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下雨降温钓鱼。

钓鱼最好的季节是春秋两季。秋季降温的表现并不是一定的,往往初秋只是早晚稍微凉快一些,中秋后气温逐渐下降,以后则多有大风降温天气。按常理来说,气温下降,鱼的食欲会慢慢下降,总体上来说,进入秋季,时间越往后鱼口会慢慢减弱。但是有时候在大风降温的几天内,又是很好的钓鱼时机。有时气温反弹,也很好钓鱼。所以秋季钓鱼不能一概而论,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虽然春季中鱼率高,但是最好的出钓时机其实是很短暂的。而秋季就明显要好得多,由于鱼是变温动物,在秋季鱼儿需要大吃特吃来为过冬做好准备,所以大面积中鱼的时段很长,一般要超过一个月,特别是几次大风降温后更是给鱼发出了积极进食的信号,再不好好进食可就不好过冬了!

一、气温低,转向小水域施钓

深秋降温比较厉害,喜欢钓水库的钓者手竿越变越长,直至鱼儿游到水体中央的水深处,岸边就很少看见钓者的身影了。水温确实很低,这只是原因之一。其实此时钓鱼不适宜到大水库实施,而应该转到小水库。为什么呢?事实证明,秋季最晚停口的是小水库。想一想,水的比热是最大的,水体越大,升温与降温相对慢一些;水体越小,升温与降温越快。这是很有道理的,事实证明小水库的鱼情确实要好一些,深秋的低水温虽然抑制了鱼的食欲,但是并没有让鱼完全停口。

水库的鱼群并不是只呆在一处,而是游动比较缓慢,只不过大水库难以发现它们的踪迹,很少近岸,钓者的钓竿就鞭长莫及了。而小水库就比较容易发现鱼儿的踪迹。气温低的时候比较大的水库确实难钓,因为水中的食物大都沉积在水底,大水库水面很大,而小水库只要气温回升一点,水温就会很快的升高,这是一个很好的优点。

所以我们还是应该转向钓小水库。虽然鱼的体温决定着新陈代谢的速度,鱼的体温高时代谢快一些,体温低时代谢慢一些。但是,只要鱼还活着就要消耗能量,消耗了能量就需要靠进食来补充。所以即使水温低,还是能钓到鱼的,只不过要选对钓点。只要秋季的某天阳光普照,小水库的水温就会明显升高,鱼的代谢速度也就加快,换句话说,同一天内,小水库的鱼要比大水库的鱼代谢速度快一些。气温回升的几天内,小水库的水面就能经常发现鱼儿游动,往往正午时分气温最高,此时垂钓小水库,上鱼率一定不错。

二、选对出钓时机与钓具应对低水温

随着水温的降低,鱼的活动会变得缓慢,摄食的动作也会比较轻,而且多数时候钓小鱼的概率高。针对这种情况,需要配置比较灵敏的钓组,考虑到鱼一般游向深水区,使用6.3米的手竿是明智的选择,如果再加长的话灵敏度就不够了。但是不适合在大水库施钓,只适合水域面积较小的水域,比如池塘。虽说这样的手竿是气温低时的明智选择,但是如果小水域的水面略大时,还是可以选用抛竿类的钓竿,比如筏竿或者矶钓竿,针对吃口相对轻的鱼就非常适合。水温低时钓不到鱼,不是水域选的不对,就是方法不对。

在大风降温时,在池塘或者野坑内往往会出现鱼儿觅食的高峰,因为在最初降温时,水温不会马上降下来,所以在大风降温的前一天甚至当天仍然是施钓的好时机。气温在降,有些竿坑可能不再会放入新鱼,就很少有钓者去垂钓,但是往往这些竿坑还有残留的鱼,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收获。再就是野坑,没有多少鱼,很少有人去施钓,也不妨去试一试,多转几圈、多打几个窝试钓,有时也有收获。

三、打窝要注意面积稍大

到了深秋必须讲究打窝的方法,此时鱼儿虽然没有停口,但是已经受水温的影响而抑制了食欲,所以要注意打窝时少用窝料,但面积一定要稍微大一些,可以把将窝料均匀撒入水面,目的只是吸引鱼儿游来就可以了,一般不需要补窝。

最后提醒一下,不是每次大风降温前或当天都是能施钓的,随着气温的继续下降,除了极少数坑塘可以一直钓下去,一般的地方还是不适合施钓的,只有耐心等待下一轮钓鱼时机的出现了。

延伸阅读

水温、气压、等天气因素对鱼类摄食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钓鱼是一项十分综合的运动,俗话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一次好的出行,离不开钓者对天气的判断。在没有气压表、温度计的年代,老钓友们主要靠经验来判断是否适合出行作钓,选择垂钓中的黄道吉日,比如,夏季温度高,雨天放晴后选择岸边涨水处作钓,往往能够有较好的收获。而在春天,大家都选择背风向阳的浅滩进行垂钓,这些常识在当时十分奏效。到了今天,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钓友们在钓鱼时更加关注天气的变化。可以说,钓鱼离不开天气,没有好的天气,我们无法有特别良好的钓获。在下文中,笔者将根据自己多年来的垂钓经验,为大家带来一些有关水温、气压、等因素对鱼类摄食的影响,希望能够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水温对鱼类摄食情况造成的影响

在实际垂钓当中,钓友们会十分明显的感觉到一个现象,即,温度高,鱼类开口好,温度低,鱼类开口情况差。特别高温的天气和特别寒冷的天气,水中的鱼类不开口。直观看来就是,春秋季好钓鱼,而夏天和冬天垂钓情况不稳定,鱼儿们有时开口有时闭口不吃饵,这都是由水温的变化造成的。

我国地域辽阔,北方、华北地区主要处于温带。属于温带鱼类生活的最佳水温一般在15摄氏度到25摄氏度之间,在这个温度区间内,鱼群活跃,鱼儿们食欲旺盛。而如果水温地于10摄氏度或者高35摄氏度,鱼体不舒服,鱼类活动量减少,食欲降低,基本不开口吃食。这是温度对鱼类摄食造成的明显影响。

二、气压变化对鱼类摄食情况造成的影响

随着科学的进步,气压参数被引入垂钓运动中。在从前,大家出门垂钓主要看天气,假如天空灰蒙蒙的,远处的大山和建筑物看不太清楚,这种天气就不适合钓鱼,也就是钓友们常说的天气有点闷。实际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气压降低,地面水蒸气上升造成。气压低直接造成水中氧气含量较低,鱼儿们普遍感到不适,摄食状况不佳,有时鱼儿们为了获得必要的氧气,甚至游到水域中上层进行呼吸。

如果在鱼塘垂钓,遇到气压下降造成的闷热天气,我们甚至直接可以看到水面上的波纹。水中鱼儿四处游动,看起来很活跃,许多钓友们看到这种现象,就会误以为鱼塘里的鱼儿多,而且特别好钓。其实这是由于气压降低,鱼群缺氧,水中鱼儿们的身体普遍感到不适,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求生方式,此时作钓,钓友们必定要吃亏。因此笔者认为,在实际垂钓当中,我们一定要选择气压较高的天气进行垂钓。

在水库和鱼塘等各种水域垂钓时,气压的高低对鱼类摄食影响比较明显,笔者建议,我们可以选择气压稳定上升好几天的天气进行垂钓,遇到气压突然升高,气温升高或者骤降的天气,笔者认为,水中鱼儿开口可能较差,建议等气温和气压稳定下来后再去进行垂钓。

三、地域变化对鱼类摄食情况造成的影响。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我国地域辽阔,鱼类资源丰富,养殖场地众多。由于各地温度和水质差异都比较大,长期生活在甲地的一种鱼,对甲地的水土和气温就逐渐有了适应性。比如,最普遍的例子,罗非鱼在南方比较容易垂钓,但在北方只有夏季高温天气才能有良好的钓获,这是因为罗非鱼对环境的适应温度为10摄氏度以上,低于这个温度,很难开口觅食。尤其是在温度偏低的北方,特别容易死亡。

我国大部分地区为温带性气候,水中所生长的多为温带性鱼类,如鲫鱼、鲤鱼、草鱼等我们比较常见的鱼种。但即使是一个鱼种,在甲地长时间生长后,运输到乙地的鱼塘中,让钓友们去垂钓,这些刚放入鱼塘的鱼类也会因一时难以适应新的环境而导致食欲不佳,对钓友们的钓获造成影响。因此在垂钓中,特别是坑塘垂钓时,我们应该重视地域条件对鱼类造成的影响,积极寻找应对方法,如喂养此种鱼所使用的原塘颗粒等饵料。针对鱼类习性进行作钓,选择良好的天气进行出钓,必定会有良好的收获。

三种按照鱼类活动规律选钓点的技巧


水库的地形地貌相对比较复杂,对于新手钓鱼人来讲选点会有些难度。不过幸好水库鱼类具有独特的活动规律。在水库垂钓,按照不同时期的气温水温、水情变化和鱼类的活动规律,可以选到理想钓点。下面介绍三种按照鱼类活动规律选钓点的技巧。

一、按照鱼类的季节活动规律选点

鱼类是变温动物,其食欲和一切生理机能随气温、水温的变化而变化。气温是影响水温的直接因素,水温是影响鱼类活动、摄食的决定因素。一年四季,由于气温、水温的变化各不相同,鱼类的活动也不同。

入夏以后,天气逐渐炎热,水温上升到15℃以上,鱼类逐渐进入旺食期,蛰伏在深水的大鱼摄食活跃。此时,钓点要逐步向较深水域转移。随着气温的升高,水温上升到25℃时,鱼类便由浅水区转入温变小、较凉爽的深水区活动。所以夏天要在深水湾(潭)选点,手竿钓点的水深应以3~5米为宜,海竿钓点的水深应以5~7米为宜。

二、按照鱼类旺食期的活动规律选点

在大水面食物较贫乏的水库里,鱼类总是在适应它生存的水层围绕着食物进行活动。入夏以后,鱼类进入迅速生长期,食欲大增,水库垂钓也进入了最佳时期。

在天气,水情正常的时候,鱼类日活动规律是:早晨开始活动到近岸觅食,中午逐渐向深水游动觅食,傍晚再游到近岸见食,天黑之后回到栖息地。富有经验的钓友善于勘察水库周边及水底地形地貌,能按照鱼类的活动规律,寻找到鱼路和鱼窝选点。

鱼类的洄游路线主要在贯通的旧河道,这是鱼类逆水而上,顺水洄游的主要交通线。而河道狭窄细腰带的花尖凸处、半尖岛、急流旁的二流水,沟溪进水口的交汇处、深水沟门的两侧,则是鱼类洄游、觅食必经之路。在这些地方选点,常常能钓到大鱼。

鱼类的栖息地主要在旧河道的湾角、深潭、砬头拐弯缓水处、树棵下、乱石堆、桥涵及闸门洞等。而河道的沟湾、石埂、沟坎、深浅水交界处的洼坑往往是大的栖息窝,这些地方僻静,鱼类有安全感。

鱼类的觅食地主要是水草区,进水口,下风口、泥沙底有草的沟湾、深坑、石埂、网箱喂鱼处、旅游码头及垂钓者密集的投饵区等。这些地方淤积的草籽、昆虫微生物多,食物丰富,是理想的钓点。

三、按照鱼类的异常活动规律选点

有时水库鱼类受水情、天气变化及人类活动影响,活动异常。如进入雨季,水库涨水,鱼儿异常活跃,纷纷逆水而上,奔向河口浅滩等食物丰盛地。涨水钓河口,涨水不大,可选择沟溪进水口垂钓;涨水较大,可钓偏流或回水湾。

天旱少雨或水库放水,水位急剧下降,一些浅水沟湾、洼坑、水草区逐渐枯干,鱼儿惊慌不安,纷纷离开原来的栖息地去寻找新的地。落水钓深潭,可选择有进水口食物较多的沟湾、深潭下钩,往往收获颇丰。

天气好坏直接影响鱼情的变化。2~3级风的天气,鱼儿异常活跃,钓点选在迎风面、下风口为佳。闷热无风天气气压低,水中缺氧,鱼儿感到异常不适,很少有摄食欲望,要选择水中溶氧多的进水口、水草丰茂地垂钓。遇有雷雨大风,风流通过大波及水面沿岸,鱼惊慌远离岸边,钓点应向深水转移。

水库鱼类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如白天游人嘈杂,车、船鸣笛穿梭行驶,大鱼不轻易靠岸,可在离岸较远的水域抛钩。夜间寂静,鱼类特别是大鱼敢于靠岸觅食,在食物较多的深水沟湾、旅游码头等地近岸布阵较好。

刮风的天气对钓鱼的影响详解


刮风的天气对钓鱼是有一定影响的,包括风力和风向两个方面。一般来说,刮风时,水中含氧量,鱼儿游动比较活跃。由于刮风的原因,水中的一些微生物、藻类、浮游植物等被刮到下风口,这些地方就成了鱼儿摄食的地方。所有一些有经验的钓友们常说风不动,鱼不动风动动,鱼动动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一年四季常刮的风有东风、西风、南风、北风和东南风、东北风、西南风、西北风。每一种风向、风力对鱼的活动都有不同的影响。

南风、北风最适合钓鱼。夏季刮南风,天气凉爽,碧波荡漾,水中氧气充足,鱼儿活跃,特别是3~4级风最适宜钓鱼。秋、冬季多北风,有些肥水塘的鱼最喜欢北风,钓鱼会有收获。

东风:民间有句谚语:刮东风,雨祖宗。意思是刮东风预兆天要下雨,这时空气的湿度增加,鱼儿不活跃,伏在水底不动,食欲不好。有经验的钓者常说:刮东风,要扑空。如果是只刮东风不下雨或雨过天晴刮东风,钓鱼也会有收获。

西风:西风暴烈,空气干燥,鱼也烦躁,常浮到水面。所以刮西风时外出钓鱼多数要扑空。

风力的影响:若无风,会造成水中氧气不足,鱼儿有时浮到水面,有时伏在底层不动。刮3~4级风时,水中氧气充足,浮在水面的微生物会随风慢慢漂到一边,鱼儿追食浮游微生物,表现活跃,这时钓鱼最好,特别是迎风钓效果更好。风过大过猛,波浪拍打水岸,水便浑浊,同时微生物也随着波浪分散,鱼儿游着吃力,觅食困难,钓鱼效果不佳。加上风浪过大,鱼漂看不清,鱼钩在水中乱晃,更是影响垂钓。当然也有越是风大越能钓到鱼的塘口,这样的塘多半是多年没干涸的塘,微生物丰富,鱼儿轻易不向四周游动,平时这样的塘很难钓到鱼,遇上大风大浪,鱼儿才活跃,才向塘边或水面游动,这时才能钓到鱼。这种现象是常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