓位。如果咱们钓了很久仍然没有诱来鱼,说明附近没有鱼,或者鱼的活性不高这时咱们应该主动出击去找鱼,但找鱼又要重新做窝诱鱼太费时间,我建议下竿就直接打两个窝。

鱼进窝不吃饵

1.将商品饵改换成红虫或者蚯蚓,用荤饵,效果可能会马上展现出来。造成这情况的原因有可能是鱼儿本身不够活跃,并且商品饵的味型可能有偏差,所以改用活饵来进行诱鱼。

2.改用皮筋颗粒、麦粒、玉米等不易化开的饵料。窝子里有鱼、活性也高,但因为小杂鱼抢食太严重,造成饵料到底就没了,咱们就要用不易化开、不易被小鱼吃掉的饵料挂钩。

3.钓窝边,轻提鱼竿逗钓。如果咱们不小心打了太多窝料,那么极有可能造成死窝,这时鱼会在窝点附近徘徊却不敢进窝;或者是进了窝却只吃窝料这时不妨将钓饵扔至窝点周围,并轻轻提动杆稍采用逗钓,增加鱼儿发现钓饵的概率,同时也可以使那些活性不高的鱼咬钩。

以上就是对于鱼不咬钩的一些原因分析,希望能帮到众钓友们,让你不至于无口或者空军回家。

鱼儿异常咬钩和停食的原因分析


在正常天气和合适的环境条件下,不同的鱼种都会按照自己的生物习性正常摄食。但我们经常会发现,实际垂钓过程,很多鱼儿会出现异常咬钩或者停食的现象,这是什么情况呢?下面小编就将一些钓友们的分析结果分享出来给大家了解一下。

(1)鱼在水中分层是相对的概念,上、中、下层并没有不可逾越的界限。初春日晒水面时,鲫鲤可能到上层游戈、取暖,寒冬降温时,鲢鳙也潜入下层猫冬。哪里食物充足,它们就游向哪里。当对口的饵钩落在嘴边时,低温下也会咬钩,有时还会饥不择食,违反祖宗的遗传习性,甚至误食发光的空钩。

(2)鱼的生存环境水体是不断变化的,升温与降温,清洁与污染,有食物与缺食物,水位高与水位低都对鱼的生存、摄食有直接影响。

雨过天晴,表面看很好,但雨后常处在高空低压圈内,有云雾,鱼很少摄食;水位突然上涨,水体浑浊,甚至含有害物质如气体,鱼的正常生理机制未调整过来,影响食欲;农田、村舍、沟沟汉汉的微生物、虫类、草、叶冲进湖库里,鱼儿饱不思食,必然对饵钩漫不经心。

(3)水中溶氧量多少对鱼的生存、摄食极为重要。无风、闷热、雾田笼罩、暴雨来临前如南风带来暖湿气流的时候,都会形成低气压,这时水体从大气中吸收氧的主要来源被堵,水中溶氧量少,无水生植物光合作用的水体,溶于水中的氧更少。

(4)水温过低或过高接近该鱼种适应限度时,鱼的代谢水平低,导致消化和吸收率低,必然食欲减退或停止援食。

此外,冰雹、雷电、暴风雨、巨大声响、水位大幅度下降和炸鱼、网鱼造成鱼恐慌,也是影响鱼儿摄食的因素,不须赘述。

以上钓鱼技巧就介绍到此,希望《窝里有鱼不咬钩?原因分析》的内容能满足您的需要,同时欢迎您阅读我们精心准备的专题:钓鱼抄鱼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