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的方法与技巧。

1、饵料形状以及腥香

前年和去年我都去日照沙墩河钓过多次,别人都空军,我两三个小时钓七八斤鲫鱼,为什么?大家都认为鱼口不好,就钓灵或钓浮,但是从不见漂动。我使用拉饵钓钝,调四钓五,双饵躺底,显得比较自然,拉饵形状自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鱼的警惕性,结果漂只要动一线,提竿必中。

最近在广州钓珠江涌,就发现,一直搓饵,没什么口时,换一竿拉饵,往往竟能有大鲤鱼的漂亮顿口。可能是鱼对我所搓饵团的形状已经警觉了,因为大鱼总是等一段时间再吃。有钓友问:搓饵在水里泡一会形状跟拉饵区别也不大,我想说:搓饵看饵料干散程度,如果1:0.8加水,开出的干散饵,搓什么形状下去还是什么形状。如果1:1加水,开出的饵,在水低会变得略细长,下降过程中铅坠拖拽造成的,跟水深有关系,拉饵在半水像垂柳的树冠,在水底是也是一小坨,看拉丝粉的量。

对于饵料,都说水温高用香,水温低用腥,为什么没见有人用南极虾粉单开?是的,太腥了,腥的不正常!和小药加多了的效果一样,鱼平时都没见过这么腥的食物,因此钓鱼用饵,味道别太重。

为什么蚯蚓是万能饵?自然水域里很多鱼都吃过蚯蚓,他们感觉很安全,就连有的草鱼也吃蚯蚓。前段时间一个钓友用牛粪开饵, 鱼货很不错。就是因为牛粪也是鱼平时能吃到的食物,因此降低了警惕性。

2、窝子里水底鱼的情况

现在说下窝子里面水底鱼的情况。请大家先看看这个视频《水库钓鲫探究》是日本钓鱼节目配水下录像,台湾人普通话配音,讲的非常好,水下录像让日本的台钓高手都觉得不可思议。dIAOYU007.COm

先用雾化好的饵料打窝,鲫鱼来了之后,体型相对小的在窝子中间,体型大的在周围,慢慢吸食地上散落的窝料。大的在边上,说明大鱼的警觉性要高。但是鲫鱼吸食不同于鲤鱼,嘴巴相对较小,把窝底散落的饵料吸起来都费力,所以鱼不停的小范围转向,为的是尾巴的摆动激起水流紊乱,把水底的窝料 卷起来悬浮,然后再吸入口中。

毕竟鲫鱼的嘴巴张开基本上是正前方,不像鲮鱼嘴那样,要吸食底层的窝料,身体姿态最好是头向下尾部向上45度,但是这个动作 比较难,还费体力,所以就用尾巴把窝料搅起来。直到把水底的窝料吃的干干净净,还是没有动口吃饵,而是尾巴对着饵团揺,加速饵团雾化,然后吸食。饵团在水里的比重,比水大不了多少,因此紊乱的水流会让饵团晃动甚至小范围上下起浮。当然漂目也会有动作,此时提杆要么空,要么挂鱼尾巴。

当窝子里鱼越聚越多,窝料已经没有的情况下,有一部分鱼就走了。但还是会有一部分留下,而且也依然有远处的鱼过来。原因有三:

一是走的那些鱼警觉性高,饵 团的风险是他们不能接受的,所以走了。

二是窝料虽然没了,但是味道已在水中向四周扩散(如同水盆里滴一滴墨水),远处的鱼随着味道的浓度变化找到了已消失 的窝子。

三是路过的鱼看到鱼群,便凑了过来,鱼能引鱼。这也是大家选窝喜欢选鱼道的原因。

有饵没窝的状况持续一段时间后,就会有警惕性最差的鱼铤而走险了,吃饵!只要有一条鱼吃饵,接着其它鱼就也跟着吃饵了,慢慢的直到抢饵双飞,吃饵进行到一段时间后,饵团周围的都是体型大的鱼,周边的确是体型小的鱼。这和之前吃窝料时候大小分布正好相反。因此也验证了,大鱼警惕性高,在鱼以为安全的情况下, 大鱼会占窝。这也和我们实际钓鱼情况是吻合的。

3、钓法实战分析

前年九月份左右在日照港达船厂码头的船舷上看工人手把线钓乌头,大大小小的乌头水面上游来游去,就是不开口,平潮,涨潮,退潮都不吃,结果有一天下午三点 多开口了,上了第一条之后,连续上,扔下去就拉,都是两斤左右乌头。用的九号尼龙线后来磨损双飞时断了,直接找了根1.5平方电缆线照样狂拔,两个小时三 个人搞了二百多斤,之后第二天我钓了三条,再之后半个月都没开口过。

通过这个事情可以看出,鱼不开口差不多是警惕性高,但是一旦有了第一条鱼吃,其它的鱼 警惕性就放松了,即便用电缆线也不害怕,可能这就是群居动物的弱点。因此竞技选手在窝里鱼少时,会放慢频率,不会把窝里鱼钓光,一旦钓光了,新来的鱼还要 一番观望才肯下口,而新来的鱼见窝里有鱼吃饵,就会迅速加入到吃饵的行列。这是用鱼引鱼的第二点作用。一是引来,二是引着一起吃。

对于乌头这种从河北秦皇岛到海南三亚都很难钓的鱼,究竟如何应对呢?《涉钓英雄传之虎门飞乌头》这个视频给出了一种方法。就是用雾化好的窝料持续打重窝。先后一百多斤豆渣一样的窝料打下去,乌头终于开口,两个小时远超一百斤。像我们随便钓钓的,想让乌头开口很难。有北京钓友在日照用蓝鲫多加水,像稀饭一样一勺勺打进去诱乌头开口。这些做法和钓鲢庸很像,确实,都是上层鱼。但是这几年流行起来的散炮,和这些方法有异曲同工之秒。大范围雾化,让鱼喝水都能吸进饵料,如 同现在搞推销的免费品尝一样,总有经不起诱惑的充当出头鸟,只要一条鱼吃了饵,其它鱼就跟上了。

另外根据鲫鱼吃窝料的现象,说一下广东南部比较喜欢的泥猛钓法,泥猛也叫臭肚,扁圆形,嘴巴在身体中线上,因此肚皮贴底时嘴巴不到底,所以钓泥猛千万别钓底,不然吃饵不容易,要倒立状态才能吃底层饵。水不是很深的话,钓离底五到十公分。一定要让鱼方便。

讲到这里,大家都明白钓鱼时保持安静,不要大声说话,最重要的是不要在岸边频繁走动。至于为什么不要频繁走动,在下一节文章《鱼的警觉性3:夜钓用灯》夜钓用灯一起给大家说说。

钓友问答:

1、为什么摸过鱼的手不要直接抓鱼饵

因为鱼鳞很腥,影响饵的味型,常混抓后,我闻过饵料,鱼腥味压倒饵料味道,听说鱼在紧张时会分泌一种激素,警告其它鱼,这也是大家都用布包鱼解钩的原因,无刺钩配挡针摘鱼时,手捏子线不碰鱼的,至少中了鲢庸后子线上的白的,要清理一下吧。

然后,钓鱼时慎用风油精,万金油。味道太刺激,但是为啥老是抽完烟,烟头扔水里?尼古丁的味道够刺激了吧?

2、大鱼看到小鱼被钓走了难道就没有警觉?

刺鱼的速度是很快的,鱼快速被上拉走,迅速脱离鱼的视线,窝里其它鱼没啥反应,我看过很多水下视频,估计其它的鱼以为它游上去抢饵了。但是跑鱼肯定有影响。

2、本文中说的视频分别是

《水库钓鲫探究》《涉钓英雄传之虎门飞乌头》点击可观看。

本文索引:

鱼的警觉性1:野钓鱼口不好的原因分析

鱼的警觉性2:钓饵形状与窝子情况的影响

鱼的警觉性3:夜钓用灯对钓鱼的影响

鱼的警觉性4:鱼的味觉、听觉、视觉介绍

鱼的警觉性5:钓鱼诱饵窝料与空钩钓法

鱼的警觉性6:浮漂的选择介绍与使用注意

鱼的警觉性7:钓位选择及鱼为什么上浮

鱼的警觉性8:垂钓中的逗鱼与刺鱼技巧

鱼的警觉性9:钓具钓技钓饵钓点论序 完结

小编推荐

垂钓钓饵的选择与使用情况分析


我们在进行垂钓时为了保证垂钓的鱼获量通常会考虑两个较为主观的因素,一个是关于垂钓的钓具,一个是关于垂钓的饵料。

关于垂钓的钓具小编我就不做过多的介绍了,因为许多垂钓高手都做过非常详细有用的介绍,我就不关公门前耍大刀了。

今天主要跟各位垂钓爱好者们谈一谈垂钓时关于饵料的使用情况。

很多垂钓爱好者谈及垂钓的饵料自然会首先想到打窝的窝料,觉得窝料的好坏会影响到聚鱼的效果,聚鱼聚不好何谈垂钓之言。

其实很多钓友们都是这种想法,经常觉得窝料很重要而忽视了垂钓时用的钓饵。

其实垂钓的钓饵也是很关键的,鱼聚到窝里了,可是没有好的钓饵让鱼愿意上钩,其他的一切努力不都是白费了嘛。你说我说的在不在理呢?

垂钓的钓饵在选择时不需要使用多好的,重点是要有针对性,对鱼的胃口。

一、常见鱼种的喜好

对于我们大多数垂钓者来说,垂钓时所遇到的鱼类最多的就是鲫鱼、鲤鱼、草鱼了。鲫鱼和鲤鱼属于杂食性鱼类,吃的会比较杂一些,草鱼则会更偏向一些素饵。

垂钓鲫鱼的钓饵可荤可素,通常我们会使用一些小虾小虫或者一些米饭粒、玉米粒等。

垂钓鲤鱼的钓饵当然也是荤素皆宜。小鱼、小虾、粮食作物颗粒都是可以使用的。

垂钓草鱼的话,钓饵多选择一些植物性的饵料,什么玉米啊,草尖啊都是不错的选择。

另外,进行垂钓自然是不能不提我们的万能之饵的,垂钓上述的三种鱼还可以选择蚯蚓做钓饵。当然,想用商品饵的钓友也是可以使用商品饵的。

二、如何挑选钓饵

想要垂钓效果好,在挑选钓饵时就完全不可马虎。

首先我们使用的钓饵不仅要能满足垂钓的目标鱼,还要根据季节、水域的变化来达到最佳效果。

其次,要保证钓饵的新鲜性,切不可使用存放时间过长的钓饵,尤其是夏季。

最后,钓饵也要像窝料一样做到色香味俱全,并且形态也要好。

像常见的鲫鱼、鲤鱼、草鱼就比较偏好香甜的味道,这种情况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三、使用钓饵的小贴士

使用钓饵就是为了诱惑鱼儿咬钩的,所以我们在挂钓饵时一定要保证鱼儿的形态较好,这样才方便鱼儿吞食。

还有就是钓饵的质量一定要好,不然不仅诱惑不到鱼,还有可能对垂钓的水域造成污染。

另外,垂钓的饵料的颜色最好与垂钓水域的水的颜色相差不要太大,不然会引起鱼儿的警觉性给垂钓增加困难的。

再者就是钓饵的味道最好与打窝的窝料的味道有差别,不然二者味道相似鱼儿只会是在窝里吃食,对钓饵是根本不会在意的。

想要有好的垂钓效果,想要垂钓时收获颇丰,那自然是要在垂钓的每个细节上都要下功夫的。

矶钓钓饵的选用及钓饵状态的影响因素


关于矶钓钓饵的探讨,或许对刚刚接触矶钓的钓友会说,这有什么好谈论的,钓饵无非就是挂在钩子上面用来钓鱼的,这种不行就换另一种,矶钓的钓饵也就是那么几种。南极虾,虾仁,本虫,青沙蚕,岩虫,管虫,石板蟹等等。听起来很简单是吧,没有什么技术性可言,但是越是简单的东西越是容易被忽视他其中的重要性。

浮游矶钓,讲究的是诱钓同步,还有人主张诱钓同类,也就是钓饵要和诱饵用同样的东西。这都是非常有道理的,并且都收到很好的效果。我只想和大家探讨一下矶钓所用的钓饵在使用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首先,选用矶钓钓饵的基本原则是:

尽量用本地出产的钓饵。比如,各种沙蚕,本地海虾,小蟹。等等。。南极虾由于取材方便,从渔具店都可以买到,既能做诱饵又能从中挑出大个的作为钓饵,很是方便,所以也备受推崇,这无可厚非。

二、矶钓钓饵选择的针对性。

1)要针对所钓对象鱼来选择钓饵。

不同的鱼种,会有不同的摄食喜好,这就要求我们对各种鱼的摄食习性有所了解,黑鲷,是矶钓的主要对象鱼,他是属于杂食性的。小虾,沙蚕,小蟹,牡蛎肉,,,等等都是来者不拒,不挑食。鲈鱼,对小鱼和虾比较感兴趣,钓鲈鱼最好用虾和泥鳅,其他的钓饵对鲈鱼来说,效果一般。梭鱼,是属于滤食性鱼类,对钓饵的气味比较敏感,同时对比较软的钓饵感兴趣,因此钓梭鱼最好用烂的青沙蚕。所以,我们要根据当天的鱼情和所要钓的对象鱼有针对性的选择钓饵。

2)要针对出钓的季节选择钓饵。

春季和初冬,海水温度比较低,小杂鱼少,鱼的摄食积极性比较低,吃口轻,刁钻甚至食而不吞,吞而不潜,有时甚至只是在戏耍钓饵。这时我们在鱼饵选择上,就要做到体积尽量小,并且钓饵要新鲜,强调的是入口性好,状态自然。当然,这需要细腻的操杆控线技巧和小号的钓组以及小号钓钩和釣线来配合。

夏季和秋季,鱼类大多数情况下摄食积极。但小杂鱼这个季节会很多。钓饵一下水,小杂鱼就疯抢,导致钓饵到不了预定钓棚,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选择比重大,体积大的钓饵,比如虾仁。或者大个沙蚕较硬的头部等来避免小鱼的抢食,或者调整你的钓组,把钓组的重心往下移动。让钓饵快速到达钓棚。

所以要针对这些问题有选择性的来使用钓饵,才能如我们所愿。

3)要针对当天鱼的活性来选择钓饵以及钓饵的挂发。

如果当天鱼的活性很高,摄食积极,甚至抢饵,这时,用什么钓饵的效果差别不大,钓饵的挂大挂小和长短都影响不大。但是如果遇到小潮,流速慢,鱼摄饵谨慎,刁钻的情况下,除了钓组的调整和细腻的操作外,还要对钓饵的种类和挂发讲究一下。

比如,原来用虾仁,就换做单个南极虾,或沙蚕试一试。并且沙蚕挂的不要太长,尽量保持钓饵在钩上的形状比较直,南极虾要去掉尾巴,这样就不会在水下打转,增加鱼的戒心。很多时候,水下并不是没有鱼,而是我们没有激起鱼摄食的欲望。

总之,我们不要迷信某一种钓饵,不要因为某一天用某种钓饵收获颇丰,就对这种钓饵的效果深信不疑,第二天又用同一种钓饵,没有钓到鱼。就说是运气不好或今天的鱼不咬钩等等。这是典型的对自己的一种不负责任。所以要针对当天的具体情况来具体对待,随时应变。钓鱼的过程其实就是和鱼斗智斗勇的一个过程,谁胜谁败,只能靠我们自己本身的经验的积累。是吧。

那么,用对了钓饵就等着鱼排队上钩了吗?答案是否定的,更重要的是钓饵在水中的状态。钓饵在水中的状态会直接影响到你的渔获和心情。

三、影响钓饵在水下的状态的因素有哪些呢?。

1)自然因素对钓饵状态的影响。

风力大小,浪况大小,流速大小。都会影响钓饵在水下的状态,如果岸边的浪很大,钓饵在水下是上窜下跳,这时最重要的是保持钓饵的稳定,方便鱼就饵,

选用比重较大的钓饵如:虾仁,本虫。。等等,还要调整你的钓组,把子线上的夹铅加大并且下移甚至把夹铅加到钩子上方,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钓饵尽量保持稳定。同样,当风力加大,流速加快,我们都要及时对钓饵和钓组做出相应的调整,不要让钓饵离开钓棚,保持钓饵在水下的最佳状态,方便鱼就饵。

2)人为因素对钓饵状态的影响。

钓饵在水下的最佳状态就是模拟自然的状态,这当然需要钓鱼人有高超的操杆控线技术和经验。有人把钓组往水里一扔,任其漂流,,钓鱼这时就像买彩票。而有人会根据流速,风向,等做出一系列的操作,利用各种张线技巧,让钓饵在水下活泛起来。后者的钓饵在水下的状态非常好,那么他的钓获量肯定比前者多。。所以大家要重视矶钓中的操杆控线,随着经验的积累,技术就会慢慢进步。。经验是钓出来的不是教出来的。

3)钓饵自身因素对状态的影响。

大家都知道,南极虾比较轻,下沉慢,在流速较慢,风力适中时,诱鱼效果和水下状态都比较好,而当流速加快时,由于南极虾比重小,在水流的冲击下,就会飘起来很高,离开钓棚,这时就要在子线上加咬铅或下移咬铅,让钓饵到达预定钓棚的目的。而这时如果用比重比较大的虾仁或沙蚕,情况就会好很多。所以我们要根据钓场的实际情况,来决定使用哪种钓饵。

小杂鱼闹钩,流速较快,浪比较大,就选择比重较大,下水较快的钓饵。相反就要选择比重小的钓饵。当然,这时也可以通过钓组调整来达到目的。不同的钓饵会有不同的体积,自重,形状。都会导致钓饵在水下产生不同的状态。因此我们就要有选择性的使用钓饵。

钓饵不同的挂发,也会影响状态,单个的南极虾和挂一对南极虾以及挂多只相比,他们在水下的状态也是不一样的。状态不同,诱鱼效果就不同。沙蚕挂的长短,沙蚕的粗细都会在水下产生不同的状态。诱鱼效果同样也会不同。

大海充满了变化,谁也不知道下一杆会上什么鱼。所以,我们要能够随机应变,也许这就是矶钓的魅力所在吧。。要想让自己玩的开心,就要让自己在钓鱼过程中学会讲究,不要将就。细节决定一切,希望大家都能够做个有心的钓鱼人。用心去钓鱼,用心去享受。哦也。。

搓饵的形状不同,搓出什么样的形状才好?


估计大家看到这题目就会笑了,是啊,钓鱼人在学钓鱼的过程中,谁没遇到过这种情况呢?相邻的钓位,鱼窝有时也共用一个,用同样的鱼饵,钓技也相差不多,但就是渔获量天差地别,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一、饵料总是过大。当能够排除其他因素的时候,我们只能认为是饵料出问题了,经过仔细观察,还真是。渔获量小的钓鱼人,往往搓出来的饵过大,这是一个心理造成的,钓鱼人总感觉饵大能钓大鱼,这是错的,在能适口的情况下略小才好。

二、搓饵手势不对,形状不对。如果用搓饵,钩上饵团的形状对上鱼影响很大,不懂的钓友会把饵团搓得很圆润很光滑,其实这也是一个心理在作祟,是过于注重饵团的美观了,而忽视了鱼钩上饵料的残留和雾化效果。

三、正确的搓饵技巧。原因找到了,也就是渔获量小的钓友和量大的钓友之间的区别就在于搓饵的不同,那么好饵团是什么样的呢?这里教大家一下。把饵捏小一些裹住鱼钩,然后只搓上半部分,下半部分不用管,也就保持了饵料的散化状态,入水后这下半部分就先散落、雾化,如此才能既有雾化又有钩芯的饵料残留,长此以往,几小时后的渔获量必然大于不这样搓饵的钓友。

好,希望本文能帮到各位钓友,如您有不懂的不清楚的请及时留言发问,如您有不同意见或更好的技巧,也请尽情吐槽和指导。

窝子的种类与用途详细介绍


子就是在选定的垂钓点水面撒诱饵。静水沉底钓多用撒饵器进行,流水沉底钓则多用水中撒饵器。浮钓垂钓点多定于上风,多撒粉末性和漂浮性诱饵。窝子是垂钓的必要手段。打窝后,鱼儿集中到窝子内吃食,上钩率可大大提高。具体方法有:线窝点窝三角窝菱形窝梅花窝扇形窝活动鱼窝等多种。

1、线窝:即把诱饵从钓位向前垂直远撒至4----10米,形成一条线。这种窝可引诱鱼来得多而快。钓者可钓远,也可钓近;可沉底钓浮钓,也可拖钓。尤适用每个运动员钓位间34米距离的钓鱼比赛。缺点是所撒诱饵多,鱼来得快,去得也快。故垂钓时需时时补撒诱饵。

2、点窝:用撒饵器把诱饵撒入与杆长相仿或略长的位置,全部堆积在一个点上。多使用鱼类密集的养鱼池塘水草丛的洞穴中。适用于各种钓鱼比赛。由于诱饵堆积,高于水底,易使鱼看见饵前来觅食,所撒诱饵少,使用时间长。缺点是缺点是一旦跑了了一条鱼,窝子就会失去作用。适用于沉底钓,浮钓,不适于拖钓。也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3、三角窝:用撒饵器在垂钓水面同时打三个等距离的点窝。三窝的三边距离皆1米左右,一窝再前,两窝再后,或反之。钓者可在左右前后垂钓,亦可在三窝中心垂钓。

4.菱形窝:在钓点垂直线上前后相隔23米各打一窝,左右相隔1米各打一窝。状如菱形,故名。钓者可钓前,钓后,钓左,钓右,亦可钓中心。上钩率高。可沉底钓浮钓拖钓也可双杆钓。尤其在一个窝子里逃了鱼后,不易造成鱼群惊散,依旧在其他窝子里吃钩。

5、梅花窝:在钓点中心撒一大点窝,多撒颗粒诱饵。以这个中心窝为圆心四周距离2米左右的圆周上,等距离再打68个小点窝。状如梅花,故名。多使用于大面积水面和鱼儿稀少的自然水面,也是夏秋钓取大鱼的主要撒饵方法。垂钓效果好。但不适用与鱼儿密集的养鱼池和水草多水域垂钓。

6、扇形窝:不用撒饵器,以钓位为中心,用手把饵撒向垂直线及略左略右的位置。窝子扇状,故名。主要用于双杆三杆和自动钓竿的垂钓。

7、活动鱼窝:把诱饵用水调好后,放入代塞眼的容器中,用一粗线系上浮漂放入钓点。然后在四周垂钓。优点是钓点固定,节约诱饵。缺点是钓到大鱼后容易带到线上,妨碍垂钓。

自制诱鱼效果好的广谱性钓饵小鸡饲料


小鸡饲料通俗来讲就是喂小鸡的一种饲料,淡水鱼对小鸡饲料非常喜欢。有些养殖户都拿鸡粪鸭粪味鱼,更别说饲料了。小鸡饲料主要有五谷杂粮和一些微量元素组成。

小鸡饲料的基本配方中含植物类成分:玉米粉、大麦粉、豆饼粉、草粉。

动物类成分:鱼粉、骨粉。

调味剂成分:食盐。

微量元素成分:锰、锌、铁、铜、硒。

氨基酸类成分:赖氨酸、蛋氨酸。

造粒赋型剂(粘合剂)成分:聚乙烯醇,淀粉。

它的结构:碳水化合物+脂肪化合物+调味剂+微量元素+诱食剂+粘合剂。

小鸡饲料的成分非常丰富,都是鱼喜欢吃的一些事物,小鸡饲料用于钓鱼的诱饵单独用或兑到其它基料中是相当不错的,如果我们在此基础上再加点辅料把它优化改良一下,无论是传统钓饵还是台钓的搓拉饵,都会是一种比较完美的钓饵。下面和大家共同探讨把它变化一下;

1、 把它配成传统钓的钓饵:取适量的小鸡饲料颗粒用水浸透后,兑入白面粉中以3份小鸡饲料比7份面粉,用水来调节,反复揉搓,软硬以嘴唇耳垂相宜为度,可以少量添加曲酒或者香油、蜂蜜等天然添加剂;

2、 小鸡饲料中有食盐我们可以在100克小鸡饲料中兑入2克味精来提味,让味精起到增鲜剂的作用;

3、 把小鸡饲料捣烂或用水浸透,按麸皮总量的20%兑入,用于传统钓的包食钓法;

4、 把小鸡饲料捣烂,兑入5%的面粉,兑入10%的面筋粉滴几滴香精用于台钓的搓饵;

5、 把小鸡饲料捣烂兑入20~25的面筋粉再滴几滴香精用于台钓的拉饵。

只要明白了解了它的组分,小鸡饲料是可以变化出多种多样鱼喜欢吃的饵料,小鸡饲料不光是可以用于喜欢自制饵的钓友,同时小鸡饲料也可以按一定比例兑到商品饵中发挥小鸡饲料特有的功能和作用。

小鸡饲料中有鲤鱼喜欢吃的玉米,有鲫鱼鳊鱼喜欢吃的豆饼粉,有草鱼喜欢吃的麦粉和草粉,又有青鱼和罗非鱼喜欢的鱼粉和骨粉,加上诱其开口的氨基酸,可见小鸡饲料是一个广谱全能的好饵料。以上只是个人对小鸡饲料的一点浅析,仅供钓友参考。

钓鱼窝子的种类与特点详细介绍


窝子的类型分类很多,根据不同的类型进行划分,可以找出其中的共性,从共性入手选择合适的用饵策略。在这里,要介绍多种依据窝料味型倾向划分方式,比如将窝子以不同的味道特点区分为不同的应用类型,依照这种划分方式,提升窝子和钓饵之间的契合程度,选择最合适的窝料诱鱼,最合适的钓饵钓鱼。

典型的是以素饵和荤饵作为区别进行划分,素食饵料集中以粮食类作物作为划分标准,比如糠饼,玉米,小麦等,常常针对鲫鱼、草鱼、鲤鱼等有较好效果;而荤食饵料,多以动物饵料为主,比如常见的蚯蚓,动物内脏,骨头,各种研磨粉,常常对鲶鱼、乌鱼等肉食性鱼类起效,在不同季节,也会对杂食性鱼类起效。

根据味型特色,可以将窝子分为腥窝,臭窝,以及香窝。以腥味为例,它更近似鱼荤饵,但多利用腥味元素,而并非主打荤腥食物;臭窝,则主要利用发臭的饵料,比如自然发酵的动物粪便、或者大蒜,它们的特点是味道浓郁,针对性强,非目标鱼类会远远避开,主要针对肉食性鱼类和杂食性鱼类;香窝是最典型的窝子类型,各种饵料都很兼容,味道上也比臭窝更舒适,最起码人类闻起来不反胃。香窝的主体,都是一些香气浓郁的饵料,比如酒米,酒糟,各种蒸炒煮炸过的粮食饵料等,对鲫鱼、鲤鱼等由不错的效果。

另外,还有一些不太好区分的窝子类型,比如草窝,它虽然是植物性窝料,但利用的是草类的独特汁液和鲜嫩,多用来诱惑草鱼,有较强的目的性。每次打窝时,将一捆草绑起来,仍在钓点范围内诱鱼。

还有虚窝,就利用味道诱鱼,做到极致。典型的啤酒诱鱼,直接倾倒啤酒,利用酒类的香味和麦芽发酵的麦香味诱鱼,可以不用实饵,或者掺杂上泥土入饵,能够快速引鱼,却不善于留鱼。

介绍的再细,不如举例子,以最为常见的蚯蚓饵为例,讲一下它的窝料应用,不同的窝料类型和它的契合程度,以及发效的功用。

第一种搭配,酒米打窝;选用一定量的酒米打窝,保持稳定的续窝频率,保证窝子内有稳定数目的鱼类即可。酒类有着独特的香气,酒米又属于颗粒物诱鱼,能够诱鱼,又能够留鱼,在垂钓大水面时,一次撒上十斤,二十斤都不是事。越是夏天,酒米窝料效果越好,因为水底有很多的腐殖质,天气越高,发酵味越浓,和酒的味道类似,鱼类戒心低。

除了酒米意外,还有类似的麝香米等,都是利用独特的味道元素,搭配米粒诱鱼。这两种窝料,钓鲤鱼、草鱼、鲫鱼都有不错效果。

第二种搭配,诱钓合一,将十几条,或更多蚯蚓装在一个袋子里,做成蚯蚓肉浆用来打窝。这种方式讲究的是一个诱钓合一,多用来垂钓肉食性鱼类,或者杂食性鱼类的小鱼阶段。

第三种搭配,蚯蚓成段。这种窝料和第二种类似,打出的窝子腥味重,肉味浓,肉食性鱼类喜欢,而且,可以掺杂上一些麦麸,玉米糁,可以用来冬季打窝,吸引各种鱼类前来觅食。

第四种搭配,素食饵料,利用纯粹的素食饵料打窝,吸引来的鱼类种类繁多,也是一种主流的打窝方式。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打窝诱鱼,不是小事,还需要钓鱼们掌握更齐全的知识储备。

浅谈不同时节水温鱼性对用饵的影响


浅谈不同时节水温鱼性对用饵的影响。时节是影响水体温度的重要因素,而水温又是影响鱼类摄食的重要因素。这种连锁的反应会使鱼类随水温的高低而使其机体的生理代谢产生变化。

鱼类的摄食与生长是随水温上升而呈正相关。一般在12℃以上摄食生长,以18~23℃时的摄食量最大,生长也最快,水温升至26℃以上,摄食量下降,28℃以上就进入夏眠。另外,水体呈味度的高低与时节有着直接的关系,鱼类的嗅阈值和味阈值又会因水体呈味度的高低而变化。那么,垂钓用饵与时节的关系就显得惟妙惟肖了。

当然,选用鱼饵的前提还是要首先确定其垂钓的水域和水体,然后再进行已确定范围之内的调整。先从不同时节的用饵技巧说起。

一、冰钓

冰钓是指当水体表面结冰封冻后,人们在冰面上掘出冰洞后再进行垂钓的一种垂钓方式。

因受地理位置的影响,冰钓形式一般只出现在我国的北方。冬季是太阳距地面的最远时节,加上受冰面的阻断,阳光照射水体的强度和深度均大幅减弱。由于缺少了阳光的照射,水中的大部分植物已不再产生光合作用。水温也随之下降的很快,冰面下的水温最低可达到4℃度。

水在0℃~4℃之间,热缩冷胀。水在4℃以上,热胀冷缩。水在4℃时体积最小,因而4℃时水的密度最大,含氧量也最高。在低温条件下,水体中的有机化合物的分解也变得十分缓慢,从而导致了水体呈味度的降低。因此,鱼类在这一时节其嗅阈值可以达到最大,也就是说,在这一时节鱼类的嗅觉灵敏度最高。

鱼类的嗅觉灵敏度越高,垂钓时所选用的鱼饵的呈味度就应该越低,这就是垂钓用饵的规则之一。所以,在冰钓时尽量不打窝或少打窝,钓饵也应该选用纯天然或与天然等同的物质原料所制作的鱼饵。冰钓常用的钓饵有红虫、蚯蚓等,但鱼类在冬季并不是不吃素饵,有时用小米等粮食作物打下的窝子会被鱼类一扫而光。

二、春秋钓

在春秋两季垂钓,虽然气温和水温很接近,但用饵仍有区别。春节的水温由低转高,水体呈味度也开始回升。鱼类的嗅觉则开始进入由灵敏到迟钝的渐变过程,但其嗅觉依然很灵敏。

所以,在春季垂钓仍需选用呈味度略低的饵料,以营养类原料含量高的鱼饵为主。另外,以蚂蚱、蝈蝈、蟋蟀等昆虫为饵钓草鱼,在这一时节其效果最佳。因为昆虫的体液和血液一样都在鱼类的敏阈值范围之内。

暮春初夏,雨水增多,气温上升较快且昼夜温差也较大,水体环境变化尤为显著。随着水温的回升,鱼类的摄食量和耗氧量也会相应增加,水体的呈味度自然也会升高,所以在垂钓时可以提高鱼饵的呈味度。

秋季的水温由高转低,水体呈味度开始回落。鱼类的嗅觉也开始由迟钝走向灵敏,但这种鱼类嗅觉的渐变过程很慢,秋季的鱼类其嗅觉仍很迟钝,只有到了深秋,鱼类嗅觉的灵敏度才会有明显的提高。因此,在秋季垂钓,用饵仍需选用呈味度略高的鱼饵。

三、伏钓

由于水体温度的关系,夏季是鱼类嗅觉最迟钝的时节,也是鱼类嗅阈值最小的时候。如果水温达到18℃以上时,鱼类的嗅阈值会比冬季缩小一倍。因此,很多以天然及营养类为原料的鱼饵,如以鱼粉、虾粉、肉骨粉和蚯蚓粉以及其他以氨基酸、维生素和蛋白质为原料制作的饵料因其呈味度低,对鱼类均不能起到很好的诱食作用。而营养类含量少但呈味度偏高的鱼饵,如以各类香精香基来提味的饵料却能引起鱼类的注意。这就是为什么天热时用香饵及天冷时用腥饵的主要原因。

虽说香与腥是区分饵料气味或味道的惯用俗语,但真正意义上的区分还是应该是以鱼饵呈味度的高低来见解,因为绝大部分腥饵其呈味度都接近于天然,而香饵大都含有香精成分,其呈味度要比腥饵高出几倍、几十倍或几百倍不等,所以单纯使用香与腥从气味或味道上来区分饵料是不正确的。

水体温度与鱼类敏觉的关系也是成反比的,即水体温度越高其鱼类的敏觉就越低。因而在伏天垂钓时,如使用红虫、蚯蚓等含有血液和体液的活饵,其效果远不如在早春或晚秋时突出。

不同地域对钓饵选择的影响


水域环境有些什么天然饵料,对鱼的喜食性有决定性的影响。这就叫“什么地方的鱼爱吃什么食”。譬如,北方人的主食是馒头,北方鱼也爱吃面食;南方人主食是大米,南方鱼也爱吃米饭粒、年糕粒。四川多产甘薯,重庆、成都一带用白薯为饵能收奇效;藏族同胞爱吃酥油糌粑,在藏族地区钓鱼,酥油糌粑是最佳的钓饵;海南岛产木薯,在海南岛钓鱼,木薯是上等饵料。同一种鱼类也因地区不同,对饵料有偏爱,最有趣的例子就是鲫鱼,云南滇池的高背鲫,四川天然湖泊的野生鲫鱼,爱吃米饭粒、蚕豆粉饵;广东、广西的须鲫,喜吃水生昆虫和各种昆虫的幼虫饵;东北的银鲫和松花湖的野生鲫,却喜食红蚯蚓和面食饵。

按照鱼的食性配饵,这是多数钓者都懂得道理。但是同样一种鱼,食性一样,在甲地用这种饵上钩率高,而换了一个地方,一条鱼也钓不到。这一点,在鲢鱼和鳙鱼配饵方面尤为突出。养殖他们的鱼塘水质肥瘦不同,它们的口味也不一样。以养殖鲢鱼、鳙鱼为主的塘,若是肥水养鱼,则施放大量粪肥。肥料充足,浮游生物生长繁茂,这也成了鲢鱼、鳙鱼的天然饵料。这种池塘水有一股腥臭味,用普通的酸味钓鲢鱼根本钓不到。必须增强饵酸臭味的浓度,才能奏效。可是,换一个地方,那里投放的饵料不是以粪肥为主,二是投以粮食类饵料喂鱼,水不肥,没有很浓的腥臭味,如果仍用酸臭味很浓的饵区钓鲢鱼、鳙鱼,即使把饵投放在它嘴边,它也不上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