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钓鱼如何找鱼层。

钓鱼人都知道鲢鱼是中上层鱼,应该采取钓浮的钓法才适宜,但有些时候钓底才能得手,钓离底完全没有信号。这是怎么回事呢?实际上鲢鱼所处水层受外界气候条件的影响比较大,特别是在春夏季节交替的时候,钓鲢鱼找准水层是非常重要的,不能生搬硬套,要找到鲢鱼所在的水层,我们就要不厌其烦来回上下寻找。下面给大家分享钓鲢鱼找鱼层和用饵方法。

方法一:

先找底,从底层开始往上。具体做法是,挂上饵料,先在底层钓约半个小时,如没有见到浮漂有信号,再逐渐将浮漂往下撸,开始钓离底,每次大约三十到四十公分为宜,依次类推。如见到浮漂出现有力的下顿,这时就说明已经找到了鱼层,我们就可以在这个层上抛竿垂钓,只要抓住有力下顿的瞬间,扬竿就能中鱼。Www.DIaoYU007.cOm

方法二:

依据钓三分之一的办法,先钓所钓水深的三分之一处,也就是三米深的水钓一米深,两米深的水钓一米到八十公分,钓一会儿大约一小时左右,如浮漂没有信号,再依据当时的天气情况,如是热天,气温很高,我们可以将浮漂向下撸,钓再浅一点,一次撸浮漂不要太多,最多十公分左右。

再试钓一会儿,如浮漂没有信号。再将浮漂向上撸,继续钓深试试,如果发现浮漂没有出现顿口。而出现左右摆动。就说明我们钓的太深了。再次将浮漂向下撸,钓浅试试。切记,鲢鱼是会随着气候的变化而改变水层的。所以,我们钓的过程中,如在一个水层钓一会儿,没有了信号,我们就应调整浮漂。试钓其它水层,不能死守在一个水层。

还有一点要提醒大家的。如果想要诱鱼快一点,我们可以在出钓之前,就提前准备一些打窝子用的诱饵。一到钓点,先将事先准备好的窝子料抛向钓点,过十几分钟再抛竿垂钓,就会有较好的效果。

窝子料的制作很简单,我平常的做法是将麦麸用开水烫一下,鲢鱼喜酸臭,再买上一瓶臭豆腐和烫好的麸皮拌在一起,用塑料带装好扎紧密封一周左右就可以用了。

如着急当天要用。可以将玉米面用开水烫一下,或用锅蒸二十分钟,把我们平时用剩下的饵料和玉米面搅拌均匀,再加上少许钓鲢鱼的商品饵料,先取出一部分揉成鸡蛋大小的饵团。抛向钓点,再留一部分当饵料用。

钓鲢鱼的饵料一定要讲究松散,无论是打窝子用的窝子料,还是我们挂钩用的饵料,都要保证在入水后就能迅速雾化,不能把饵料开成死面疙瘩,那样就不会达到尽快诱鱼中鱼的效果。以上办法望各位钓友一试。

延伸阅读

什么是泳层?如何找鱼的泳层


垂钓中经常会出现乱口、无口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鱼的泳层出现变化产生,特别在底钓的时候,鱼窝里本身有鱼,但是会出现乱口、无口的现象,没经验的钓友会一头雾水,而有经验的钓鱼人会知道这是因为没有找到鱼的泳层导致的。那么什么是泳层呢?该如何找到鱼的泳层呢?跟着本文一起来看看。

什么是泳层

所谓泳层就是不同于所处于的不同水层,在江河湖库等这些自然水域中,不同的水层的温度及溶氧量、食物的种类等都有很大的不同,不同鱼种的适温范围、耗氧量、摄取食物的种类也有不同,这些不同点的要求也就决定了鱼在水中所居住的泳层不相同。一般情况下鱼在水中的泳层基本上是相对稳定的,但是一旦生存条件产生变化时,鱼也会适当的调整泳层,找到适合自己的环境,这时候如果钓鱼人能很好的了解把握鱼活动的泳层,然后将钓饵送到鱼的嘴边或者附近的水域,这样就能大大的增加上钩率。

如何找鱼的泳层

其实找泳层并不困难,在底钓钓组不变或者先找底的情况下,可以逐渐的减少浮漂的吃铅量,并且按照每次5-10mm的距离将浮漂下撸,从下向上,直到出现浮漂的顿口语言即可,这样有了实口鱼也能很好的找到鱼活动的泳层。

上述就是本文总结的泳层的含义,并且对如何找泳层进行了详细分析,此外如果是因为人为因素导致的鱼上浮,可以采用调整饵料状态、更换浮漂、钓钝等方法将其诱引到水底层觅食,有效的控制鱼的泳层,便于施钩上鱼。

夏季夜钓找钓点找鱼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闲暇之余很多钓友纷纷在夜晚出钓,享受一份大自然的清凉。和蛙叫真的是好惬意的事对夏天来说,不过夏季夜钓找钓点和找鱼儿还是要讲究一些技巧的,下面我跟大家说几点技巧:

技巧一、寻觅最佳钓点

白天酷热难当,到了夜晚虽说气温仍然较高,但是野外已经比较凉爽了,加上四周环境安静,水温合适,鱼也敢于靠边觅食,是上鱼的良好时机。毕竟食物大多集中于岸边,一般夜钓应钓边,夜晚比较安静,大鱼也要游至近岸觅食,上大鱼的机会也多。

大坝与闸口附近、船舶停留的岸边等都是可钓地点,还有钓者白天做窝之处,深浅水的交界处,静水与流水的交汇处,以及大水面的较窄处于水草区等,都是可钓之处。如果钓者对钓场环境不太熟悉,可以在傍晚事先打窝,连续做窝两三天后再去夜钓。

技巧二、巧借光照的作用

许多飞蛾等昆虫在各种光源的照耀下飞舞,常有牺牲的昆虫掉落水面,成了鱼儿的美食。我们可以巧借光照的作用来钓水体的上层,建议使用中号鱼钩,配用大号的鹅毛浮漂,浮漂与钓钩间距十五公分,只要发现浮漂有动静,即可提竿获鱼。

如果没有路灯等光源的照射,我们可使用自带的照明设备,将经过防水处理的灯泡放入水体中下层诱鱼,并利用手电在竿稍一端放光,具体做法是,将小灯泡置入竿稍上,连接电线至竿尾,竿尾绑上干电池供电。

钩饵入水后,要将手电的光照在浮漂稍前方,这样水下与水面灯光共同诱鱼,目标对准的是下层的鱼儿。如果自己不制作,也可使用夜光漂来施钓。钩饵入水,夜光漂反应的鱼讯能看得比较清楚,即可钓上层鱼也可钓下层鱼。

技巧三、夜钓诱饵要够味儿

夜晚水温降低,光线也变得很暗,那么鱼在夜晚觅食就主要靠嗅觉与味觉了。如果饵味不够味儿,是难以诱鱼上钩的。我们在制作诱饵时,就应在白天使用料的基础上加点香味。

夜钓诱饵味儿可适当浓一点,加点酒味是最好的了。而且投放的量也要大,每次窝点宜投5斤以上。另外,使用动物粪便打窝也是很有效果的。

钩饵以活物为宜,比如活蛆,蚯蚓,或者蚂蚱与大青虫等。若要使用素饵,可用饭粒,或者红薯,也可用面饵施钓,但夜钓用饵还是腥香饵要走俏一些。

技巧四、夜钓流水不用漂

夜钓也会碰到流水区,虽然流速各不相同,但对读漂是有些影响的,尽管使用夜光漂也难以凑效,所以,我们可以不用漂而只用手感来判断鱼讯。钓线在流水中有绷紧的作用,若有鱼咬钩,其拉力会敏锐地传递到钓竿,与水的自然流动感有明显的不同。

只是要注意,提竿时不能直接向上猛拉,而应该先将钓竿向一侧倾斜再顺势提竿。如果感觉鱼的个体很大,就要赶紧放线,留足遛鱼的余地。

技巧五、夜钓也有高峰时段

喜欢夜钓的钓友,一般都知道鱼儿在夜晚的觅食高峰,夜晚鱼儿一般有三个觅食高峰时段。夜色暗下来后,四周十分安静。

1.觅食高峰时段在晚上九至十点,此时水温合适,鱼儿自深水区游至岸边觅食。

2.觅食高峰时段在凌晨一至两点,此时是上大鱼的好时机。

3.觅食高峰时段在凌晨四点以后,此时天际鱼肚白初步呈现,腹中饥饿的鱼已等不及,大量开始进食。钓者应根据实情,安排一点时间在帐篷内休息。

夜钓也有一些安全上的隐患,一定要预先考虑到,并采取周全的防备措施。

2.要约上三五人同时出钓,至少也应是两三人。

2.要备好风油精或者花露水等避虫神器。

3.要防毒蛇,钓者要将站立之处的杂草除尽,撒上避蛇药物,蛇闻到药味自然会敬而远之。

4.要防野兽,备好砍刀之类的护身利器,还要准备强光灯,以备不时之需。

重铅无漂钓的快速找鱼层法


找鱼层是排钓的技术要点之一。初上一排,除问询排主和钓友,近期上鱼大致水层作参考外,用微铅线组找鱼层,快而准确,是一好办法。但很多钓者只有一套普通的重铅长漂线组装备,单靠手中的这套装备,是否有减少棉线结调整次数,更快速地找到鱼层之法呢?

负铅过程法,借助1K水清,水下能见度大,空钩调平水,让饵的重量带动浮漂入水,饵下落过程(可观漂行程)更长,加大了搜鱼范围,找、逗并举,效果不错,很多钓友在用了。

今天我要谈的是另一种找鱼层法。

1、拔去浮漂(暂不用);

2、钩挂饵并缩短脑线长度,约15CM(主要是防饵绕主线);

3、右手握杆,大拇指控制水滴轮(盘车)出线速度,纺车轮出线环打开,右手食指捏住线、杆(如同抛杆甩饵初态);

4、左手在轮和杆最下面那个导线环之间,略拉线与环、轮成三角,一直手控着徐徐放线(快慢接近诱饵速度最好),左手感知到有鱼接口处就是鱼层;

5、撒诱饵、下钩与微铅法同,在常规目标水位处,可暂停出线,抬杆多逗几下。

夏季夜钓找钓点和找鱼儿的技巧


虽然已经立秋,但高温仍持续不下,室内都能达到37摄氏度,很多钓友纷纷在夜晚出钓,享受一份大自然的清凉。要想真正钓获一份清凉、一份舒心,还得拼一下找鱼的技巧。

技巧一、寻觅最佳钓点

白天酷热难当,到了夜晚虽说气温仍然较高,但是野外已经比较凉爽了,加上四周环境安静,水温合适,鱼也敢于靠边觅食,是上鱼的良好时机。毕竟食物大多集中于岸边,一般夜钓应钓边,夜晚比较安静,大鱼也要游至近岸觅食,上大鱼的机会也多。

大坝与闸口附近、船舶停留的岸边等都是可钓地点,还有钓者白天做窝之处,深浅水的交界处,静水与流水的交汇处,以及大水面的较窄处于水草区等,都是可钓之处。如果钓者对钓场环境不太熟悉,可以在傍晚事先打窝,连续做窝两三天后再去夜钓。

技巧二、巧借光照的作用

许多飞蛾等昆虫在各种光源的照耀下飞舞,常有牺牲的昆虫掉落水面,成了鱼儿的美食。我们可以巧借光照的作用来钓水体的上层,建议使用中号鱼钩,配用大号的鹅毛浮漂,浮漂与钓钩间距十五公分,只要发现浮漂有动静,即可提竿获鱼。

如果没有路灯等光源的照射,我们可使用自带的照明设备,将经过防水处理的灯泡放入水体中下层诱鱼,并利用手电在竿稍一端放光,具体做法是,将小灯泡置入竿稍上,连接电线至竿尾,竿尾绑上干电池供电。

钩饵入水后,要将手电的光照在浮漂稍前方,这样水下与水面灯光共同诱鱼,目标对准的是下层的鱼儿。如果自己不制作,也可使用夜光漂来施钓。钩饵入水,夜光漂反应的鱼讯能看得比较清楚,即可钓上层鱼也可钓下层鱼。

技巧三、夜钓诱饵要够味儿

夜晚水温降低,光线也变得很暗,那么鱼在夜晚觅食就主要靠嗅觉与味觉了。如果饵味不够味儿,是难以诱鱼上钩的。我们在制作诱饵时,就应在白天使用料的基础上加点香味。

夜钓诱饵味儿可适当浓一点,加点酒味是最好的了。而且投放的量也要大,每次窝点宜投5斤以上。另外,使用动物粪便打窝也是很有效果的。

钩饵以活物为宜,比如活蛆,蚯蚓,或者蚂蚱与大青虫等。若要使用素饵,可用饭粒,或者红薯,也可用面饵施钓,但夜钓用饵还是腥香饵要走俏一些。

技巧四、夜钓流水不用漂

夜钓也会碰到流水区,虽然流速各不相同,但对读漂是有些影响的,尽管使用夜光漂也难以凑效,所以,我们可以不用漂而只用手感来判断鱼讯。钓线在流水中有绷紧的作用,若有鱼咬钩,其拉力会敏锐地传递到钓竿,与水的自然流动感有明显的不同。

只是要注意,提竿时不能直接向上猛拉,而应该先将钓竿向一侧倾斜再顺势提竿。如果感觉鱼的个体很大,就要赶紧放线,留足遛鱼的余地。

技巧五、夜钓也有高峰时段

喜欢夜钓的钓友,一般都知道鱼儿在夜晚的觅食高峰,夜晚鱼儿一般有三个觅食高峰时段。夜色暗下来后,四周十分安静。

第一觅食高峰时段在晚上九至十点,此时水温合适,鱼儿自深水区游至岸边觅食。

第二觅食高峰时段在凌晨一至两点,此时是上大鱼的好时机。

第三觅食高峰时段在凌晨四点以后,此时天际鱼肚白初步呈现,腹中饥饿的鱼已等不及,大量开始进食。钓者应根据实情,安排一点时间在帐篷内休息。

夜钓也有一些安全上的隐患,一定要预先考虑到,并采取周全的防备措施。

一要约上三五人同时出钓,至少也应是两三人。

二要备好风油精或者花露水等避虫神器。

三要防毒蛇,钓者要将站立之处的杂草除尽,撒上避蛇药物,蛇闻到药味自然会敬而远之。

四要防野兽,备好砍刀之类的护身利器,还要准备强光灯,以备不时之需。

钓鱼准确找鱼层的几个关键性要素


我们在钓鱼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感觉窝子里有鱼,但是却钓不上来,或者乱口,浮漂在下降过程中有口提竿跑鱼或者不中鱼。这是因为我们所垂钓的钓点鱼层发生了变化,而我们没有及时的改变钓法所造成的。

鱼层变化在我们的垂钓中经常会发生,这种情况常出现于窝中有鱼,但是因为天气原因或者我们垂钓时的外在因素让鱼儿上浮了,不在我们想象中的水底了,并且随着垂钓时间的变化而在短时间内出现反复的上浮下沉,让一些没有经验的钓手无所适从。这时我们就要多多的动脑,快速的变换我们的钓法。

我们不管是竞技还是休闲钓,在开始时,我们都会调漂找底,从水底开始作钓,这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但是当我们抛竿半小时或者一小时以后,我们能明显的感觉到窝子里有鱼,但是到浮漂快速到底后,口却很少。反而是在浮漂下降中,会出现一些较为明显的吃口,但是提竿却早或晚一步不中鱼。这是为什么呢?

这就表明我们的鱼儿可能已经上浮了,但是因为我们的浮漂选择使用不对,我们开始可能选择的是一款翻身到底快的快速进攻型浮漂,这种浮漂到底快,会过滤一些行程中的鱼讯,就算中途有口,鱼儿追逐子线上的饵料,但是速度上却跟不上,就会导致那种有口但无鱼的现象发生。

这时就需要我们调整我们的浮漂,改选用一款行程类的浮漂,也就是翻身下降相对慢一些的浮漂,让子线在水中缓慢的摆动下降,让上浮的鱼儿有充分的时间去就食,这样再出现鱼口时,中鱼的机率也会提高,同时浮漂表现出来的鱼口会更快更真实更有力。

以上是针对钓离底,上浮不太多的鱼。那如果鱼儿上浮得非常厉害,也就是我们抛竿下去浮漂没有站立就上下跳动了,这就说明鱼儿上浮到上层了,并且聚集的数量也相当多了。这时我们就要选择打水皮了,可以改用水皮快鱼漂了,也就是那种很短的浮漂。

针对鱼层变化,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寻找鱼到底在哪一层时,我们可以每次向下移动漂座(向8字环处)一漂深,也就是说每次移动20CM左右,然后试着钓几竿,看有没有口,口多口少,实不实,能不能很轻松的上鱼。如果可以就可基本确定鱼在这一层,否则可以继续向下再移动浮漂,直到找到稳定的鱼层为止。

针对于上浮不下底的快鱼,我们还可以采取打飞铅的方法。这是一种在不改变钓线浮漂的前提下,快速变化的一种钓法。具体操作方法为把我们铅坠向钓尖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改变后,浮漂的翻身速度会得得加快,而在站立后停顿的时间会得到加长,钩子下降的速度会减慢,从而对于钓离底的鱼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钓这种鱼层变化的鱼时,我们的饵料可以做成拉饵,但这样的拉饵一定要做得实一些,拉出一的饵料小但饱满,不能过于雾化,不然很容易钓着钓着就乱口了。

新手掌握这些钓鱼精髓,季节交替钓鱼不再难


当下按照季节来说已经是秋季了,但或多或少的还有一些夏季的余温停留。这对于常人了来说似乎没有什么,而对于钓鱼来说是有很大的影响,因为季节交替的时候,温度气压等等都会变化,水中的鱼儿适应不了当前的变化,就会出现难钓的情况。这对于钓友来说,鱼不好钓了钓着钓着鱼就没意思了。

虽然不能说次次多钓鱼钓好鱼,但是在这个凉爽的秋季,钓好鱼是最好不过的事情了。当然大家都希望能钓好,但是季节的问题对钓鱼影响很大,方法用对了钓鱼不难,方法用错了钓鱼难上加难。所以今天给钓友们分享一些钓鱼精髓,比较适合新手钓友使用,掌握这些轻松应对季节交替钓鱼难的问题,想学习的往下看吧。

1:季节交替的时候首先是温度会降低,所以钓友们在钓鱼的时候,如果不是特别着急钓鱼,那么最好是避开降温的时段垂钓,如晚上10点以后到早上的7点,这些时段温度低水温也低,虽然鱼在深水区,但是开口料较差,最好是选择早上8点到11点下午2点到6点之间的样子垂钓,这些时候不冷不热,鱼的开口欲望比较高。所以选择好出钓时段,比较重要哟。

2:虽然说交替鱼难钓,但是钓友在这个季节得看你钓什么鱼了,根据自己目标鱼去选择钓法打窝的方法。不要说自己什么鱼也想钓,不管是大鱼还是小鱼都通钓,本来鱼在慢慢的适应,它们有了很大的变化,你没有针对地去选择,想钓好多钓根本是不可能的。这个季节钓鱼建议是钓灵敏,线组能可大一些也不能小了,其次就是钓友要有耐心,鱼这个时候比较活跃,不停地在找吃的,什么时候来谁也说不好,所以钓友切记有耐心,不走神才能抓住给口的瞬间。

3:饵料是钓鱼的关键,这个时期的鱼相对比较来说挑食,所以钓友们准备饵料的时候不要准备一种,尽可能的多准备几种,因为鱼喜欢吃什么我们也说不好,只能是在鱼口不好的时候去一点一滴的去尝试,直至鱼口稳定了,虽然说蚯蚓用着不错,但相对不如商品饵料诱鱼快,使用综合型的饵料最佳,只有这样才能让钓友钓好鱼。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内容了,希望钓友们有所受用,喜欢我请继续关注我哟!

按季节、不同水域找鱼窝的技巧


我们在钓鱼的过程中,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就是选择一个有鱼的窝子,也就是常说的屁股要正。往往有时候,找到了适合的鱼窝,随随便便都能爆护,而没找到鱼窝的时候,不管怎么钓,就是不上鱼。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如何选择一个好窝子,如何能够找到鱼窝。

一、按照季节选窝

选择窝子,首先季节不同鱼窝也不同,简单的来说就是冬钓阳、夏钓阴,春钓滩、夏钓潭,秋天钓半坡!

详细来说的话,冬天气温较冷,鱼一般喜欢待在水温较高的地方,我们选的窝子自然也应该在水温较高的地方。

夏天气温较热,水中的温度也比较高,我们选的窝子要在水温比较低的地方。

除了大季节的不同,小季节的选窝也不同,七月份的时候,鱼一般喜欢逆流而上,这时我们选窝就应该选择河沟的上游,八月份鱼一般会顺流而下,这时我们就应该选择河沟的下游做窝,九月份以后天气渐冷,水面的温度开始下降,我们就要选择深水做窝!

按季节选窝,其实就是按气温的不同选窝,高温时鱼会到深水避暑,气温凉爽时鱼会游到浅水寻食,气温寒冷时鱼又在深水保暖。

当一天的温差较大时,我们选窝也应该随气温调整,夏天时早晨和傍晚的天气比较凉爽,这时我们可以选择钓浅水,到了中午,气温迅速上升,这时我们就不能再钓浅水了,而是选择钓深水,或是阴水!

二、按照不同水域选窝

除了按季节选窝,还要按不同的水域来选窝,各个水域最大的区别,首先是流水和静水!江河溪流一类的水域,水一般都是流动的,而水库湖泊一类的水域,水则一般都是静止的。

在选择鱼窝前,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事鱼窝,鱼窝简单来说就是鱼儿经常待着的地方。鱼为什么会经常待在一个地方,因为这个地方要么可以给鱼提供安全的躲避天敌的场所,要么可以给鱼提供充足的食物!所以不管是在流水还是静水中,只要把握住这两点,就不会选错窝子。

流水中,鱼受流水的影响,一般会聚集在回水窝中,或是水流较平缓的地方,这样的地方有利于泥沙沉积,能够给鱼提供充足的食物,所以我们选窝也应该选在这种地方。

静水中,则要选择深水浅水的交汇处,也就是水底的坡、坎处,这种地方有利于鱼觅食,同时鱼遇到危险时,也能够迅速的逃回深水处躲避。

三、天然鱼窝

最后来介绍几种天然的鱼窝,首先是凹窝,凹窝是天然之窝,鱼一定喜欢藏在这种地方。

静水中直接垂钓凹窝即可。而流水中则不然,需垂钓凹窝之偏上游一点,让饵香漂流入窝,唤起鱼的食欲,引鱼上钩。

若直接垂钓凹窝,则饵香漂流在窝外,虽也能钓上鱼,但钓绩不佳。

其次是梯坎窝,静水中凡靠梯坎垂钓即可。而流水中则分上游与下游。鱼儿一般为避流水冲刷而栖息在梯坎之下游,便于更好地休息。

所以,钓鱼人应垂钓在梯坎下游靠近梯坎的地方。最后是石头窝,水中有大石头,称石头窝。静水中石头周围一般都是鱼窝。而流水中则不然,鱼窝只在石头的下游而不在上游,钓鱼人只能钓石头下方。

秋末冬初季节交替,鱼儿不吃钩的5大特征


​导读:上个月30号有位钓友问光头:有时候鱼儿不吃钩怎么办?很容易空军!怎么才能收获更好?由于一时半会说不清楚,就用图文的形式分析分析这个问题。

再过几天就要立冬了,在季节交替的时候总会碰到鱼儿不吃钩,收获很差,但是有些钓友收获还是不错的,那么这种情况怎么钓才能收获更好呢?光头觉得首先要明白鱼儿不吃钩的原因,然后根据原因选择垂钓方式。说不定更改垂钓方式后还是会有收获。

光头归纳了下,鱼儿不吃钩的原因主要有几点,天气、气压、水情、电捕鱼、钓位、窝内有大鱼等,咱们来详细分析分析。

一、天气原因

这里的天气原因是:温差、温差对于鱼口影响很大,特别在秋末冬初的换季季节。如果一天当中温差较小,则说明水温变化不大,鱼儿是比较舒适的。这时候它们比较活跃,大量觅食,鱼口比较好。

如果温差较大,鱼儿的体温就会随着水温的变化而调整,鱼儿是冷血动物,也就是变温动物。水温变化过大,对于鱼儿的活跃度影响很大,那么多大的温差鱼口不好呢?

比如:昼夜温差超过10℃左右,这种温差就意味着鱼儿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适应水温的升降变化。鱼儿短时间内没有适应水温的变化,而不活跃,少食甚至不食。如果降温幅度大,鱼儿可能需要几天时间才会适应,才会去觅食。这就是温度降温或者升温造成鱼儿不吃钩的一个原因。这个种情况想要有个好收获很难!

我们钓友往往在乎的是冷空气的来临,“大降温”,而忽视了每天的温差。对于大降温后鱼儿不活跃,鱼口差都比较了解。但是对于当天的温差过大,并不注意,也就容易造成选择出钓天气错误,从而收获不好。

天气原因造成的鱼儿不吃钩,除了更换目标鱼外没有别好的办法,记得化绍新老师有堂课说的也是天气原因没口,除了换目标鱼外,没有办法!

二、气压原因

气压的降低或者升高,对于鱼儿的活跃程度影响也很大,一般气压升高或者降低5帕的时候对鱼口就有影响。

经常碰到在温度不变的时候,也没鱼吃钩,这就是气压升高或者降低了。当气压降底,水中的含氧量也随之降低,此时鱼儿会离底到水中层或者水面进行呼吸,钓底的时候自然也就没有鱼吃钩。当气压高温度降底的时候,鱼儿就会游向深水,钓浅水收获也不太好。

比如:温度不变气压降低、在温度不变气压降低的情况下,钓底的时候就不会有多少收获,这时候可以钓离底或者钓半水。从新修剪浮漂,双钩挂饵钓半水,下拉10公分浮漂,找鱼层。如果还是没鱼吃钩,再次下拉浮漂,找鱼层,以此类推。确定鱼层后,一般收获还不错。

比如:温度降低气压升高、温度降低气压升高,这时候钓鱼还是不错的,只是不能钓浅水!很多钓友并没有注意这个问题,感觉平常钓鱼就用3.6鱼竿钓1.5米左右水深,最高温度降低几度以后还是用3.6鱼竿。这里不是说不行,只是说收获较差,如果钓深水,有可能收获更好。很多钓友钓鱼只在乎大降温,总感觉大降温后再去钓深水,而忽略了温度降低几度的小降温。

钓野生鱼气压有问题要选好水深,根据鱼情的变化而去变化,不要一直钓底,多找找鱼层,不走水的情况下试试半水。气温降低气压升高的时候可以试试深水,说不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三、水情的变化

水情对于鱼情影响很大,有句俗话说“涨水鱼、落水虾”。这句话的意思就是鱼儿的生长方式和食性。

涨水的时候岸边滩涂被淹没,有很多水草、昆虫、草籽落入水中,这些是鱼儿爱吃的,很多鱼儿甚至是大鱼都会靠岸寻找食物,这也就为我们钓鱼提供了方便。假如水域内涨水,钓鱼的时候就要用短竿钓浅水。如果去钓深水,收获不会很好。相对应,如果是落水的时候再去钓浅水也不会有什么收获,因为鱼儿都游向深水。

去年光头特意做个实验:有次河道内几天没有放水,水涨了几十公分。和朋友两人去钓鱼,两人相隔20多米,河道是修整过的,水面30多米宽。最深处3.5米左右,水底没有杂物。

光头用3.9米鱼竿钓1.6米米左右水深,朋友用5.4鱼竿钓2.8米左右水深,打窝都不算多,菜籽饼加玉米,每个人打窝有1斤多。钓到天黑收竿,朋友鲫鱼有2斤多,5斤左右鲤鱼2条。光头这边鲫鱼很少,只有1斤多鲫鱼,最开始用2+1.5线组0.8新关东,连续切线2次,线组换成3+2鱼钩用1号新关东,收获4条鲤鱼,7斤多一条,一条5斤左右,2条3-4斤的,切线2次,鱼钩拉直一次。

第三天又去钓鱼,这时候已经放水了,水落了很多,光头用4.5鱼竿钓1.8米左右水深,朋友用6.3米鱼竿钓3.2米左右水深,最后收竿的时候光头收获寥寥无几,只有几条小鲫鱼,朋友收获鲫鱼2-3斤,3条鲤鱼,最大的10斤左右。

这个例子可看出涨水落水对于鱼儿影响很大,根据水情选对位置很重要。水情的变化还有一个很容易看出的特点,那就是水体的混浊度,水体透明度高证明鱼儿不活跃,钓浅水没有鱼吃钩很正常,这时候应该钓深水。水体透明度低,证明鱼儿很活跃,鱼儿在水底翻动水草淤泥大量觅食,造成水体混浊,这时候钓浅水比较好。

根据水情选择钓位,涨水钓浅水,落水钓深水。水清钓深水,水浑钓浅水。多观察水情,不要到了水边就盲目开始钓鱼,确定水情在下竿。

四、电捕鱼

我们钓友在河边钓鱼的时候,经常会发现当天和昨天相比风向、气压、气温,都没什么变化,但是鱼儿就是不吃钩。这时候就要考虑是不是附近鱼儿被电了。在河边观察观察可以明显看出来,小鱼死鱼成片,有时候还会碰到大个体鱼类漂浮在水面。这就是电鱼造成的,碰到这种情况可以收竿走人了,基本不会有什么收获。

电捕鱼对于鱼类的危害很大,电鱼所到之处,大量鱼儿被电死,虽然有时候鱼儿只是被电晕,但是电流会对其性腺造成破坏,从而导致其不育不能繁殖,另外电捕鱼还会对鱼儿的食物,水体内各种无脊椎动物造成严重伤害,使鱼类食物较少,影响鱼儿生长生存。

强烈呼吁钓友们碰到这种情况,不要手软,为了鱼儿生长的环境,也为了生态环境,随手一个电话,不费事。

五、钓位有问题

钓位有问题也是钓鱼的时候经常碰到的,特别是水底高低相差过大,或者水底有暗草的钓位。在这些钓位,一般收获不太好。

比如:水底高低不平相差过大,碰到这样的钓位宁愿选有斜坡的地方也不选他,斜坡处钓鱼最起码鱼儿还能找到饵料,水底相差过大的地方,饵料不知道掉落在哪个“犄角旮旯”处,鱼儿即使发现饵料也吃不到,这种钓位不会有太多的收获。虽说鱼儿很喜欢在这些钓位,但是也要能钓上来才是收获,有鱼钓不上来也是白搭。

比如:暗草多的钓位,钓友都知道“钓鱼要钓草”,水草多的地方是鱼儿的乐园,水草多浮游生物也就多,它们都是鱼儿的食物,鱼儿对于水草是“流连忘返”。钓友钓鱼的时候也很喜欢在水草边或者草洞钓鱼,但是有利也有弊,弊端就是有些水草边不适合钓鱼,水底水草很厚,窝料能到水底,饵料到不了水底,饵料到不了底也就钓不到底层鱼。这种钓位鱼钩很容易挂底,鱼钩挂底也容易后鱼儿容易受惊,从而逃离窝点,这种情况不会有很好的收获。

如果在不熟悉的钓点,不要到了钓点就下钩,先试试水底的情况,在窝点中央,或者窝点附近都试几竿,确定水底情况,确定水底深浅变化,然后在打窝钓鱼。如果水底暗草较多,钓水草边几十公分处,不要贴近水草。钓草洞的时候先试几竿,看看挂底不挂底,然后在确定钓位。

六、窝内有大鱼

这种情况钓友经常碰到,老钓友能看出来,新钓友总觉得没有鱼吃钩。

比如:本来鱼口很好,直接停口了,浮漂一动不动,有时候窝内冒出大量气泡,有时候没有气泡,这种情况有时候是鲤鱼进窝,有时候是鲢鳙进窝。鲤鱼进窝有可能会吃钩但是不一定,光头也碰到好多次,窝内鲤鱼泡很多,但是就是不吃。鲢鳙进窝如果饵料雾化好钓底也能钓到鲢鳙。碰到这种情况,就不要在用拉饵了,改用搓饵,减少抛竿频率,有可能会钓上来大鱼。

比如:鱼窝附近可能有大型鱼或者攻击性的鱼,现在钓友台钓较多,台钓饵料味型又很大,很容易把小鱼诱进窝,小鱼进窝后。肉食性的鱼类又会进窝吃小鱼,黑鱼进窝就是这个情况。虽说有时候用饵料也能把它们钓上来,但是几率比较低。有这些鱼类进窝后,其他鱼类也就没了。这也是导致钓鱼没口的原因之一。也可以通过辨别鱼泡,来确定是什么鱼进窝。

比如:鲢鳙泡成团状,密集数量也多,多的时候就像开了锅,鲢鳙泡在水面持续时间长,如果窝内有这种鱼泡就是鲢鳙进窝了。鲤鱼泡静水时成片成团,流水时变成窄长一片,并且向前移动,有时候鱼泡中间有几个大泡。黑鱼泡和鲤鱼泡相差不大,不容易辨别,只能通过观察小鱼是否跳出水面逃窜来确定。

虽说大鱼进窝了,但是它们吃钩不吃钩或者什么时候吃钩是个问题,有些大鱼进窝后不吃钩也很正常,放宽心态,我们只要做好自己本分的事就行了,大鱼吃钩看运气。

综合:总的来说,钓鱼的时候没鱼吃钩,就要多分析分析没口的原因,确定原因后,再去想办法应对,灵活多变。除非守大物外,不要一直等,说不定找到原因后,根据原因去选择应对方式,还是会有一个好收获。这也是钓鱼的时候有些钓友收获很好,有些钓友钓不到鱼的原因。鱼情的“变”,钓鱼方式也要“变”,跟着鱼情走下酒菜全都有。

简单易操作的野钓找底方法,正向找底和向找底法


野钓难,一难找钓点,二难难聚鱼,三难难找底,如果钓点好找,鱼好聚,底好找,说实话,野钓的难度就真的不怎么高了,所以大多数钓友野钓,基本上就被这三大难给折腾得死去活来,钓点还好说,哪里钓友多,那说明钓点肯定还不错,至于聚鱼,舍得扔粮,哪有聚不来的鱼,但是唯独找底,这个事就很纠结了。

野钓之所以有一个野字,并不仅仅是野外的意思,更多的无序、杂乱、未知的意思,因为无人打理,所以野外水域,水草杂生,水底是什么情况,根本就没有办法了解,如果鱼的密度相当,那还好说,怎么不是个钓,关键是鱼密度很稀,如前几天新闻报道,长江流域已经进入无鱼的等级了,母亲河都是如此,那么其他水系是个什么情况,那就更别提了,所以找底,这种最有效提高中鱼率的手段,就显得很是重要了。

但是很多钓友在实操起来,其实是很郁闷的,因为野外水域最大的特点,除了水底高低不平,腐泥淤泥多、水草多,乱七八糟杂物多,找底的时候容易挂底都不说了,光一个水底高低起伏,就想很多钓友戏言,精找底找完了,太阳也快下山了,所以传统的四步找底,亦或者重铅不带钩找底,属于说起来简单,操作起来就麻烦了,那么有没有更简单一些的操作呢?当然有,野钓老鸟们,比较常用的找底方法有两种,分别是正向找底法和方向找底法。

一、正向找底法

第一步,测单饵重,我们随便做一个调目之后,测一下单钩带饵压漂目数,比如我们调一个钓目是6目,单饵压2目,双饵压4目,验证没问题之后,直接带双饵下抛,然后一直推漂,露出水面以上的漂目,应该都是2目,然后我们一直推漂,一直到钓目露出大于2目,取个整数,钓目露出3目,那么这个时候,下钩必然躺底,至于上钩状态,那就看双钩钩饵和上饵之后,两个饵团的间距了。

这种找底法,因为始终是用底钩来找底,其原理就是当底钩带饵触底,钩饵到钓目平水部分,是相对紧绷,饵是由子线轻托的,但是当下钩带饵躺底时,钩饵时由水底托着的,子线相对没有受力,所以浮漂的余量较大,只要超过调目部分,那么下钩必然是躺底的,这种找底方法,几乎没有误差,相对于钩饵落点的位置,几乎就是精准的实底,操作起来很是简单。

二、反向找底法

正向找底是用钩饵往上找水深,确定实底,反向找底法则是截然相反,从上往下找底,首先做的是不带钩做调目,同样用调目6目来举例,不带钩调6目,挂上子线后,假设双钩压2目,那么水面之上就是4目,然后向上推漂,一直到水面之上的钓目大于4目,取个整数,也就是5目,那么这个时候,下钩一定是到底。

然后我们验证一下,先是下钩带饵,那么钓目应该还是5目,然后双钩带饵,钓目应该还是5目,原理和正向找底法是一致的,当下钩躺底时,不管带饵还是不带饵,钩饵的重量都由水底承担,子线是不受力的,所以钓目不会发生变化,如果双钩带饵,钓目还是5目,则说明双钩是一钩躺底、一钩触底,如果钓目变成4目半不到5目,则说明一钩当地,一钩离底,这样操作,不仅找底精准,对钩饵在水底的状态还一目了然。

以上这两种调钓方法,在实操的时候,各千秋,正向找底法,主要以钓灵为主,反向找底法,主要以钓钝为主,因为都是带饵找底,所以挂底、挂草的几率很低,而且操作起来,并不复杂,可以说对新手非常友好,只要能明白调钓的原理,调钓转换非常轻松,最主要是精确度高,对增加中鱼率来说,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如何分辨鲫鱼鲤鱼鲢鱼草鱼青鱼的鱼泡?快速找鱼群


细心的钓友应该会发现,水面上经常产生不同的鱼泡。这些鱼泡其实是鱼在水底呼吸或者进食时所产生的气泡。这些气泡也给我们钓鱼人找鱼带来了不少信号,如果能在鱼泡下方钓鱼,那岂不是美滋滋!但是鱼产生的鱼泡是不一样的,即使是钓了很多年鱼的钓友也不一定能分辨不同鱼种的鱼泡。我们在作钓当中,大家遇到最常见鱼种应该是鲫鱼、鲤鱼、草鱼和鲢鱼,无论是在自然水域、黑坑抑或是竞技,这几种鱼遇到都是比较多的。笔者给大家讲讲不同鱼种所产生的鱼泡是怎样分辨。

鲫鱼

鲫鱼的鱼泡是比较少的,基本上是一个或者二个,产生两个鱼泡会居多。你们看到水面上啵啵一个小泡或者两个小泡,这就是鲫鱼的明显特征。

鲤鱼

鲤鱼的鱼泡相对来说就会多一些,水面会出现像花朵一样,很均匀而且很圆。如果鲤鱼在拱食的时候,出现的鱼泡团就会更多更大一些,而且大鲤鱼超过4斤以上,鱼泡团甚至可以达到半平方米以上。

鲢鱼

鲢鱼的鱼泡数量也是比较多,与鲤鱼的区分就是鱼泡的个体比价小,而且在鱼泡团中掺杂着几个个体稍大一点的鱼泡。

草鱼和青鱼

草鱼个青鱼的鱼泡很相似,都比鲤鱼少一些,水面产生的鱼泡是大小不均。一开始会先冒几个大一点的,后期会掺杂几个小个体的,但是没有鲢鱼那么多。如果鱼泡有蚕豆那么大,那么这条鱼的个体会超过4斤以上了。

又有钓友会问,如果不是鱼泡又该如何分辨呢?我们作钓过程中,尤其是在野外自然水域,因其地表不是很平,有的时候会产生地气。地气冒出的泡都是一定规律的,它是一阵一阵一颗一颗冒上来的,而且泡的个体会比鱼泡大一些。这就是地表冒泡和鱼星的区别。

想钓上鱼,得先找到鱼层,分析鱼层浅见一二


钓鱼这事,不认真的话也就这么回事,认真的话就不一样了,内练基本功,比如从最基本的绑钩帮线组,调漂,打窝,抛竿,刺鱼,溜鱼,上鱼,开饵,搓饵,拉饵,散炮,自制窝料、钓饵,面子就要靠银子了。

今天主要聊下鱼层,什么叫鱼层呢,就是鱼习惯待着的水层,比如我们说现在台钓的悬坠双钩钓法也好,传统钓法也好,都有个共同之处,钓底,但是钓什么底呢?是因为这两种钓法主攻鲫鲤,鲫鲤是底层鱼,而且是最广泛的,用这个钓法钓个鲢鳙试试,基本上不现实,为啥,鲢鳙是水皮子上的鱼,就爱在上水层上游,不是说钓底钓不上,几率太小,所以说想钓鱼,先要知道鱼在水的哪一层,也就是鱼层在哪里。

鱼在哪个水层,事实上是不固定的,比如鲤鱼、鲫鱼属底层鱼,草鱼、鲢鱼、鳙鱼归于中上层鱼,大体型鲫鱼喜爱贴底寻食,小型鲫鱼有上浮寻食习惯,这些都是由鱼儿本身的生理习性所决定的;但是一旦出现气压变化,水层水温变化,气温发生变化,请注意,水温和气温不是一回事,有可能水温变高,但是气温不变,也有可能水温降低,气温正常,这些都是正常现象,不能混淆。

譬如气压变化,高低气压转换之间,这种转换人一般从温度感应,但是鱼总能比人早一步感应,相应会调整在水层觅食;再譬如,夏季只要天气不变化,鱼层的变化很少,但是在秋季鱼层变化很常见,因为秋季早晚凉,中午热,晴天热,阴天凉,这些都是有可能的。

那么从哪些迹象上,能看出鱼层发生变化了呢?那么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大致判断:

从截口上判断,比如饵未下底,漂还没有翻身就有口,一次两次很正常,但是如果连续几口都这样,那就说明鱼层开始上浮,需要调整底钓了,改为钓半水了。

从窝点附近的水纹来判断,如果底钓无口,而窝点周围的水纹相对整体水域频繁而且浪花比较大,那初步可以判断鱼层整体上浮,可以打一阵半水试试。

从漂相上判断,当底钓无实口时,留意调查浮漂语言是不是呈现不正常情况,比如呈现浮漂站立前躺在水面的时刻无故延伸、浮漂站立后未到钓目前呈现异常停顿感、浮漂下沉的速度显着缓慢、浮漂在站立或下沉进程中有颤动等情况,表明鱼儿现已上浮;

当下雨雪前后,大风过后,升降温前后,不用判断都知道鱼层必定发生变化了;

那么,该怎么找鱼层呢?方法非常简单,在底钓钓组不变或先找底的前提下,逐步减少浮漂吃铅量并按每次510CM的距离下撸浮漂,由下向上,直至找到浮漂的顿口语言呈现,有了实口鱼也就找到了鱼儿的泳层。底钓时,若因人为要素致使鱼儿上浮,可自动操控鱼的泳层,诱使其在底层寻食。其实,钓鱼这事,认真就真的很麻烦,但是我么钓鱼人,偏偏都这么认真。

季节更换(夏季到秋季)鱼情分析


不知不觉间,夏天真的要过去了。还有几天就到处暑,大家最近应该也明显感觉到气温的下降,体感舒适度得到了显著提升。对我们钓友来说,秋天这个钓鱼的黄金季节即将来临,是不是很开心?

夏天高温很多不好钓的鱼,现在也大多活跃了起来。不过要想钓的多,还是要找到鱼在哪。找鱼窝不但要留意钓场的情况,还要根据不同鱼的习性来下手。下面,我们就简单说说现在这个时间段应该到哪找鱼。

随着气温和水温的降低,在盛夏时躲在深潭的鱼儿都开始向岸边、浅水区逐步转移。不过有一点还是要延续夏季钓鱼的技巧,那就是继续钓草。绝大多数淡水鱼现在依然会喜欢呆在有草的地方,不管是岸边有植被还是水里有水草,只要有草窝,那么其附近必定有鱼窝。所以,找鱼的首要工作就是先找草。

其次,要找地形比较复杂的地方。水下最好有沟坎、暗道或杂物横生,水上则要找岸边凸出、凹进以及有乱石、倒树、桥墩的地方。这些地形复杂之处除了常年沉积食物、养料外,还是鱼类休憩、躲藏的避风港,通常都是鱼窝的所在之处。选择在此下钩,一般不会空军。

最后,要观察鱼类活动的蛛丝马迹,比如鱼星。最常见的就是鲤鱼在塘底拱食所产生的鱼星,一般是连串上升的小水泡,水泡的个头差不多;再就是鲫鱼在吃食、活动时,偶尔也会吐泡,只不过个头较小,而且时断时续;还有草鱼,草鱼除了会吐泡外,在进食时还会有小草屑漂上来,甚至有时候能看到细长状的草鱼便便。除此之外,还有鱼互相追逐时掀起的小浪花等,都是鱼类活动的迹象。找到了这些,那就是找到鱼了。

野钓找鱼,基本上就是遵循以上的原则,具体还要根据钓场情况而定。如果大家有需要补充或指正的,欢迎在留言中提出。最后,谁要是一看到标题就能唱出来,在留言里报个到,咱们都来点个赞~

以上钓鱼技巧就介绍到此,希望《春夏季节交替钓鲢鱼找鱼层和饵料方法》的内容能满足您的需要,同时欢迎您阅读我们精心准备的专题:夏天钓鱼如何找鱼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