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看浮漂技巧。
不论哪种鱼,当不同程度地接触到饵钩时,从浮漂的不同动静上都能反映出来,垂钓者可以从这些动静中了解到是哪种鱼咬钩、鱼的个头有多大、以及鱼儿只是碰撞钓饵作探测、还是已经咬进口中,或是已经吞咽进嘴里等情况。
在垂钓中,对于鱼儿咬钩的各种表现和动作,有一些常用的习惯术语。
1、托漂
鱼漂慢慢从水中升起时,称之为托漂。托漂一般是鲫鱼上钩的反映(也有人称托漂为送漂)。在托漂时,应进一步观察漂的动静:如托漂的速度较快,咬钩的鱼很可能是鲢鱼;如托漂的速度很慢,则咬钩的可能是草鱼;而鲫鱼和鲤鱼如果咬钩,则托漂的动作会显示得不快不慢。
2、黑漂
钓鱼老手把鱼漂拖入水中的现象称为黑漂,或者叫做吃漂。出现黑漂的现象,很可能是有比较大的鱼或比较凶猛的鱼咬钩,若黑漂入水的速度很快,咬钩的鱼很可能是肉食性鱼类中很凶猛的鱼种,如黑鱼或鲶鱼等;若是鲤鱼咬钩,鱼漂进水的速度就要慢得多。
3、闹漂
有时,在钓钩放入窝点之后,浮漂不断地出现不规则的上下抖动,这种现象,钓鱼届称之为闹漂。这时被称为打搅的或小混子在捣乱,即一些令人讨厌的 小虾、小泥鳅在抢吃钓钩上的饵食,他们的小嘴吞不下钩,却能把钩上的钓饵很快吃得精光,使垂钓者不得不频繁补饵,叫人十分恼火。遇到这样的情况,只得换个钓点。wWw.diAoYU007.cOM
4、移漂
还有一种很可能会遇到的情况是,鱼漂出现极为缓慢的下落,过一会儿又慢慢地上升。再过一会,又出现鱼漂被移动了位置,移动3-5厘米之多,这种现象被称为移漂。这种情况的发生,很可能是河虾用大爪取走钓饵造成的。
浮漂万象,能从从浮漂的动静中推测鱼儿咬钩情况才算是把钓鱼技术练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希望以上的知识能帮助钓友垂钓,祝钓友们鱼获多多。
精选阅读
鱼咬钩吃饵时浮漂的信号反应
垂钓时漂相若干,对于从浮漂上反应出来的信号是多种多样的,对于新手钓友来说,最是头痛了。摸不清哪种浮漂信号是鱼咬钩的信号,哪种浮漂信号是戏钩信号。其实,我们在进行垂钓的时候,认清几种漂相,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浮漂信号就行了。我们不仅仅要学会看懂鱼儿咬钩的信号,而且,要会从这些信号里面读出是哪种鱼咬钩、鱼的个头有多大、以及鱼儿只是碰撞钓饵作探测、还是已经咬进口中,或是已经吞咽进嘴里等情况。
1、顿漂
当浮入水后停止,浮漂的漂目一般会下顿1~2目,这种情况是鱼将鱼饵吸进嘴的瞬间,浮漂产生下沉的动作,这就是通常我们台钓时所谓的顿口。出现顿口时,浮漂一般会下顿1~2目,当然天气冷,鱼吃口轻时可能只有半目的下顿。
2、送漂
鱼漂慢慢从水中升起时,称之为托漂。托漂一般是鲫鱼上钩的反映(也有人称托漂为送漂)。在托漂时,应进一步观察漂的动静:如托漂的速度较快,咬钩的鱼很可能是鲢鱼;如托漂的速度很慢,则咬钩的可能是草鱼;而鲫鱼和鲤鱼如果咬钩,则托漂的动作会显示得不快不慢。
3、黑漂
钓鱼老手把鱼漂拖入水中的现象称为黑漂,或者叫做吃漂。出现黑漂的现象,很可能是有比较大的鱼或比较凶猛的鱼咬钩,若黑漂入水的速度很快,咬钩的鱼很可能是肉食性鱼类中很凶猛的鱼种,如黑鱼或鲶鱼等;若是鲤鱼咬钩,鱼漂进水的速度就要慢得多。
4、闹漂
有时,在钓钩放入窝点之后,浮漂不断地出现不规则的上下抖动,这种现象,钓鱼届称之为闹漂。这时被称为打搅的或小混子在捣乱,即一些令人讨厌的小虾、小泥鳅小鱼在抢吃钓钩上的饵食,他们的小嘴吞不下钩,却能把钩上的钓饵很快吃得精光,使垂钓者不得不频繁补饵,叫人十分恼火。遇到这样的情况,只得换个钓点。
5、移漂
还有一种很可能会遇到的情况是,鱼漂出现极为缓慢的下落,过一会儿又慢慢地上升。再过一会,又出现鱼漂被移动了位置,移动3-5厘米之多,这种现象被称为移漂。这种情况的发生,很可能是河虾用大爪取走钓饵造成的。还有一种就是发现浮漂倾斜着在水中移动的情况,这情况也叫移漂,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鱼儿将饵吞入了口中,并且在水平方向游动。一般出现这种情况及时抬竿的话,中鱼的机率是非常之大,而且这种情况,多半是体型相对较大的鱼儿。
看如何抓鲫鱼咬钩的浮漂标相
先说鲫鱼吃食的动作特点:当它发现钓饵后,会抬起尾巴,侧身用嘴唇轻触饵一到两次,确认食物性质及大小后,便将钓饵吸入嘴中。在没有干扰的情况,鲫鱼会在原地将身体拉平细细咀嚼食物。
然后说漂相:
第一种漂相,标准漂相鲫鱼标准漂相,是浮漂先上顶,而后出现一个顿口,这和鲤鱼等鱼的大多数漂相类似,算作标准漂相无疑义。
下沉黑漂
第二种漂相,大小送漂漂相标相具体形成动作过程是:标尖首先向下点动一至两次之后,标身接着匀速慢慢升起。无论小鲫鱼还是大鲫鱼。这种先点后抬的标相是基本一致的。至于出现先点标后沉标,先点标后走标等变化标相,主要是吸饵时有其他因素影响所致,如同伴争抢食物,大鱼进窝吸食等。不过先点后沉,先点后走都是钓饵在鱼口内的标相,拉竿基本是能上鱼的。但有时我们可能没太注意,就会错过机会。
大小向上送漂,顶漂
第三种漂相,截口漂相这多发生在鲫鱼密度较大的水中,是饵料被鲫鱼中途截吃的现象。当浮漂刚刚站立后并下降时,出现的突然上顶或突然下顿漂相,就是截口漂相,提竿时机也是在上顶或下顿明显的时候。但类似在野钓途中,我们经常会碰到截口,这往往是餐条在作祟,一是餐条在中上层活动,而是比重,饵料味型等其他原因。同时还有一种漂相是下降过程中突然卡顿了,就是既不上也不下的状况。
小猫鱼截口或大鲫鱼 小扁鱼或碰垃圾了
第四种漂相,双飞漂相当我们的鱼标已经到了钓位,目数也正好。在微风,鱼标左右晃动,节奏不是太快,漂相也杂,可能上,可能下,这是由于对象鱼体型大小不同,又可能是对象鱼和杂鱼一起上钩
可能双飞,可能蹭线
加上上面左右摇摆,又出现此漂相,双飞!
钓鲫鱼的漂相总的来说也就这么多,千篇一律的,并没有其他新颖的,只要钓的多了,顿口把握住,基本上就差不多了。当然了,任何一个钓点都需要心里有个数,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附上鲫鱼1
附上鲫鱼1
双飞2
最后来个总结,看到以上信息的钓友都越来越会钓鲫鱼!祝大家新年快乐祝好钓鱼平台越办越火,祝我自己亮亮康康
鱼趣
钓鲫鱼线组配置以及鲫鱼咬钩浮漂信号反应
鲫鱼,之所以有那么多钓手喜欢作为对象鱼垂钓,是因为它是淡水鱼中数量最多、繁殖最快,且智商较高的鱼。从水底摄像可以看到,其觅食吞食相当小心,警觉性高。与其斗智斗勇,乐趣无穷。
要想钓起聪明的鲫鱼,首先要选配合适的钓组。从实践中看,最常用的钓鲫鱼线组选用中硬调碳纤维竿37调性最为合适、0.8号主线配上0.3号脑线、3号袖钩。初学者开始认为线太细,其实操作得当可钓起公斤级的鲫鱼。
钓取各种鲫鱼常用的钓组配制如下表。
当然,不是钓任何鲫鱼只有一种线组就行了,要多配置几套以防意外鱼情
根据鲫鱼习性配饵料
投其所好,才能钓由所获。钓鲫鱼之饵要根据鲫鱼的习性来配制。鲫鱼虽属杂食性鱼类,但不同地域和品种之鱼食性也不相同。通常它比较喜欢香甜类饵,如粉饵中的九一八、速攻2#等。
在喜食荤腥饵的鱼类及与青鱼、鲤鱼混养的地方钓鲫,腥香类粉饵上钩率更高,如老鬼鱼饵中的天下鲫,天元红魔系列、野战蓝鲫等。
不同水质,钓鲫用饵当然不一样。肥水钓鲫应选清淡型的饵诱钓效果才佳。常备九一八、速攻2#疯钓鲫等。
不少养殖池以喂颗粒饲料为主,钓者因地制宜,用颗粒粉加入些小麦蛋白纤维调制成即可装钩诱钓,搓拉结合。采用此法钓获鱼量比用香饵多。
鲫鱼常见的信号反应及处理
各种气象和水情下,鲫鱼咬钩所产生的浮标信号不下几十种。对初学者来讲,先掌握以下几种就可以了。
底钓时(调4目钓2目的情况下),见浮标缓缓上升半目、1目,接着短促有力地下拽1目左右,在见下拽的瞬间速扬竿。这是最标准的咬钩鱼讯。
风浪中浮标时升时沉,此时看标只要把握两点:一是黑标,定时鱼咬钩,此时即扬竿;另一种是标一直露处水面的目数比钓目多,且不动,此时扬竿必中鱼。
抛竿后,在浮标应立下沉时还浮着不动,说明鲫鱼在中层水面接钩,此时应扬竿。
当浮标立直、慢慢下沉时,突然有一个加速动作,这是水底层的鲫鱼在抢饵,此时应扬竿。竿抛出后,浮标立直下沉,在还没到钓目时,反而缓慢回升,这是鲫鱼接钩上浮,此时应速扬竿。
混养池中专门钓鲫鱼
养鱼池,青鱼、草鱼、鲢鱼、鲫鱼混养才能提高经济效益。在这种池专钓鲫鱼只要把握两点:
第一,小钩勤诱。从一开始就不要做大窝,靠装钩的饵粒一竿竿不断诱,饵大了会诱来大鱼。
第二,用饵选配。若池中青鱼、鲤鱼多,钓者就不能选用腥味饵。如鲢鱼的密度较高,则调制的饵不能太雾化,要黏一点;否则一会儿就引来成群鲢鱼,钓不上鲫鱼了。
冬钓鲫鱼要有耐心
江南地区不少悬坠钓者冬天从不收竿,在-4℃~3℃下照样破薄冰钓鲫鱼,而且钓起的野生鲫还特别大。春夏能钓到鲫鱼的河边、水塘、粗放养殖鲢鱼的河道,在冬天肯定能钓到鲫鱼。首先要树立这种信心。在选定钓位后不能十几分种不见动静就换位,要坚定信心,不断以饵粒或者红虫下钩诱引。一般要1小时左右浮标才有反应。
在鱼的密度不是很高的水域冬钓,耐心十分重要。总结平时经验,上午9点多到钓位,不断以松软的粒饵诱引,最好用红虫垂钓,到中午能有数条鲫鱼入护。
鱼吃钩时浮漂的反应动作浅谈
在每次抛竿之后,浮漂都会出现一系列的动作直到站稳,以及后来的鱼儿吃钩信号产生,这些动作过程中不仅会受到鱼儿觅食的动作的影响,还会受到环境水流等方面因素带来的变化,但是垂钓的过程中也就只能依靠浮漂的动作来判断鱼口信号,如何在各种各样的信号中找出有效的信号提竿中鱼呢,这里就把浮漂的漂相动作分为四个阶段来逐步分析,当掌握了鱼儿在四个阶段的吃钩反应动作之后,渔获方面就会得到有效的提升。
在分析四个阶段之前先来了解下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从抛竿到浮漂站稳的整个过程,先是抛竿、压线、横向位移、翻身站立、浮漂下降、钩饵触底、小幅度的回升然后到固定目数站立,而不少钓友通常只是关注目数站立后出现的漂相,而站立之前的漂相就会被忽略,这种错误的做法会错失很多中鱼信号,首先的做法就是选择一款质量好漂相反应真实有效的浮漂。
一、直立前的漂相
抛竿压线之后,铅坠在下沉的过程中会拉动浮漂,此时浮漂会从平躺到横向位移然后倾斜翻身到最后的直立,一般情况下没有外界因素干扰的话,这一系列的动作是非常清晰规律的,而在这个过程中若是鱼儿吞钩的话就会有一些改变。
首先就是平躺的时间变长,或者是位移的速度加快,也可能是在翻身的过程中会出现停顿或者翻身速度加快,以及位移的时候改变方向和浮漂翻身之后倒漂等等。
二、直立下降中的漂相
当浮漂在水中翻身站立之后,钩饵钓组会拉动浮漂,浮漂会有一个匀速下降的过程,当钩饵触底之后会轻微的上升然后停留在固定的目数上,这些浮漂动作如果没有外界因素干扰的话会表现的很轻柔优雅,但是出现鱼讯的话这些动作会出现以下的改变。
首先下沉的速度可能会加快;翻身后不会下沉;减速的过程延长并下沉;下沉的过程中会出现停顿或者突然上顶以及横向位移等特征;还有就是超位站立。
三、定位后出现的漂相
当钩饵牵动浮漂下沉,当钩饵触底后浮漂呈现出固定的漂目,此时钓组之间处于平衡状态,不少钓友主要关注的就是钓组平衡之后的漂相,此时有鱼讯的话漂相会出现以下反应。
会出现很明显的点顿;点顿之后会出现较为缓慢的抬升;点顿后出现黑漂;点顿后出现斜沉;点动小幅度的抬升后停止;点动抬升后出现突然下沉的漂相;有时候会出现频率较快的短促连续浮沉;颤动和快速上升后倒伏;缓慢上升2目左右停止不动等等。
四、移动后出现的漂相
活动的食物才会引起鱼儿的注意,在垂钓过程中鱼口不好的时候需要逗弄钓饵让钩饵处于活动状态增加诱鱼效果,但是逗钓的时候会打破浮漂的稳定状态,浮漂会随着逗钓的动作出现抬升然后下降到再度定位,在这一些列过程中如果出现不正常的漂相可能就是鱼儿吃钩的信号,通常表现为以下几种反应。
1、在压线进行牵引的过程中,浮漂本应该是朝着杆稍的位置横移并轻微下降,但是如果出现突然加速下沉或者抬升的漂相的话,就是鱼儿吞钩了。
2、在压线之后,正常情况下浮漂会有抬升复位的一系列过程,如果复位的时间比较长或者出现明显的过位,也是鱼儿吞钩的动作反应。
3、当浮漂再次定位之后,出现上述的三种漂相也是鱼儿吃钩的反应。
当对漂相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整体掌控的话,上鱼率会有明显的提升,复杂的东西就会变得简单明了,但是必须注意的是要全神贯注的观察漂相,有浮漂动作产生是就要及时提竿中鱼,垂钓的时候最好使用竿质轻巧的钓竿,长时间持竿不会太过疲累。
天气阴的厉害,鱼儿不愿咬钩
天气:阴有小雨
饵料:酒米、蚯蚓
天气预报有小雨,会不会像昨天上午一样,钓鱼时一会小雨、一会中雨,整个上午都是在雨中钓鱼。夜里三点起来看了一下天气,虽然没有下雨,但阴的特别厉害。四点多起床后,观看天空,依然阴的很厉害;和钓友老路微信联系后,决定去老地方钓鱼,相互关照一定要带上雨具,防止下雨️。五点多吃过早饭后,看看楼下晨练的人都没有打伞,说明没有下雨。
干脆乘电梯下楼,到楼下看一下更放心。到了楼下,发现天已经有点放亮了,天阴的很厉害,但是没有下雨,这下放心了。带上雨披和头伞,收拾好钓具,六点十分了,骑着电动车直奔钓场。把电动车停放在地铁口的停车场内,背着钓具,拿着马扎,步行600米左右,到达钓点。昨天的钓点有当地小区的居民正在收网,这是昨天下的鱼网,今天早上收网,停下来看了一会,40米的鱼网只逮到了三条小鲫鱼,心中畅快。不能在这里钓鱼了,继续上北边去,看见河岸栏杆上放着两处新的鱼网,看来今天又要多下几个丝网了。
随他去吧,他下他的网,我钓我的鱼,各有所好,各干各的。选好了钓点,打了三个窝子,和老伴一同钓鱼。天阴沉沉的,随时有要下大雨的感觉,随它去吧,反正雨具都带着呢。今天鱼儿真的没有口,半个小时过去了,鱼漂动了未动;又过了一会儿,对岸的钓友老路钓上来一条鲫鱼,率先打破了僵局。让老伴在北边的钓点钓鱼,我拿着鱼杆和蚯蚓去南边的窝子去钓。南边的钓友老主也是一口没有,一个多小时了也没有钓到一条鱼。
把鱼钩放入窝内,试试如何。鱼儿咬钩了,只见浮漂点动一下,慢慢上浮,提杆中鱼,一条一两多的鲫鱼被钓了上来。鱼护桶、鱼护网都在北边,把鱼扔在草丛中,继续钓鱼。连续钓了四条鲫鱼,心中高兴,抓紧到北边拿来了鱼护桶,打了半桶水,把鱼儿放了进去。
今天阴天,钓鱼的人很少,这段河道今天只有5个人在钓鱼。
对岸的钓友今天只钓到了几条鲫鱼。
老伴在北边的钓点钓鱼,这几天在南边的钓点钓鱼,因为有栏杆不能坐,站的时间长了有点腿痛,今天跑到北边平台钓鱼了,因为那边能坐下来钓鱼。
我的钓点今天钓鱼最多。
岸边的野草草头是钓鱼的最佳窝点,大家都选择这样的地点打窝,钓鱼。
这一溜野草前边都是钓点。
我则选了离岸三米的地方打窝钓鱼。
第一条开杆鲫鱼上岸
车祸鲫鱼
又一条上岸
天空又要下雨了,象毛毛细雨,已经九点了,钓友老路收杆走了。我左边的钓友老主也收杆走了,讲如果下午不下雨,再来钓鱼。对岸的钓友也走了。都怕下雨️啊!老伴问什么时候走?因为我我又在岸边撒了一把酒米,告诉老伴再钓上来两条就走。老伴的窝子还是早上六点多打的,肯定不行了,喊老伴过来,两根鱼杆在一起钓鱼,注意鱼线不打架就行。我钓了两条鲫鱼,老伴也钓了两条鲫鱼;老伴讲再到北边试试,提杆到北边去了。我继续在此又钓了一条,再也不咬钩子了,收杆回家,这时已经十点多了。
钓鱼的人都走完了。
河道静悄悄的。
我们收杆后,对岸又来了一人钓鱼。
今天的鱼获,十二条鲫鱼。
今天鱼儿不咬钩,是近几天收获最少的一次。
桥南边今天看来不错,路过时看到还有不少人在此钓鱼。
远处好几个人在钓鱼。
河面上浮萍草依然很多。
发给朋友们分享!
鱼儿不咬钩,哪里出问题了?
春天鸟语花香,钓友们都欢欢喜喜钓鱼去了,但并不是所有的出师都顺顺利利的,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烦心问题等着咱,比如鱼儿不咬钩啊。这种事情,自己着急也没办法,难道得下水逼着鱼儿去咬钩吗?接下来我们分析一下鱼儿为啥不咬钩,给大伙涨点知识。
其实像鱼儿不咬钩的这种问题,和自身的装备等还是有些关联的,如果调整或者改善一下,还是可以避免这些问题的。如果还是没有咬钩情况的话,只能说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了。
1.钓线
首先鱼儿不咬钩可能还是自己的钓线有问题,因为有些钓友习惯性的喜欢使用粗线来进行垂钓,虽然可以钓大鱼,但是这也正好限制了其他鱼儿的咬钩,毕竟自己在垂钓的时候不可能次次都是大鱼。这种情况下,最简单的做法就是换钓线。
2.鱼饵
鱼饵味型也就是鱼饵的味道和形状,这在垂钓中也是一个重要的存在。如果自己使用的鱼饵不是鱼儿喜欢的类型,你还指望着鱼儿会咬钩吗?而且对的鱼饵钓对的鱼,用着鲤鱼的鱼饵想要钓鲫鱼也就只能自己想想了。还有就是,钓大鱼需要使用细小的颗粒饵,而钓小鱼则用较大的硬饵,当然具体情况还得根据实际需求来。
3.外界环境
我们都知道,在垂钓的时候不能老是发出很大的声响,虽然鱼儿在水中,但是岸上有些风吹草动或者声响的时候总是可以灵敏的感应到,所以不要在垂钓的过程中大声喧哗或者来回走动,也是就在这个时间内鱼儿早就被你吓跑了。
鱼儿咬钩的相对规律和特殊差异
鱼儿咬钩就饵都是有一定规律的,但这种规律却并非是先天而生不会改变的那种,而是在后天的生存过程中慢慢养成的习惯。钓鱼的时候要了解鱼儿咬钩就饵的习惯和差异,才能采取有效的应对方法施钓。盲目出手只会让你枯坐钓场而无一鱼上钩。下面笔者就给大家介绍下鱼儿咬钩的相对规律和特殊差异。
一、因地方习惯不同而异
我国北方人爱吃面,南方人则爱吃大米;湖南、四川人非常喜欢吃辣椒,凡菜非放辣椒不吃;广西中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却很少吃辣椒。这是因为所处地方不同和长期养成的生活习惯不同而形成的。
鱼和人一样。不同地方,不同水域的鱼,由于经常吃某一种或几种饵料,就逐渐形成一种习惯。时间久了,这种习惯就相对固定下来,再也不改变而排除其他饵料不吃或很少吃。
笔者所在的南宁上林县有两个水库东敢水库和木棉水库,这两个水库相距不到15千米。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木棉水库的鱼既爱吃自然饵料和粮食饵料,也爱吃商品饵料。东敢水库则不同,因为当地民众只用自然饵料和粮食饵料垂钓,而外地也很少有人用商品饵料去钓,所以鱼只吃蚯蚓、红虫、牛粪、植物花叶及其种子等自然饵料和当地钓友自己制作的玉米面等素饵料,对厂家生产的商品饵料,几乎绝对闭口不吃。
因此,在那个时候,我们外地带商品饵料去东敢水库钓鱼的钓友很多人都空手而归。直到本世纪以来,由于人们用商品饵料钓时间久了,东敢水库的鱼才逐渐开始吃商品饵。现在东敢水库的鱼也和木棉水库一样,什么饵料都爱吃。
就是同一条河段,具体钓场不同,鱼对饵料要求也不完全相同。
清水河覃排村河段有条堤坝,坝上坝下两个钓场相隔仅几十米,堤坝上钓场由于有几十张养鱼网箱,河里的野生鱼因为平时吃从网箱里漏下来的商品饲料惯了,所以偏爱吃商品饵而少吃粮食饵。
坝下钓场因没有网箱养鱼,鱼则偏爱吃自然饵和粮食饵,而不吃商品饵,其中特别是大鲤鱼,只爱吃生牛粪和粮食混合制作饵,对商品饵和纯粮食饵几乎全部拒绝。
二、因季节气候不同而异
夏天因为太过炎热,人爱吃凉粉、凉菜和凉粥。你见冬天有谁爱吃凉粉等冷的食品呢?同一种鱼,由于季节气候的不同变化,造成气温水温不同,属于变温动物的鱼,为了自身生理的需要,对食物的要求也不同。
以罗非鱼为例,它属于杂食性底层水鱼类,荤腥素饵皆吃。但初春与深冬季节因为水温太低,鱼在深水处过半冬眠生活,视觉、嗅觉降低,活动范围小,就特别爱吃活的小条红蚯蚓,而很少吃素饵。所以冬季用素饵钓不得罗非鱼。
晚春和晚秋期间,由于气温水温适合罗非鱼需要,浅水处水草多,食物丰富,罗非常在浅水处觅食荤腥饵和粮食类素饵。夏季太过炎热,水温很高,底层水缺氧,罗非鱼则爱上浮到中上水层来活动,这时,它们最爱吃的是新鲜的植物嫩叶。
因此,夏钓罗非鱼(特别是中午钓),最好是用鲜嫩的水绵做钓饵在流水的中、上层水域(流水里水温较低,氧气多)浮钓得鱼最多。
三、因水情鱼情不同而异
水情不同,鱼吃钩也不同。平时,肥水域里的鱼,较爱吃素饵;瘦水域里的鱼,则偏爱吃荤腥饵。下大雨、河水涨高期间,鱼爱吃荤腥饵;长期不下雨,河水减少时期,鱼偏爱吃素饵。
另外,水情不同,鱼吃钩的地方也不同。长期干旱,江河水少且清,岸边浅处能见度高,鱼不敢到岸边浅处活动找吃,而在深水里吃钩;发洪水期间,水较浑浊,能见度低,涨水淹没过湖边河岸,那里草木嫩叶、花朵、种子和动物粪便、昆虫等自然饵料多,鱼爱成群到那里寻觅食物吃。
因此,才有谚语云平时钓中间,洪水钓近边和洪期手竿钓近岸,非洪海竿钓深潭。
平时在同一个水域里,水情相对稳定不变,鱼感觉安全,心情愉快,吃钩就稳定,钓得鱼较多;如果天不下雨而水又突然降低或上升较大(如突然开关闸门放水积水,或堤坝突然塌方等),鱼受惊害怕则不敢吃钩。
不同鱼种吃不同饵料,这是众所周知的。但鱼种类相同,吃钩的地点和时间不完全相同。
多数鱼种都爱在上午和下午吃钩,中午少吃甚至闭口不吃。但实践证明,鲢鳙鱼等和其他小杂鱼刚好相反,偏偏爱在中午积极吃钩,而上午和下午则相反。胆小怕强光的鲶鱼白天于深水处关门睡觉不进食,到晚上才出门到浅水里活动觅食。因此,钓鲢鳙鱼最好在中午出钓,钓鲶鱼应该夜钓才得鱼多。
就是同一种鱼,个体大小不同,吃钩也不完全相同。1斤以下罗非鱼,爱吃中小条红蚯蚓,而不吃黑蚯蚓;1斤以上,特别是2斤以上大罗非鱼最爱吃大条黑蚯蚓。在没人承包的江河湖库里,5斤以下的野生鱼,经常集体活动觅食,发现饵料以后吃钩较快;5斤以上,特别是10斤以上的大鱼,不爱集体群游觅食,而经常两三条,最多四五条一组出游找吃,发现食物以后也不马上吃钩那么快,而是先远后近,花费十到二十分钟时间慢慢观察,仔细辨别,认真分析,直到发现没有任何可疑之处,确认对自己不可能有威胁以后,才小心翼翼地吃。
因此,专钓大鱼不能心急,从打窝开始,要耐心等待半天甚至一天两天才钓得。
四、因环境变化不同而异
笔者经过长期实践证明,环境直接影响到鱼的吃钩。鱼所处的环境相对固定,鱼有安全感,则放松警惕,食欲才强盛,吃钩就积极;反之,如果环境忽然改变大,鱼认为对自己的安全造成威胁,就会想方设法找地方去躲藏起来,不肯吃钩,或者吃之很少。
我地的感苏水库往年四季都钓得鱼多,但2011年11月至2012 年2月,水利部门开机修补大坝和挖深加大排水沟,将库水放去2/3,并且整天开石炮要石头。机声、炮声日夜不停,尽管水库里仍然有很多鱼,但由于生活不得安宁,所以从11年11月至次年3月几乎都钓不到鱼。
在鱼具体居住的窝点里,有时尽管环境改变不大,鱼也不肯吃钩。有一次发洪水,笔者到一条小河里钓鲤鱼和鲮鱼,起初我发现河中间有两根竹桩,拦住从上游漂流下来的竹枝和杂草。在竹桩下方两米范围内钓得鱼最多。后来,因为钓钩经常挂到竹桩和杂草上而造成断线跑鱼,所以我就下河去把竹桩和杂草除掉,结果,那地方再也没钓到鱼。
五、因钓具钓饵不同而异
有的钓场钓位往往因为钓具钓饵长短大小不同而直接影响到获鱼效果。
拉敢村前有个大池塘,塘北岸有个大泉水。春季在泉水附近钓得罗非鱼多,2月9日那天我就和钓友李新平师傅专门去那里钓罗非鱼。李师傅用3.6米短手竿,配6号宝塔短柄钩,挂小河虾近钓;我用5.4米长手竿,配10号伊势尼长柄钩,挂大条红蚯蚓远钓。下竿开始不久,李师傅就连连上鱼,而我钓了近两个钟头,鱼护里还是空空如也。
这时,当地一位老人告诉我,这个池塘的罗非鱼,冬春两季只吃塘虾、河虾和生蚕蛹,其他饵料都不吃。
可是,我问老李要几只小河虾来钓,仍然钓不到鱼。那位老人又告诉我,用的钓竿过长,钓点距离泉水较远,那里水浅,水温低,又没有水草,鱼肯定不会在那里活动觅食;另外,此塘没有大罗非鱼,我用大钩大蚯蚓钓,小鱼不但放不进嘴巴,而且见如此大条蚯蚓,心里就害怕,当然不敢吃钩。
我认为老人说得对,就改用3.6米短手竿配6号钩挂小虾子近钓,不久就有鱼上钩了。类似情况,在别的钓场也经常有出现。
鱼儿异常咬钩和停食的原因分析
在正常天气和合适的环境条件下,不同的鱼种都会按照自己的生物习性正常摄食。但我们经常会发现,实际垂钓过程,很多鱼儿会出现异常咬钩或者停食的现象,这是什么情况呢?下面小编就将一些钓友们的分析结果分享出来给大家了解一下。
(1)鱼在水中分层是相对的概念,上、中、下层并没有不可逾越的界限。初春日晒水面时,鲫鲤可能到上层游戈、取暖,寒冬降温时,鲢鳙也潜入下层猫冬。哪里食物充足,它们就游向哪里。当对口的饵钩落在嘴边时,低温下也会咬钩,有时还会饥不择食,违反祖宗的遗传习性,甚至误食发光的空钩。
(2)鱼的生存环境水体是不断变化的,升温与降温,清洁与污染,有食物与缺食物,水位高与水位低都对鱼的生存、摄食有直接影响。
雨过天晴,表面看很好,但雨后常处在高空低压圈内,有云雾,鱼很少摄食;水位突然上涨,水体浑浊,甚至含有害物质如气体,鱼的正常生理机制未调整过来,影响食欲;农田、村舍、沟沟汉汉的微生物、虫类、草、叶冲进湖库里,鱼儿饱不思食,必然对饵钩漫不经心。
(3)水中溶氧量多少对鱼的生存、摄食极为重要。无风、闷热、雾田笼罩、暴雨来临前如南风带来暖湿气流的时候,都会形成低气压,这时水体从大气中吸收氧的主要来源被堵,水中溶氧量少,无水生植物光合作用的水体,溶于水中的氧更少。
(4)水温过低或过高接近该鱼种适应限度时,鱼的代谢水平低,导致消化和吸收率低,必然食欲减退或停止援食。
此外,冰雹、雷电、暴风雨、巨大声响、水位大幅度下降和炸鱼、网鱼造成鱼恐慌,也是影响鱼儿摄食的因素,不须赘述。
鱼儿不咬钩的原因和应对技巧
钓鱼的时候,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导致我们的收获不尽人意,其中鱼儿不咬钩就是我们遇到最多的一种情况,这个时候,有的钓友认为自己的饵料不好,频繁换饵,有的弄好了,有的弄不好,这说明了鱼儿不咬钩不光光是饵料的问题,还有其他的原因在影响。下面小编就给大家分析下鱼儿不咬钩的原因和应对技巧吧!
一、环境变化影响鱼儿就饵
鱼类是一种敏感的动物,就算是鱼类当中比较鲁莽的几种,在吃食方面也称得上谨慎。觅食事左顾右盼,警觉异常才是鱼类觅食的常见状态。这种情况下,周围的环境稍有异样,鱼类自然不会咬钩。
不钓鱼的人总感觉钓鱼人不近人情的原因也在此,老钓手都不喜欢有人围观,尤其是围观中叽叽喳喳时更让人心烦。鱼类虽然有眼睛,但是更重视听觉,稍有异样的声音它们就跑不见了。在钓鱼当中,安静永远是一大主题,这也是为何很多人认为钓鱼能够修身养性的原因,闭口禅自然是能够修养身心。
除此之外,走动也是一大打扰,这其中既有声音的原因,还有震动,光影的影响。首先说声音和震动,人类虽然感知不到,但是水本身有很多的传导性,岸上人类感知不到的动作,到了水里就会变的异常明显。鱼类在水里感知到走动带来的生意和震动,也会提升警觉,觅食的积极性下降。
另外关于光影,值得绝对不只是走动带来的光影变化,而任何的光影变化在水里都会惊动到鱼群。
二、鱼线干扰鱼儿就饵
鱼类虽然咬钩的目标是饵料,但是必不可少的也会受到鱼线的影响,尤其是一些开口较大的鱼类,鱼线的粗细直接干扰到了它们吃口的效果。
主线和子线较粗在钓大鱼时有有利的一面,弊端也是非常的明显,鱼儿咬钩不方便,自然会降低咬钩的积极性。看着好吃的,却吃不到,多来几次谁都要泄气的。
我在过往竞技钓中,0.8的主线搭配0.4的子线,上鱼效果一直不佳,后来换成了较细的0.5的主线和0.3的子线,上鱼效果果然好了很多,鱼口明显提高。
三、饵料口味影响鱼儿就饵
上面介绍了两点,较为常见的外在影响鱼儿吃饵的因素,现在说一些饵料本身的主要原因。首先是饵料是否对路子,就是口味是否符合目标鱼的口味,或者符合当时的环境。
钓鱼要区分天气和季节,虽然很多人知道,但在做的时候总是稍有欠缺。在夏天选择过于腥香的饵料,冬天选择味道偏淡的饵料,鱼儿觅食的积极性肯定要小很多。而目标鱼喜欢酸的,你的饵料是腥香的,它肯定也不吃钩。
一般解决办法,是先看窝料的效果如何,如果窝料能够诱来目标鱼,就尽快把饵料换上窝料。如果窝料本身的效果也不好,还是早点回家重新做饵料的好。
除了味道,饵料的形态也是非常重要的。雾化效果,软硬程度,任何一个不适合,鱼儿都不会吃钩的。钓小鱼,饵团又大又硬,咬都咬不动,鱼嘴都磕崩了,谁上钩啊?
不过,这个可以通过拉饵粉,加水等进行调节,察觉到问题原因,当场解决不耽误钓鱼。
夏天鱼儿不咬钩的两大原因
夏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按理说鱼儿在这个季节开口欲望应该很高,但实际上,就算我们用上精致的饵料,鱼儿还是不愿意咬钩,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下面笔者给大家说下夏天鱼儿不咬钩的两大主要原因。
一、天气闷热
夏天的一个总体情况就是高温,温度较全年达到了一个峰值,这个时候水温也达到了一个全年的最高值。所以鱼类从自身的规律来说,它为了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会选择一个较为适宜的水温环境。并且,由于表层水域的水温变化太大,这并不符合鱼类的生存常识,它们喜欢水温较为稳定的水域生活。所以进入夏季之后,鱼类在全天当中的大部分时间,都集中选择了在深水区里面生活。
另外,就是闷,夏天的高温特点比较明显,就是闷热,气压过低,整个世界就跟一个蒸笼似的,到处都在缺氧。而在水里,缺氧的情况更加明显,越是气温高的时候,越是缺氧。一般在中午的时候达到一个顶峰。鱼类在水底没有办法很好的生活,只能够选择浮出水面大口呼吸氧气。这种情况下,鱼类几乎是完全不咬钩的,所以钓鱼没有收获是理所当然的。
从钓鱼人的角度分析,既然鱼类已经达到了生存的困境程度,钓鱼人的钓鱼环境也不会特别舒服,尤其是野钓的人,在太阳下要承受的高温也不一般。这也是一种对意志力的考研,但是对身体的负担太大了,年纪大的钓友就不要这样做了。
总体来看,这是天气的大环境因素,人们没有办法改变,只能够顺应情况做出选择。首先第一种选择就是找个阴凉的地方,比如树荫下,人不但能够得到休息,树荫下的水里也容易聚集避暑的鱼类。
另外一点,就是换个时间钓鱼,把钓鱼的时间交错一下,中午温度较高,所以放弃掉。而选择早晚时间段进行钓鱼,这个时间段里面的天气气温较低,钓鱼的条件好。或者直接选择夜钓,夏天的夜晚气温有所降低,气压升高,大鱼也会出现,是不错的钓鱼时间选择。
二、不缺食物
虽然鱼类的生活主要组成就是不停的觅食,寻找食物的来源,但是夏天确实是一个食物丰富的季节。首先是水里的各种水生植物疯狂的生长,满足了不少鱼类的口味;另外,各种虫类的数量也在增加;对于大鱼来说,小鱼的数量也较春天多出了很多倍。从整个大环境上来看,水里的鱼类是不缺食物的,整个食物链是完全可以满足的。
面对这种情况,饵料这种看起来具有一定危险性的食物,鱼类会尽量减少选择,所以钓鱼人的难度也随之增大。想要解决这种情况,往往只有通过三个办法,第一个就是改变饵料的性质,让饵料更具诱惑力,就是通过饵料制作的过程来提升渔获。第二个则是钓技的提升,比如逗钓,或者托底钓,多种钓技配合使用,一方面提升饵料的诱惑力,另一方面也扩大钓鱼的范围,增加上鱼的可能性。最后一种就是使用小药了,小药的使用是见效最明显的一种方法,毕竟饵料的制作和钓技提升都需要经验和实践的积累,相比较而言,小药的使用是最方便的一种。
除了介绍的这两个原因,比较常见的还有天气变化,或者水域水情变化等因素,各种原因都会出现鱼儿不吃饵,或者吃饵的频率不佳。钓鱼人要准确的分析原因,根据原因选择对策,才能够增加钓获。
早上鱼儿刚咬钩,开闸放水了
天气:晴天☀️
钓场:江河
饵料:酒米、蚯蚓
昨天晚上旅游回来,到家后收到了在平台上兑换的鲫鱼药酒,按照平台说明书上的配比方法,和麝香液,果奶诱,六合香等鲫鱼小药按比例配制了一小瓶,待打窝时往酒米里喷几下,看看效果如何。然后与钓友小张和老路联系,了解一下他们这几天的钓况如何。
今天早上6点多钟从家里出发,骑电动车去老钓点钓鱼,老伴则骑电动车从钓场奔向雨润新城农贸市场,去买点蔬菜,然后再回来钓鱼。北岸老钓点今天没有人,南岸有四人正在钓鱼,其中有两人是我们一个楼的邻居。打过招呼后,坐下来取出打窝杆、打窝器及酒米,开始打窝。在二十米范围内打了三个窝,窝子距河岸边二米,水深1.8米左右;1.0主线、0.6子线,4#黑袖钩,调平水、钓两目。各项准备工作做好后,看看手机,7点过5分。天气太冷了,用手摸了一下河水,水温很低。估计要40分钟至一个小时以后才能起窝,八点左右上鱼应该没有问题。拴好两根鱼杆鱼线,起身到西边转转,看看钓友们钓鱼,时间过得飞快,对面的我邻居老卜哥上鱼了,又过了不到十分钟,我又一个邻居陈师傅也上鱼了,他们俩比我早来半个小时。就是说再过一会我的窝子也该上鱼了,抓紧来到了钓位,把鱼钩穿上了蚯蚓,准备钓鱼;老伴正好骑着电动车来到了,买了一大口袋蔬菜,停放好电动车,过来钓鱼。我在东边、老伴在西边,都是3.6米的鱼杆。我的窝子开始咬钩了,浮漂上浮,送的十分稳,连续两次打杆都没有中鱼,知道小麻将鲫鱼,放弃了,换到另一个窝子去钓。老伴钓上来一条鲫鱼,个头大小,非常高兴。我换窝子后,鱼钩不入窝内不到五分钟,鱼儿咬钩了,鱼口很轻,轻轻点了一下,又缓缓上顶,马上打杆,中鱼了!一条二两多的鲫鱼上来了!老伴接着又钓上来一条鲫鱼;我整理好鱼钩再次下入窝内,不一会儿又咬钩了,又一条三两左右的鲫鱼上来了。老伴讲今天鱼儿有口,好 钓!老伴连续钓上来三条鲫鱼,我连续钓上来四条。对面的两个老大哥也钓上来了好几条鲫鱼,已经又一次打了窝子。我正准备再次打窝时,突然发现浮漂走水严重,老伴也问我怎么回事,河里的荷叶随水飘动十分厉害,原来提闸放水了。河水从西往东流淌,改钓跑铅,水流湍急,实在无法再钓鱼了,大家都坐在河边等待,看看什么时候能停下来。
和钓友小张利用微信的方式了解钓况如何。
双方利用微信沟通
和钓友老路利用微信方式联系,了解情况。
双方约定去钓鱼
这种方式基本上是天天都有。
平台天气预报及钓鱼指数,近几天天气较冷,但是适宜钓鱼。
天气不错?
早上七点钟左右来到了河边钓场,河面十分安静,风平浪静。
对面的钓友们是我的邻居,正在钓鱼。
时常会有点微风
老伴买菜回来后在钓鱼。
我的钓点
西边有几位钓友们在钓鱼
老伴钓上来第一条鲫鱼
又一条鲫鱼上岸了
又上来了一条
又是一条鲫鱼
个头都在二三两以上
漂亮的鲫鱼
皮毛非常不错?
今天钓了七条这样的鲫鱼!
开闸放水不知道什么时候停,这时候还不到九点,又来了好几个钓友们,看到了这种情况,站了一会都走了。两岸钓鱼的钓友们也都陆续的撤了,我钓跑铅又钓上来两条麦穗鱼。看看开闸放水不知到何时,老伴提议收杆回家;对岸的邻居大哥们收杆了,喊我们走,说实在的真不想收杆,今天鱼口这么好,怎么就碰到了这种事情呢,没有办法,大家都走了,我们也收杆回家。
照片看不出水流湍急的情况
不一会水位下降了30多公分
早上水位与栏杆下齐平,现在己经下降了许多。
今天实际上只钓了半个小时的鱼
今天的鱼获
老伴收拾好后,煮了半锅鱼汤。
旅游回来第一次钓鱼,碰到了开闸放水,没有办法。明天天气预报晴天,温度有点上升,天气不错,明天继续钓鱼。
发给朋友们分享!
揭密鱼儿不咬钩的一些特殊因素
酷爱在江河湖泊垂钓的朋友都知道鱼儿咬钩是一阵,有时正钓的起兴,鱼儿突然闭口了(在气温、水温、水位、气压、钓饵、钓技都对的情况下)。通过长期的走访、观察和研究,对搜集的资料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发现影响鱼儿不咬钩的决定因素是天象。天象是指在太阳系中的太阳、月亮对地球的影响(其他日月星辰对地球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天象决定着地球板块的漂移、气候的变化,他直接引起海洋潮汐、大气潮汐和陆地潮汐,同时遥控着野生动物的生物钟。下面就天象影响野生动物的外出觅食情况分述如下:
一、天象对地球的影响
天象对地球的影响因素较多,在这里不做专业分析,仅对太阳、月亮对地球的引潮力现象做一简单介绍。
二、月相对地球的影响
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叫月相。月相是天文学中对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明部分的称呼。
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动。我们所看到的被太阳光照亮的月球部分的形状也有规律地变化,从而产生了月相的变化。
在潮汐现象中,月球引潮力是一个主宰者。月球的最大引潮力为太阳引潮力的2.17倍。潮汐现象主要是由月亮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造成的,即引潮力所致。
月球是地球的伴星,对地球具有较强引潮力的作用。科学家们已经研究证实,月球引潮力不仅能诱发地震、对人体健康和生物活动产生影响,而且对地球的天气气候也有影响。
一是月球引潮力能使地球自转轴的倾斜角保持稳定,从而使地球的气候相对稳定,使我们有了春夏秋冬。
二是月球引潮力还会掀动大气,形成所谓的气潮。气潮可以直接影,响大气环流的天气变化。
三是月球引起固体潮汐,可以诱发地震和火山喷发。
四是月球的引潮力引起海洋潮汐(我国大部分海区为半日潮)。地球上的海洋潮汐主要是由于月球造成的(太有部分影响),月球的重力作用牵引地球的海洋,伴随着地球的旋转,月球的重力将使地球海洋形成潮汐。在满月和新月时,太阳、月亮和地球都在一条线上,这时形成的潮异乎寻常的大,我们称之为朔望大潮。而当月亮在最初的和最后的四分之一月牙时,较小的小潮就形成了。月球以29.5天的周期环绕地球的轨道并不是一个规则的圆形,当月亮到达离地球最近处(我们称之为近地点)时,朔望大潮就比平时还要更大,这时的大潮被称为近地点朔望大潮。
三、月亮生物钟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地球在太阳系中有着自己的运行轨道,千万年来日月相伴,风起云涌,照耀着世间万物,孕育了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
科学研究证实动物体内约有80%的液体,月球引力也能像引起海洋潮汐那样对动物体中的液体发生作用,引起生物潮,造成野生动物体的生物高潮(高潮期属于能量释放期,动物们开始外出觅食、交配)和生物低潮(低潮期属于能量蓄积期,动物们开始休养生息)。千万年来,日出日落、月升月降,进化了动物的时间基因的表达节律。使动物们按照太阳和月亮的升落、潮汐(固体潮、海水潮)的涨落来安排各自的觅食或休息的时间。目前国内外研究生命科学的科学家们正至力于月亮生物钟的研究,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各种野生动物的生物钟将揭示于天下。
以上钓鱼技巧就介绍到此,希望《看浮漂的反应推测鱼儿咬钩情况》的内容能满足您的需要,同时欢迎您阅读我们精心准备的专题:钓鱼看浮漂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