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小技巧。
小药是一种饵料添加剂,是钓友们垂钓制胜的法宝之一。一个优秀的钓鱼人不仅要在钓鱼技巧上有着很深的造诣,同时他还会对小药饵料都有一定的了解。只有这样,钓鱼人才能因地制宜,使用合适的鱼饵和钓鱼技巧,发挥出理想的水平。而下面小编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下小药的搭配和常见小药的用法吧。
一、小药味型搭配及用法(1)混合搭配
小药基本上都可以混合使用,关键是要突出某种味型,要主次分明。比如:奶香中透出谈谈的果香,则以奶香为主,果香为辅。
(2)根据实际
小药的使用因鱼情、水质、水域、天气、鱼的摄食来源及习惯、基础饵料、鱼种的不同而异。南方的鱼偏清淡,北方的鱼偏荤。鱼在受过各种添加剂的刺激后,会 回归本味,吃味道清淡的饵料。考察水域周边情况很重要。例如:水库周边种植了很多菠萝,果农把烂掉的、吃剩下的菠萝皮扔进了水库。则可选用新鲜的菠萝钓草 鱼。
(3)适口性
味道闻起来想吃,入口后感觉却不好,会影响鱼的吃食。在淡水鱼中饵料的适口性基本分为甜、酸两种。在鲤鱼、鲫鱼、草鱼饵料中添加蜂蜜、白糖、红糖是可以的,一些天然的糖分更能诱起鱼的食欲。过甜、过酸都会影响鱼的摄食行为。要酸的可用陈醋。
(4)用法
小药的用量宁少勿多。搭配好一款很淡味型的基础饵料(包括状态饵料),选择好味型及适口性小药,把小药溶于开饵的水中,制作饵料。比如:麸香、奶香是各 地比较通用的钓鲫鱼基础饵料味型。如果基础饵料味道太浓,就会影响味型小药的效果;要不就以基础饵料味道为主味,小药味道为辅。
二、小药味型的适用范围(1)腥香型:
在水温较低时使用,主要用于初春,深秋垂钓。
(2)清香型:
适用于肥水水域,主要用于夏季垂钓。
(3)奶香型:
适用于瘦水水域,在水库效果很好。
(4)果香型:
适用于各种水域,针对性不强,水温高时效果较好。
(5)酒香型:
适用于各种水域,季节性不强。
当然,由于地域局限性和鱼的食性不同,仅供参考。
三、常见小药的用法(22种)注意:小药的用量宁少勿多。
(1)蛋奶香精
属通用型小药,味型柔和,用于春秋两季,对鲤鲫鲢有效;鲫鱼、罗非鱼最喜欢奶香;加总量2~5%。(奶香型)
(2)氨基酸(粉剂)
不同的氨基酸其味不同,有的无味,有的味甜,有的味苦,有的有鲜味。氨基酸中的浓腥且具有微酸香味的品种,在早春、晚秋和雨后,即水温较冷的时候,对鲤鲫草诱钓较好;加总量0.5~1%;而有些品种则具有增香、增鲜的作用。
(3)果酸香
通用型,一般在天气炎热、水温偏高时使用。鲫鱼、罗非鱼、草鱼、鲢鳙鱼、鲮鱼、鲤鱼等在夏季都喜欢吃;夏天,鱼喜欢吃点酸的。凤梨酱也属于果酸型。
(4)草莓香精
用于夏季,对鲤鲫鲢有效;加总量2~5%。(果香型)
(5)香虎
能提鲜味,增强酸甜香,抑制苦涩味;加总量0.01~0.05%。(增香型)
(6)南极虾粉(粉剂)
用于水温低和嗜腥的地方;加总量5~20%。(鲜腥型)
(7)蚕蛹(粉剂)
对鲤草鲫有效;加总量5~20%。(浓腥型)
(8)玉米香精(粉剂)
浓郁的甜玉米发酵香味,天然香型。对鲤鲫草有效;加总量2~5%.(酵香型)
(9)凤梨(水剂)
对鲫鱼、鲤鱼、草鱼有效;加总量0.5~2%。(酸香型)
(10)蒜精(粉剂)
对鲤鱼、鲢鱼效果好;加总量0.03~0.05%。(蒜臭型)
(11)猪母奶(粉剂)
对很多鱼有效,鱼不开口时,效果尤佳;加总量0.1~0.5%。(浓香型)
(12)陆克香(粉剂)
对改善饵料的诱食性和适口性效果很好。四季通用,不受气候影响。任何水域适量添加,主要针对淡水鱼类使用。(醇香型)
(13)六合香(粉剂)
具有比陆克香味道更突出的天然植物香味,尤其在极端情况下鱼儿不聚窝,不咬钩时使用效果更为明显。(浓香型)
(14)鱼开胃(粉剂)
浓缩酸奶酪发酵后加甜,浓香酸型。在高温,低气压下,对综合池里面体型偏大的鱼类有强烈的诱食作用。(果香型)
(15)鲤果酸(粉剂)
融合鲤鱼喜好的味道和维生素等成份。对复杂环境下垂钓鲤鱼有很好的诱食作用。(果酸型)
(16)特香甜(粉剂)
特高浓度,香、甜促食添加剂。针对鲫鱼,鲤鱼,草鱼所需之肤氨酸微量元素。(醇香型)
(17)纯果酸(水剂)
对于养殖池塘已经变酸、老化的水质有稳定的降解、改良作用。并可迅速消除因水质污染、用药不当、造成的鱼类摄食减少等中毒现象。特别对鱼类,使用药物 后,产生的拒食,活力减弱,效果尤为明显。针对天气不稳定,水质变差等环境下垂钓老鱼以及滑口鱼有很好的诱食作用。(果酸型)
(18)蜂蜜(水剂)
含有大量的葡萄糖、果糖、各种维生素、矿物质和氨基酸,且味型柔和不刺激,四季皆宜。(天然蜂糖型)
(19)黑鸡膏
也叫乌鸡膏,有股浓烈臭腥味,稀释后又会散发出些许香气。主要用在臭底水域,和垂钓罗非的时候。特别是一些有动物粪便排入的水域效果更明显。常用于钓经 常钓放的罗非鱼。在坑塘里钓鲤鱼也有一定的效果,钓鲤鱼大约500克的饵料里添加二粒花生米大的黑鸡膏即可。在钓鲢鳙时有时也好用。
(20)黑水
是以乌鸡膏味原料经过厂家调配后的鱼饵添加剂。作用和乌鸡膏相似,主要用在夏秋季节肥水中。味道酸、臭,在天气闷热的陈年老塘中效果比较显著。
(21)KMPT
又名二甲基--丙酸噻亭,白色晶体粉末,易受潮,可提高鱼的抗应激能力,促进鱼类摄食。对常见淡水鱼有很强的引诱力。用量上,每公斤料添加纯品 0.4~1克,稍微过量就很容易招引小鱼。用于春夏秋水温较高和轻度缺氧时,效果显著。在低氧水域表现出色,聚鱼多且持续时间长。
(22)清底剂
一种味道清香的液体小药,专门对付陈年老塘,能一定程度上吸附钓点水底的饵料垃圾,常使用拉丝粉的水域,比较适用。本身清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加入香精后出现死窝的现象。在水温较高的夏秋季节使用效果较好。
四、信息素真正的通用型小药只有信息素,因为信息素自身的味道很淡,基本不会破坏饵料的味型,它的真正作用是适口性很广泛。添加量多少都不会造成死窝,最大的优点是:同样一块饵料添加信息素肯定比不添加钓的鱼多。
五、常钓鱼种的食性(1)鲫鱼
杂食性鱼类,荤素全吃,天冷时爱吃荤,如红虫、丘蚓等,水温高时爱吃素,如面饵、颗粒料,喜欢的味道主要有甜味、香味、腥味、酸味、臭味、咸味。
(2)鲤鱼
鲤鱼杂食性鱼类,荤素全吃,但对荤饵的兴趣不如鲫鱼大,比较喜食素饵,喜欢的味道主要有甜味、香味、腥味、臭味,但喜欢的程度与鲫鱼不太一样,鲫鱼喜欢不太甜的饵,鲤鱼甜味多点也爱吃。
(3)草鱼
杂食性鱼类,荤素全吃,食性可塑性最强,极易养成偏食习惯,喜欢的味道有香味、腥味、酸味、臭味、咸味,对糖不太感性趣,但却吃白薯、红薯。
(4)鲢鱼
鲢鱼有花鲢和白鲢,两种鱼食性差不多,但花鲢喜欢臭味。以前的鲢鱼喜欢酸食,但现在却什么味道都吃,只要是鱼饵它就来捣乱,尤其喜欢飘散的拉饵,这是人的因素改变了鱼的食性,不知以后会怎样。
六、注意事项(1)鱼星很多却不咬钩
分析:
A饵料太浓、味道太重了;味道吸引鱼聚过来,但是味道太重导致鱼不敢吃饵。要尽快把钓饵调淡一点。
B味型正确了,但是适口性太差;会导致窝里鱼很多,但是咬钩的频率很差。
C味型跟适口性都没有问题,但是日化香精会有很多有害物质导致鱼不敢摄食。
(2)死窝的现象
主要表现是来鱼很快、钓几条就没口了。分析:
A饵料太浓,窝做的越大味道越重,导致鱼都被熏跑了
B饵料味型正确,但饵料中化工产品导致鱼的排斥。
(3)日化级香精慎用
一些钓鱼香精小药不是食品级而是日化级的,日化级的香精小药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也会损害身体健康,要慎用。
(4)食品级的香精香料
最大的特点是味道柔和、逼真,留香时间比较日化香精会差一点,中国的香料在国际上知名度很高,不要盲目追求进口的。
七、鱼饵中各种成份的作用(1)商品饵作用
把商品饵与泡开的颗粒料混合做成钓饵。颗粒料可以充饥,而商品饵可用本身的味道吸引鱼的注意、刺激鱼的食欲。鱼吃惯了颗粒料,如果用商品饵太多,味道太浓,鱼可能会不习惯。放商品饵宁少勿多,尤其是钓鲤鱼和草鱼时。
(2)鱼饵和添加剂的作用
A、鱼饵类:用于垂钓时挂在钩子上,吸引鱼来摄食,必不可少。
B、添加剂类:用于钓鱼时改变鱼饵的味道,刺激鱼的食欲,促使它来咬钩。比如各种香精、虾粉、蚕蛹粉、味精。
C、促饥类:用于促使鱼产生饥饿,从而摄食。混合在鱼饵里或窝子里用。
D、强食类:用于改变鱼的感官功能,强迫它摄食。用于低气压时或水温变化时加在鱼饵里用。
E、增氧类:用于恢复鱼的正常的生活条件,从而摄食。在低气压时,水中缺氧时使用,用在窝子里或混合在鱼饵里。
精选阅读
浅析商家套路及小药的用法技巧
对于相信喜欢钓鱼的人来说,钓鱼小药并不是什么陌生的存在,特别是现在,小药的使用变得越来越广泛。尤其是随着天气,鱼情,水情等因素的变化,几款按比例搭配的鱼饵基本很难满足目前钓场的综合情况,这个时候就要用到小药来提高垂钓的效果。
但是,大家一定要明白钓鱼中没有神奇的小药,盲目地添加只能适得其反。尤其是商家喜欢玩概念的现在,如果大家不认识小药的特点、不懂得鱼的食性、和天气变化的影响,又不善于分析鱼情,那么很容易被商家蒙骗。
玩概念,吹小药
很多玩概念的商家,把一些小药吹嘘的很神,这种说法对于很多新钓友具有不可抵挡的诱惑力。当看到诱鱼强大却价格低廉的信息,不知情的钓友往往会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选择尝试,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从而对商家以及很多小药产生怀疑,最终影响钓技的提高。
最初提出这一概念的是一些商家,他们将海水鱼和淡水鱼的诱食剂作为垂钓小药应用后产生的概念。从化学成分角度而言,就是DMPT(二甲基--丙酸噻亭)。这是广泛存在于鱼虾体内,海藻内,增加鱼儿主动进食的一种诱食剂。
由于纯天然提取成本较高,因此,一些学者依据其化学形态构成最终在实验室合成了DMPT。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还被很多垂钓小药生产厂家拿来使用。
乱用药,易空军
如果是一个偏口鱼塘,鱼儿只吃老板的颗粒饲料,这种添加了DMPT的小药也是不管用的。所以,很多钓友一再强调惯用的基础饵的重要性就在于:任何陌生的垂钓水域,你的基础饵是保证基本渔获的必要条件。
同时,一些商家,将臭鱼烂虾味道的DMPT用纯粹的,具有类似味道的化工产品DMPT代替,不但不能诱鱼,反而会驱赶鱼儿离开钓友的窝子。所以,不要看广告,我们只看渔获。
买小药,先了解
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其它类似的小药,比如价格低廉的红虫粉,甚至宣称从俄罗斯进口的红虫粉,虽然也是臭鱼烂虾的味道,也就是钓友常说的大腥味道,但效果都不好。
那么很多商品饵宣称的诱食剂到底是什么呢?其实是氨基酸系列为主的胱氨酸和谷氨酸为主。说到这里你就明白,很多商品饵,老钓友在购买之前会先闻一闻味道,大致判断出属于什么系列的诱食产品,而后才会决定是否购买。
至于甜菜碱等,从垂钓鲤鱼角度而言,其作用机理就是为了增加鲤鱼喜爱的甜味强度,但由于是化工合成,所以一般的新钓友很难掌握其用法和用量。
视情况,用小药
自然水域,使用含高蛋白质类(红虫抽提液、纯南极鲜虾膏)钓鱼效果很好。这是自然水域食物缺少,鱼对高脂肪、高蛋白质味道的饵料更有偏爱。
肥水水域,使用甜味型(甜奶香精、红果香精)。理由:肥水中食物多,鱼对食物需求不迫切,但甜味类型对鱼意味着更高的能量,更易消化食物,所以更能提升鱼的食欲。
夏天天闷水中缺氧,鱼有警觉性、鱼有病等原因造成鱼不开口。使用水果香型类(草莓香精、氨基酸等)。草本植物类清香在水中穿透力更强,味性更能接近于自然,更能刺激并诱鱼开口。
对于钓友来说,作钓时除了常规性的技巧如气象、水文,鱼情、钓法等要掌握外,还要对添加剂(小药)的功能与用法有全面的了解,文章分享的内容,仅做参考,面对市面上的上百种小药,建议钓友根据不同情况慎重选择,否则容易适得其反。
常见钓鱼小药的种类及使用技巧
很多钓鱼人都喜欢使用小药,希望上鱼能够更容易。其实钓鱼小药就是一种添加剂,把它加进饵料里面,能够改善物理状态或味型。但是现在市场上出售的各种小药琳琅满目,真的搞得头都晕了,何况还不知道加了有没有用。所以,我们在用小药的时候必须要先对它有一些了解,知道它的种类以及每一种种类不同的用处,才能更好地去选择和使用。
一、小药的种类市面上所有的钓鱼小药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其一是味觉性小药,这种小药的主要作用是刺激鱼类的感觉和味觉器官,增加鱼类摄食欲望,达到诱鱼的作用。这种小药也是我们最常用的一类,如中药、香料、氨基酸等均在此列;其二是神经性小药,这种小药直接作用于鱼类的中枢神经,使鱼类兴奋,加快新陈代谢。
二、正确使用小药的技巧首先,我们不推荐钓鱼新手盲目使用小药,因为正确使用小药的前提是钓友本人有一定的垂钓经验和水平。只有具备一定的经验和水平,才能了解所用小药的特性、浓度,以及适应什么样的天气、水质、对付什么样的鱼。钓友们需要明白,没有万能的小药,使用小药需要综合考虑他人的经验及自己的实践,太迷信小药不利于钓技的提高。
三、小药的成分和用法有了一定的垂钓技巧,并了解了小药的大致分类后,我们还需要知道所使用小药的成分和用法。下面就列举一些常见小药的成分、作用、和特性:
(1)猪母乳。这种小药是由各种香料调配而成的,包括香精、甜味剂等,一般对生口鱼使用。此外,在水温较低、鱼开口慢时,也可以使用。猪母乳的用法不能一概而论,用量要根据水情一点一点往上找,第一次切记别加多。用量太多容易造成不入口。
(2)香虎。这种小药在市场销售的主要有两种类型:其一是纯香型,其水果香味突出,水溶性稍好,适合钓鲫鱼等小鱼。其二是焦香型,有极浓的焦糖香味,适合钓罗非鱼、鲤鱼。配制鱼饵时,可先在饵盆里加入动物性钓饵,再加水搅拌,然后再加香虎。香虎溶于醇类和脂类,而且还更有利于提高动物性钓饵的腥鲜味。原则上来说,香虎只要用量合适,可以垂钓罗非鱼等所有鱼类。一般使用香虎的方法有四种:一是直接放;二是先溶于水,再配制鱼饵;三是先溶于酒,再配制鱼饵;四是先溶于其他液态小药。
(3)果香型饵料添加剂。由酵素、高乳等天然香料调配,为微酸乳香,味型比较自然。小药状态多为红色液体、粘稠状或粉末状。这种添加剂一般多使用在生口鱼及水温低时,鱼开口慢时、钓罗非鱼时和肥水中也可使用。用法用量不能一概而论,用量要根据水情鱼情一点一点往上找,第一次切记别加多,用量太多容易造成不入口。
(4)氨基酸。这种饵料添加剂是蛋白质的组成部分,加入钓饵中可有效提高饵料适口性。大多数鱼饵中都有此添加剂,特点是在水中有不错的诱食性和穿透力。用法一般是按0.2%-3%的用量溶解在水中和饵料中,也可用此加入打窝子中。提倡与其它饵料一起发酵,效果更佳。
但还是要提醒大家一句,不要盲目迷信小药,并不是说一加小药鱼获就能立刻提升,大家还是要踏踏实实磨练自己的钓技啊。
广谱型中药小药配方及南方鱼种适用小药
中药全身都是宝,它不仅仅能调理人的身体健康,同样在钓鱼的过程中也能发挥出不错的效果。尤其是中药泡出的药酒,更是钓鱼人制胜的法宝之一。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些广谱型的钓鱼中药小药配方参考一下,同时还讲讲南方常见鱼种适用的小药。
一、广谱型钓鱼小药配方(1)主诱鲫、草、白条鱼
芳草20g、排草20g、灵草20g、桃草20g、扁丁香20g、茴香30g、千里香20g、甘松30g、白芷30g、桂皮50g、细辛10g、五味子20g、草果20g。此药粉碎后加4斤曲酒,10天后加开水4倍,可用来泡米,此药酒不宜在肥水及水质差的地方使用。在全国各地使用效果不错。
(2)主诱鲫鱼、鲤鱼
大黄、小茴香、广木香、丁香、桂皮、山奈、白芷、辛夷各30g,加白酒2kg。15天后加水50%稀释泡米。
(3)比商品料好用的窝料
针对底层鱼,比如鲫鱼、鲤鱼、草鱼等,很好用。10克丁香+15克沙姜干,倒入米酒浸7天,矿泉水瓶的大半瓶米加入浸好的药酒,药酒不需要多,10分之1矿泉水瓶就够,摇到所有米都均匀潮湿,等米膨胀(半天时间)。最后加入渔具店卖的麝香酒米,记住不是麝香米,比例是1:5(浸的酒米为5),摇均匀即可。
(4)鲤、鲫、草、鳊、桂鱼
5片复合VB,用四两曲酒溶解,用来泡500g小米或大米,放置两天后使用。
(5)万能添加剂
将桂皮和八角以1:5的比例混合,八角掰成八瓣,桂皮掰成小块用微波炉炒干,晾凉后磨成细粉装入小瓶,可以作任何一种饵料的添加剂。诱鱼效果很好。可加入酒米中做沾饵用。
(6)银耳山药添加剂
钓鲫鱼、鲤鱼使用效果不错。买那种微黄的上好雪耳,用温水泡两小时,除去黄色的根部。在高压锅中放入适量的水和作料,如红枣、枸杞子、冰糖、蜂蜜或小药料的汤。
银耳不会煮融化,只会煮烂,汤变得很稠时就可以了。自然冷却后打浆,然后装瓶待用。使用时加适量的水与银耳浆一起和饵,软如耳垂,入水后自然膨胀成絮状,非常有利于鲫鱼、鲤鱼吸食,小杂鱼少时效果极佳。
山药浆的制作:选粗壮成熟的好山药,洗净晾干,再手工刮皮,刮皮时要不停的用水冲洗,去皮后应立即泡入水中,防止褐变。切成小快,煮熟打浆后装瓶冷藏待用。和饵时可以和得很软很细,滑入水后有利于鲫鱼吸食。
(7)酶制糖化饵料
适合鲤鱼、鲫鱼、草鱼、鳊鱼:玉米糁1kg完全抛泡透后蒸熟,趁温加入淀粉酶,保温40分钟后再自然冷却,如此玉米糁变得松软甘甜。
(8)钓草、鲤鱼
丁香桂皮酒的制作:丁香5~6颗、桂皮2G、神曲3G、酒500ML,密封一个月后用。钓草鱼时一斤米加100ML药酒,钓鲤鱼时一斤米50ML。药酒,宁少勿多。
(9)钓鲤鱼、草鱼
党参30g、陈皮30g、白术40g、半夏(制)25g、茯芩30g、广木香25g、砂仁25g、甘草25g、排草30g、灵草20g、丁香10g、复合VB10片、安定2片,用曲酒泡制,作炸弹饵添加剂,鲤鱼、草鱼都喜欢。伏天对鲤鱼有奇效,闷天鱼也开口。
(10)茯芩酒
将茯芩发酵得到的茯芩酒,色泽金黄。在炎热的夏天,醇香清淡,对鲤鱼、鲫鱼、草鱼、鲮鱼有很好诱集效果。
A将茯芩50g捣碎,不要过细。
B将捣碎的茯芩装瓶同时加白糖20g,向瓶中倒入开水浸湿茯芩即可。
C待瓶中物品降至常温,取20g甜酒曲加入瓶中拧紧瓶盖密封,30度时4~5天发酵好。
D用纱布挤压过滤收集液体,装入新瓶待用。
E将茯芩渣晒干研细装瓶待用。和饵时可用此酒适量加入,茯芩细末也行。
(11)桂花酒米诱饵
主钓鲫鱼、鲤鱼、青鱼效果不错。桂花与酒的比例为1/20的重量搭配。15天以后用来拌米,并装瓶密封。用此诱饵打窝投放量不可太大,50粒即可打3个窝。钓饵中也要加几滴此酒。
(12)民间钓友中药秘方
主钓鲫鱼、鲤鱼、草鱼效果很好。山楂10克、丁香3克、山奈6克、大茴香10克、肉桂3克、谷芽4克、味精、鸡精适量。用曲酒泡制10天后泡米。
(13)通用配方
丁香油混合蚯蚓,无论钓何种鱼类,效果都很好,比单纯以蚯蚓作诱饵好6~8倍以上。
A配方:鲜蚯蚓五两(切成段约4~5厘米长),丁香油二钱(如果三两鲜蚯蚓,则用丁香油一钱)。
B用法:在放钩前将蚯蚓与丁香油混合拌匀(五两蚯蚓一般可钓100支钩),混合时间不宜过长,尤其不能过夜,应随拌随钓,如果时间过长,丁香油挥发会影响效果。
二、南方常见鱼种适用的小药(1)鲫鱼
蛋奶精、草莓香精、香草香精、花生粉、地瓜粉、杏仁精、寒梅粉、香虎、氨基酸、南极虾粉、蚕蛹粉、玉米香精。
(2)鲢鱼
凤梨精、寒梅粉、蛋奶精、香草精、杏仁精、香蕉精、花生粉、地瓜粉、黑粉、蒜头精、香虎、白粉(小药)。
(3)草鱼
氨基酸、凤梨香精、香蕉香精、杏仁香精、花生粉、香虎、蛋奶、草莓香精、地瓜粉、蒜头精、玉米香精。
(4)鲤鱼
花生粉、地瓜粉、蛋奶精、草莓香精、香虎、玉米香精。
(5)鲮鱼
香草香精、杏仁精、花生粉、草莓香精、虾粉、白粉(小药)。
(6)福寿鱼
香虎、蛋奶、虾粉、黑粉、鸡肝粉、鳗粉、氨基酸、白粉(小药)。
(7)乌头鱼
花生粉、蛋奶精、寒梅粉、香虎。
(8)武昌鱼
香虎、香草香精、玉米香精。
三、小药及香精的用量下面百分比是占饵料总量的比例。
(1)油质香精,1~1.5%。
(2)水质香精,3.5~7.5%。
(3)水油两合香精,2.5%。
(4)乳化香精,1%。
(5)粉末香精,2~5%。
(6)调味香精,10%。
(7)饲料用香精,5%。
适合夏季钓草鱼的小药味型和使用技巧
夏季钓鱼时就属三伏天的时候对钓友们来说最痛苦。不仅要抗住来自天气的煎熬,还要承受住没有鱼口的无奈。夏季江河里面的草鱼,因为气温高,气压低,水中含氧量不足,而纷纷起浮。这样的情况我们就要使用高浓度味道的钓鱼小药和功能性钓鱼小药来刺激草鱼开口进食。下面笔者就来说一说夏季江河中怎样使用钓鱼小药野钓草鱼。
夏季在江河野钓的时候,水中含氧量低造成草鱼不爱主动觅食,我们可以选择在诱饵窝料中添加一定量的钓鱼小药还促使草鱼觅食。在介绍怎么添加钓鱼小药之前,我先来介绍一下我使用的钓鱼小药,第一个就是大家经常会用到的玉米香精钓鱼小药,玉米香精这款钓鱼小药,是玉米所提炼再压缩出来的一款钓鱼小药,它在水中的穿透力不强,但是对草鱼有着特别大的诱惑力,味道强烈,可以有效的刺激草鱼的食欲。第二个需要用到的钓鱼小药是促食剂,这款钓鱼小药有一股强烈果酸的味道,它可以提升饵料味道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和覆盖范围,也可以促进草鱼摄食。这两款就是我夏季在江河野钓草鱼时所使用的钓鱼小药。
简单介绍了一下夏季在江河野钓草鱼时所使用的钓鱼小药,下面我来说一下这两款钓鱼小药具体的添加方法与计量。玉米香精钓鱼小药,一般是液体钓鱼小药的浓度要比粉状钓鱼小药高,而促食剂钓鱼小药一般都是粉剂,我们在开制饵料之前,先要把这两款钓鱼小药按照一定比例加在开饵水里,两款钓鱼小药添加的比例大概是2:1玉米香精添加两份,促食剂添加一份,饵料与钓鱼小药比例为100:3,也就是100克的饵料需要加入3克的混合小药。这两款钓鱼小药再搭配钓草鱼饵料,在夏季江河野钓草鱼不开口的时候,效果非常不错,每次基本上都能钓2到5条草鱼。大家也快来试一试吧!
以上就是笔者为大家带来的夏季江河钓草鱼时使用钓鱼小药的种类以及使用方法,希望对喜欢在夏季江河里野钓草鱼的钓友们有一些帮助,最后预祝大家每次出钓都能满载而归。
搭配饵料时钓鱼小药的用法和技巧(上)
不管是野钓还是黑坑池塘钓鱼,配制饵料的时候,很多的钓友都喜欢在里面添加一点小药,有的可能只加一种,有的则会添加好几种。那么,在饵料中添加钓鱼小鱼到底能不能起作用呢?是不是真的可以提高钓获呢?下面笔者就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个人对于钓鱼小药的一点理解和看法,希望对大家有用。
关于钓鱼小药到底有没有用,到底应不应该用,可能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就我个人来讲,钓鱼小药的作用是不必说的,并且无论是竞技钓还是休闲野钓,我的观点都是偏向于要用钓鱼小药。
当然咯,小药虽然有用,但是我们也不能对其一味地神化。如果钓者不练好基本功,像是抛竿、搭配线组、调漂技巧、开饵等等如果搞不好,那么再厉害的小药到了你手中,基本也是白瞎,并不能发挥出太大的作用。因为小鱼的主要的作用在于调整饵料状态,刺激鱼口,吸引更多的鱼儿进窝,但是最终的钓获,却并非只有它能够决定,还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像是天气啦,周围钓友们所用的钓饵小药啦,自己对于选用鱼饵技巧的把握啦,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如果想要对小药做一个分类的话,从用途功能上来讲,可以分为味型小药和功能性小药两种。
味型小药,商店里非常多见的那些粉状香精,以及某种味道较为强烈的液体小药都属于此类。味型小药的主要作用在于调节饵料的味型,使得开好的饵料更合鱼儿的口味。
功能型小药可以对饵料中的诱鱼性进行调节,通过刺激鱼的中枢感应神经来增强鱼吞钩的欲望,从而让鱼儿在短时间内汇聚于窝子中,起到快速诱鱼的作用。实现这一目的,可能是通过加重饵料中某种刺激性元素的浓度,使鱼变得兴奋,产生强烈的吃饵欲望。也可能是通过调节钓饵里面的营养构成,使钓饵的适口性更强,从而让鱼乐于吞钩。
许多看过竞技钓大师钓箱的钓友都会大吃一惊,只见里面密密麻麻摆放了花花绿绿的小药,分上下几层放置着,甚至不下几十种。有的人可能会觉得不过是哗众取宠,多此一举,事实上当然并非这么简单。你这么觉得,只能说明你没有玩过竞技钓,没有打过比赛。
因为四季都有竞技钓比赛,不同的季节和时段天气、鱼情、水情时刻都在变,只准备几种钓饵和小药根本不能满足钓场中各种变化情况,所以备下不同的小药,非常有必要。
当然啦,对于品种繁多的小药,广大的钓友们在选择的时候,还是需要慎重的,对所用的小药的特性充分了解是必须的,切忌滥用,盲目添加,不然很容易起反作用,形成“死窝”。
今天跟大家介绍了小药的一些基本特性,下一期的文章中笔者还会接着跟大家聊聊较为常见的几种小药和用法,希望大家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