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的技巧绑钩。

要想在垂钓中有好的收获,就必须对鱼的习性有非常全面的了解,这种了解包括它的觅食习惯、觅食地带以及吃钩方式等等。其中对鱼儿吃钩方式的了解是非常必要的,它能让你清楚什么情况下是鱼在吃钩,是什么鱼在吃钩,让你每次提竿都有所收获。

一、不同鱼种吃钩方式不同

鱼种不同吃钩的方式就不同,比如鲫鱼、鲤鱼、草鱼等等在吃钩上都有不同的方式,只有了解了这些才能清楚该用什么钩来垂钓。首先来说鲫鱼,鲫鱼在觅食时俯头翘尾,将饵料吸入口内再抬头上游,反映到浮漂上就是轻微拌动,明显上浮,如果在浮漂缓缓上浮时提竿,中鱼的机会很大。

鲤鱼在觅食时喜欢拱泥,而且在吞食时比较谨慎,通常会试探性的品尝一下,等感到没有问题时,才摄入口中,随即游走。这种方式表现在浮漂上就是先晃动几下,后大幅下沉。在垂钓鲤鱼时,浮漂没顶再提竿是比较合适的。

草鱼的觅食特点是吞咽凶猛,见到可吃的就一下吞进去,然后将钓饵含在嘴里游走。这时浮漂的反应是急促大幅度抖动斜行下沉。

罗非鱼比较贪食,饵料被吸到嘴里就不松口,这时浮漂的反应急促上下抖动。钓罗非鱼宜在漂上升倾斜或斜沉黑漂时提竿。

二、季节不同吃钩方式不同

鱼儿的觅食与季节也有着紧密的联系,比如在初春的时候,鱼儿刚从冬季的寒冷中缓过来,游动速度比较缓慢,摄食时口张的小,吃的轻,浮漂的抖动也缓慢,不太明显。

夏秋鱼活跃,游动的速度也快,觅食的欲望比较旺盛,这时垂钓不妨试试串钩的调法,很可能会增加中鱼的机会。

冬季是鱼最不爱活动的时候,摄食也少,不过冬季也容易中大鱼,所以采用爆炸钩很不错。

三、水深不同,吃钩方式不同

垂钓时要根据水的深浅来确定自己要用什么样的钩,如果水深在一米以内,鱼儿觅食的速度会很快,所以要选择小巧、灵敏度高的袖钩。

四、不同水域吃钩方式不同

水体的情况不同,鱼在觅食上的习惯也不同,有一些定律是需要掌握的。比如肥水水域,鱼吃饵慢;瘦水水域,鱼吃饵急;静水鱼多送漂,流水多黑漂;老钓点,鱼被钓滑,处女水域,鱼送漂好。如果对水域的情况摸不太准,就采用最为稳妥的办法是用钓钩,小编在这种情况下喜欢使用爆炸钩。

五、其他因素影响的吃钩方式

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还有一些因素会营销到鱼的吃钩,比如鱼的大小。一般情况下小鱼吃钩快,大鱼吃钩稳。在垂钓小鱼时可以用有倒刺的鱼钩,避免脱钩,钓大鱼时有无倒刺都可,关键是要锋利。还有就是竞技钓与野钓中鱼的吃钩也不同,竞技钓鱼吃钩较快,野钓则较慢。

延伸阅读

草鱼吃钩、中钩后的观漂遛鱼技巧


说到搏大物,可能钓草鱼会是很多钓友的首选,而多数喜欢用手竿,因其有轻巧、便捷、手感好等优点,只有在手竿不可触及的水域才会改用海竿远投。不过相比起海竿,虽然手竿有其独特的乐趣所在,在钓到大草鱼的时候,由于没有放线装置,稍有疏忽就会出现拖竿现象,甚至让鱼断线逃脱。下面分享几个钓草鱼的技巧,希望能帮到钓友。

草鱼吃钩时的漂相

一是浮漂往上顶,即鱼咬饵上浮后造成浮漂上升,其特点是动作大,往往顶翻浮漂,速度快的个体不是很大,浮漂上升速度慢点的反而可能是大草鱼,提竿多可中鱼,而且钩得很牢;二是抽漂顶出几格时,还来不及扬竿,又见漂闷入水中,这主要是较小个体鱼所为;

三是漂在水中斜走或平行移动,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水域多不足斤级的草鱼,因性情温和,加上嘴小,咬饵后身体往后退或是平身游走,形成这种漂讯,另一种是大个草鱼在上午咬钩时会出现,特别是用长条草饵作饵时,更会出现这种现象;

四是浮漂缓缓闷入水中,也有两种区分,大草鱼吃钩时浮漂下落特别稳健,呈现出不紧不慢,中间无停顿,而小草鱼吃食虽也有直接拉闷的,但速度快,并且在视觉上有轻飘感。

以上几种情况皆可在浮漂的动感中提竿起鱼,但需要注意的是,闷漂的一定要等漂全部闷入水中,抽漂的一定要等漂欲倾倒时,走漂的则要在走移一二十厘米以上,这样中鱼率才会提高。

自然水域中钩后的表现有几类:

一种是大草鱼中钩后似乎感觉鱼不大,等到拉至近岸,往往鱼一见人影,便猛回头冲出,此时十有八九断线;第二种是中大鱼后还来不及反应和调整,鱼往前一冲,也多为断线;第三种是个体较小的,则在中层水域乱窜,因敌不过钓具而被抄上岸。

对待5千克以上的大草鱼,除了要求钓具优良牢固外,在中鱼后第一时间内还必须把握住钓竿,使其与地面成五六十度角,甚至让竿脚直立,中上部前倾,不要害怕竿断线断,甚至草鱼豁口的现象也极少发生,使竿前部直至中下部形成弯曲,充分与大鱼较量。如果胆怯,想用送竿的办法卸去鱼挣扎的大力,那拉平拔河就是必然了。

至于小水面或池塘人工养殖场中的草鱼由于每天按时按量就餐,缺乏自己觅食的活动量,也养成了处变不惊的温和性情,因此体力和性情是与自然水域中的草鱼不同。在池塘钓草鱼很少有猛然冲撞的感觉,因而技术含量也较低,只需运用常规战术即可获胜。不过钓具还是偏牢一些为好。

大草鱼溜鱼有方

总结钓草鱼的成功经验,我的体会是:自然水域的大草鱼中钩后十有八九是随着竿线而至,让人猝不及防,等到看见鱼时才大吃一惊,但此时已晚,大草鱼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掉头猛逃而失鱼。为了避免发生这种情况,我们在中鱼后不要把鱼拉至浅水近处,而是让它在几米十几米外游走,待它累后再拉近遛翻。

如果在第一回合中能把握住要点,使大鱼跑不掉,已是有七八成的胜算,余下的只管把握住钓竿与地面所成的角度,任鱼左右前后游动,不消10分钟,几千克的大家伙也就乖乖束手就擒了。其实最危险就是花样繁多的遛鱼经。删繁就简,是手竿智取大草鱼的最有效方法。

鱼吃钩时浮漂的反应动作浅谈


在每次抛竿之后,浮漂都会出现一系列的动作直到站稳,以及后来的鱼儿吃钩信号产生,这些动作过程中不仅会受到鱼儿觅食的动作的影响,还会受到环境水流等方面因素带来的变化,但是垂钓的过程中也就只能依靠浮漂的动作来判断鱼口信号,如何在各种各样的信号中找出有效的信号提竿中鱼呢,这里就把浮漂的漂相动作分为四个阶段来逐步分析,当掌握了鱼儿在四个阶段的吃钩反应动作之后,渔获方面就会得到有效的提升。

在分析四个阶段之前先来了解下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从抛竿到浮漂站稳的整个过程,先是抛竿、压线、横向位移、翻身站立、浮漂下降、钩饵触底、小幅度的回升然后到固定目数站立,而不少钓友通常只是关注目数站立后出现的漂相,而站立之前的漂相就会被忽略,这种错误的做法会错失很多中鱼信号,首先的做法就是选择一款质量好漂相反应真实有效的浮漂。

一、直立前的漂相

抛竿压线之后,铅坠在下沉的过程中会拉动浮漂,此时浮漂会从平躺到横向位移然后倾斜翻身到最后的直立,一般情况下没有外界因素干扰的话,这一系列的动作是非常清晰规律的,而在这个过程中若是鱼儿吞钩的话就会有一些改变。

首先就是平躺的时间变长,或者是位移的速度加快,也可能是在翻身的过程中会出现停顿或者翻身速度加快,以及位移的时候改变方向和浮漂翻身之后倒漂等等。

二、直立下降中的漂相

当浮漂在水中翻身站立之后,钩饵钓组会拉动浮漂,浮漂会有一个匀速下降的过程,当钩饵触底之后会轻微的上升然后停留在固定的目数上,这些浮漂动作如果没有外界因素干扰的话会表现的很轻柔优雅,但是出现鱼讯的话这些动作会出现以下的改变。

首先下沉的速度可能会加快;翻身后不会下沉;减速的过程延长并下沉;下沉的过程中会出现停顿或者突然上顶以及横向位移等特征;还有就是超位站立。

三、定位后出现的漂相

当钩饵牵动浮漂下沉,当钩饵触底后浮漂呈现出固定的漂目,此时钓组之间处于平衡状态,不少钓友主要关注的就是钓组平衡之后的漂相,此时有鱼讯的话漂相会出现以下反应。

会出现很明显的点顿;点顿之后会出现较为缓慢的抬升;点顿后出现黑漂;点顿后出现斜沉;点动小幅度的抬升后停止;点动抬升后出现突然下沉的漂相;有时候会出现频率较快的短促连续浮沉;颤动和快速上升后倒伏;缓慢上升2目左右停止不动等等。

四、移动后出现的漂相

活动的食物才会引起鱼儿的注意,在垂钓过程中鱼口不好的时候需要逗弄钓饵让钩饵处于活动状态增加诱鱼效果,但是逗钓的时候会打破浮漂的稳定状态,浮漂会随着逗钓的动作出现抬升然后下降到再度定位,在这一些列过程中如果出现不正常的漂相可能就是鱼儿吃钩的信号,通常表现为以下几种反应。

1、在压线进行牵引的过程中,浮漂本应该是朝着杆稍的位置横移并轻微下降,但是如果出现突然加速下沉或者抬升的漂相的话,就是鱼儿吞钩了。

2、在压线之后,正常情况下浮漂会有抬升复位的一系列过程,如果复位的时间比较长或者出现明显的过位,也是鱼儿吞钩的动作反应。

3、当浮漂再次定位之后,出现上述的三种漂相也是鱼儿吃钩的反应。

当对漂相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整体掌控的话,上鱼率会有明显的提升,复杂的东西就会变得简单明了,但是必须注意的是要全神贯注的观察漂相,有浮漂动作产生是就要及时提竿中鱼,垂钓的时候最好使用竿质轻巧的钓竿,长时间持竿不会太过疲累。

鱼是这样咬钩的 ——兼谈炸弹钩跑鱼原因


要想钓钩钩少跑鱼,我们就应对钓钩钩上鱼过程有所了解。鱼吃饵过程中,当鱼连饵带钩把钩吸进嘴里以后,很快就会察觉到嘴里有异物存在,并且怀疑是不是有危险,这时鱼的本能决定了鱼会边吐钩边试图转向游开。在吐钩游动的过程中,鱼嘴内的钩子牵动钓线并通过钓线传到了竿梢(空心坠这时仍躺在地上,一动不动)。如果是鱼的动作小,此时竿梢的表现是颤动、微动或是小动,如果用铃,铃可能会轻轻响一两下。此时鱼嘴内的钩子并没有完全钩牢或穿透鱼嘴。

当鱼试图游动且拉动两下后,不但没把线拉掉,自己也没走开或一下一下有利地拉动,还发现嘴上的钩子反到越刺越深,嘴也越来越疼,此时鱼已意识到有危险,所以鱼就开始拼命逃窜,这时钓竿的表现是大弯腰。

竿被拉弯的同时,有几个力决定了鱼嘴被钩越刺越深。一是竿对鱼的拉力:二是竿被鱼拉弯后对鱼产生的反作用力(反弹力);三是由于鱼拉竿,竿拉鱼,原来躺在地上静止不动的铅坠被鱼拉的离开地面,悬在了空(水)中,这时坠重的作用又产生了一个向下的重力:三个几乎同时产生的力轻而易举使钩穿透了鱼嘴,这就是钓钩钩中鱼的全过程。

再说一下海竿钓钩钩跑鱼的两个主要原因:

一、用力猛甩竿造成跑鱼。手竿钓鱼,由于提竿动作的力量较小,不容易钩豁鱼唇。而海竿钓钩钩的中鱼过程,则要靠鱼自己钩自己来完成。由于钓钩钩中鱼的部位大都集中在鱼嘴内的下部和两侧。而且有的里,有的外,有的深,有的浅,具有不确定性。中钩深了,里边的肉嫩,猛甩竿会把嫩肉撕裂,把钩从嘴里拉脱钩;中钩浅了,钩本来就在鱼嘴边上,再猛甩几下竿就更容易脱钩。用海竿钓钩钩钓鱼,无论在提竿时,或者在收线遛鱼过程中,都不宜猛甩竿。正确的方法是:当竿被鱼拉弯时,抓起钓竿轻轻掩一下,接着顺势挺起钓竿,绷紧钓线,保持钓竿弓型状态不变,摇轮收线即可。

二、钓钩钩子线的软硬对跑鱼也有很大影响。要想减少跑鱼,钓钩钩子线不可太硬,硬了线有弹性,鱼不容易吸起来,即便吸进嘴了,由于线硬的发翘也不会入口很深。所以新钓钩钩用前最好先用水打湿,把线搓软点,这样处理一下也能减少跑鱼

鲫鱼吃钩漂相一些分析与垂钓技巧


鲫鱼性格文静,吞钩动作缓慢而有节奏。可以从漂的反应来知道提竿的时机 ,钓鲫鱼要多注意它吃食在鱼标上信号的表现。鲫鱼吃食时浮标有以下几种表现说供广大钓友参考。

一、常见漂象

1、小送漂

鱼漂在水中上升1~2厘米左右就不再上升,表明小鲫鱼在吞钩,应在鱼漂上升由快渐慢欲停时及时扬竿。

2、大送漂

鱼漂由水中慢而沉稳地上送5厘米左右或呈倾斜状态,有时甚至横卧水面,这表明上钩的鲫鱼个体较大。

3、黑漂

垂钓时将钩下在斜坡或沟坎上,鱼吞够后往坡下或深处游去,就会出现黑漂现象。使用高低双钩时,鱼咬的是悬起的上钩,也会出现黑漂现象。此外,在群鱼疯抢钓饵时,同样也会出现黑漂现象。

4、颤漂

漂尖慢而轻微地不断上下抖动,这是大鲫鱼将饵已含口中在呼吸时的迹象,应及时提竿,晚了鱼即吐钩而去。

二、少见现象

1、点漂

某些鱼池经常有人垂钓,有时会出现漂尖动一下就停,隔一会再点动一下的情况。这是鲫鱼被钓滑了不敢轻易吞钩的迹象,它叼一口就放下,转两圈回来再叼一口。发现这种现象后,垂钓时要耐心,不要轻易提竿。

2、直接送漂

少数鱼塘,无论鲫鱼大小,一律对饵不加品尝,即一口吞下,所以事先鱼漂均无点动两三下的动作,而是突然直接送漂。一旦钓手精神不够集中,就很容易跑鱼。

3、移漂

鱼漂既不上浮也不没入水中,而是呈倾斜状态,同时向有水草或某个方向移动,除大青虾闹漂之外,通常是大鲫鱼吞钩现象,也应及时提竿,一旦忽略,采取轻拉慢拽手法,鱼则容易扎进草丛或脱钩。

若垂钓者能否识别鲫鱼咬钩后的各种漂象,钓友们要根据季节和具体环境进行准确的判断。要多注意它吃食在鱼标上信号的表现只有如此,提竿时机才会掌握得恰到好处,最大限度地减少失误跑鱼。

徐清华谈轻口鱼的垂钓调钓技巧


冬季气温低,鱼儿活跃度不高,新陈代谢缓慢,不论是大棚黑坑钓、休闲野钓还是竞技钓,均出现吃食绵软无力的鱼情。那么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该如何解决呢?下面看下钓鱼高手徐清华的经验吧!或许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野钓轻口鱼:调三目钓一目

自然水域不管是湖库还是河流,冬季鱼群一般都聚集在深水区,采用手竿作钓,一次投的窝量不宜过多,但味型可以稍微重一点,多添加一点果香或奶香;钓饵方面,除了腥之外,同样可以添加些草莓味、果酸味或甜香味的成份,也可以使用红虫或蚯蚓作钓;调钓则根据钓饵不同有所差别,用拉饵可调三目钓一目、两目或三目;用虫饵可调一目钓两目、调三目钓四目。

大棚轻口鱼:调五六目钓一两目

冬季北方钓友喜欢大棚钓,由于天冷、鱼口轻,尽量选择枣核型小漂作钓;调钓方面,如果采用拉饵,建议调五六目钓一两目。面对这样的鱼情,有一个关键技巧是使用长子线,或者将铅皮座往浮漂的方向推一段距离,利用饵料下摆的动态,增加诱鱼力。另外冬季大棚黑坑鱼速慢,建议采取快钓方式,抛竿节奏跟上,浮漂翻身到达钓目,稍微逗一逗,没口可直接扬竿。

竞技轻口鱼:调三目钓三目半

竞技钓在冬季同样面临鱼口轻的问题,因此调钓时,如果浮漂漂目距离过大,可选择调半目,可正常搓饵找底找三目,采用拉饵时自然就变成三目半或三目多一点,也就是调几钓几,这是冬季竞技钓轻口鱼有效方法;此外用饵也非常讲究,雾化不宜过快,但是味型可以稍微重一点,虾粉含量可以多加一点,配合果香,状态要求软、粘、实,入水后不雾化,到底之后再慢慢的膨胀脱落,及时鱼吸食的力量再小,都能清晰的反映在浮漂上。

鱼咬钩吃饵时浮漂的信号反应


垂钓时漂相若干,对于从浮漂上反应出来的信号是多种多样的,对于新手钓友来说,最是头痛了。摸不清哪种浮漂信号是鱼咬钩的信号,哪种浮漂信号是戏钩信号。其实,我们在进行垂钓的时候,认清几种漂相,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浮漂信号就行了。我们不仅仅要学会看懂鱼儿咬钩的信号,而且,要会从这些信号里面读出是哪种鱼咬钩、鱼的个头有多大、以及鱼儿只是碰撞钓饵作探测、还是已经咬进口中,或是已经吞咽进嘴里等情况。

1、顿漂

当浮入水后停止,浮漂的漂目一般会下顿1~2目,这种情况是鱼将鱼饵吸进嘴的瞬间,浮漂产生下沉的动作,这就是通常我们台钓时所谓的顿口。出现顿口时,浮漂一般会下顿1~2目,当然天气冷,鱼吃口轻时可能只有半目的下顿。

2、送漂

鱼漂慢慢从水中升起时,称之为托漂。托漂一般是鲫鱼上钩的反映(也有人称托漂为送漂)。在托漂时,应进一步观察漂的动静:如托漂的速度较快,咬钩的鱼很可能是鲢鱼;如托漂的速度很慢,则咬钩的可能是草鱼;而鲫鱼和鲤鱼如果咬钩,则托漂的动作会显示得不快不慢。

3、黑漂

钓鱼老手把鱼漂拖入水中的现象称为黑漂,或者叫做吃漂。出现黑漂的现象,很可能是有比较大的鱼或比较凶猛的鱼咬钩,若黑漂入水的速度很快,咬钩的鱼很可能是肉食性鱼类中很凶猛的鱼种,如黑鱼或鲶鱼等;若是鲤鱼咬钩,鱼漂进水的速度就要慢得多。

4、闹漂

有时,在钓钩放入窝点之后,浮漂不断地出现不规则的上下抖动,这种现象,钓鱼届称之为闹漂。这时被称为打搅的或小混子在捣乱,即一些令人讨厌的小虾、小泥鳅小鱼在抢吃钓钩上的饵食,他们的小嘴吞不下钩,却能把钩上的钓饵很快吃得精光,使垂钓者不得不频繁补饵,叫人十分恼火。遇到这样的情况,只得换个钓点。

5、移漂

还有一种很可能会遇到的情况是,鱼漂出现极为缓慢的下落,过一会儿又慢慢地上升。再过一会,又出现鱼漂被移动了位置,移动3-5厘米之多,这种现象被称为移漂。这种情况的发生,很可能是河虾用大爪取走钓饵造成的。还有一种就是发现浮漂倾斜着在水中移动的情况,这情况也叫移漂,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鱼儿将饵吞入了口中,并且在水平方向游动。一般出现这种情况及时抬竿的话,中鱼的机率是非常之大,而且这种情况,多半是体型相对较大的鱼儿。

不同钓法不同鱼吃饵咬钩的鱼讯特点


鱼类摄食的方式各异,我们现在钓到的大多是以吸来完成摄食的鱼种,如卿、鲤、草、青、鲢等等。

鲫鱼利用鱼鳃肌肉的力量进行张合,对水产生压力,使水在吸的作用下流入口腔又从鳃排出,食物被鳃丝阻挡留在口中,合味则下咽,不合就吐出来,吸食时饵运动到口腔的路线是笔直的。观察鲫鱼的吻端可以发现,上下颌基本平齐。所以,它要摄食沉积在底泥表面的食物必须采取俯角,使食物、嘴和身体处于同一直线上,才能方便轻松地吸食。食物入口后,鲫鱼会自觉调整身体位置,继尔离开。于是,吸食、调位、离开构成浮标反应的摄食过程。

这三个顺序概括了鱼类摄食的基本形态,但在不同钓法产生的鱼讯又有很大差异。

以散子漂卧钩底钓为例,在俯角角度相同的情况下,鱼的吻端与饵的距离大于饵坠距离时,鱼的吸食会使饵拖着坠一起运动,漂因坠的运动而出现下沉。饵入口,鱼调整身体位置时坠留在嘴外,则随鱼身放平坠的离底会因自身重力使它向下方垂点运动,然而坠重因脑线与钩的连接把负重转嫁给了鱼嘴,浮子被解放了,开始上浮。如果鱼嘴离底的高度小于钩坠的连线长度,坠的重新落底不会对鱼嘴构成负担,这时浮子有一沉一浮的点动。鱼吸食后调整体位的第一个动作是抬头沉尾,此时若鱼嘴离底高度大于钩间脑线坠的长度,坠被拖着离开水底,浮子会徐徐向上抬起,送漂提竿十拿九稳。

鳊鱼的口型与鲫鱼相似,但扁且高的体型使它在吸食后的抬头调位幅度大大高于鲫鱼,所以鳊鱼的送漂更甚于鲫鱼。鲤鱼的嘴形特点是上颌盖过下颌,由此而有摄食底饵的便利,只须很小的俯角就能将饵吸入。另外,它又有游动拱食的习性,一边摄食一边前行。浮子出现黑漂就是饵拖着坠,坠拖浮子移动的结果。

草鱼体长嘴大,上颌虽不及鲤鱼那么突出,但下颌肌肉收缩有力,能产生足够的吸力,吸食距离比鲤鱼远得多。尤其是在争食时吸力之大在饵的运动过程中就有了浮子反应,而此时钩尚未入口。接着,钩进入口腔还有一个将饵推向咽部的过程,如果只看到浮子的运动急于扬竿则很可能钩还未入口。

鲤鱼、草鱼等大型鱼类的吸食也会调整体位,所以浮子上浮并非鲫鱼和鳊鱼的专利,只是它们的调整比较缓慢而已,反应在浮子上的幅度和上浮速度不及鳊、鲫那么明显罢了。用散子浮标底钓都以浮子上浮为扬牢时机,其抓住的正是鱼将钩完全吸入后作体位调整的关键时段。相比之下,浮子一沉一浮也有一定上钩率和钓鲫视黑漂扬竿得失参半就容易理解了。

没鱼吃钩的时候你在想些什么?


一个酷爱钓鱼的上班族,是没有天气选择权的,只要是天上没有下刺刀,就一定会出去钓鱼。根本顾忌不了气温变化,气压多少,风浪多大,只要能够去到河边,手里拿着钓竿,就通体舒泰,百病消除。因此,空军事件就在所难免。没有鱼儿咬钩,浮漂纹丝不动的时候就经常发生,这个时候,都在想些什么事呢?

有些在自我反省,饵料、调钓、钓位的原因,不断调整。有些年轻人,杆子抛出去,不管不问,玩手机去了。还有些干脆跑到别人那里去取经了,掏出一支烟递上去,提一提人家的鱼护,打探一下用的什么饵料。

而我,经常在这个时候,点上一支烟,眼前景色还在,思绪却开始走向远方。

其实想一想,人生有何尝不是跟钓鱼一样的呢。钓鱼新手就跟初生婴儿一样,对一切都好奇,对一切充满了希望和幻想,认为只要学好了钓技,就可以称霸江湖,天天暴护了。孰知,往往希望是丰满的,现实却很骨感。决定钓获的因素很多,影响人生的原因一样很多,就使得每一个人的人生往往充满变数。就如一句古话说的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钓获不如意也大概多数。

钓鱼的不顺大多是挂底,断线,折杆、跑鱼,再有就是浮漂像进了水缸,你不动它就不动。于是乎,我们就开始寻找各种办法去做出调整,换位、调饵等等一系列的办法用个遍,也许在某次改变中,就改善了目前尴尬的现象,频频提竿上鱼或者是暴护了。

人生的逆境比起钓鱼会更多,人到中年以后,就会更加回忆过去的岁月,对于前半生的种种坎坷经历,关乎人生的每一次重要节点,自己是如何处置的,有没有曾经后悔的做法,抉择以后,想过:那样做也许会更好?就像钓鱼,要是我不换位置,不换饵料,坚持一会,可能比现在更好。当时只是鱼儿没有吸引过来或者鱼儿没有到开口的时候。钓鱼可以重来,不过人生却没有返回键,逆境之下只有咬牙坚持,过去了,就像鱼儿又回来了,后面还是会辉煌的。

哎哟,烟头烫到手了,想了半天,看一眼浮漂,依然不动,看来今天又要空军了,再看看风景,打包回家。

我喜欢钓鱼,吃钩的时候狂拉,断口的时候思考。再和渔友聊上几句,一天的日子就结束了。

鱼吃钩的几种讯号,看明白能更好的钓鱼


钓鱼这个事,调漂开饵几分钟,观漂不语一整天,不语的原因很简单,既怕惊着鱼,也着实没有可以聊天的对象,所以的钓鱼,不如说是钓鱼人,在想尽一切办法解读漂讯,所以圈子里也有这么句话,不怕漂目乱入花,就怕浮漂如神针,不管漂目的变化花样再多,不管是小鱼闹窝还是快鱼进窝,唯独就怕浮漂犹如定海神针,纹丝不动,前者至少说明有鱼进窝,后者则让人根本无从揣摩,要么果断放弃,要么死守,不管怎么选,都是一种煎熬;

但要说观漂,要细说,那则是众说纷纷,别看漂讯只有沉、顶、移、斜、点这五大类,要说真是全部了然于心,那也不太可能,鱼种、鱼情、鱼口,地域、水情诸多不同,同一种漂讯的解读,是不可能一模一样的,我们最多只能针对某些鱼种的常见的一些漂讯,做一些归纳和统计,尽管如此,猜测的可能性依然居多,这一点就算是所谓大师高手也不得不承认,比如常见顶漂和黑漂(也就是浮漂下沉在水面以下)就有若干种讯号解读,而且根据讯号的内容,我们甚至于能解读出是何种鱼种。

第一种、点漂后再顶漂

点漂这种漂讯很有意思,但凡出现,往往都不会是大鱼中钩,因为这种漂讯出现,常见有三种缘由,第一种是小鱼抢食,而且密度很客观,因为饵团太大,小鱼无法一口吞下钩饵,只能不断撞击追逐钩饵,钩饵很难落底;为什么不能是大鱼呢?大鱼多吞食、吸食,因为体积大,张嘴时形成的腔内负压比较大,要么就是有力的顿口,要么就是一大口吞咽进嘴,从物理学和生物学的角度来说,大鱼进食不可能出现点漂迹象;第二种则是鲫鱼进食,鲫鱼的进食习惯,就是试饵,习惯性撞击食物,根据食物的反应再来确定是否进食。第三种就是小鲤鱼进食时,因为吸食力度不够,钩饵快进进唇还未进鱼唇,小鲤鱼会连续吸食,也会出现点漂。

那么点漂后再顶漂,这就是鲫鱼进食时,很有特点一种食口动作,先撞击钩饵,在吸食因撞击散落的碎屑,或者确定安全后,直接吸食,带着钩饵上浮摆头,只要出现这种漂讯,提竿中鱼的概率非常大,因为顶漂的幅度很明显,清晰可见,所以这种漂讯出现,必是鲫鱼食口漂讯,但需要注明,并不是所有鲫鱼食口都是这种漂讯。

第二种、先顶后沉

这也是鲫鱼常见的一种食口漂讯,甚至比先点后顶更为常见,再直白点说,凡是这种漂讯出现,不仅仅说明鲫鱼中钩,更有可能是鲫鱼群进窝了,结合水下摄像机的拍摄,这种漂讯多为鲫鱼群在抢食过程中,无意间吸食钩饵,感到异物感后吐钩不成功,移动身体游走,所以把浮漂顶起来后,因为拖着鱼钩移动,导致了浮漂下沉。

在漂讯的表象上,就是先顶漂目,大约1~3目不等,然后又快速下沉,这种漂讯根据上顶、下沉的速度、幅度,大致上也能判断出来中钩鲫鱼的大小,如速度快、节奏快,体型一般不会太大,如速度较慢,节奏较稳,那多半是大板鲫中钩,提竿时机,则在还未黑漂前快速提竿,中鱼的概率更大,如果彻底黑漂了,多半鱼钩已经被吐出来了。

第三种、先顶后移

造成这种漂讯的鱼种很多,大板鲫、鲤鱼、草鱼、鳊鱼都是如此,而且是多条较大体型的鱼进窝抢食后导致的漂讯;这几种体型较大的鱼种,如果是单独抢食,多是大口吸食、吞咽为主,但是进窝两三条以上时,就会先抢,把食物吞进鱼唇后,在游曳到别处,这种进食行为,导致的漂讯,就是先顶漂,随后再移漂。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漂讯,节奏感越慢,中钩鱼越大,这是有原因的,大鱼在抢食到钩饵之后,按人类逻辑,要么朝前继续窜,要么转身往回窜,但是对于鱼来说,回头的路,是确认过安全的路,所以在中钩之后,多会往回游,期望能让鱼钩脱离鱼唇,那么为什么大鱼的节奏比较慢呢?越大的鱼,在水中翻转幅度就大,就越不可能迅速,反而是体型相对较小的鱼,在翻转的时候,幅度小,速度自然就比较迅捷。

第四种、先点后沉

前文我们说了,点漂多半是小鱼,那么体型较小的鲤鱼,也就是2斤以内的小鲤鱼,在进食时候多见这种漂讯,因为吸食力度不足以把钩饵吸进嘴唇,所以会多次吸食,导致了点漂,然后鱼钩挂唇,或者含着钩饵之后,鲤鱼会拖着钩饵游曳,因为鲤鱼的头朝下进食,所以游动时带动钩饵,拖动铅坠、浮漂,导致了浮漂下沉。

但是此时并不是最合适的提竿实际,因为这种漂讯既有可能是鲤鱼刺唇,也有可能是鲤鱼含饵,最好是能略等一下,浮漂沉没水面的瞬间提竿,刺鱼的成功率最高,这种漂讯在黑坑中、野钓中,都是需要主动抓口的漂讯,如果在黑漂前抓口,多半会跑鱼,如果在黑漂之后再提竿,可能鱼钩已经被突出鱼唇了,唯有在漂目沉入水面瞬间抓口,效果最好。

第五种、先沉漂后顶漂

这种漂讯常见于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杂鱼抢食,而且杂鱼的体型相对来说,好不算小,至少鱼唇能张大到含住钩饵,但是又不足以把钩饵吞咽下去,所以会拖着钩饵游窜,把浮漂拖到水面下了,但是因为无法吞咽下去,吐出鱼钩时,钩上饵料多半脱落,所以浮漂自然上浮;当然,还是另一种情况;

当鱼钩的钩号过小,鱼将钩饵吞进唇之后,饵料脱落,但是鱼钩只能挂唇,无法刺穿鱼唇,甚至连挂唇都没做到,鱼又因为鱼线的原因,将鱼钩吐出去了,自然也会出现先沉后顶的现象;当然,这两种情况,区分起来也很容易;如果是小鱼闹窝,那先沉后顶的同时,还会出现大幅度、无规律的移漂,而钩号过小导致的先沉后顶,浮漂多为迅速下沉,又快速上顶,没有大幅度移漂,此时就应该更换大钩号鱼钩试一试了。

在浮漂的起伏之间,以上这几种解读,如前文所述,并不一定是最精准的,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以上的解读,准确率是比较高的,具有相当的参考意义,但是,水情、鱼情、地域多有不同,生活的鱼种自然也不相同,想得到精准的漂讯解读,还得根据经验、实战情况,多做统计、归纳,这样准确率才能更高一些。

不同的鱼吃钩漂相不同,提竿时机也是不同的


1、鲫鱼

鲫鱼是底栖杂食鱼,它们的食谱相当宽,动物饵、粮食饵都吃。鲫鱼吃食动作很有特点,漂相具体形成动作过程是:漂尖首先向下点动一至两次,之后漂身接着匀速慢慢升起,如不扬竿,浮漂会上升至侧倒横卧于水面。这种漂相从升漂开始至平漂之间扬竿,都是可以上鱼的。需要注意的是,鲫鱼咬钩有快吃快吐的习惯,凡在点漂、抬漂、沉漂过程中出现浮漂升回位,其停留在调目上下不再动动、都是钩饵已经离开鱼口的漂相。

2、鲤鱼

鲤鱼是底层鱼,它的口唇特别,能伸出成管状,能用嘴在塘底耕泥摄食,在自然条件下,主要吃蚌螺等底栖动物,也吃各种粮食类饲料、植物种子等。鲤鱼特别谨慎小心,正常情况下总要围着饵料查看一翻,确认没有问题才用嘴唇触饵试饵,而且可能反复多次碰饵。钩饵入口后,鲤鱼身体会做出前进或后退的动作。正是鲤鱼这种独特的吃食动作,因而构成沉坠钓先点漂后沉漂或先点漂后走漂的基本漂相特征。发现有鲤鱼咬钩,要有特别的耐心,直到出现点漂之后接连出现沉漂才扬竿。

3、鲢鳙

鲢鳙是滤食鱼类,对于水体出现的雾状吸入口腔内,通过鳃耙收集后再送入肚内。鲢鳙鱼这种边游动边滤食的吸饵方式,很容易将钩饵吸入嘴中,构成鲢鳙鱼咬钩浮漂会连续不断地上上下下跳动行走的漂相,这种漂相扬竿多数是没有鱼的,钩子仅仅在大嘴巴张合中运动,并没有把钩饵关合在嘴内,扬竿可能挂不上鱼嘴。如果浮漂跳动行走之后迅速沉入水中,是鲢鳙闭合大嘴,吸钩入肚的时候,此时鱼钩被含在嘴内,只要此时扬竿,必然上鱼。

4、草鱼

草鱼以水草或陆草为食,也喜欢油糠、麦麸灰面之类,兼食动物性饵料,如青虫。蚯蚓、活蛆等。草鱼食量特别大,而且十分贪食,草鱼可以底钓,也可以浮钓。底钓草鱼咬钩时的两种基本漂相。一种是点跳漂相之后紧接着沉漂,一种是点跳之后的走漂漂相,这两种浮漂动作都是钩饵入口的漂相。但是,不论钓什么饵,出现以上漂相也不要过急扬竿,草鱼没有吐饵悔钩的习惯,如无特殊,滞后一定时间扬竿上鱼都不是问题。

实践证明鱼吃钩时浮漂下顿原理


高手钓鱼,以快制胜。钓快鱼,就必须善于钓口动漂。抓住咬钩第一时间,抓住最佳时机,才能够高速度高效率。但是纵然是高手也会有一个疑问,就是口动漂,为何会出现下顿的现象?本文就为大家详细的解说一下这个下顿的原理。

所谓口动漂,就是鱼儿刚刚吞饵入口一刹那的漂相,主要是漂尾有速度有力量的一顿。〔而体动漂是鱼儿含着钩饵抬头起身或者游走时的漂相,通常是平稳缓慢的下沉或者上送。〕

鱼儿吞饵入口一刹那,为什么会出现下顿漂相呢?钩饵卧底,在所谓盲区之外,鱼儿俯身向上吞饵〔钩饵进入了盲区〕,漂尾究竟有没有反应?

要明白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从一个人人可以动手的、具有说服力的简易实验入手。

在桌面上铺一张纸。取一段线 AB。A 端连接坠子〔可以用铁钉等代替〕。 B端连接鱼钩〔可以用别的物件代替〕。坠子A上连接一段线代表主线〔也可以省略〕。

以坠子为园心、子线 AB 为半径用笔在纸上画一个圆圈,表示所谓的钩饵移动盲区〔见图一〕。

用手牵着 B点向上方连续移动,子线弯曲松弛,坠子不动。当然,可以想像,浮漂不会有丝毫的反应。这正好符合盲区论的结论:钩饵在盲区内移动时浮漂没有反应〔见图二〕。

在靠近B点处直立一支铅笔,牵着 B点绕着铅笔〔 O点〕横向、向上、斜向上移动。坠子一定会向下移动。不难想像,浮漂必然向下移动〔见图三〕。

鱼儿俯身吞食钩饵,钩饵进入口腔的同时也进入所谓盲区。钩饵相当于 B点,上唇相当于 O点〔图三的铅笔〕。上唇阻挡子线并且使子线绷紧。绷紧的子线必然拖动坠子。由于鱼儿吞饵具有冲击性,于是产生浮漂的下顿〔见图四〕。

这个简单的实验,可以说明鱼儿吞饵时浮漂下顿的力学原因。也可以明白子线传导拉力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让我们想起了中学课本里的滑轮。还可以看出,下顿与子线长短没有什么关系。下顿与吞饵的力度、速度和深度有关。吞饵力度、速度、深度大,则下顿力度、速度、幅度大。反之,信号微弱。

同时,这个简单的实验,无可辩驳地证明了:鱼吞饵进入所谓盲区并非浮漂没有反应,恰恰相反,有明显反应〔如果有反应而不明显,可能是钓组调得不够灵敏或者漂尾太粗〕。

如果家里有大的鱼缸,也可以做一做几年前就有人介绍过的、马建华先生又提起的一个实验。用粗一些的胶管,斜向上把触底的或者悬浮的钩饵吸进胶管内〔注意,一定要吸进去〕,漂尾一定会下沉,吸得越深漂尾下沉越多。用爆发力吸入,漂尾明显下顿。胶管口相当于鱼口,阻挡子线而使子线改变方向并且绷紧、传导拉力。

我们还应该看看很不起眼的一个问题水对子线移动的阻力。子线移动速度越大,水的阻力也越大。水的阻力作用于子线的每一点上,于是子线移动时呈现规则的弧形〔与桌面上实验子线自由弯曲而且松弛的情况大不相同〕,绷得比较紧。弧形的绷紧的子线有一定的张力,拉动坠子向下移动。水的阻力实际上相当于实验中的铅笔的阻挡作用,只不过无形罢了。正因为这个缘故,鱼儿斜向上拖动浮漂〔在所谓盲区里〕,浮漂不是上送而是下滑或者黑漂。

钓快鱼的实践让我们知道,鱼动漂动,钓组一触即发,高手识讯如神,一小时可以钓鱼300多尾。如果真有所谓盲区的制约,恐怕就只能钓慢鱼了。

实践和理论都证明,盲区论是脱离实际的当然也是错误的理论。

产生错误的原因,从盲区论作者的思维方式看,只是片面地注意了几何图形,而忽视了更为重要的力学分析。不注重浮力、重力和各种情况下子线如何传导力的分析研究,几何图形设计得再漂亮,不仅徒劳无益,而且会在错误道路上越走越远。

程宁谈垂钓提竿刺鱼的手法操控


提竿刺鱼动作在多年前并不太被钓鱼人重视,而是随着台湾钓法的兴起,提竿动作才开始被人重视并形成话题热点。目前提竿刺鱼的技巧的熟稔程度几乎关系到钓鱼人是否能够有一个好的渔获,因此小编在这里引用程宁老师谈提竿刺鱼的手法技巧,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以前不重视提竿动作,是因为那时钓鱼因重坠到底的原因,主要是看黑漂或送漂提竿,鱼基本已吃成死口,提竿动作既使有点问题,照样能提上鱼来。自打出现了悬垂底钓,浮漂的鱼讯语言一下变得复杂起来,在黑漂和送漂之间另有十几种有效鱼讯语言出现,当时很多钓友就是提不上鱼来,被气得鼓鼓的。后来终于搞明白了,这类有效鱼讯,来的突然、去的也快。鱼吸饵入嘴到吐饵出嘴在0.3秒上下,仍按旧的思维习惯来指挥提竿动作,必然是十有九空。如今竞技钓鲫法的兴起,提竿动作更是成为比赛成败的一个关键环节。

一些意识没跟上的钓友,因轻视了提竿的重要性,疏于练习,提竿的功力差了那么一点点,往往在这一提的节骨眼儿上掉链子。眼巴巴终于盼得浮漂有了动作,每每提上竿来总是金钩灿灿刺双眼,只听得鱼儿高唱拜拜歌。真是九九八十一磨难都熬过来了,偏偏折在最后的一提上。那些想不到提竿动作有问题的人,总是去反反复复地摆弄浮漂,片面地认为是调漂上有问题。也有的人知道提竿动作很重要,却不知从何处下手去练。

钓鱼提竿,根据用的钓具、垂钓方式及钓的鱼种, 其方法、要领是各有不同的。有的需要用力提竿,有的需要轻提竿;有的需要大幅度扬竿,有的需要先紧线后扬竿;有的是把鱼重提上来的,有的是把鱼轻拿上来的。总之提竿技巧看似简单,其实内含的道道是满深的。

就手竿钓鲫的提竿动作来说就有抡大臂式、抡小臂式、翻腕式(掌心朝上握竿)、撅腕式(手背朝上握竿)、抖腕式、前推上扬式、后撤式、平端式等等,真可谓是五花八门难以说全,而且近几年出现的几种提竿动作,很快就形成流派并在全国广为流传。当你在一场大型竞技钓鲫比赛上,看到上下翻飞的钓竿是由各种各样的提竿动作组成的,一定会为钓鱼技术的博大和深奥而叹为观止的。

说起提竿动作我是深有感触。九五年从钓王杯赛上败下阵后,自叹技不如人,从此苦练台钓基本功,前推上扬式提竿法更是力攻重点,半年后自认为台钓学有所成,前推上扬式提竿也练到炉火发青 的地步。正当小有得意之际,吴树翘先生送了我一盘钓鲫高手石井旭舟演示钓鲫的录相带,看了石井先生的提竿动作后,使我对前推上扬式提竿法是否实用产生了极大的怀疑,随后由此引发了我对台钓的一系列疑问。

石井先生的提竿动作,乍看起来并无特别之处,而且同台钓的提竿动作有点相似,但细看下来却发现看似简单的动作里有着深厚的功底,而且一招一式中蕴含着的哲理。用录相机常规速度播放,没等你看清石井先生的手部动作,竿已扬起,刺鱼动作结束了。为了能弄懂他的提竿动作,我就反反复复地用单帧播放方式看他的动作,等我最终看明白石井先生提竿动作的奥妙后,录相机的磁头也被磨坏了。

石井先生的提竿动作可归纳为:怒发而含蓄,力到手已止。也就是说他的提竿动作,看似只是手腕很随意地抬了一下,其实就这一抬是由腰、腹、背,手臂、手腕同时发力的结果,其力道和速度是可想而知的,但他又能很好地控制钓竿上扬的幅度,绝对是点到为止。这不禁让我想起香港一代击技 宗师李小龙用铁指寸劲打击对方的理道。击技 与武术的区别就在于不讲套路,没有任何花架子,出手必是杀着,着着简练实用。相比之下前推上扬式提竿,武术的味道浓了点。

我觉得前推上扬式提竿过于机械,并不等于说它一无是处,这个提竿动作当年在内地兴起时,还时很超前的。刺鱼无需用力过大的观点就是从前推钓竿既能刺中鱼开始逐渐深入人心的。后来出现的后撤(拉竿)式提竿动作同前推有异曲同功之效,不过后撤比前推刺鱼更快些。

俗话说缩回拳头是为了更好地打击对手,而前推上扬式提竿恰恰违反了这一规律,在没判断清楚刺中的鱼是大是小之前,就把胳膊伸了出去,如果真赶上条大鱼,不就失去了通过收放手臂遛鱼的主动权了吗?这等于还没较量就处于背动的地位,最后也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拔河切线,别无选择。

另外前推刺鱼刺的过于柔和,对某些硬唇鲫和吐饵快的鲫鱼来说,往往刺不实或刺不中。从节省体力的角度来说,连续大幅度的动作,在长时间的比赛中会无谓地浪费体力,所以它不适合在竞技钓鲫比赛中使用。

当我弄清了这些道理,翻然醒悟后,改不改提竿动作在当时成了我难以抉择的事情。前推上扬式提竿动作当年是钓界圈内时髦的象征,玩儿台钓的,如果不是前推上扬式提竿,会遭别人耻笑话的。但我最终还是选择了抛弃前推上扬式提竿,根据石井先生的提竿原理并结合我国的钓鲫比赛实践,开始练习被我称之为脉指式的提竿动作。

我所说的脉指式提竿动作,吸取了铁指寸劲的原理,结合中医搭脉的方式,提竿时自大臂带小臂运力到手腕,使手腕瞬间发力。在外人看来,你的大臂、小臂似乎没移动,手腕上扬的提竿幅度也不大,钓竿扬起的角度也不大,然而当你把整支胳膊的肌肉收紧,再通过手腕以爆发力的方式发力,其力道比单靠抖手腕抬竿要大多了,扬竿速度比前推上扬式提竿要快多了。由于食指伸直压在竿上,通过发力既能有效压制钓竿过度上扬,又能在中鱼后迅速通过指尖感应出鱼的大小。而且刺鱼后大小臂仍保持收着的状态,这就为你伸臂遛鱼和举臂牵鱼和直接飞鱼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种提竿动作可能没有前推上扬式提竿动作那样漂亮、华丽,但绝对符合竞技钓的需要。

有人说这种提竿动作没什么新鲜的,不就是抖腕提竿吗?其实他没搞清楚,这看似很简单的发力,没有长时间的刻苦训练,是很难学会的。

大家都知道,基本功好的护士为病人打针,进针快而稳,你可能只感觉到护士的手撞了你一下,却没注意到针己刺入你的皮下。这就是点到为止的功力。脉指式提竿刺鱼,讲究的就是做到钩已穿唇而过鱼只是楞了一下,你正好利用这一楞凭手感称了鱼的重量,然后再顺势而为。这是一套承前启后的连贯动作,外行人是很难看出门道的,被嗤之以鼻也是可以理解的。

这种提竿动作除手臂手腕要练出力量外,手眼配合极为重要,而且还要反复用心去感受钓大小不同鱼时的手腕手指的感觉,这样才能练到能根据鱼情需要,随时调整提竿的力度和幅度,无论钓大钓小,竿竿都能提到恰到好处并点到为止。

说起点到为止,使我不由地想起了马靴上的马刺。马刺刺马越狠,马越疼跑的就越快。而提竿过猛,幅度又大,那被鱼钩拖着走的鱼能不疼的急红了眼,自然会玩儿命地向深水逃窜,赶上一条大鱼,用线又细点儿,那必切无疑。要是你的刺鱼动作极快又能点到为止,在大鱼一楞之间,你已称了鱼并做好了遛鱼的准备。而鱼没觉得太疼,不会立刻做出绝望的挣扎,只是想通过游动来摆脱鱼钩,其游动的速度不是很快,范围也相对较小。当它几个来回仍摆脱不了鱼钩真的绝望想拼命时,体力已被消耗的差不多了。只要你遛鱼动作正确,既使是细竿细线照样是把大鱼收入护中。所以说点到为止对钓鱼特别是对竞技钓鲫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以上钓鱼技巧就介绍到此,希望《从鱼的吃钩方式谈垂钓技巧》的内容能满足您的需要,同时欢迎您阅读我们精心准备的专题:钓鱼的技巧绑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