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钓鱼如何选择垂钓水域。

最新出钓的钓鱼人都有这样的一件困惑,气温高,鱼类吃口不好,也不活跃。夏季想要钓好鱼,最关键的点还是在饵料,饵料的使用,以及饵料的组成选择上。夏季的鱼类固然吃口刁,且吃饵的几率下降的情况,但是饵料相对于水中的天然食物,仍然拥有着巨大的优势,选择合适的用饵,依然能够上大鱼。

1、时鲜很重要

夏季的鱼类对于天然性味道非常看重,对于饵料的时鲜性也提出了考验。

通常来说,排除掉发酵后的饵料,多数饵料的时鲜保质期都较短,比如红虫肉浆,保质期只有四十八小时。

钓鱼人制作的饵料主要分为素食和肉食,而素食饵料中,又分为处理过和未处理两种。处理过的素食饵料的保质期更短,比如各类煮熟的谷物饵料,它们更需要冷鲜保存。未处理过的素饵保质期相对较长,但是在制作成成品饵料后,和其他的材料混合在一起,夏日高温滋生各类的霉菌,同样不能长久的保存。至于肉食饵料,保质期就更短了,除非放在冰柜冷冻处理,否则逃不过几个小时,就会变臭。

制作饵料时

第一点就是合理的选择每次的产出,不要太多,也不能不够用。

第二点就是选择合适的环境,打算发酵的饵料,就放在太阳下暴晒,普通的肉食饵料,就放在冰箱中冷冻,等到合适的天气再将饵料取出使用。

第三点则是出了问题的饵料就要撇弃,比如发霉的饵料,不要想着把霉掉的部分扔掉不用就可以了,鱼类的嗅觉比很多人想象的要灵。

2、大颗粒饵料是主饵

夏季打窝,大颗粒饵料是绝对的主体存在,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大颗粒饵料可以避开小鱼闹窝。

夏季是小鱼闹窝的高峰季节,在制作饵料时,必须要考虑到小鱼闹窝的可能性。选择大颗粒饵,小鱼吃不到口中,时间稍长,自然避开鱼窝。而大颗粒饵料恰好合适大鱼的吃口,节省大鱼觅食时间,鱼类喜欢聚在窝子内。

第二,大颗粒饵料提升留窝效果。

颗粒饵料的主要作用就是保持窝料的持久诱鱼效果,防止在一些雾化较高的饵料散化后,窝子内没有足够的食物引诱鱼群。大颗粒饵料在水中雾化的较慢,且分布在窝子内的各个角落,需要鱼类进行寻找,延长了鱼类在窝子里的时间。

3、钓饵的针对性

夏季鱼类虽然会出现吃钩不积极的情况,但在实际的鱼类生存规律上,夏季是鱼类的觅食高峰季节,吃口进食的频率和欲望达到了一年的高峰期。

之所以会出现吃口欲望不足,主要有两个原因

其一是季节的气候原因,比如高温,低压。

其二则是钓饵的选择针对性不强。

常见的淡水鱼类,虽然口味多有交叉,但是具体口味范围同样也有偏差。比如鲢鱼,鲫鱼,鲢鳙鱼,草鱼,均是杂食性动物,但是在口味上,鲫鱼喜欢香甜的味道,而鲤鱼不喜欢甜味过重,草鱼喜欢清香味的饵料,鲢鳙喜欢酸臭馊的饵料。而且,野钓和池塘还有不同,池塘当中的鱼类口味更受人为影响,直接套用野钓的口味也要出错。

相关阅读

鱼饵使用问题饵料雾化和鱼吃口的分析


商品饵是伴随“台钓”出现的。以调4钓2、搓饵钓底为核心的“台钓”用鱼儿爱吃、引诱力很强的鱼饵将鱼引聚在一起。其中引鱼是关键,可分三步走:1.按一杯饵料一杯水开饵,以松软适中并有一定黏性、状如饵垂为准,要求饵入水后膨胀并扩散成粉末状。然后搓大饵抛钩,一般抛钩5次后鱼就能凭嗅觉发现扩散的鱼饵了。2.改搓小一点的钓饵,连续抛钩10次,完成做窝。在此过程中即使有鱼咬钩也不要提,以免惊鱼和造成鱼对钓饵的警觉。3.进一步缩小钓饵体积,搓得更小些,以迎合鱼的吃口达到规范鱼讯的目的。

不难看出,以上三步骤从招鱼开始到引鱼上钩都是嗅觉刺激在先,招鱼进窝;随后是味觉刺激,把鱼留住;然后以饵形和状态起着顺鱼口、安鱼情、抑烦躁的作用。不然鱼多了,留不住;饵大了,一次吸不进嘴,势必有二口、三口,这样口乱了,空钩率就高了。然而此步骤适用钓底、钓成品鱼(尾重100~250克的鲫鱼),快是有限的,时速40~60尾。如果鱼小(尾重50~75克)、密度高,则有时速100~140尾。拉饵出现后,首先是缩短了装饵时间:其次是配合钓快鱼降低了鱼的尾重,由100~250克的成品鱼降为50克左右的幼鲫;三是密度高了;四是幼鲫的生活习性使雾化成了钓快鱼的先决条件。其中,起决定作用是雾化。钓鱼从上饵开始到脱鱼入护一个周期,拉饵钓幼鲫9—20秒,搓饵钓成品鲫60~100秒。也就是说搓饵钓60尾的时候,用拉饵可钓180尾,省时2/3。同样面积,如投放大鲫10000尾,幼鲫则可放50000—100000尾,密度越高鱼的咬钩率越高,当然钓的鱼就越多了。另外,尚未被大多数钓手了解的是幼鲫、稚鲫,它们的的生活习性不同于成品鲫。鱼苗从孵化长到13~16毫米前,都采用豆浆泼饲。由于豆浆呈悬浮乳状,所以稚鱼都有悬浮摄食的习惯。长至体长16毫米后才开始喂粉末状饲料,但这时喂的数量很小,2~3千克/亩。因此鱼体越小越容易上浮,也更愿意接受雾化饵。钓快鱼用雾化饵就是看准了鱼小,尚未脱离悬浮摄食,保留着主摄粉末状饲料的习惯。可是引鱼是手段,不是目的,更不是多多益善。例如谁都知道“把鱼装到管子里”,但装多了鱼浮躁,层层叠叠,虽钓法多变也难免蒙鱼:装久了自己没找准主泳层却给下一轮进入这个钓位的对手垫高了摘取胜果的台阶。

引鱼要恰到好处必须控制雾化,做到引则稳定泳层、不乱不躁,钓则均衡上鱼、鱼讯一致。

道理虽然明白,实际操作却很复杂,总是把握不好诱鱼的度。比如不管鱼多鱼少、口猾口稳,把钓一标深当成钓快鱼经典。殊不知钓一标深是以对鱼情的透彻了解为基础,有取有弃的。吉彦军总结钓一标深是在天津,掌握的情况是:老鱼虽多,却因伤嘴和受惊而变得分散,并有口猾、口乱的特点。为此,钓场赛前放了3000尾新鱼。于是专取上层3000尾,放弃底层老猾鱼,以10~15秒一竿的频率在钓棚一标深范围内用雾化饵诱新鱼,至赛程一半还未上鱼时仍坚持诱鱼就成了以吉彦军为代表的河南钓手的选择。还是吉彦军,2002年“泛宇杯”钓鱼比赛就不再坚持钓一标深了。.理由是:气压低,泳层乱,虽从上到下都有鱼咬钩,但前程拉松散饵打浮导致上层鱼口乱,往下一点,钓两标深鱼口就稳了。另外,前15分钟打浮溶化的雾化饵有的已吸足水,开始下沉了,造成中层雾化多于上层和下层,致使离底60~80厘米成了鱼的主泳层。由是舍拉饵打浮,改搓拉结合钓中层并注意浮标下行中的接口。雾化是为了诱鱼,可是诱到什么位置不是主观意识能决定的,要根据鱼的泳层变化不断修正钓棚才行。

钓快鱼离不了雾化,然而不是把鱼装进“管子”就完事了。雾化带来困惑主要是泳层乱、吃口乱,对此钓手想了许多办法。如搓拉结合,鱼少用搓,鱼多用拉;口稳用搓,口轻用拉;击底用搓,离底用拉;主诱用搓,主钓用拉等等,可是总是一段时间有效,过了那个时段就失效了。钓鱼人都有如下经验:钓成品鱼钓大鱼,诱饵用米、麦等颗粒,虽然鱼进窝慢,但钓的鱼大。如果钓小鱼钓杂鱼,诱饵用米糠、麦麸,则鱼进窝快,并能促成离底鱼追着诱饵下沉水底,或因底层鱼搅动而使碎屑浮起时离底争食。雾化饵以薯粉为主,细松碎轻,入水后除钩口有一部分残饵,其他或快或慢都会化为粉末了。抛钩越快,饵团越大,被水溶化和从钩上脱落的粉饵越多,于是形成前面一竿溶散的粉料尚未沉底,后面一竿又跟着来了。如此一竿连一竿,在钓点就形成了由雾状水体组成的“管子”。为食所诱,鱼总是不停地寻找食物,故一进入“管子”就不走了。然而处于不同生长阶段的鲫鱼在行为上是有差异的。身长25~50毫米的幼鲫、稚鲫不沉底,多离底摄食:介于幼鱼和成品鱼之间,尾重30~75克的鲫鱼尚未形成固定习性,时沉时浮:150克以上的成品鲫则因品种和养殖条件不同,有的沉底,有的上浮,甚至上浮高度都是有区别的。钩快鱼以鲫鱼为对象鱼,在鱼情统一为稚鲫、幼鲫时,招鱼用雾化饵是因为鱼小,本身就有上浮习性。现在钓大鲫的规格降低了,尾重100~150克就称大鲫了,其实有半数是幼鱼,故仍可用雾化饵把它装进管子。除专为钓鱼比赛投放单一的高密度大鲫可取下层雾化,把鱼控制在离底20厘米范围内钓抬头鱼外,混养鱼中攻大鲫都是沉底雾化,很少有垂直雾化的。稚鲫、幼鲫缺乏生活经验,虽习性相同,却处于模仿阶段,一尾上浮了其他鱼模仿,于是层层叠叠,哪里悬浮饵多就聚在哪里,这就是主泳层。如果鱼特别多,挤不进去的就只能在外围或主泳层上下争食了。

泳层乱是把鱼装进“管子”后的必然现象,只要垂直雾化就无法避免,钓手能做到的是利用浮标探寻主泳层,避免在副泳层上同鱼纠缠。钓快鱼用长脚长尾枣核标就是因为它宜搜索。不过聪明一点,在试塘中摸准鱼的上浮规律,事先设定钓棚也不失为一种办法。鱼口乱,人和鱼各有一半责任。比赛时打浮、击底、钓行程的都有,鱼饵五花八门,二轮后渐渐统一了。可是第三轮又乱了,大边钓底钓离底,中间打浮钓行程,介于边位和中间位之间则没了主意,忽而钓中忽而打浮,枪法乱了。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找不到主泳层,一个层面钓两三尾就没鱼了,换一个深度又钓两三尾。然而不为鱼惑,换一种钓饵效果就不同了。鱼口乱是鱼烦躁了,祸起满塘雾化。在鱼游到哪里都有饵又对吞饵中钩记忆犹新时,拉得浮标七上八下、乱象环生是常见的,对此应减少雾化,还鱼一个安静环境,同时降低鱼饵的刺激性,这样鱼安定了,咬钩就正常了。

有人说钓快鱼就是拼钓饵。可是雾化的泳层纠结制约了钓快鱼,五花八门,味型、状态不同的鱼饵又制造了鱼口乱象,前者虽难以避免却有主泳层可找,后者在规定使用公饵后是否会有转机,尚待观察。

鱼饵使用问题饵料雾化和鱼吃口的分析说明


商品饵是伴随台钓出现的。以调4钓2、搓饵钓底为核心的台钓用鱼儿爱吃、引诱力很强的鱼饵将鱼引聚在一起。其中引鱼是关键,可分三步走:1.按一杯饵料一杯水开饵,以松软适中并有一定黏性、状如饵垂为准,要求饵入水后膨胀并扩散成粉末状。然后搓大饵抛钩,一般抛钩5次后鱼就能凭嗅觉发现扩散的鱼饵了。2.改搓小一点的钓饵,连续抛钩10次,完成做窝。在此过程中即使有鱼咬钩也不要提,以免惊鱼和造成鱼对钓饵的警觉。3.进一步缩小钓饵体积,搓得更小些,以迎合鱼的吃口达到规范鱼讯的目的。

不难看出,以上三步骤从招鱼开始到引鱼上钩都是嗅觉刺激在先,招鱼进窝;随后是味觉刺激,把鱼留住;然后以饵形和状态起着顺鱼口、安鱼情、抑烦躁的作用。不然鱼多了,留不住;饵大了,一次吸不进嘴,势必有二口、三口,这样口乱了,空钩率就高了。然而此步骤适用钓底、钓成品鱼(尾重100~250克的鲫鱼),快是有限的,时速40~60尾。如果鱼小(尾重50~75克)、密度高,则有时速100~140尾。拉饵出现后,首先是缩短了装饵时间:其次是配合钓快鱼降低了鱼的尾重,由100~250克的成品鱼降为50克左右的幼鲫;三是密度高了;四是幼鲫的生活习性使雾化成了钓快鱼的先决条件。其中,起决定作用是雾化。钓鱼从上饵开始到脱鱼入护一个周期,拉饵钓幼鲫920秒,搓饵钓成品鲫60~100秒。也就是说搓饵钓60尾的时候,用拉饵可钓180尾,省时2/3。同样面积,如投放大鲫10000尾,幼鲫则可放50000100000尾,密度越高鱼的咬钩率越高,当然钓的鱼就越多了。另外,尚未被大多数钓手了解的是幼鲫、稚鲫,它们的的生活习性不同于成品鲫。鱼苗从孵化长到13~16毫米前,都采用豆浆泼饲。由于豆浆呈悬浮乳状,所以稚鱼都有悬浮摄食的习惯。长至体长16毫米后才开始喂粉末状饲料,但这时喂的数量很小,2~3千克/亩。因此鱼体越小越容易上浮,也更愿意接受雾化饵。钓快鱼用雾化饵就是看准了鱼小,尚未脱离悬浮摄食,保留着主摄粉末状饲料的习惯。可是引鱼是手段,不是目的,更不是多多益善。例如谁都知道把鱼装到管子里,但装多了鱼浮躁,层层叠叠,虽钓法多变也难免蒙鱼:装久了自己没找准主泳层却给下一轮进入这个钓位的对手垫高了摘取胜果的台阶。

引鱼要恰到好处必须控制雾化,做到引则稳定泳层、不乱不躁,钓则均衡上鱼、鱼讯一致。

道理虽然明白,实际操作却很复杂,总是把握不好诱鱼的度。比如不管鱼多鱼少、口猾口稳,把钓一标深当成钓快鱼经典。殊不知钓一标深是以对鱼情的透彻了解为基础,有取有弃的。吉彦军总结钓一标深是在天津,掌握的情况是:老鱼虽多,却因伤嘴和受惊而变得分散,并有口猾、口乱的特点。为此,钓场赛前放了3000尾新鱼。于是专取上层3000尾,放弃底层老猾鱼,以10~15秒一竿的频率在钓棚一标深范围内用雾化饵诱新鱼,至赛程一半还未上鱼时仍坚持诱鱼就成了以吉彦军为代表的河南钓手的选择。还是吉彦军,2002年泛宇杯钓鱼比赛就不再坚持钓一标深了。.理由是:气压低,泳层乱,虽从上到下都有鱼咬钩,但前程拉松散饵打浮导致上层鱼口乱,往下一点,钓两标深鱼口就稳了。另外,前15分钟打浮溶化的雾化饵有的已吸足水,开始下沉了,造成中层雾化多于上层和下层,致使离底60~80厘米成了鱼的主泳层。由是舍拉饵打浮,改搓拉结合钓中层并注意浮标下行中的接口。雾化是为了诱鱼,可是诱到什么位置不是主观意识能决定的,要根据鱼的泳层变化不断修正钓棚才行。

钓快鱼离不了雾化,然而不是把鱼装进管子就完事了。雾化带来困惑主要是泳层乱、吃口乱,对此钓手想了许多办法。如搓拉结合,鱼少用搓,鱼多用拉;口稳用搓,口轻用拉;击底用搓,离底用拉;主诱用搓,主钓用拉等等,可是总是一段时间有效,过了那个时段就失效了。钓鱼人都有如下经验:钓成品鱼钓大鱼,诱饵用米、麦等颗粒,虽然鱼进窝慢,但钓的鱼大。如果钓小鱼钓杂鱼,诱饵用米糠、麦麸,则鱼进窝快,并能促成离底鱼追着诱饵下沉水底,或因底层鱼搅动而使碎屑浮起时离底争食。雾化饵以薯粉为主,细松碎轻,入水后除钩口有一部分残饵,其他或快或慢都会化为粉末了。抛钩越快,饵团越大,被水溶化和从钩上脱落的粉饵越多,于是形成前面一竿溶散的粉料尚未沉底,后面一竿又跟着来了。如此一竿连一竿,在钓点就形成了由雾状水体组成的管子。为食所诱,鱼总是不停地寻找食物,故一进入管子就不走了。然而处于不同生长阶段的鲫鱼在行为上是有差异的。身长25~50毫米的幼鲫、稚鲫不沉底,多离底摄食:介于幼鱼和成品鱼之间,尾重30~75克的鲫鱼尚未形成固定习性,时沉时浮:150克以上的成品鲫则因品种和养殖条件不同,有的沉底,有的上浮,甚至上浮高度都是有区别的。钩快鱼以鲫鱼为对象鱼,在鱼情统一为稚鲫、幼鲫时,招鱼用雾化饵是因为鱼小,本身就有上浮习性。现在钓大鲫的规格降低了,尾重100~150克就称大鲫了,其实有半数是幼鱼,故仍可用雾化饵把它装进管子。除专为钓鱼比赛投放单一的高密度大鲫可取下层雾化,把鱼控制在离底20厘米范围内钓抬头鱼外,混养鱼中攻大鲫都是沉底雾化,很少有垂直雾化的。稚鲫、幼鲫缺乏生活经验,虽习性相同,却处于模仿阶段,一尾上浮了其他鱼模仿,于是层层叠叠,哪里悬浮饵多就聚在哪里,这就是主泳层。如果鱼特别多,挤不进去的就只能在外围或主泳层上下争食了。

泳层乱是把鱼装进管子后的必然现象,只要垂直雾化就无法避免,钓手能做到的是利用浮标探寻主泳层,避免在副泳层上同鱼纠缠。钓快鱼用长脚长尾枣核标就是因为它宜搜索。不过聪明一点,在试塘中摸准鱼的上浮规律,事先设定钓棚也不失为一种办法。鱼口乱,人和鱼各有一半责任。比赛时打浮、击底、钓行程的都有,鱼饵五花八门,二轮后渐渐统一了。可是第三轮又乱了,大边钓底钓离底,中间打浮钓行程,介于边位和中间位之间则没了主意,忽而钓中忽而打浮,枪法乱了。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找不到主泳层,一个层面钓两三尾就没鱼了,换一个深度又钓两三尾。然而不为鱼惑,换一种钓饵效果就不同了。鱼口乱是鱼烦躁了,祸起满塘雾化。在鱼游到哪里都有饵又对吞饵中钩记忆犹新时,拉得浮标七上八下、乱象环生是常见的,对此应减少雾化,还鱼一个安静环境,同时降低鱼饵的刺激性,这样鱼安定了,咬钩就正常了。

有人说钓快鱼就是拼钓饵。可是雾化的泳层纠结制约了钓快鱼,五花八门,味型、状态不同的鱼饵又制造了鱼口乱象,前者虽难以避免却有主泳层可找,后者在规定使用公饵后是否会有转机,尚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