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的方法与技巧。

鱼在不同条件下吸食钩饵的方式是不同的,对各种鱼的吃食动作有所了解,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读漂,也便于钓者准确地把握扬竿的时机。当然,本文所涉及的对象是淡水鱼类。

一、几种淡水鱼的吸食特点

首先来看底层鱼,拿鲫鱼来说,它们在吃食时喜欢头朝下尾朝上,吸食到钩饵之后就会上浮,表现在浮漂上则为轻轻抖动后上送,钓者可在见到浮漂上浮时提竿。

鲤鱼最喜欢在泥中拱食,吃食时比较小心,首先需要试探一番,觉得没有什么危险,或者对其口味,才将饵料吸入嘴中,吸食入嘴后就会走开。钓者看到浮漂先是微微晃动,然后就开始下沉直至黑漂,当看到浮漂没入水中即可提竿。

再来看看水体中下层的鱼儿,比如草鱼,它们吃食的特点是先慢后快,起先是试探性地尝味,觉得合适就会一口吸入,拉着钩饵游走。钓者看到浮漂下沉的机会多于上浮的机会,当漂下沉时,须等到漂的整体浸入水中后才可提竿。

青鱼吃食则比较狠与猛,只要它们发现有食物,就会一口吸走,钓者看到浮漂是上下抖动的幅度很大,继而很快地斜着下沉,此时需要赶紧扬竿。

罗非鱼比较贪吃,只要吃到了饵料是不会松开嘴巴的,钓者看到浮漂很快地颤动,然而又突然停止或者突然斜着上浮,这时就要赶快扬竿。

鲢鳙在水温较为合适的时候吃食比较温柔,喜欢将饵料含在口中,所以浮漂只是很轻地晃动,如果不及时扬竿就会错过机会。到了炎夏鲢鳙吃食的特点是咬着钓饵转身就走,浮漂一般是黑漂或者是拉倒海竿而钓者就要立即扬竿。便于吃食比较像鲫鱼的动作,浮漂先是上下颤动不已,接着立即上浮,最后漂子斜向水面,此时最好及时扬竿。

二、吃口轻重须看季节

冬末初春鱼口较小,因为水温低使它们活动显得比较迟缓与呆板,吃食时动作就十分轻微,浮漂反应的就很不明显,有时浮漂只是轻微地抖动就有鱼中钩了。

夏季与秋季温度较高的时候,水中鱼儿最为活跃,动作比较迅猛,漂相呈现为动作幅度很大,不管是上浮还是下沉,或者斜向运动,都是很明显的动作,看到这样的漂相要当机立断地提竿获鱼。到了冬季水温低,鱼口轻则浮漂有轻微动作即可扬竿。

三、根据水深看吃钩动作

如果钓场的水较浅,在一米以下,此时的水线是很短的,鱼儿只要咬钩,浮漂立马就会有反应,上送与下顿的讯号出现时,可延迟几秒提竿。

如果钓场的水深超过了两米,此时的水线是较长的,鱼儿只要咬钩,浮漂反应时间稍慢,看到有上浮与下顿就要及时扬竿获鱼。

四、钓饵不同,漂相有区别

一般情况下素饵较小,鱼儿进食比较容易,浮漂只是轻轻抖动,钓者可及早提竿;荤饵送至鱼儿嘴边,鱼儿有时有试探性的动作,或者咬到钩饵的边缘,提竿应稍微迟一点,看到浮漂上浮与下顿明显才可提竿。

五、根据子线的长度来判断

比较长的子线,鱼儿就饵之后的动作反应到浮漂上来,时间稍长,钓者不可急于提竿。比较短的子线,鱼儿就饵之后的动作反应到浮漂上来,时间稍短,钓者应及时提竿。

六、根据铅坠来判断

重坠适用于卧钩、流水与浅水,轻坠适用于立钩、静水。适用重坠时浮漂上送的速度较慢,需要早一点提竿;适用轻坠时浮漂上送较快较高,需要迟一点提竿。还有,高坠提竿应早一点,低坠提竿要迟一点。

七、根据水质判断

水质较肥,鱼儿吃食动作慢,浮漂上送与下顿迟缓;水质较瘦,鱼儿吃食动作较急,浮漂动作快而明显;水体不流动的情况下,鲫鱼一般是送漂,水体有流动一般是黑漂现象。滑鱼要么是点漂,要么是缓缓地送漂与平移浮漂。而在少有人钓的水域送漂一般都很明显。

八、看鱼情读漂

小鱼中钩后浮漂是上下不停地颤动,这是小鱼在争抢饵料时出现的难以入口的表现,也有可能使浮漂有较大的被拉走的动作,这是小鱼吃到了钩饵就游走的表现。

鱼群密度很稀时,它们会不慌不忙地试探钩饵,犹豫之后才吞吃钩饵;而鱼群的密度较大,就会发生争抢,鱼儿凭本能快速地进食,所以浮漂动作反应快而大。

编辑推荐

浮漂信号与鱼吃饵动作分析


浮漂的信号和鱼的吃饵姿势是有很大的关系的,不同的鱼,以不同的姿势吃饵,浮漂所表现出来的信号是大不相同的。底钓时,由于饵触底,鱼吃饵时姿势大体相同,都是头朝下身体下倾约45度。体型肥胖,腹部有弧线的大鱼,吃底饵,身体下倾的幅度会更大。

当一条个头小、吃饵动作轻,身体下倾幅度大的鱼来吃上钩时,它轻轻吸动饵的初始阶段,是把饵吸离地面,此时一支灵敏度高的浮漂,会出现向上的小幅度的上送语言。浮漂小幅度上送之后,在鱼嘴里的料饵会再一次牵制住八字环,当鱼进一步把饵下咽或含着饵抬转身、后撤时,浮漂这才被真正地拉动,出现下语言。

如果鱼含着饵抬起身体,浮漂会在小幅度上送之后再一次上送,上送的同时浮漂会向底钩方向横移,这次上送的幅度取决于底钩子线的弯曲度和鱼调整身体平衡的幅度。因为浮漂上送到一定的程度,底钩或在鱼嘴里的上钩,会再一次牵制住八字环,终止浮漂的上送。所以采用悬坠底钓方法时,不需要等浮漂送得很高就可以提竿。

有的鱼把饵吸入嘴里之后,不马上做出以上反应,而是先轻轻的品尝一番,然后再做出反应,遇到这种情况,浮漂会在小幅度半目到一目之间上送之后,出现十几秒的停顿,此时不要贸然提竿。

体型大、吸饵力度大的鱼,即使吃底饵时身体下倾幅度很大,只要是吸轻触底的上饵,会出现上送的趋势,当饵被吸进鱼嘴较深的部位时,由于鱼嘴上唇的阻挡作用,起到向下拉动浮漂的作用。遇到这种鱼吃饵,浮漂会出现刚有上送趋势,马上又转为有力向下。浮漂下沉的力度,取决于鱼吸饵的力量;下沉的幅度,取决鱼鱼嘴的口腔深度。

钓浮时,特别是钓半水浮,由于饵悬在水中,鱼既可以头朝下吸饵,也可以水平状态吸饵,甚至会头朝上吸饵。而鱼在饵的侧下方,头朝上吸饵,浮漂下沉幅度最大,饵被拉动一目左右,灵敏度高的浮漂会下沉一目以上。

鱼如果以水平姿势横向吸离底饵,无论是吸上钩还是下钩,只要饵瞬间被横向翻动的距离在一目左右,灵敏度高的浮漂此时能感觉到一个轻微的短距离的拉力,它会表现出一种与下沉语言有所不同的语言轻轻向下一滑,也就在两三毫米,此时提竿可能中鱼,也可能空竿,为要看饵被鱼吸进嘴时的深度。浮漂在这之后再出现上送,为有效鱼信号语言;出现下沉,有可能是有效鱼信号语言,也可能是鱼快速吐饵造成的(钩饵被快速吐出时,由于它的较大幅度快速摆动,会拉动浮漂,出现一下漂亮的下沉语言)。

当体型瘦的鱼,以较小的下倾幅度吸动轻触底的上饵或下饵,并瞬间把饵移动在一目左右时,浮漂同样会表现为有上送趋势之后接着出现轻微的下沉语言。

鱼如果是吸下钩卧底的饵,浮漂会在无任何征兆的情况下上送或是下沉,甚至直接拉黑漂,应该立即提竿。

鱼咬钩吃饵时浮漂的信号反应


垂钓时漂相若干,对于从浮漂上反应出来的信号是多种多样的,对于新手钓友来说,最是头痛了。摸不清哪种浮漂信号是鱼咬钩的信号,哪种浮漂信号是戏钩信号。其实,我们在进行垂钓的时候,认清几种漂相,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浮漂信号就行了。我们不仅仅要学会看懂鱼儿咬钩的信号,而且,要会从这些信号里面读出是哪种鱼咬钩、鱼的个头有多大、以及鱼儿只是碰撞钓饵作探测、还是已经咬进口中,或是已经吞咽进嘴里等情况。

1、顿漂

当浮入水后停止,浮漂的漂目一般会下顿1~2目,这种情况是鱼将鱼饵吸进嘴的瞬间,浮漂产生下沉的动作,这就是通常我们台钓时所谓的顿口。出现顿口时,浮漂一般会下顿1~2目,当然天气冷,鱼吃口轻时可能只有半目的下顿。

2、送漂

鱼漂慢慢从水中升起时,称之为托漂。托漂一般是鲫鱼上钩的反映(也有人称托漂为送漂)。在托漂时,应进一步观察漂的动静:如托漂的速度较快,咬钩的鱼很可能是鲢鱼;如托漂的速度很慢,则咬钩的可能是草鱼;而鲫鱼和鲤鱼如果咬钩,则托漂的动作会显示得不快不慢。

3、黑漂

钓鱼老手把鱼漂拖入水中的现象称为黑漂,或者叫做吃漂。出现黑漂的现象,很可能是有比较大的鱼或比较凶猛的鱼咬钩,若黑漂入水的速度很快,咬钩的鱼很可能是肉食性鱼类中很凶猛的鱼种,如黑鱼或鲶鱼等;若是鲤鱼咬钩,鱼漂进水的速度就要慢得多。

4、闹漂

有时,在钓钩放入窝点之后,浮漂不断地出现不规则的上下抖动,这种现象,钓鱼届称之为闹漂。这时被称为打搅的或小混子在捣乱,即一些令人讨厌的小虾、小泥鳅小鱼在抢吃钓钩上的饵食,他们的小嘴吞不下钩,却能把钩上的钓饵很快吃得精光,使垂钓者不得不频繁补饵,叫人十分恼火。遇到这样的情况,只得换个钓点。

5、移漂

还有一种很可能会遇到的情况是,鱼漂出现极为缓慢的下落,过一会儿又慢慢地上升。再过一会,又出现鱼漂被移动了位置,移动3-5厘米之多,这种现象被称为移漂。这种情况的发生,很可能是河虾用大爪取走钓饵造成的。还有一种就是发现浮漂倾斜着在水中移动的情况,这情况也叫移漂,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鱼儿将饵吞入了口中,并且在水平方向游动。一般出现这种情况及时抬竿的话,中鱼的机率是非常之大,而且这种情况,多半是体型相对较大的鱼儿。

鱼在水底吃饵时浮漂的反应详解


一般来说,淡水鱼尖摄食进食,实际上都有一个过程。我们在垂钓的时候,要把握好鱼摄食过程,对于掌握提竿时机有很大的帮助。这些吃食过程及动作反应到浮漂上,因此解读浮漂漂相就成了所有钓友们最重要的事情。接下来与大家一起探讨一下鱼摄食过程及不同对象鱼吃食时浮漂漂相反应。

一、鱼摄食过程探知

一般来说,鱼吃食需要有个过程,就好像人吃饭之前要先洗手,再准备碗筷一样。那么鱼吃食的过程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可以把他们分为四个步骤:试探、触探、品味、吞食。

1、试探

一般来说,当鱼儿发现食物时,机警的鱼儿当然不会马上就吞食,而应该有一些试探的过程,试探方式一般为游近食物,以身擦、尾扫、鳍碰,探其有无异常,如有异动马上就会跑得远远的,因此这时候浮漂漂相出现的一些不正常的吃食反应时,应该要沉住气。当然如果遇到生到鱼,从未被钓过的区域的鱼儿,而且还是群居抢食时,基本上无试探。但是现在这样的区域太少了。因此,鱼摄食过程中,试探基本上是都有的动作。特别是大体型鱼更是如此。而小体型鱼警惕性低很多,这个动作还是会进行,只是可能为稍加试探就完了。

2、触探

以触觉探明食物之软硬、新陈,是否可食。这一动作一般伴随第一步中的试探一起。

3、品味

吞口立即吐出,或是以唇半含饵食,反复品味,这个阶段仍然属于试探的过程,只是在这里鱼儿有心吞食怕又有危险,再则试试鱼饵的味型,所以也有此动作。很多钓友看到浮漂有动作,赶紧抬竿,有时候会中鱼,而有时不会中。原因就是因为这个阶段,吃吞口时还未来得及吐出,就正赶上钓友提竿,所以中鱼了。而抬竿不中则是因为鱼儿已经饵吐出,所以几不会中鱼。因此在这个阶段看到钝口后抬竿,要抓得好,方能中鱼,而这个阶段浮漂漂相多半个钝口,或是下沉一到二目,再回位。

4、吞食

在经过一系列试探之后若食物味道适合口味,则食欲大振而吞之,若不适合口味,则弃而游走。在这个时候表现出来的浮漂浮相一般是黑漂,移漂或是送漂的状态。

二、不同对象鱼吃食时浮漂漂相反应

不同的对象鱼,虽然都有像上一点所说的吃食过程,但是吃食的习惯不一样,浮漂漂相反应自然也就不一样了。接下来说说不同对象鱼吃食时浮漂漂相。

1、鲤鱼吃食浮漂漂相

鲤鱼属底层鱼类,它爱拱泥寻食。当它发现食物后,也会有围着食物游弋转圈的动作,然后吞食再吐出,而只要对其口味,就会一口叼住拖走。水面浮漂出现先微微点动几下,即便就将浮漂拉入水中(黑漂)现象:有时由于微微点动看不清,只见浮漂拉入水中;有时也会出现送漂或打转的现象。当黑漂或走漂时提竿十拿九稳得鱼。由于现在很多水域的鱼钓得很滑,往往鲤鱼漂相黑漂的很少了,基本上就是钝口及轻颤。

2、鲫鱼吃食浮漂漂相

鲫鱼吃食与鲤鱼吃食截然不同属底层鱼,是在水底觅食。鲫鱼吃食是最斯文的,当发现食物后,一般先用身体蹭或用尾巴扇,待查明无异常后,才借助水流吸入口中,随即抬头。水面浮漂显示点几下,而后被托起。这是鲫鱼咬钩典型的表现。

3、草鱼吃食浮漂漂相

很多钓友都觉得,草鱼吃食浮漂漂相是最好认的,因为他没有多余的杂动作,基本上就是发现鱼饵可食之后一口吞下便走。草鱼属中下层鱼,在水中游动速度极快,见到可食的食物,见饵便吞,拉近十足,不像鲫鱼、鲤鱼先有小动作,水面浮漂反应是突然被拉黑。当水温较低又是底钓时,它咬钩动作就较轻,水面浮漂反应是在一两目之间升降起伏,不拉黑漂。

当在深秋,水温进一步降低时,草鱼吃食就会在口中含着不动,水面浮漂反应是出现悄然上升一目并停在那里不动。出现这种情况时,必须先抖动一下,而后提竿将其钩牢。

4、鲢鳙鱼吃食浮漂漂相

鲢鳙鱼是滤食性鱼,吃食不靠咬和吞,而是张大嘴吸吮,连水带食一起喝入口中。当鱼钩在吞吸时没有被吸入口中,浮漂上的动动就是上下轻微颤动,如果被吸入口中,水面浮漂反应是迅速下沉。

5、鲶鱼吃食浮漂漂相

鲶鱼是比较凶猛的肉食性动作。因生性凶猛,见到食物不商量,不计后果,吞下就走,水面浮漂的反应绝大多数为黑漂。但是一般水域中因为鲶鱼远比其它鱼种来得少,很多钓友并不知道鲶鱼吃食时浮漂的漂相。不过,只要黑漂了就抬竿,准是没错的。

鱼的吃口无力与浮漂下顿动作不清晰的原因


看着旁边钓友上鱼又多又快,上鱼效果非常好,羡慕之极。于是放下脸面,向旁边钓友索要了一了团鱼饵,心想着这样一样的东西,鱼儿你总得吃了吧,哪知道,仍然没有很好的鱼口出现,浮漂下顿动作无力,吃口不清晰。这可急死人,到底是为什么呢,难道真是人品有问题,长相决定待遇吗?

其实啊,并不是老天对你不公,也不是鱼儿喜欢帅哥,是因为你自己对钓鱼细节的把握不够严谨,对鱼情分析不够准确,对用饵用漂用线过于大意,对钓鱼理念理解不够透彻造成的。如何变化才能有更大的钓获呢?请听以下分析。

鱼儿是不是真的像我们所想象的那样,见饵就吃,对饵料没有什么要求啊?事实并非如此,饵料味型不对路,饵料状态不好,饵料过大过硬,都会影响鱼儿的食欲,都会让阻碍鱼儿的正常吃食。小鲫鱼喜欢腥、奶香,大鲫鱼喜欢香腥,鲤鱼喜欢发酵味,喜欢腥香甜,草鱼喜欢酸香味,鲢鳙喜酸臭味。这些不同鱼类所喜欢的基本味型原则你得清楚吧。我们的窝料味型和钓饵味型要一致,才能更好的降低鱼儿的警惕性,用什么材料做窝打窝,就用什么做为钓饵。比如我们常见的用红薯麦粒发酵打窝,那我们可以在钩子上也挂这些做为我们的钓饵。

如果是面对黑坑喂养池的鱼,我们就要使用原塘颗粒搭配商品饵方法来进行垂钓。对于那些长期被钓放的鱼,对我们的浓香的商品饵已经产生了警惕性和厌恶感,虽然用商品饵能把鱼儿引过来,但要想它们正常的进食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时我们就要使用原塘本味的饵料,或搓或拉,来降低它们的警惕性,以便更好的吃食。

味型对路了,饵料的状态就变得尤其重要了。做成一款好的拉饵,这款拉饵开制出来就要雾化性佳、松散性佳、附钩性要佳、适口性要佳,鱼儿吃起来才不挡口,毫不费力。做成一款搓饵,那它要软粘,不能太硬,能随心所欲的搓大搓小。这就对我们的开饵技术有一定要求了。

鱼儿吃得不顺畅,有可能出在我们浮漂的选择上,浮漂号数选择过大,吃铅过重,特别是在冬季,鱼儿吃口轻的时候,浮漂用得过大,会出来浮漂动作出现得不够干脆,上下蠕动,抬钓竿又不中鱼。这时我们就要换一支小号的浮漂,一定会有出奇的效果。

鱼儿吃得不顺畅,可能和钩线有关系,钩子是不是大了一号,鱼儿吞食时有一挡口,吃到嘴皮一拉就拉破鱼嘴跑鱼了。子线过粗过硬,鱼儿同样吸食起来费力挡口,警惕性增加,同样影响我们的鱼获。

所以,影响你不上鱼,影响你上鱼多少的因素有许多, 我们要是不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实际垂钓中多变化,是很难取得好收获的。

鱼吃钩时浮漂的反应动作浅谈


在每次抛竿之后,浮漂都会出现一系列的动作直到站稳,以及后来的鱼儿吃钩信号产生,这些动作过程中不仅会受到鱼儿觅食的动作的影响,还会受到环境水流等方面因素带来的变化,但是垂钓的过程中也就只能依靠浮漂的动作来判断鱼口信号,如何在各种各样的信号中找出有效的信号提竿中鱼呢,这里就把浮漂的漂相动作分为四个阶段来逐步分析,当掌握了鱼儿在四个阶段的吃钩反应动作之后,渔获方面就会得到有效的提升。

在分析四个阶段之前先来了解下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从抛竿到浮漂站稳的整个过程,先是抛竿、压线、横向位移、翻身站立、浮漂下降、钩饵触底、小幅度的回升然后到固定目数站立,而不少钓友通常只是关注目数站立后出现的漂相,而站立之前的漂相就会被忽略,这种错误的做法会错失很多中鱼信号,首先的做法就是选择一款质量好漂相反应真实有效的浮漂。

一、直立前的漂相

抛竿压线之后,铅坠在下沉的过程中会拉动浮漂,此时浮漂会从平躺到横向位移然后倾斜翻身到最后的直立,一般情况下没有外界因素干扰的话,这一系列的动作是非常清晰规律的,而在这个过程中若是鱼儿吞钩的话就会有一些改变。

首先就是平躺的时间变长,或者是位移的速度加快,也可能是在翻身的过程中会出现停顿或者翻身速度加快,以及位移的时候改变方向和浮漂翻身之后倒漂等等。

二、直立下降中的漂相

当浮漂在水中翻身站立之后,钩饵钓组会拉动浮漂,浮漂会有一个匀速下降的过程,当钩饵触底之后会轻微的上升然后停留在固定的目数上,这些浮漂动作如果没有外界因素干扰的话会表现的很轻柔优雅,但是出现鱼讯的话这些动作会出现以下的改变。

首先下沉的速度可能会加快;翻身后不会下沉;减速的过程延长并下沉;下沉的过程中会出现停顿或者突然上顶以及横向位移等特征;还有就是超位站立。

三、定位后出现的漂相

当钩饵牵动浮漂下沉,当钩饵触底后浮漂呈现出固定的漂目,此时钓组之间处于平衡状态,不少钓友主要关注的就是钓组平衡之后的漂相,此时有鱼讯的话漂相会出现以下反应。

会出现很明显的点顿;点顿之后会出现较为缓慢的抬升;点顿后出现黑漂;点顿后出现斜沉;点动小幅度的抬升后停止;点动抬升后出现突然下沉的漂相;有时候会出现频率较快的短促连续浮沉;颤动和快速上升后倒伏;缓慢上升2目左右停止不动等等。

四、移动后出现的漂相

活动的食物才会引起鱼儿的注意,在垂钓过程中鱼口不好的时候需要逗弄钓饵让钩饵处于活动状态增加诱鱼效果,但是逗钓的时候会打破浮漂的稳定状态,浮漂会随着逗钓的动作出现抬升然后下降到再度定位,在这一些列过程中如果出现不正常的漂相可能就是鱼儿吃钩的信号,通常表现为以下几种反应。

1、在压线进行牵引的过程中,浮漂本应该是朝着杆稍的位置横移并轻微下降,但是如果出现突然加速下沉或者抬升的漂相的话,就是鱼儿吞钩了。

2、在压线之后,正常情况下浮漂会有抬升复位的一系列过程,如果复位的时间比较长或者出现明显的过位,也是鱼儿吞钩的动作反应。

3、当浮漂再次定位之后,出现上述的三种漂相也是鱼儿吃钩的反应。

当对漂相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整体掌控的话,上鱼率会有明显的提升,复杂的东西就会变得简单明了,但是必须注意的是要全神贯注的观察漂相,有浮漂动作产生是就要及时提竿中鱼,垂钓的时候最好使用竿质轻巧的钓竿,长时间持竿不会太过疲累。

出现鱼吃饵时鱼钩挡口现象的原因与解决办法


鱼儿天生胆小谨慎,想让一条鱼儿吃到钩饵是要经历很多准备和一波三折的变化,然而鱼儿好不容易发现了食物想要把钩饵吃入口中的时候,却出现了挡口的现象,挡口轻的话只是吞钩稍微困难,影响到上鱼的速度,而挡口重的话鱼儿吃不到口中,察觉到食物有异样就会受到惊吓,对垂钓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先得了解挡口产生的原因,然后再来说下解决的办法。

第一、钩型和饵团

1、在垂钓的过程中最为常见的挡口原因是拉饵时拉丝的残留和搓饵的大小以及饵料的硬度问题,但是归根结底的来看,最直接的影响还是钓钩的大小和钓钩造型所导致的。

2、正常情况下垂钓大鱼的话会用大钩,垂钓小鱼需要用小钩,这是因为鱼儿开口幅度的限制,如果鱼儿张口最大也无法把钓钩吞入口中,就会出现挡口的现象,所以说垂钓多大的鱼使用多大的钩是一个基本的标准,也有钓友为了让鱼口更好,使用小钩钓大鱼,虽然大鱼吃钩方便了很多,但是脱钩的风险也高了很多,这样未免就得不偿失了,所以钓钩选好是关键。

3、当然钓钩选好之后,如果把饵料搓的太硬太大,或者是拉饵的饵团做的过大,拉丝太多都会出现档口现象,这就会导致有漂相动作产生却频繁空杆的现象,这个时候就要把搓饵做的小一点软一点,鱼口就好了很多,命中率也高了很多。

第二、拉丝的残留

1、在拉饵钓的时候,如果拉丝有残留也会出现档口,但是有的钓友会认为是钓钩型号没有选对,认为钓钩使用的太小,所以就会认为加大钩型加大拉饵团,鱼儿一样能吞得下,就不会出现档口问题。

2、而调钓方面出了问题,鱼儿咬钩的时候浮漂没有动作产生,但是吐钩的时候浮漂出现了信号,如果此时钓钩上残留有少量拉丝的话,受到影响不大,鱼儿吐钩的时候浮漂出现动作的话,此时提杆钩尖很可能刺到鱼嘴上,但是钓钩上残留的拉丝比较多,就会影响钩尖挂到鱼嘴,也就会出现档口,刺不到鱼儿。

3、所以说在垂钓时拉饵钓鲫鱼的时候,调制饵料时添加的拉丝粉比例以及开饵之后做出的状态都会影响到鱼儿吃口,并且挂饵操作方面也需要注意,减少拉丝出现的,并且每次换饵都要把钓钩上的拉丝残留给清除掉,让钓钩始终处于锋利无比的状态,另外选用的钓钩钩尖要锋利。

第三、引逗的次数不要太多

1、在垂钓的时候如果鱼口不好,钓友通常都会采用挑逗的方式引起鱼儿的注意力,从而提升鱼口,但是也有钓友引逗方式不正确也会影响到垂钓效果的。

2、比如说正常情况下,挑逗三两次如果没有吃口动作的话就会提杆更换饵料,而如果操作不合适的话,挑逗太多次不仅不会起到好的作用反而会影响诱钓效果。

3、因为拉饵整体看起来用骨肉来形容的话,饵料属于是肉,而拉丝属于骨,不管在垂钓的时候拉饵的状态做的再好,经过三五次的挑逗之后,钓钩上的肉渐渐脱落散尽,也就是饵料渐渐散落,鱼儿主要吃的是肉,而剩下的是骨,也就是拉丝,对于鱼儿的吸引力就下了很多。

4、所以说挑逗是需要注意一些技巧的,要合理安排挑逗的时间以及挑逗的频率,要根据自己的节奏和窝点鱼口状况来进行调整,如果鱼口较差就加强挑逗频率,若是鱼群密集比较活跃就需要减少挑逗频率,并想方设法给鱼儿一个好的进食环境,不然一味挑逗的话,不仅会累的慌,并且鱼口也不见的好。

上述的现象主要是针对鲫鱼的吸口进行的探讨,而垂钓草鱼或者蓝刀以及鲮鱼等其它鱼儿的时候需要灵活改变,了解这些问题,知道解决办法之后,别忘了带上合适的钓竿哦。

钓鲫鱼时浮漂的反应与常见漂相分析


浮漂在我们垂钓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鱼儿吃钩的一举一动都需要依靠漂相的反应来判断,从众多不同的漂相中找出真正的鱼口并及时提竿中鱼,这样才能保证钓获量,在我们平常的垂钓中基本上以鲫鱼为主,这里就说下关于垂钓鲫鱼时最为常见的漂相。

一、顿口

在进行钓底的时候,水中的钩饵和铅坠以及浮漂以下的各个配件总和的重力与浮漂的浮力处于对等的关系,此时浮漂上的目数就是平衡状态下的目数,当鱼儿发现钩饵的时候通常都会比较小心的在附近盘旋一阵,才会进一步的探食,直到觉得食物比较适口才会吞钩,所以当鱼儿把钩饵吸入嘴中的时候,浮漂和钓组之间的平衡受到鱼儿的吸力会出现有力的下顿,而浮漂产生的这个动作幅度大小和鱼儿的吸食力度以及线组的粗细灵敏度,还有水深都有一定的关系,想要让浮漂准确的表现出漂相,最好搭配合理型号以及线体质量好的线组。

二、顶口

1、在钓浮或者钓离底时候会经常出现顶口的情况,一般在钓浮的时候线组之间的灵敏度基本达到了最高点,而钩饵在水中悬浮的时候会随着水流到处晃动,鱼儿发现之后就会前来吞食,这个漂相和钓底的漂相有很大的不同。

2、鱼儿在水中游动的时候会优先选择活动的食物下口,所以本能的觉得移动的钩饵就是可口的食物,就不会有过多的试探动作,大多情况下会直接游到钩饵附近吸入口中,而这种情况下鱼儿是朝着钩饵游动,这就导致了鱼儿的吸力和钩饵移动方位力度会相互抵消,出现很轻微的顿口,这个漂相如果不注意的话很容易忽略,这时会有一个问题就是鱼儿吸食的力度和钩饵移动的力度互相抵消的话,浮漂应该不会有动作产生的也不会有顶口的漂相,其实不然,顶漂的产生和鱼儿移动的方位有很大的关系。

3、鱼儿在吞饵的时候身体会一直处于游动状态,基本不会停下来,并且鲫鱼一般都会仰头吸食中上层的食物,在吞掉钩饵之后还会继续向上游动,带动了钓组之后,减轻了浮漂的压力,浮漂就会上顶,但是大鱼和小鱼在这种情况下吃饵的漂相动作又不一样,大鲫鱼游动的比较稳重速度也比较慢,但是吸饵的动作比较大,浮漂受到吸力会出现下顿的动作。

4、钓浮的鱼情是50克以下的小鲫鱼时出现的漂相基本上都是顶口,但是在钓底的时候也有可能会出现顶口,和使用传统钓时出现的顶口类似,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线组不太灵敏也或者是有顿口的漂相产生时没有注意到,而鲫鱼游动的时候会和水底保持一些距离,并且鱼体越大就会离水底越远,发现有食物的时候通常会头向下就饵。

5、把鱼儿吸入口中之后,鱼儿会浅尝一下食物的味道以及是否有危险产生,随后就会直接吞钩入肚,在这个过程中鱼儿会恢复到之前的游动动作,在吞食钩饵的时候,钩饵的重量会被鱼儿承载,浮漂就会上浮 ,此时提杆刺鱼基本上都会刺的比较牢比较深。

三、接口

1、在鱼情比较快的时候,通过快频率的打杆,鱼儿会在钓点形成比较密集的鱼群,饵料的味型和状态也比较符合鱼儿的需求,也会对抛竿形成了一定的条件反射,抛竿入水后就会迅速的争食,就会出现截口的情况,所以越是在鱼情好的时候就越要用好饵才能提高上钩率。

2、这个漂相的动作通常会使一个轻微的停顿,因为鱼儿会在窝点等待钩饵,当抛竿入水之后,钩饵还在下沉的时候鱼儿就会迅速吞食,此时本来处于下沉状态中的浮漂就会出现停顿,要及时做出反应立即提竿刺鱼,这就需要钓友随时注意集中力并快速的反应,在垂钓快鱼的时候,最好使用轻质的硬调钓竿,能够加快打杆的频率。

3、在鱼儿抢食出现截口的时候会出现这么一个情况,由于鱼儿在抢食,所以吸食的力度会比较大,浮漂在下沉的过程中,鱼儿猛然过来直接吞饵的话,浮漂就会加速下沉,所以钓截口主抓停顿和加速。

四、黑漂

这个漂相非常简单直观,就是鱼儿在游动的过程中吞掉钩饵并继续游动,浮漂会被拉入水中慢慢沉没,是典型的吞钩漂相。

台钓调漂与浮漂吃铅的知识解答


浮漂吃铅比就是整支浮漂比重的外在反应,一般吃铅比越大意味着整支浮漂的比重越小。因此,选择漂时吃铅量是不可忽视的因素。那么水深不同,吃铅量如何选择?面对钓友们的疑问,看看高手在线嘉宾的解答吧!

三四米水深浮漂吃铅多少合适?

问:水深三四米钓鲫鱼,请问该如何选择浮漂,吃铅量多少合适?

答:水深三四米,建议选择稍微长一点的浮漂,大概50公分的浮漂,吃铅量可以稍微大一点,可以选择1.5克或2克以上的,这样能够有效的将主线拉直,出口动作更明显。

野钓如何选择浮漂吃铅量?

问:绵阳野塘钓鱼,水深1.5米左右,鱼密度一般,主钓鲫鱼和裸班,密度一般,请问饵料如何搭配?浮漂吃铅量多少合适?垂钓过程中浮漂出现慢慢向下阴漂和慢慢的或上升,是什么原因?

答:四川地区钓鲫鱼和裸班,饵料可以选择虾肉配合白饵,线组可以用1.0号主线,配合0.6#或0.4#子线,调五目钓四五目;水深1.5米左右可以选择1克以内的吃铅量即可,浮漂慢慢向下阴或上升,可能是鱼在水中撞线,尽量将饵料的附钩性增加,或者选择蚯蚓作钓。

水深两米浮漂吃铅如何选择?

问:垂钓水深大概两米,小鲫鱼个体三两左右,有一定的走水,请问该如何选择浮漂及吃铅量,偶尔出现轻口问题该如何调钓?

答:水深两米左右,浮漂吃铅在1.2克左右,不要超过1.2克,由于有一定的走水,可选择接近50cm长的枣核型浮漂,漂尾稍微细一点,调五目钓四目即可。鱼口偏轻,调钓一定要精准,前期可以调四目钓三目,口轻可以调四钓四,因为子线弯曲度更大出口会更好;如果浮漂没动作扬竿却中鱼,很可能是钓的过钝,或者线组过粗,建议冬季钓轻口鱼,线组要比平时放小一到两个号。

冷天钓鲫鱼如何调漂?

问:冷天钓鲫鱼,调五目钓两三目,有时很好的顿口却打不到,是不是调钓过灵,请问这种情况该如何钓鲫鱼?

答:冷天钓鲫鱼,尽量不要调的过高,钓的过低,因为调钝钓灵的方式容易造成空竿,可以调三四目钓三四目,让子线弯曲,给鱼一个正常吃饵的过程,如果子线拉的过紧,鱼吃饵容易挡嘴,应该钓的稍微弯曲一点,调几钓几的形式比较适合。

浮漂的吃铅量简单分析


老钓手都知道.取用调目.钓目时都有一个应对变化时的最佳起点.在选用浮漂时是否也如此呢?

依俺个人经验,对于鲫鱼口.选用多在1克至2克左右最为多见。野域垂钓鲫鱼条件和环境都较为复杂..浮漂的吃铅量可偏大.竞池及条件较好的水域.浮漂的吃铅量应尽量偏小。

如果在1克至2克之间将其分为10等份.也按0.618黄金比例去分割.一份为0.4克.另一份则为0.6克。也就是说理论上取用1.4克.应该是选用浮漂吃铅量的最佳起点。

野域垂钓鲫鱼选购浮漂吃铅量可在1.4克至2.6克左右.可在不大于3克为限.去选购.选用为宜。

竞池及条件较好的水域.除浮漂的吃铅量可在1.4克以内尽量偏小以外.影响钓组整体质量的浮漂自重为另一选购的标准时.应该也是愈小愈好。

而野域实钓鲫鱼.依情况.选用浮漂吃铅量1.6至1.8.及1.8至2.4克.作为应对变化时的最佳起点.也多为常见和理想。浮漂吃铅量的选购范围和选用起点也可以是很简单的。

一支吃铅量1.6克左右的浮漂.从漂尾根至尾尖可吃铅约为0.1克左右.而一支吃铅量2克左右的浮漂.从漂尾根至尾尖可吃铅约为0.15克左右.相差仅为0.05克左右.分至每一目相差应在0.005克左右。由此可见.小漂灵大漂钝的差别之一.不同的吃铅总量及范围.主要还是表现在钓组整体质量在应对鱼口时的影响上.确实也是需要去关注的......

常见的漂相分析与浮漂的变目


鱼漂对于垂钓而言是非常关键的钓具之一,而且我们钓鱼人都称鱼漂是我们在水下的眼睛。而且几乎所有的钓法都会用到鱼漂,当然无漂钓法除外。而且传递鱼咬钩信息的主要工具,通过鱼漂我们可以判断最佳的提竿时机。但这些都离不开我们对漂相的准确判断,但关于漂相你又了解多少呢?今天我们就来对漂相做个简单了解吧!

常见的漂相

通常情况下,由鱼咬钩所引起的漂相大约有这3种,分别是:1、送漂;2、截口(顿口、顶漂、静止);3、下顿(黑漂)

只要是由于鱼咬钩所引起的大概都是这样的,但这三种又能够进行细分,例如:截口,可划分为钓饵下沉时鱼漂突然的停顿、平移或斜拉;下顿,又可体现为黑漂、点动或连续小顿。

这些都是由于鱼吞钩所引起的,但你知道吗?还有些漂相并不是由鱼吞钩所引起的,接下来我们就重点介绍一下非鱼吞钩所引起的漂相,请看以下分析:

一、鱼漂到底后阶段性上浮

有些时候我们在使用干散饵或雾化能力好的钓饵垂钓时,鱼漂会常常出现慢慢上浮的现象,例如:从1目慢慢上浮至5目;从1目上浮至2目稍微停顿后又上浮至3目等。这些都是钓饵在饵钩上缓慢散落所引起的,因为鱼漂处于平衡的状态,当钓饵比重减轻后鱼漂就会上浮。

但这时鱼漂通常是呈均速上浮的,但干散饵通常是采用粗大的颗粒制作而成的,因此饵料都是一大块一大块的掉落的,因此鱼漂才会断断续续的上浮。

二、鱼漂到位后的变目一

我们有时会遇到这样的现象,则是:投竿后钓饵到达水底,这时在鱼漂在水面显示为4目,但后面鱼漂开始缓慢的下沉,从4目下沉至3目在下沉至2目,导致发生这样的现象产生原因大概有2点,分别是:

1、鱼漂有轻微走水的现象,但我们没注意到;

2、水域底部存在过厚的酱层(酱层:就是指淤泥层),不仅黑坑中存在酱层,野钓时也会存在。

这时我们只需将鱼漂调目调高就可以轻松解决了。

三、鱼漂到位后的变目二

上述中鱼漂变目是缓慢的,但有时明明是钓2目,但下次投竿时鱼漂就变为1目或3目。导致这样现象发生的因素是以下几种:

1、水域底部不平整,投竿落点不准确;

2、水面上漂浮着杂质,例如:水面上漂浮着与灰尘、绿藻类似的物质。

3、鱼漂吃水:这点是最重要的,但也最容易被我们的忽略的一点。

冬天鱼的吃口小 浮漂就该这样调


冬天,因为鱼的吃口小、动作缓慢、活动范围小等因素,鱼咬饵的力度弱,动作比较轻,在这种情况下,浮漂如果调的不灵敏,很难发现中鱼,也容易出现跑鱼现象。对于调漂来说可以简单的掌握住一点就是浮漂的剩余浮力小于鱼咬饵的力量就行。看似简单的一句话,真要做好并非那么容易。下面来看一下资深钓友根据自己的经验分享给我们的一些冬钓调漂的方法。

在长期冬天钓鱼过程中会发现钓钝不易钓灵。比如,调4目钓2目拉小饵,将两钩下入水中后,一个钩会轻微碰到水底部,另一个钩会悬空在水中。鱼因在浮漂剩余的浮力作用下很难把饵吞入嘴中,一吸漂尾往上一提,浮漂会出现轻微的上下晃动的信号,也可能没有信号。

面对这种情况,有的钓者自认为应该将漂往下推换成钓1目,结果却会是事与愿违。但若换成调4目钓4目多一些点,此时双钩入水后应该是一个钩轻微碰到水底部,另一个钩是碰到水底子线成弯曲状态。在这种情况下鱼吞饵不用再去克服浮漂剩余的浮力,可以很顺畅地把饵吸入口中,这时就会出现浮漂上下晃动的信号。

另外,可能大家常说调高是灵调低则为钝,也有的说调低是灵调高则为钝。对于灵和钝来说,它们是相对变化的,冬夏时变化比较大,学会要因时而宜。其实无论怎样调,怎样钓,只要可以上鱼那便是灵,反之则就是钝。

根据经验所谈在冬天钓鱼的时候,建议将钓目调的稍微高于调目是常见做法,调的目数要比其他季节低,通常硬尾浮漂是调三目钓三目半、调四目钓四目半最为合适,鱼获效果也最佳。

不要去定式浮漂语言的表现。一样的浮漂和线组在不一样的环境条件下浮漂语言的表现形式是不一样的。比如,在某一窝点有很多鱼活动,鱼在争抢吃饵的时候浮漂上下晃动的比较明显,反过来一部分路过此处的鱼因本能反应去咬饵,这时浮漂的反应可能只是下沉或者上顶一些。所以不要观察浮漂语言定式化,要善于捕捉浮漂各种的异常的表现,并抓住不错过,便可收获颇丰。

冬天钓鲫鱼浮漂的选择。不同型的浮漂对调设钓目有一定的影响,一般说冬天钓鲫以瘦身超细尾为佳。它的好处是在浮漂活动的时候产生的阻力会变小,超细尾的可以大大缩小浮漂的剩余浮力,这可以更好更准确的收集到浮漂的信号。

这些方法并不是唯一的,也不是适合所有人的,我们要根据自身遇到的具体情况来做出相应的变化。锤钓时不能以不变应万变,要以变治变。另外钓鱼是一项注重实践操作的活动项目,多多去练习,实地去钓一些鱼,找到适合自己的垂钓习惯的方法最佳。

实践证明鱼吃钩时浮漂下顿原理


高手钓鱼,以快制胜。钓快鱼,就必须善于钓口动漂。抓住咬钩第一时间,抓住最佳时机,才能够高速度高效率。但是纵然是高手也会有一个疑问,就是口动漂,为何会出现下顿的现象?本文就为大家详细的解说一下这个下顿的原理。

所谓口动漂,就是鱼儿刚刚吞饵入口一刹那的漂相,主要是漂尾有速度有力量的一顿。〔而体动漂是鱼儿含着钩饵抬头起身或者游走时的漂相,通常是平稳缓慢的下沉或者上送。〕

鱼儿吞饵入口一刹那,为什么会出现下顿漂相呢?钩饵卧底,在所谓盲区之外,鱼儿俯身向上吞饵〔钩饵进入了盲区〕,漂尾究竟有没有反应?

要明白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从一个人人可以动手的、具有说服力的简易实验入手。

在桌面上铺一张纸。取一段线 AB。A 端连接坠子〔可以用铁钉等代替〕。 B端连接鱼钩〔可以用别的物件代替〕。坠子A上连接一段线代表主线〔也可以省略〕。

以坠子为园心、子线 AB 为半径用笔在纸上画一个圆圈,表示所谓的钩饵移动盲区〔见图一〕。

用手牵着 B点向上方连续移动,子线弯曲松弛,坠子不动。当然,可以想像,浮漂不会有丝毫的反应。这正好符合盲区论的结论:钩饵在盲区内移动时浮漂没有反应〔见图二〕。

在靠近B点处直立一支铅笔,牵着 B点绕着铅笔〔 O点〕横向、向上、斜向上移动。坠子一定会向下移动。不难想像,浮漂必然向下移动〔见图三〕。

鱼儿俯身吞食钩饵,钩饵进入口腔的同时也进入所谓盲区。钩饵相当于 B点,上唇相当于 O点〔图三的铅笔〕。上唇阻挡子线并且使子线绷紧。绷紧的子线必然拖动坠子。由于鱼儿吞饵具有冲击性,于是产生浮漂的下顿〔见图四〕。

这个简单的实验,可以说明鱼儿吞饵时浮漂下顿的力学原因。也可以明白子线传导拉力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让我们想起了中学课本里的滑轮。还可以看出,下顿与子线长短没有什么关系。下顿与吞饵的力度、速度和深度有关。吞饵力度、速度、深度大,则下顿力度、速度、幅度大。反之,信号微弱。

同时,这个简单的实验,无可辩驳地证明了:鱼吞饵进入所谓盲区并非浮漂没有反应,恰恰相反,有明显反应〔如果有反应而不明显,可能是钓组调得不够灵敏或者漂尾太粗〕。

如果家里有大的鱼缸,也可以做一做几年前就有人介绍过的、马建华先生又提起的一个实验。用粗一些的胶管,斜向上把触底的或者悬浮的钩饵吸进胶管内〔注意,一定要吸进去〕,漂尾一定会下沉,吸得越深漂尾下沉越多。用爆发力吸入,漂尾明显下顿。胶管口相当于鱼口,阻挡子线而使子线改变方向并且绷紧、传导拉力。

我们还应该看看很不起眼的一个问题水对子线移动的阻力。子线移动速度越大,水的阻力也越大。水的阻力作用于子线的每一点上,于是子线移动时呈现规则的弧形〔与桌面上实验子线自由弯曲而且松弛的情况大不相同〕,绷得比较紧。弧形的绷紧的子线有一定的张力,拉动坠子向下移动。水的阻力实际上相当于实验中的铅笔的阻挡作用,只不过无形罢了。正因为这个缘故,鱼儿斜向上拖动浮漂〔在所谓盲区里〕,浮漂不是上送而是下滑或者黑漂。

钓快鱼的实践让我们知道,鱼动漂动,钓组一触即发,高手识讯如神,一小时可以钓鱼300多尾。如果真有所谓盲区的制约,恐怕就只能钓慢鱼了。

实践和理论都证明,盲区论是脱离实际的当然也是错误的理论。

产生错误的原因,从盲区论作者的思维方式看,只是片面地注意了几何图形,而忽视了更为重要的力学分析。不注重浮力、重力和各种情况下子线如何传导力的分析研究,几何图形设计得再漂亮,不仅徒劳无益,而且会在错误道路上越走越远。

以上钓鱼技巧就介绍到此,希望《鱼吃饵时吃口的轻重与浮漂漂相分析》的内容能满足您的需要,同时欢迎您阅读我们精心准备的专题:钓鱼的方法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