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夏天不好钓鱼。

夏天水温适宜,鱼的身体灵活,鱼吃饵是靠有力的一吸就能把饵吸进嘴,反映在漂上就是有力的一钝,此时提竿基本有鱼。

冬天水凉,鱼身体僵硬,嘴也不听使唤,不可能一下把饵吸进嘴里。打个比方就象我们手冻僵拿不住东西一样。鱼也是这样,冬天鱼嘴僵硬不灵活,它已经吸不动或者不能一下把饵吸进嘴里了。

冬天鱼是怎样吃饵的呢?我是这样认识的。

冬天鱼吃饵时先把饵叼住,然后再慢慢的吞咽,从叼住饵到把饵吞进嘴内有个时间差。

一些钓友冬天仍喜欢采用钓灵的方法,但此时鱼已没有了吸力,鱼即便是吸了,最多也只能把饵吸到嘴边,饵并没有吸进嘴里边,所以钩根本就没有进嘴,所以冬钓偶有小动提竿不可能有鱼。

如果我们两钩落底(起码一根脑线是弯的),采用钓钝的方法,用饵再稍粘点,由钓灵变钓钝,效果可能就不一样。

因为钓钝给鱼了吃饵的机会(不会象钓灵那样一动就提竿了),鱼叼饵时因为钝,你此时并没有发觉鱼在吃饵。当鱼把饵吞进嘴内游走时,这时你的漂才动,你才发现鱼咬钩了,此时钩正好在鱼的嘴中。

这就是上边提到的时间差,正是提竿中鱼的原因。

所以建议钓友们钓鱼时采取夏灵冬钝的钓法。

编辑推荐

为什么黑漂提竿却总是不中鱼


黑漂也称拉漂。钓鱼时黑漂会用的比较多的地方是在人工水塘、水库等。大体型的鱼在吃饵时会比较谨慎和动作缓慢,它们会用尾巴去取饵和撞线,如若鱼钩是稍微碰触水底部,那么鱼在碰到饵或者线后浮漂就会下降。有时候也会是小鱼,小鱼在吃饵的特点是轻、快,所以在拉漂时会有轻飘的感觉。接下来一起来剖析一下拉漂时虽做到果断提竿,却还是不上鱼的原因以及应对的方法。

小鱼闹窝

小鱼来捣乱的时候,会让浮漂产生一些假的信号传递给岸上的钓者,如果假信号多了也就不太容易中鱼。碰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可以把调钓调钝点,以便过滤掉小鱼制造出的假信号;也可以换成滑铅钓法;还可以更换饵料的状态或味道,将饵料稍微做的硬一点或把饵料变一下。

浮漂调钓是否合理

浮漂如果调钓的不合适就会造成不中鱼。比如,调钓的过灵,小鱼触碰到饵的轻微动作会使浮漂晃动,传递出假信号;反之,调钓的过钝,双子线有可能会多的沉于水底,鱼儿咬饵后可能会显现不出来了,浮漂的反应可能是鱼碰到线产生出的,也是假信号。

通常如果在短时间内多次不中鱼,调钓过灵对其影响比较大一点。所以可以将调钓的钝一点,在调目个数不变下增加钓目的个数,前者不行的话,可以将铅皮的重量增加减小调目个数,钓目个数不变。如果还不行的话,建议重新换大一号的浮漂。

鱼钩的大小是否合适

针对不同鱼要用不同的鱼钩,这样可以增加中鱼的几率。反之,比如钓大鱼的时候用小鱼钩,小鱼钩就很可能会挂不住大鱼的嘴,所以就会出现不中鱼。大家在买钩的时候仔细看一下鱼钩使用的参照表,然后在进行购买,这样可以减少在钓鱼是出现不中鱼现象。

刺鱼的力度把握是否得当

刺鱼是中鱼后十分重要的一步操作,刺鱼的力度过大或过小都会造成跑鱼,所以具体的力度把握要根据实际的实践经验来做出判断。

刺鱼时的力量大小也受用什么样的鱼竿影响,如用硬鱼竿,因为硬鱼竿的弹性会比较大,所以刺鱼时候力量就不需要过大,否则会因所用力量过大将鱼嘴豁破出现跑鱼现象;同样,如用软鱼竿,刺鱼时候的力量就要稍为大些且动作要果断,因软鱼竿的弹性比较小,刺鱼时的力量不足或动作拖沓就可能会刺不中鱼出现跑鱼现象。另外只从刺鱼的角度来说,建议手腕力量大的钓者用软鱼竿,手腕力量小的钓者用硬鱼竿。

针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在养有鲫鱼、草鱼的水塘,因为这里经常有钓鱼和放鱼,鱼会变的很狡猾,再有这里的水下的鱼食很丰富,所以鱼吃饵会比较小心,有时大顿口都会不容易中鱼。碰到这种情况,在钓鱼时建议子线一定要弯曲点,因鱼比较狡猾,吸饵的时候需要三四口才能吸进嘴中,所以钓钝一些效果会比较好。饵料的选择上根据气候环境等原因,通常天气寒冷时用的味道要重些,暖和的时候用清淡些,这样会避免假口的出现。

在面积比较大,地势平坦的黑坑垂钓时,遇到拉漂,然后扬竿后看到鱼饵并没有吃掉饵料,浮漂下降且速度很快,这时如果用调6目钓1目是不能准确地判断信号,因钓1目黑漂下去,没有办法准确地判断出是撞线还是真正的咬钩,况且钓1目下降时就必须的扬竿。因此可调7目钓3、4目,这时若下降后立马弹回就是撞线,而下降时较顺利、较稳定顿口,就是真的吃口,所以建议这时不要钓的过灵。

以上就是解决针对黑漂提竿不中鱼的一些小建议,希望能对遇到这种情况的钓友有所帮助,如有不对的地方希望大家能多多包涵和指正,如果你有更好的方法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台钓为什么提竿不中鱼分析


不少朋友十分赞成台钓分为竞技钓和休闲钓,也正在享受休闲台钓:不强求鱼饵雾化,不一味频繁提竿,不需要紧盯顿口;也免除了长枪大炮持竿的笨重及次次逐节收竿的繁琐,真是轻松惬意!但是,休闲台钓钓鲫时常出现漂象十分明确,提竿却不中鱼的现象。原因何在?如何解决?现就休闲台钓钓鲫中的此类问题谈点个人的体会,仅供渔友们参考,不当之处请大家指正。

其一、主要表现。一是送漂明显,有的甚至高顶56目,提竿却无鱼;二是提竿挂到了鱼,但没出水面就跑了;三是提竿中鱼,但出水就掉;四是没有漂动提竿换饵却中鱼;五是双钩垂钓,上下钩上鱼概率差别很大。

其二、主要原因及对策。

送漂明显却不中鱼,往往是调漂过于灵敏了,或者说钓灵了。应该向上移动鱼漂,使鱼钩略下沉。每次调整量为半目左右,直到稳定中鱼为止。本人曾遇到调四目钓两目时,鱼漂连连高顶六、七目,提竿却屡屡不中鱼。随后进行调整,调四不变,将鱼漂上移,进行调钝,改钓六目,即调四钓六,结果竿竿中鱼。

提竿挂到了鱼,但没出水面就跑鱼。其原因也是钓灵敏了,应向上移漂,直至中鱼。但不包括提竿过猛,拉破鱼唇导致的跑鱼。

提竿中鱼,出水即掉或者没有漂动提竿换饵却中鱼。这是钓迟钝了的现象,应该一点一点的向下移漂,使鱼钩略上浮,直至稳定上鱼为止。

双钩垂钓,上钩连续中鱼,下钩不中或很少中鱼,是钓的偏钝了的现象,应向下缓缓调漂;反之,下钩连续中鱼,上钩不中鱼,说明钓的偏灵了,应向上缓缓移漂。直至双钩上鱼基本平衡。

当然,由于用饵、水温、阴晴、气压等因素的不同,同样的鱼咬钩漂相也会有所不同,应不断摸索总结,及时调整,千万不可生搬硬套,一概而论。

其三、调灵钝的基本方法。不少初学者对台钓调漂感到困惑,有的是完全不懂,不知从何下手;有的是故弄玄虚,越搞越难,折磨自己;有的是博览群书,迷信大师,弃简就繁、害人害己。究其原因,说到底我认为主要是不清楚何为灵钝,以致不知如何调整灵钝,更谈不上运用灵钝了。本人感到初学者进行休闲台钓,只要了解和掌握基本原理和方法即可:

第一、调四目。灵与钝是相对而言的,必须建立在一个统一的基础之上。我认为这个基础就是大家常说的调四目钓两目。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垂钓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变化,从而改变了鱼漂反映动作的灵敏和迟钝。这就叫调整灵钝。初学者必须先掌握调四目钓两目这一基础。首先是调四目。其实方法很简单:将鱼漂移向鱼钩,要保证从鱼钩到鱼漂尖的距离小于你钓鱼地点的水深。这就是所说的调半水。然后空钩不挂饵,把鱼钩抛向钓点,鱼漂如果完全沉入水中,就说明铅皮重了。你就开始剪铅皮,一点一点剪,反反复复抛竿试,直到漂尖露出水面四目,也就是四格(漂尾的格称为目,一格就是一目)调四目到此就完成了。如果你半水空钩,鱼漂不下沉,露出水面超过四目,或者躺在水面上,证明铅皮轻了,需要加铅。但不提倡加铅皮,建议你重新更换大的铅皮进行剪铅操作。因为加铅皮容易使铅皮脱落,导致调好的鱼漂产生改变,垂钓人却不知道。

第二、钓两目。其实也很简单:调好目之后,双钩挂饵。注意,饵的大小要与你垂钓时用饵大小基本相同。然后上移鱼漂,抛竿至钓点,观察鱼漂,反复如此操作,直到双钩挂饵鱼漂露出水面两目,钓两目即完成。你可以开始挂饵垂钓了!

第三、调灵钝。基本原理和方法其实也很简单。拿传统长竿短线钓法来说,调好鱼漂后,挂上蚯蚓或其他鱼饵,你必然要让鱼漂露出水面才能钓鱼,露出多少,这就自然产生了灵和钝的现象。灵和钝不是说鱼漂自身表现灵活或者迟钝,而是鱼漂反映鱼咬钩时的表现程度和能力。简单说:半水调漂时鱼漂露出水面越多,表现力越强,即越灵敏;反之,露出水面越少,表现力越弱,即越迟钝。挂饵垂钓时与调漂时正好相反,鱼漂露出水面越少,表现力越强,即越灵敏;露出水面越多,表现力越弱,即越迟钝。调整鱼漂露出水面的多少就是调整灵和钝。这就是调灵钝的基本原理。这一原理的实际表现是:调漂时露出四目,挂饵垂钓时露出六目,就比垂钓时露出两目要迟钝了,也就是调钝了;调漂时露出四目,挂饵垂钓时露出一目,就比露出两目要灵敏了,也就是调灵了。所谓的什么调灵钓灵、调钝钓钝、调灵钓钝、调钝钓灵都是从中的变化而已。你完全不必看的太神秘太玄了。根据垂钓的鱼情多摸索、总结、提高,调整到稳定上鱼,满足需要,你就是高手了!

我非常反对把一个问题搞得深奥莫测,玄而又玄,特别是钓鱼,本来就是一个娱乐活动,更不必搞得太玄太累。无论工作还是娱乐,真正的高手应该是会把复杂的事物和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而不是把简单的事物和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需要提醒的是:鱼漂由于自身吸水的原因,会导致调好的目数发生变化,垂钓一段时间应检查一下调目的情况有无改变,及时进行调整即可。

最后,说点用漂。玩休闲台钓,建议不要强求细身细尾的细漂。用短竿(3.6米、2.7米)、近钓点、水面静、钓鲫鱼可采用细身细尾漂;用长竿(5.4米、6.3米)、远钓点、有风浪、钓大鱼等就应该采用粗身粗尾的鲤漂。否则,钓点远,又有点风浪,你连鱼漂都看不清,岂不是自己难为自己吗?

黑漂后果断提竿,为什么却不中鱼


黑漂也被钓友们称拉漂,在混养池塘,水库等地方黑漂出现次数较多,大鱼比较狡猾吃钩谨慎,比较缓慢,会用尾巴去扫饵和撞线,如果你的钩是轻触水底,鱼扫饵或线后漂会下沉。有时也可能是小鱼,不过小鱼的吃钩的动作较快,拉漂的动作有轻飘感。那么我们来分析分析黑漂果断提竿,屡屡不中鱼的原因。

小鱼闹窝,遇到小鱼闹窝的解决办法可以调钓钝一些,这样小鱼闹窝就不会影响了,还可以更换饵料或者把饵料做得硬一些。浮漂调钓的过灵或者是过钝,都有可能导致空竿。

调钓过灵,小鱼碰饵动作都会显现在浮漂上,造成假信号;调钓的过钝,双子线可能过于躺底,鱼正常的吃口可能显现不出来了,浮漂的动作可能是因为鱼蹭线造成的,也是假信号。一般来说,如果是短时间内频繁的空枪,那么调钓过灵的发生概率大一些。解决的办法就是需要调钓的钝一些,调目不变,增加钓目;如果不管用就加铅皮减少调目,钓目不变,如果还是没有效果就换大一号的浮漂。最重要是的鱼钩的大小,鱼钩不合适很容易导致空枪,解决办法就是钓什么鱼用什么钩,钓多大鱼用多大钩。

下面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下

比如有鲫鱼、草鱼混养的池塘,鲫鱼、草鱼,体型较大,水面两三亩、水深一米左右,由于经常钓放鱼口很猾,加上水质很肥,鱼吃饵很谨慎,有时候大顿口都很难中鱼,遇到这种情况时建议,作钓时建议子线一定要弯曲点,鱼比较猾,吸食时需要三四口才能入嘴,所以钓顿一点比较好,饵料的方面可以用的清淡一点,这样的天气饵料中带点果味效果不错,注意味型不要太重,太重的话鱼不咬钩,会出现很多假口,调钓方面可以调六七目钓四五目。

在面积很大,地形平整的黑坑钓鱼时,出现黑漂,扬竿的时候却发现饵料并没有被吃掉,浮漂下沉且速度很快,这种情况选择调六目钓一目不能准判断信号,因为一目黑漂下去,无法准确区别是撞线还是正真的吃口,而且一目下沉就必须扬竿。所以建议可以调七目钓三四目,这样如果下沉后马上弹回便是撞线,而下沉很有利、很稳定顿口,便是真实的吃口,建议这种情况不要钓的太灵。

用十三目的浮漂调七钓两三目,1.2的主线、0.8的子线在混养青鱼、草鱼、鲫鱼的黑坑钓做钓时经常碰到黑漂不中鱼问题,这时的主要问题是线组过大,如果是钓鲫鱼建议子线不要超过0.5,如果使用0.8的子线,再配上袖钩,子线没有摆幅,鱼一吸,太硬了,摆不进去。

再比如在黑坑垂钓大鲫鱼时,选择调六钓两,经常遇到清晰的顿口,提竿却发现不是空竿就是跑鱼,这是因为黑坑大鲫鱼基本都是人工饲养的鱼,长途运输,再加上都是现放现钓,吃口不好没有顿口很正常,出现顿口打不到可能是鱼碰线,这些鱼都会有离底现象,有时候会有离底截口,建议调目再高一点,比如八九目钓在两三目,适当的放一放口。

深度分析为什么黑漂提竿却不中鱼


黑漂也被钓友们称拉漂,在混养池塘,水库等地方黑漂出现次数较多,大鱼比较狡猾吃钩谨慎,比较缓慢,会用尾巴去扫饵和撞线,如果你的钩是轻触水底,鱼扫饵或线后漂会下沉。有时也可能是小鱼,不过小鱼的吃钩的动作较快,拉漂的动作有轻飘感。那么我们来分析分析黑漂果断提竿,屡屡不中鱼的原因。

小鱼闹窝,遇到小鱼闹窝的解决办法可以调钓钝一些,这样小鱼闹窝就不会影响了,还可以更换饵料或者把饵料做得硬一些。浮漂调钓的过灵或者是过钝,都有可能导致空竿。

调钓过灵,小鱼碰饵动作都会显现在浮漂上,造成假信号;调钓的过钝,双子线可能过于躺底,鱼正常的吃口可能显现不出来了,浮漂的动作可能是因为鱼蹭线造成的,也是假信号。一般来说,如果是短时间内频繁的空枪,那么调钓过灵的发生概率大一些。解决的办法就是需要调钓的钝一些,调目不变,增加钓目;如果不管用就加铅皮减少调目,钓目不变,如果还是没有效果就换大一号的浮漂。最重要是的鱼钩的大小,鱼钩不合适很容易导致空枪,解决办法就是钓什么鱼用什么钩,钓多大鱼用多大钩。

下面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下

比如有鲫鱼、草鱼混养的池塘,鲫鱼、草鱼,体型较大,水面两三亩、水深一米左右,由于经常钓放鱼口很猾,加上水质很肥,鱼吃饵很谨慎,有时候大顿口都很难中鱼,遇到这种情况时建议,作钓时建议子线一定要弯曲点,鱼比较猾,吸食时需要三四口才能入嘴,所以钓顿一点比较好,饵料的方面可以用的清淡一点,这样的天气饵料中带点果味效果不错,注意味型不要太重,太重的话鱼不咬钩,会出现很多假口,调钓方面可以调六七目钓四五目。

在面积很大,地形平整的黑坑钓鱼时,出现黑漂,扬竿的时候却发现饵料并没有被吃掉,浮漂下沉且速度很快,这种情况选择调六目钓一目不能准判断信号,因为一目黑漂下去,无法准确区别是撞线还是正真的吃口,而且一目下沉就必须扬竿。所以建议可以调七目钓三四目,这样如果下沉后马上弹回便是撞线,而下沉很有利、很稳定顿口,便是真实的吃口,建议这种情况不要钓的太灵。

用十三目的浮漂调七钓两三目,1.2的主线、0.8的子线在混养青鱼、草鱼、鲫鱼的黑坑钓做钓时经常碰到黑漂不中鱼问题,这时的主要问题是线组过大,如果是钓鲫鱼建议子线不要超过0.5,如果使用0.8的子线,再配上袖钩,子线没有摆幅,鱼一吸,太硬了,摆不进去。

再比如在黑坑垂钓大鲫鱼时,选择调六钓两,经常遇到清晰的顿口,提竿却发现不是空竿就是跑鱼,这是因为黑坑大鲫鱼基本都是人工饲养的鱼,长途运输,再加上都是现放现钓,吃口不好没有顿口很正常,出现顿口打不到可能是鱼碰线,这些鱼都会有离底现象,有时候会有离底截口,建议调目再高一点,比如八九目钓在两三目,适当的放一放口。

浮漂有信号却提竿不见鱼的原因


浮漂的晃动通常而言是鱼儿上钩的信息,因此很多钓友都会在鱼漂晃动后提竿上鱼,但是很多钓手都会遇到一提竿,什么都没有情况。有的人提竿的时候发现饵料被吃光了,有的人提竿发现饵料完好无损,这是什么原因呢?下面我就来总结下浮漂有信号提竿不见鱼的原因。

一、非目标鱼

通常每种鱼都有喜欢的饵料,除了玉米粒,红薯等比较常见的多数鱼都喜欢的饵料外。很多人都喜欢购买商品饵之后,再加入自己独特的配方,专门为自己的目标鱼调配。但是水底下并不只有目标鱼的存在,非目标鱼有时候也会过来,它们有可能会因为不喜欢饵料的味道,所以只是碰了一下,或者咬了一口,就不再下嘴了。没有吃下去,碰到虽然浮漂也会有反应,但是提竿肯定不会有鱼啊。

二、钓线粗大

在钓组当中,鱼线的粗线应该是和钓钩的大小相适宜的,除非选择一些比较特殊的钓法,或者目标鱼需要特殊的搭配之外,细线小钩,粗线大钩是最合适的搭配。如果是小钩配粗线就会因为重量的不平衡,而出现佯动,但是没有鱼上钩的情况。

三、饵料过大

钓组搭配应该切合一样,饵料的大小选择也是有区别的。大鱼大饵料,小鱼小饵料应该是常识。但是钓鱼是和鱼类搏斗的过程,一味的固守某个原则肯定不行的。

水底的情况很多变,大鱼来后会有小鱼群,小鱼来后还会有大鱼游荡,打大鱼的窝同样会吸引来小鱼。大饵料在小鱼啄一下的时候,灵敏的浮漂同样会有反应,手一急扬竿肯定是要空军的。

四、风浪变动

这个并没有太多值得描述的,有风的天气里面,鱼线可能会随着风浪变动而产生一些活动。有些钓者就会把一些细微的活动错误的当做中鱼了,急于拉杆。其实风吹的漂动和真正的上钩还是有区别的,上钩时候的浮漂活动没有规律,可能是上下左右的活动,而风吹的情况下一般活动比较有规律,容易分辨。

五、浮漂太灵敏

这种情况多出现在台钓中,钓者认为把浮漂调的越敏感,自己越能够提前了解情况,提竿才能够及时。

其实这里面存在一个误区,就是过于灵敏并不是最好的状态。稍微一碰鱼饵浮漂就动,明明钩子还没进嘴,你就看到浮漂晃动提竿了,肯定是要空军的。

而且对于一些体型很大的鱼来说,太过灵敏的浮漂可能会出现大鱼游动到鱼钩的近距离范围内,浮漂就晃动了,这怎么可能中鱼呢?可以尝试一些调四钓三,或者调三钓二等比较适中的灵敏度,看到信号再中鱼扬竿。

以上简单的给大家总结了五点浮漂有信号提竿不见鱼的原因,虽然还不能说把所有原因都介绍了,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基本能够保证涵盖了可能性最大的几种情况。希望大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改善自己的钓法,在垂钓的过程中渔获满篓而归。

浮漂晃动提竿无鱼的3个原因


钓鱼人外出垂钓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浮漂有动静提竿没有鱼,这是困扰很多钓友的问题。可能许多钓友会说是不会看漂相的原因,但事实上看漂相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总体上看来,提竿无鱼一般有以下3种原因导致。

1.错失提竿良机

鱼吃钩太狡猾都容易错失提竿时机,这种情况就拿鲤鱼来说,鲤鱼就饵的时候,钓鱼人一般会有两次提竿良机。一旦错失,鲤鱼就会吐钩逃走。究其原因,是鲤鱼天性使然。

鲤鱼是比较狡猾的水中动物,它并不是见到食物就吞下,而是先小心翼翼试探、品尝,当它觉得食物确实可口且没有危险时,才会放心地将其吞下。当鲤鱼吞食完鱼饵、准备转身游走时牵动鱼线,此时便是首次提竿的最佳时机,或早或晚都会影响结果。

假如第一次提竿时机错过了,这时最好就不要动竿了,否则会惊跑窝中之鱼。过一会儿,该鱼很有可能还会回来进行反复试探,直到确定无危险后才会再去吞食鱼饵。这时反馈到浮漂的信号是轻微点动然后缓慢下沉,最后回升,要在下沉两秒左右提竿,等到浮漂回升说明鲤鱼已经吐钩了,再提竿肯定落空。

2.扬竿角度有误

起竿、扬竿的瞬间能否中鱼与角度高低有直接关系。倘若提竿的角度产生了偏差,也会导致刚上钩的鱼脱钩。其中道理再简单不过了,角度把握得准确无误,中钩的几率就高,反之就有可能落空。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水是在不间断地运动着,只不过是看上去相对较平稳罢了。

在自然水域,根据水流速度的快慢,我们将其分成静水、缓流、急流等。如果将钩饵投于静水,因水流较平稳,钩饵的落点往往就是钓点。但是投钩饵于流水就不一样了,因为水流始终处于运动状态,钩饵落入钓点后,钩组在水流的冲击作用下会向下游移动,离原来的落点越来越远,手竿本身线短些可能没那么明显,如果是抛竿移动个几十米很正常,这时的竿和主线就形成了一个斜角。

在这种情形之下,鱼若咬钩,应该如何提竿呢?钓友们可能经常会看见这样一幕:鱼讯传来,某钓友一个箭步上去,管它什么角度不角度,直接哈腰抓竿、挺身后扬。这种不考虑角度的操竿方式,顶多只能挑起风线和一部分水线而已,大部分水线和钓组的移动却很小,但钓组这微小的移动足以让鱼儿受惊逃跑。

正确的姿势是不管钓线被水流冲出去多远、与竿形成多大的角度,起竿时的方向只要正对着钓线漂移的方向,就能带动钩组以迅猛之势刺中鱼儿,而不是把鱼儿吓跑了。

3.钓具、钓饵都会影响上鱼的成功率

比如说鱼钩用久了,会失去原有的灵敏性,穿透力亦会大打折扣。垂钓前最好检查鱼钩的情况,如果经常使用着那只早该下岗的钝钩,那跑鱼不可避免。另外,钩的型号与上钩之鱼的大小不成比例也是重要的跑鱼因素。

然后是子线。很多钓鱼人为了提高钓小鱼的灵敏度和命中率,特意留短绑钩的子线,甚至只有3厘米左右。然而垂钓是充满不确定性的活动,如果遇到大鱼吃钩短子线如何应付得了?众所周知,钓鲤鱼的子线长度不得小于10厘米。子线太短,鱼钩受到子线的制约,很难被吸进鱼嘴。这样就会造成鱼吞钩的深度不够,结果就是难以命中。

说完钓具,说说钓饵。首先钓饵太硬不行,比如用面饵过软挂不住钩,在水中泡一会儿便会溶化,于是有的钓友图省事,将面团搞得又干又硬,在水下浸泡几个小时都不溶化,如此坚固的钓饵即使被鱼吞进嘴里也难以中钩,提竿当然是十提九空。

还有用嫩玉米粒钓饵,只适合钩门宽、钩深大的伊势尼型大号钩。若用小号钩,因钩门狭窄,一粒玉米就装满了,命中率极低。此外像挂蚯蚓,鱼类捕食第一口咬的不一定是挂钩的位置,而蚯蚓的头部或者尾部,提竿必空无疑。

为什么提前打好窝子 窝里有鱼却钓不上钩


鱼儿上钩,对于垂钓者来说总是充满了吸引力,但是,大家肯定遇到过这样的一种情况,提前打好窝,进行钓鱼前也能看到窝里面有很多水泡,但是当饵料扔下去之后,等了很久,鱼儿就是不上钩,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1、鱼儿喜欢诱饵,但不喜欢钓饵

鱼和人是一样的,只有遇到自己喜欢吃的东西,才会凑过来吃,自己不要吃得,不好吃的,就是再好的食物,也不会去碰它。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条件往往是因为在做窝投放的诱饵时比较随便,只是为了吸引鱼儿过来,当进行垂钓时,为了能够提高上钩率,在钩饵上费了很多心思,最后导致钩饵和打窝时诱饵在气味方面产生差距,导致寻味而来的鱼儿不领情,它喜欢的是打窝时的饵料的味道,并不是你进行垂钓时钩饵的味道,从而鱼儿不去咬钩。所以,在你钓鱼时,一定要记住,用来钓鱼的钓饵与打窝时用的诱饵味道一定要统一。你可能会挑好的吃,但是鱼儿支持对口的。

2、窝里有鱼,但都是小杂鱼

这种情况也很常见,虽然打好窝之后看到窝里有很多水泡,但是很有可能是小杂鱼在其中乱窜乱跑,导致气泡不断,实际上窝里并没有什么大鱼。你看到水泡多只是一个假象,仅仅是因为小杂鱼多,闹窝而引起的。这种情况,对于经验丰富的高手来说,很容易就能分辨出来,至于一些新手,只能在实践中多积累一点经验了。

3、进窝的鱼并非是要钓的鱼

不同种类的鱼对食物的要求也是不尽相同。比如说大家都知道的,鲤鱼喜欢香甜口味的,鲶鱼爱吃肉,鲢鳙喜欢吃酸臭,草鱼鳊鱼爱吃草。钓鱼和治病一样,要对症下药。你要掉鲤鱼、鲫鱼,就投香甜型的诱饵,可以用酒泡上小米、颗粒饲料或者碎豆饼打窝,这些东西在投入水中后,会沉到河底,撒发出来的香气会引来鲤鱼和鲫鱼在水底觅食,从而留住它们。一样,如果你想钓鲶鱼,就用动物内脏,小泥鳅作为诱饵,应为鲶鱼是肉食性鱼类,如果用草打窝,那引来的只能是食草性的草鱼和鳊鱼了。所以说,打窝一定要投鱼所好,这样才能引来你想要的鱼。

4、其他因素

水的温度,阳光,水中的含氧量都是影响鱼儿咬钩的关键。水的温度过高或者过低,水中的氧气含量不足,都会影响到鱼儿的食欲,使它们对鱼饵没有兴趣,从而降低了咬钩率。不咬钩还有可能是因为鱼儿根本就不饿,可以采取一些逗鱼措施,提起鱼儿对钓饵的兴趣,使其咬钩。

归根结底,还是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分析鱼儿不咬钩的原因,再想出有效地应对方法来促使鱼儿咬钩。

海钓中,为什么出现提竿中鱼而老是脱钩?该怎么办?


为什么垂钓提竿中鱼老是脱钩?说说海钓活动中我所遇到的相同问题以及应对措施!在海钓中,提竿中鱼后又脱钩跑鱼这个现象在一年四季中均有出现,但很明显的是,它最容易发生在水温较低天气寒冷的冬季。每到这个季节,便是一年中鱼最不好钓鱼的时侯,感觉明明是挂中鱼了,而且收线时水下也传来比较真实的力度,可鱼总在出水前却又奇迹般地脱钩跑掉了,成功率之低简直是一年之最。为什么会这样?请继续往下看。冬季是寒冷的季节,气温低,水温也低,这样一来,鱼的身体也会缺乏灵敏度,就连吃食时也仅能张半嘴,力度也比往常减半。

很多时候,面对点动不已的竿稍,我们经常会误判,最后的结果便是脱钩跑鱼了。怎么办?措施如下。

一、换钓组

1、换鱼钩,在常规使用的鱼钩号数上加或减一个号,比如日常使用12号钩的话,可在11号钩和13号钩之间转换,看哪一个号的钩效果好便使用哪个号。

2、换铅坠,对于沉底钓中的通心坠,可视海流急缓作出相应变化,流急用重坠,流缓用轻坠,以提起放下过程中能被海水推动四、五十公分为好。较轻的坠子,阻力更小,较有利于鱼对钩饵的摄入。

3、换子线。细线是冬钓的必要措施,海钓时,我们很有必要用小半个号或一个号的子线替换原来上鱼不理想的那根,并且在原有长度的基础上适当延长。

二、换饵料

海钓饵料有多种,但比较适合冬钓使用的只有红沙蚕和海红虫。红沙蚕价格便宜,但恋钩性比海红虫稍差,上鱼率也没海红虫的高,尽管海红虫的价格高出一倍,但因为更易上鱼,许多有经验的老钓手更愿意使用海红虫施钓,他们钓上的鱼总是又大又多,非常划算。所以,在这里我认为很有必要跟冬季只使用红沙蚕海钓的朋友说:换个饵料去钓吧!会有异想不到的结果哦!

好了,至此也算是对此问题完成了回答,希望能对钓友们有所帮助,谢阅

上鱼要抓住提竿时机,什么时候提竿合适?


很多新手在钓鱼的时候总是不能很好地把握好提竿的时机,有的钓友一看到浮漂有一点点动静就立刻提竿,有的钓友则是不到黑漂就不提竿,其实这两种方法都是不正确的,很容易会造成跑鱼,要么是鱼还没有完全咬钩,要么就是鱼已经把饵吃完走了。最合适的提竿时机就是在鱼饵吞饵的那一刻就提竿把鱼钩刺进鱼嘴,这时候中鱼的机会是最大的。

经验证明,下面几种情况出现时,就是鱼儿吞饵的信号,应及时提竿。

1、浮漂上下跳动几下后逐渐下沉或上升。

2、浮漂稍有下沉,随后便轻微地连续抖动。

3、漂尾倾斜状被拖入水中。

4、浮漂向下有力地一顿。

5、浮漂较快地上下抖动,幅度在二目左右。

6、浮漂较快地向上冒出三目以上(即送漂)。

后面几种浮漂的反应,多是出现在钓浮的情况之下。此外还要注意区分以下几种情况:

1、是浮漂突然少许上升或是下沉约半目左右,尔后暂时停止不动;

2、是浮漂轻微晃动(注意不是抖动)这两种情况是鱼儿进入窝点,在窝内游动时带动起水流,水流冲击饵钩的结果,或是中于水底高低不平所致。鱼儿并未吞饵,不应急于提竿。

3、是浮漂经过短暂静止后,出现上下跳动,跳动的幅度很小,在一目左右,这种情况表明鱼儿在拱饵或是品饵,还不是吃饵,此刻也不应着急提竿,否则将十次九空。

4、是浮漂往上升起几目突然不动了,这种情况多半是饵食脱落所致,应果断提竿换饵。

5、是浮漂跳动频繁又无规律反复地出现,类似小杂鱼闹窝。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双钩上鱼,不要以为都是小鱼捣蛋。

提竿动作要领:

先是手腕轻轻一抖(即传统钓法中的顿提法),以使钩尖刺深鱼嘴,旋即将鱼竿向前上方推出,手臂伸直。如是小鱼上钩,提竿动作要快速而柔和,直接把鱼提出水面。(应注意的是避免动作过猛而钩豁鱼嘴)当然也可以不先抖腕,当提竿有上鱼感觉时,略微停顿,再直臂牵鱼出水,飞鱼上岸(水库飞鱼技巧)。

如果是大鱼上钩,提竿动作则应迅猛,依靠握竿手腕的爆发力快速抖动上扬,并及时将鱼竿左右倾斜,借助竿梢的弹性以及身体后倾的力量,对鱼进行牵遛。待鱼遛乏后,再拉至岸边。抄鱼时人要站着,用另一只手握紧抄网,把网头伸入水里,网口对准鱼头来抄,千万不可抄鱼尾或鱼身。

还应注意,提竿不要超过90度,用力也不可过猛,以防鱼竿折断或损伤鱼线;当提竿无鱼时,鱼钩不要露出水面。

天气越来越冷,为什么鱼却越钓越多?附图看竿稍钓鱼法


现在这天气越来越冷了,以往夏季里那种大小鱼都狂吃狂开口的情况的越来越少了,如果温度好点,这个季节反而是钓大鱼的最后一个好季节,因为,天气在变冷前,大鱼也是要大量的吃食物来补充冬季的需要,只要温度合适,钓位合适,在入冬前钓大鱼的机会还是有的,但是,河里的大鱼毕竟是少数,我可以是没有时间也不想天天在河边傻等它,河里的鲫鱼多一点,那就钓鲫鱼吧。

这不,野钓的战果还是不错的!清一色的鲫鱼,大的有半斤,小的半两不到,参差不齐,流大放小,或是全放生!我的装备就是钓鲫鱼用的软竿3米6的。主线是0.6,子线是0.3,金袖2号无刺钩!鲫鱼吃口很轻,主要通过看竿稍来判断鱼吃口动作,反应到竿稍上的动作更小,只能看到很轻微的抖动,所以眼睛要死盯着,有动作就拉。具体钓法如下

看竿稍钓鱼法,此方法的灵敏度不次于台钓看浮漂

一、静水铅离底钓法二、流水处跑铅钓法三、以上两方法如何找底

这两种方法找底很方便,不是凭感觉也不是盲目找,就是通过目测竿稍的弯度来判断,当铅到底时竿稍会直起来,反之是弯的,本方法建议不要用竿稍太硬的竿,然后根据自己子线长度用支竿可调节高度处来调节铅触离底的高度。具体细节不再想谈。以上两种方法绝不是空想出来的,是本人长期施钓得来的。

四、钓法说明

这种钓法是通过支竿来调节钓竿高度的,也就是调节鱼钩在水底深浅的,这种方法找底相当方便,不用试不深(钓线要根据水深来调节长度,过长,钩全在底了,过短,竿在水下了,长短是怎么方便怎么定钓线的长度)。活动铅用台钓的快速铅就行,大小根据水流快慢来定。此方法从根本上解决了有流水不能钓鱼的困扰。个人的一些愚见,不足之处请赐教。

五、饵料上的讲究

天然钓饵最佳:米饭粒、玉米粒、麦粒、红薯粒、蚯蚓、红虫、麦面饵等附钩性强,有一定的抗风性和抗水流特性;我的做法是:取新鲜玉米面500克、面粉100克、白糖15克,搅拌均匀用开水烫一下,拍成糖糕状放入开水中煮10~15分钟捞出,稍凉后加入一点香油,用手搓开没有硬块,调和成略比耳垂硬些即可。这种饵色金黄、味甜香、鱼易发现吞食猛。

商品饵要有一定的黏性:因钓场自然因素的影响,饵料黏性相对要强,有了附钩性才能保障到底的鱼钩上残留有足够的饵料。

​六、鱼讯语言的判断

持竿钓时,手感有“挂”和“顿”的感觉或风线异常移动、加速移动时是鱼儿咬钩的讯号应扬竿作合;

置放钓时,竿稍点动、抖动、不正常弯曲、大弯或风线异常移动、加速移动、张力度大增等为鱼儿咬钩讯号,应果断扬竿作合。

这种钓法在民间的部分地方和部分钓友间较为流行,它的基本内涵就是渔人无需通过观漂来判断是否有鱼上钩,而是通过观察竿稍和钓线的移动或通过手感来判断是否有鱼吞钩的一种垂钓方法。如果各位钓友觉得有用,可以一起交流。

明明鱼儿已经上钩,为啥总是提竿无鱼呢


明明已经上钩了,怎么提起来就是没有鱼呢?相信很多使用抛竿的朋友多多少少都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望着空空的鱼钩,失望是自然的,心中亦是困惑重重。是提竿手法不对?还是鱼儿太狡猾?还是

使用抛竿钓鱼很惬意,不但远投得心应手,而且与大物搏斗时亦是惊心动魄、酣畅淋漓,怎一个爽字了得。不过,很多钓友在使用抛竿时也遇到了一些甜蜜的烦恼,比如:明明鱼儿上钩了,当把钩组提上岸一看,却时常是空空如也。这不禁让钓友们伤透了脑筋。针对这一问题,笔者通过大量的分析比较,积累了一些心得,写出来供大家参考。

总体上看来,提竿无鱼一般是因为以下三种原因:

首要的原因是错失提竿良机。就这种情况,笔者仅以鲤鱼和鳜鱼来加以说明。鲤鱼就饵的时候,钓者一般会有两次提竿良机。一旦错失,鲤鱼就会吐钩逃走。究其原因,是鲤鱼天性使然。鲤鱼是比较狡猾的水中动物,它并不是见到食物就吞下,而是先小心翼翼试探、品尝,当它觉得食物确实可口且没有危险时才会放心地将其吞下。

当鲤鱼吞食完鱼饵、准备转身游走时,会牵动竿梢缓缓下压,甚至弯成弓形,此时便是首次提竿的最佳时机,或早或晚都会影响结果。假如第一次提竿时机因故错过了,这时最好就不要动竿了,否则会惊跑窝中之鱼。过一会儿,该鱼很有可能还会回来进行反复试探,直到确定无危险后才会再去吞食鱼饵。

这时反馈到竿梢上的情况就是竿梢的动作由轻微点动变成缓慢下弯,并且瞬间出现回弹。通常的情况是竿梢下弯时铃铛并不太响,有时甚至根本就不响,到了回弹时铃声反倒变得清脆起来。倘若正值鱼吐钩(竿梢回弹)之时去提竿,肯定落空。钓狡猾的鲤鱼如此,钓其他杂食性鱼类也大同小异。

鳜鱼就饵时传到竿梢上的信号非常有趣,也非常容易辨别。如果大家发现竿尖出现了小幅度划圈信号,这就表明是鳜鱼到了,但这时千万不要贸然提竿。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钓鳜鱼更是要谨记这句话。因钓鳜鱼的钓饵多为小鳑鲏、泥鳅、小鲫鱼或小青蛙等,这类活饵的个体重量均在30克~50克之间,体型也是有长有扁,鳜鱼吞食这类鲜活的小动物需要一个过程。

如果在鳜鱼刚把鱼饵吞入、但没有将鱼钩吞入的时候提竿,自然会竹篮打水一场空。当我们发现竿梢开始缓慢下弯,并且出现了大哈腰动作,接着又缓缓回弹,这正是鳜鱼在继续吞咽且正欲溜走的表现。此时仍不要贸然提竿,一般要等到鳜鱼经过两到三次吞食、从时间上来看差不多是10秒~15秒钟之后再提竿,这样的结果几乎是百发百中。换言之,垂钓者在用鲜活的钓饵挑战某种肉食性凶猛鱼类时,一定要给水下鱼儿足够的吞咽时间,如在钩饵尚未全部入口的情况就提竿,注定与大鱼无缘。

造成提竿无鱼的第二个原因是扬竿角度有误。起竿、扬竿的瞬间能否中鱼与高炮手的手法高低有直接关系。倘若提竿的角度产生了偏差,也会导致刚上钩的鱼脱钩逃逸。其中道理再简单不过了,角度把握得准确无误,中钩的几率就高,反之就有可能落空。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水是在不间断地运动着,只不过是看上去相对较平稳罢了。

在自然水域,根据水流速度的快慢,我们将其分成稳水、缓流、二流、急流等。如果将钩饵投于稳水或缓流,因水流较平稳,暗流又小,钩饵的落点往往就是钓点。但是投钩饵于流水就不一样了,因为这里的水流始终处于剧烈运动状态,有经验的高炮手经常把二流及缓流与二流的结合部作为抛钩的范围。

不过,当抛出的钓组落入几十米以外的水域时,钩组在水流的冲击作用下会迅速向下游移动,离原来的落点越来越远,少则一二十米,多则三四十米。这时的抛竿和主线就形成了一个斜角。在这种情形之下,鱼若咬钩,应该如何提竿呢?笔者在各大钓场经常会看见这样一幕:鱼讯传来,某钓友一个箭步上去,管它什么角度不角度,直接哈腰抓竿、挺身后扬。

不过细心的人会发现,此时操竿者根本没理会虽然竿子是正对前方提起的,可长长的钓线早已随水流漂移到下游去了。这种不考虑角度的操竿方式,顶多只能挑起风线和一部分水线而已,大部分水线和钓组的移动却很小,但钓组这微小的移动足以让鱼儿受惊逃跑。其实以笔者的经验,不管钓线被水流冲出去多远、与抛竿形成多大的角度,起竿时的方向只要正对着钓线漂移的方向,就能带动钩组以迅猛之势刺中鱼儿,而不是把鱼儿吓跑了。

最后一个原因,是不可避免的各种偶然因素。其实细究起来,钓具的因素、钓饵的因素、钓组落点的因素、鱼儿自身的因素等等,都会影响上鱼的成功率,下面笔者将逐一说明。

先说钓具,咱们从铅坠开始。抛竿主线上滑动自如的通心铅坠在提竿收线的过程中,常常会被坚硬的石块或沟坎等障碍物撞得遍体鳞伤。最要命的情况就是铅坠被磕得变形了,堵死了通孔,这样的话铅坠将会牢牢锁定在紧挨钩组的主线末端,活坠就变成了不能移动的死坠,失去了沿线滑动、调节钩组重量的功能。

这时候,上钩之鱼是最难受的,岸上有人用力扯着,鱼儿唇上钢钩的旁边还拖着一颗百克左右的铅疙瘩。这样来回甩来甩去,极易造成鱼儿唇豁脱钩。倘若不及时更换,还会给以后的垂钓埋下隐患,不知要跑掉多少鱼呢!

再者就是鱼钩。鱼钩用久了,会失去原有的灵敏性,穿透力亦会大打折扣。在平时的垂钓中,大家可能会遇到这种奇怪的情况:上钩之鱼口腔内壁前沿带有明显划伤。我们细致观察发现,伤痕是血沟状的,这证明该鱼之前曾吃过钩,血沟无疑为钝钩所致。

有些新手一直被跑鱼困扰,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很少检查鱼钩的情况,经常使用着那只早该下岗的钝钩。用钝钩钓鱼,跑鱼不可避免。另外,钩的型号与上钩之鱼的大小不成比例也是一条不容忽视的重要跑鱼因素,像小马拉大车这样的情况也是要不得的。

最后是子线。包括笔者本人在内的很多钓者,为了提高钓小鲫鱼的灵敏度和命中率,执意留短绑钩的子线(3厘米左右)。然而垂钓是充满不确定性的活动,如果遇到大鲤鱼吃钩,短子线如何应付得了?众所周知,钓鲤鱼的子线长度不得小于10厘米。虽然鲤、鲫都是借助吸入式的呼吸运动来完成摄食的,但二者的个儿头相差太大了,因此它们吸食的力道也有很大的差别。

大鲤鱼在吸食散落的饵屑时,鱼口产生的强大气流会把钢钩吸起来。但因子线太短,鱼钩受到子线的制约,很难被吸进鱼嘴。这样就会造成鱼吞钩的深度不够,其最终结果还是难以命中。上面提到的三个小疏忽,看似出于偶然,其实并非偶然。早该换掉的坠、钩、线(子线)如果因为粗心和懒惰而没有及时更换,必然导致提竿无鱼的结局。

说完钓具,说说钓饵。大家知道,用面食主攻大型鱼类,面团(如葡萄钩)要调制得软硬适度,以能将面团(指甲大小的面蛋)钓饵揉搓到人耳垂般的软硬度为最佳。面饵过软挂不住钩,在水中泡一会儿便会溶化;面饵过硬更不行,有的钓友图省事,将面蛋搞得又干又硬,在水下浸泡几个小时都不溶化,如此坚固的钓饵即使被鱼吞进嘴里也难以中钩,提竿当然是十提九空。

还有嫩玉米粒钓饵,只适合钩门宽、钩深大的伊势尼型大号钩。若用小号钩,因钩门狭窄,一粒玉米就装满了,命中率极低。

此外,挑战肉食性鱼类运用的荤饵也有其不利的一面。常用的荤类钓饵多为长条形状,像整条的蚯蚓、蚂蟥、泥鳅、小虾等等。这类荤饵有一个最大的弊端,那就是附于钩上的荤饵只占去极少部分,多余的部分都远离钩尖之外。鱼类捕食猎物,第一口咬的不一定是挂钩的位置,而多是荤饵的头部或者尾部。

当荤饵的多余部分被鱼叼住后又甩又拽,竿梢上的铃铛就会立刻传来信息。可此时钓钩尚未进入口中,提竿必空无疑。因此,只有等到铃声突然大作或者连续响的时候,才表明鱼儿已经将钩子吞进口中,此时提竿方有把握。

很多老钓友都知道,水下环境的好与坏也会直接影响着上钩率,因此钩组落点因素对上鱼的影响也同样不可忽视。凡是老练的高炮手,都会把河床地形复杂的水域选作上佳钓点。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原因就是地形越复杂,聚集的鱼越多,而且这片水域往往还是卧虎藏龙之地,经常有大物出没。

不过正因为水下地形较复杂,提竿跑鱼也就在所难免了。这里边既有技术问题,也有运气问题。投钩准不准?能否将钩组抛到或者接近原来的点?这是抛投技术问题;钩组落点能不能避开了水下障碍物,为提竿擒鱼铺平了道路?这又是运气问题。

由此可以断定,水下隐藏的障碍物往往是造成跑鱼的罪魁祸首。假如钩组落点之下恰巧是沟坎、土埂、石头、石缝和倒木等杂物,提竿时更要小心谨慎,可别让煮熟的鸭子给飞了。

另外,在鱼儿摄食的过程中,其头颅的方向是不断变化着的,这就造成鱼嘴与鱼饵的接触点也是不确定的。如果鱼儿将饵和钩同时吞下,鱼口恰好正对准高炮的方位(即鱼口与主线恰巧形成垂直状态),钓友们在这种情况下猛然起竿后扬,极有可能出现 滑膛现象即钓饵从鱼口中抽出,鱼儿逃之夭夭,钩线毫发无损。对于这样的跑鱼,我们就只能望竿兴叹了。

浮漂没有动作但提竿却中鱼的原因分析


很多时候,看到一些钓鱼高手,漂不动也上鱼,佩服得不行。后来自己的钓技提高了,偶尔也能漂不动也上鱼。有时候是感觉,有时候却是有意为之,也 与周围钓友讨论过这一现象,各有看法,但都碰到过,但是这漂不动也上鱼的快乐却不足为外人道也。下面仅仅谈谈我的一些想法,有待商榷。

一、钓组问题

当钓组出现某一方面问题时,就会出现漂不动也上鱼。最常见的是铅坠太重,鱼儿由于又要摄食,又要产生能带动重坠的力量,往往困难,特别是猾鱼更加困难。 除此之外在天冷的时候,本来鱼儿活动就小,力量也不大,在碰上重坠,鱼儿的轻吸怎么产生信号?只有吃死钩了才会有信号,才会出现上鱼。另一情况是主线太 粗,严重影响了信号传递,粗线配上大漂,如果再水深3米以上,水下信号层层递减,是引起漂不动也上鱼的重要原因,不信换成细线小漂试试,立刻信号放大 数倍。因此,当出现了漂不动也上鱼的情况后,首先要从钓组上面找原因,多半是用粗了用大了不协调所致,但是如果一心钓大鱼又另当别论,大鱼很少出现 漂不动也上鱼的。

二、鱼情变化

如果钓点小鱼多,尤其是白条之类,一般不会出现漂不动也上鱼,因为它们活跃之极,拖饵 即走,信号之会乱而不会没有,但是对于鲫鱼,尤其是猾鲫就不一样了,它们异常机警狡猾,不好好地吸饵,而是涮饵,或是快进快出地吸吐饵,如果跳的稍钝一 点,根本看不出信号,即便有一点点似是而非的小信号,也来不及反应到手上去提竿,这在早春和冬季很明显。明明知道下面有鱼,可就是不吃饵或看上去不吃饵, 于是又是换饵又是补窝的,忙得不亦乐乎也无济于事,这时候不妨想想漂不动也上鱼的例子,可以适当的时候无规律提竿,也许鱼儿就在鱼钩上呢。

有 一年深秋,我在一条成河中钓鱼,凭感觉还是有鱼的,但是始终看不到明显信号,最后决定提竿换饵(蚯蚓),结果就在不经意的第一下提竿就上了鲫鱼,接下来我 就在萧瑟秋风中决定凭感觉不时换饵,居然上了数尾几十克重的鲫鱼。后来旁边不上鱼的钓友觉得奇怪我怎么老是上鱼,他们却不上,我告诉他们凭感觉提竿,结果 信的人上了,不信的还是不上。现在想想此河是野钓主场所,当时深秋已经很冷,鱼儿不动了,加上我们传统饵、传统钓法、偏钝、秋风还有浪,信号不明显,自然 出现了漂不动也上鱼情况。所以当一个钓点成年累月有人钓鱼,鱼儿必然警惕性高,不好钓,不妨试试无规律地提竿,是会有意外收获的。但也不主张调漂过 灵,因为小麦穗之类也会搅得你心烦。飘过灵鱼儿触饵就有反应,反而会吓跑鲫鱼之类。

三、风浪影响

现在的立式浮漂比七星散漂抗 风浪强多了,而且在风浪中很醒目,很少随波逐流,不过碰上走水和大风,也是一筹莫展的。如果有微小的信号在风浪中也是看不出来的,因此常常出现风浪之中钓 鱼随手一提会中鱼的情况。这一方面是风力的影响把信号与水浪混在一起,很难明察秋毫,无法辨别小信号,另一方面是调漂时可能调高了,比如到了五六目,那一 两目的变化真的看不出来。因此当风浪出现了漂不动也上鱼的情况,我觉得可以调整漂目,可以调1钓1或平水等,以怎么看得清为宜;其次,也可以顺其自 然,不时地提提竿,兼有打窝和漂不动也上鱼的乐趣。

有一年冬天北风三级,在大桥上冻得直哆嗦,但那天鱼情出奇的好,不过我钓的是经典的 调4钓2,但是就是没有什么信号,而每次漂站稳后默数一二三却能上鱼,因为天冷也懒得再去调漂,结果就用这自已感觉的规律一下午也钓了几斤鱼,觉得很奇怪 很有趣。后来觉得冬天浮漂信号太小太小了,与其傻等,不如试试提竿,相信直觉,反而有点异样的惊喜。

四、努力辨别小信号

是不 是真的漂一点都不动就上鱼呢?也不尽是如此的。事实上,仔细分析,还是有小信号可循的,只不过我们一直处在分身与聚精会神交替状态中,上鱼精神抖擞,不上 则很快会走神,有时看多了还会眼花,错过了小信号,还有的时候是犹豫,想提竿又想再等等的心理错过了许多。最常见的是草鱼,往往就是一个信号,小的下顿, 如果再看不仔细,就更加容易错过,大草鱼下顿更小,回的快,稍纵即逝,于是只要一点点感觉就要尝试一下才好。有时候钓鲢鳙也是这样。还有在早春和寒冬,信 号尤其小,特别是大水面,仅仅半目或一条小黑线不断变化,那是稍纵即逝。我的一个朋友在夹江早春钓鱼,乍暖还寒,他就仅仅抓浮漂那一条小黑线不断变化,有 了就提竿,眼睛是花了点,但他就是凭着这功夫,半斤重的板鲫上了好几尾,而这黑线的变化一般人肯定是看不出来,更何况他还用的是十米传统长竿,所以对于浮 漂的标志点、标志线要重视,特别是鱼口不佳,气温偏低时,更要注意。不是浮漂不给信号,而是我们忽视了。

五、钓鱼人的感觉

很 多时候,方法冥冥中有人对你说:可以提竿了。就是那种感觉,因为看浮漂未动,只有你自己感觉下面还是有鱼的,直觉告诉你可能正在摄食,这时候也别管别人怎 么看,也许一提竿就能上鱼了;有时候鱼儿明明已经把鱼饵含在嘴里了,我们却没有提竿,拘泥于非要等待信号。除却线组等原因不谈,钓到一定程度就会有这种感 觉的,有时候主要相信了这种感觉,往往十拿九稳,就像打麻将,手上这张牌预感会点炮,结果真就点炮,虽然按照道理不会这么巧。所以,钓鱼到了一定程度,也 是一种过程,没有原因,有时候无法解释,直觉就是这样,可以提竿的感觉。周围一些高手也有这种感觉,他们也说不出个所以然,但是这些高手相信自己的判断和 直觉,随心所欲。所以有时候他们总是比别人多上几条鱼,这就不仅仅是靠运气了。

漂不动也上鱼,首先从硬件上找原因,然后才能在软件上找对策,重要的还是相信自己的直觉进行调整。钓无定法,看似不动的漂,偏偏就能上鱼。

以上钓鱼技巧就介绍到此,希望《冬季为什么漂动提竿却无鱼》的内容能满足您的需要,同时欢迎您阅读我们精心准备的专题:为什么夏天不好钓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