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技巧浮漂。

浮漂,在钓鱼的整个过程中,既有承上启下,也有画龙点睛的功用,除了极少数的钓法,不适用浮漂,大多数的钓法,都非常依赖浮漂,再重视一点,钓鱼这个事,离开浮漂,基本上也就没什么事了,那么我们在垂钓之前,都想着要一支物美价廉的好漂,主要注意的层面,都是性价比,做工、价格,其实在考虑物美价廉这个词之前,更多的应该考虑这么几个方面。

一、目标鱼种及目标鱼种所在水情

这句话其实简单点理解,就是想要钓什么鱼,这鱼所在的水域,有多深,有没有其他的混养鱼;为什么要从这两点去综合考虑,而不是仅从目标鱼的角度去考虑呢?鱼的体型不同,鱼种不同,吃饵的力度不同,相对应的,浮漂的吃铅,也不同;鱼种相同,水深不同,伴生鱼不同,浮漂的吃铅,也不能一样;

就说个从去年开始,最有名的小杂鱼,太阳鱼,以前我们一说小鱼闹窝,基本上就是白条和麦穗了,但是从去年开始,太阳鱼开始由南向北泛滥,吃口比麦穗和白条要狠多了,以前我们鲫鱼漂,吃铅轻,挂麦子就能有效避开白条和麦穗,但是现在太阳鱼荤素不忌口,吃铅轻的浮漂,钩饵沉底速度就慢,就算是麦粒一样打截口,现在不少钓友戏称,太阳鱼导致钓鱼人出钓日期改变,因为没什么好办法,只能是晚上钓效果才好;非要白天钓鱼,吃铅小的浮漂,确实不占优势。dIAOYu007.CoM

二、根据钓法钓技来选择

我们在确定了目标鱼种,预估好水深之后,还需要根据钓技钓法的不同,来挑选浮漂;我们最常见的,就是底钓,这个没什么可说的,中规中矩,但是还有专门打行程、打截口,打频率,这几种不同的钓法,比如我们打行程,漂脚越长,行程越长;打频率时,则要漂脚越短,浮漂翻身会越快,这样频率就越快。所以钓技和钓法不同,选用浮漂的漂脚,也不能一样。

三、垂钓水层不同,选择不同

我们在钓水皮、钓半水、底钓,属于三个不同的水层,在实战时,同一个浮漂,是可以,钓不同水层的,但是,用专用的浮漂,针对性的钓法,渔获的效果会更好一些;举个例子,我们打水皮,多采用泡沫钓或者飞蝇钓,因为漂座推的非常靠上,漂脚的长度不同,实战后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再比如我们打跑铅,普通浮漂,也是可以用来钓跑铅的,但是相较于专门打跑铅的3目长脚漂,那实战的效果,根本没办法去对比。

四、出钓天气不同,漂尾的选用不同

这个其实很好理解,正常情况,要么阴天、要么晴天,晴天用漂不用多说,但是阴天用漂,就比较郁闷,因为光线不好,漂目的颜色反光不好,反而不容易观漂,阴天尾,就是根据这个特点,专门被厂家开发出来;阴晴不同,用专用的浮漂,渔获的结果都有差异。

​以上,其实没有涉及到太多原理,要细说的话,那就没办法去归纳、总结,简单点的建议,第一要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其次就按照以上四点去挑选,然后再看工艺、价格之类的纵向对比,这样才能做到适用、实用。

延伸阅读

如何从材质和尺寸来选择合适的浮漂?(下)


之前发过一篇文章:《如何从材质和尺寸来选择合适的浮漂?(上)》,从浮漂的构成和构造及各自的特点优势给大家介绍了一些,那么本篇作为下篇,给大家介绍一下浮漂通常会用的几种材质,以及这些不同材质对于浮漂的影响,我们怎么根据浮漂的材质和尺寸来分辨优劣,还有怎样才能挑选到适合自己用的浮漂。

一、材质

1、巴尔杉

巴尔杉其实是一种轻木,它比重高于芦苇,而又低于孔雀羽,所以他的特点就是中庸。要灵敏度有一点,但是不突出,要稳定性也有一点,也不突出,所以,我们认为它是试水、新钓友的第一选择。

2、孔雀羽

它也分去壳和不去壳,去壳的贵很多。孔雀羽其比重较大,所以在同等吃铅量的情况下,体积都较大。但由于其材质的关系,要吃铅大只能加长漂身。而长漂身的好处就是稳定。所以,孔雀羽的浮漂的特点就是舍弃部分灵敏度,追求稳定。其实孔雀羽浮漂用的人也很少,主要是现在野钓的环境很少,基本都是坑里钓鱼,鱼都是滑口、轻口,并且风浪、水流都不大,都去追求灵敏度了。

3、芦苇

芦苇漂还分为去壳和不去壳。去壳的比重比不去壳的还低很多。芦苇漂的特点是自身比较很轻,所以相同吃铅量的情况下,芦苇漂一般体积都较小,所以比较灵敏。但是这里强烈建议才开始钓鱼的新钓友不要使用芦苇漂,由于其过于灵敏,导致鱼进窝后摆尾、转身、吸水呼吸引起水流很小的变化都可能出现漂相,并且鱼试探饵料也会出现较大的漂相,不容易区分真口假口,容易空杆。

4、纳米

我们试过很多纳米浮漂了,它其实是替代芦苇漂的一种方向,它的自身比重也很轻,所以很多时候特点和芦苇漂很相近。但是它是用人工合成材料制作的(请自觉抛弃纳米的概念,只是噱头。可以理解为泡沫吧),所以工艺、材料等等影响很大,买到良心货可以当芦苇漂用,买到不好的就要走水、调目也会一直变化,所以建议大家买之前好好想想,愿不愿意上当吧。

二、形状

现在的漂身基本都做成枣核型的,这里也只说枣核型的浮漂。

1、稳定性

漂身越长,表面积就越大,水的阻力也就较大,稳定性就越好(想想稳定的孔雀羽),反之稳定性就差。而浮漂的抗走水性能方面,漂身越短,表面积就越小,受水冲击的力就越小,抗走水性能就越好。

2、灵敏度

漂身材质的自身比重占一部分,还有一部分就是形状的影响了,说白了,就是漂身越细,由于拖动它受水的阻力就较小,相对就比较灵,并且下沉到位的速度也就越快,但是由于启动的力不是很大,所以顿感相对不明显!反之漂身越粗,拖动它受水的阻力就较大,相对就比较顿!下沉速度就较慢(想一下行程漂的漂身的形状),但是由于启动的力要求较大,所以顿感相对明显!

3、外形

漂肩的位置(漂肩可以理解为漂身上最粗的位置),漂肩的位置越靠上,越容易下顿,但是顶漂、回漂会很慢!漂肩的位置越靠下,越不容易下顿,但顶漂、回漂会变快,其实和漂身粗细的影响有相近的地方。反正就是漂肩上下两个部分,哪个部分更接近流线型漂就更容易往哪边走!

三、总结

总体来说一下吧,漂的灵敏度主要的考虑的方面(排名不分先后):

1、漂整体比重越低,越灵敏(别忘了还有考虑漂脚漂尾哦)。

2、漂整体越细,越灵敏(漂脚、漂身、漂尾都是)。

3、漂身越长,越稳定。

4、漂身越短,越抗走水。

5、漂重心越靠下,漂越灵敏,也越稳定。

6、漂脚越长,越稳定,但是翻身较慢。

最后说一下一般高手们选择用什么漂的方式吧,其实多数钓友用漂并不是很挑,毕竟漂的类型和调钓对于灵顿的影响各占50%。毕竟灵漂调顿没多大意思,所以该灵的时候灵,该顿的时候顿还是有必要的,没必要一定追求特别灵。并且有时候台钓也不能局限于立漂。用小一点的阿波浮漂钓浮,用来规避小杂鱼的影响,还是有奇效的。所以漂的选择没那么严,只要知道怎么是灵、怎么是顿,根据情况适当调整就行。

阴天钓鱼到底好不好,从这几个方面,就知道效果如何


野钓,尤其是初冬之时,因为多寒流、寒潮,总是感觉阴天比晴天多一些,那么有不少钓友就有这样的感觉,没阳光,气温还低,水温势必也不高,那么鱼必然不怎么活跃,鱼口肯定也不会好,如果再吹上点西北风,手都拿不出来,所以是不愿意阴天出钓的,其实,阴天钓鱼这个事,尤其是初冬的阴天,要客观地看待这个问题。

为什么这样说呢?初冬时节,阴天没太阳,肯定会影响水温,尤其是在浅水区,钓浅水,多半没有什么好渔获,如果是有风,而且初冬没有南风,如果风力略大,别说钓鱼,连出门都不太适合;但要是没风或者微风,那就不一样了,因为阴天出钓,有着这么几个好处。

一、阴天气压低,深水缺氧,只要无风,找水流被阻碍的位置施钓,效果往往很不错

总有钓友搞不明白,气压和温度之间的关联,在大多数正常情况下,高气压多是晴天,而且普遍气温都还不错,所以气压高出钓,往往水域中的鱼口,会因为水温、气温、溶氧都很不错,所以不少天气预报软件,都是以气压变化,作为适不适合出钓的参照;初冬时节,阴天多低温,按理说气压比较低,这就会导致深水中的溶氧普遍不怎么好,如果是其他季节,如夏秋二季,鱼可能会猫在深水不游曳。

但是初冬则不同,在阴天的时候,气温低,水温也低,水底溶氧也比较差,钓边、钓近、钓浅,如果不选定合适的位置,打多少窝料下去也是白搭了,但是,能找到水流被阻碍,或者多草的水域,情况又不一样,但凡水流被阻碍或者多草的水域,因为地势阻碍,有流速差,水质相对比较差一些,也就是水中的介质比较多,所以水温的变化会不那么明显,而且水质差,代表着食物也比较多,在这种地形打窝诱聚,自然效果会比较好。

二、初冬阴天出钓,饵料除了加腥,用活饵也是不错的选择

阴天施钓,用饵很关键,饵料味型不合适,浓度不适宜,本身水中就缺氧,所以味道过于腥香、过浓,极易招惹大群小杂鱼进窝,除非用种饵,否则钩饵很难落底;但是晚秋到初冬这个时节,用腥饵施钓,不管是打窝还是诱钓,效果都很明显,而且要说效果最好,莫过于鲜活的蚯蚓等活饵,如果是连续的阴天,则除了腥饵之外,更可以每次打窝时,都添加点增氧剂,但是要做到定时,最多连续性2~3天,诱聚的效果会更加明显。

三、阴天出钓,夏秋要挑选有风的日子,冬春则要挑选无风或者微风的日子

阴天出钓,有个比较重要的细节,就是出钓时,到底应该挑选有风的时候,还是无风的时候;因为阴天的水底,水中溶氧效果很差,如果有风,只要不是大风,都会增加水面上层的溶氧比率,虽说鱼层会错乱,但是因为溶氧充沛,水温较低,在夏秋,阴天有风,比晴天出钓的效果要好很多;

但是到了冬春二季,阴天出钓,水温变化不大,所以对于鱼来说,是不需要额外消耗脂肪来调解体温,虽说鱼口的活性一样是不怎么样,但是比晴天来说,效果要好很多;但是,切忌在有风的时候出钓,因为冬春二季,有风一般多是北风或者西北风,不说鱼的感受会如何,反正钓鱼的人,感觉肯定是不怎么好。

总结,阴天适合不适合出钓,其实也是要符合天时地利,就如同晴天出钓,如气温过高,盛夏、仲秋等季节,就算是晴天出钓,鱼也不见得给口;而就算是阴天,也不是都适合出钓,要选对钓位、适合的天气、适合的水域,综合下来,才会有不错的鱼口,如果单说阴晴,不综合其他条件,那怎么讨论,都是没意义的。

如何从材质和尺寸来选择合适的浮漂?(上)


钓鱼人都说,浮漂是钓鱼人的眼睛,我们垂钓就是要靠浮漂来传达信号,帮助我们更好地实现下一个动作。而如何选择浮漂也是很多钓鱼人都在讨论的事情,我们都知道,浮漂的种类多样,每一种都有它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所在。选漂之前我们先要对浮漂有所了解,一般来说,浮漂的构造可以分为漂脚、漂身、漂尾三个部分,一点细节的不同就会对整个浮漂的作用产生影响。

1、漂脚

漂脚一般钓友关注的不是很多,关键是他能影响的范围有限,主要是翻身速度。漂脚现在市面上主要是竹脚、碳脚,有些特殊浮漂是钢脚,碳脚漂一般做的比较细,这样相对来说灵敏度会高一点。而竹脚漂由于材质的原因,一般会做稍微粗一点,灵敏度会降低一点。钢脚漂是比较新的材料,但是可塑型很好,可以通过不同的制作方式兼容碳脚和竹脚的优势。

其实漂脚可以影响浮漂的灵敏度,但是个人观点影响有限,影响他灵敏度的因数仅仅是粗细问题,而漂脚最大的影响是翻身速度和稳定性,总体来说,就是漂脚越长,翻身速度越慢,反之越快。其次就是漂脚比重越大,翻身越快,反之越慢。稳定性方面,漂脚越长,漂座一般离水面就越长,所以稳定性就越好,反之稳定性就较差。

2、漂身

说漂身之前,先说一个个人的观点,漂身影响漂的灵敏度的不是材质,核心影响是同体积下的自重,或者是同吃铅量下的体积,白话就是看比重,从而影响漂的灵敏度!除此之外还必须考虑外形。

漂身的材质我们用过的主要有芦苇、巴尔杉、纳米、孔雀羽(用的很少)这四种,外形上来说现在的现在的浮漂基本都是枣核型,主要是区分粗细和长短。

3、漂尾

漂尾相对漂脚钓友们一般关注就多一点,从材质上来说玻璃纤维的一般使用的最多。外形上来说粗尾、细尾,硬尾、软尾,实心、空心这么几种,但是一般来说材质能影响的范围有限,只是影响漂的整体重量,从而影响灵敏度,这里后面最后统一说漂的整体重量对灵敏度的影响。漂尾影响浮漂灵敏度的关键其实是外形,影响主要来源于体积、比重,漂尾体积越大,浮漂越顿(这点粗尾、细尾最能体现)。总体来说,漂尾越粗,浮漂越顿,反之越灵。 

想要提升中双尾鱼的几率,就从这几点入手


每当看到别人连杆上鱼的时候,那心情真是无法形容,有些连杆的钓友甚至上的都是双尾鱼,这不禁让人羡慕不已!人家能钓成这样,说明了这里面是有技巧的,但人家也不会外传。今天我之所以说这些,都是因为有位钓友私信我,说自己经常看到别人钓鱼上双尾,自己也想学习,可就是没人教,希望我能指点一二,既然钓友找到我了,自然我得满足不是!其实想达到这样的效果其实也不难,只要钓友从以下这几点入手就行,当然这样可以提升中双尾的几率,是不是很期待啊,大家往下看吧!

双尾鱼

中双尾鱼,首先钓友的保证窝内鱼的数量多,也就是密度高。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所以钓友要在诱鱼方面下手,尽可能的提早打窝,给窝料充足的发窝时间,这样就不愁窝内没有鱼了!只要窝内的鱼多,中双尾鱼不是问题!

钓鱼

要想钓住鱼钩子是不能少的,所以在选择鱼钩的时候,不能太大了也不能太小了,一般建议比平常用的钩子大一号即可,另外就是用饵的时候,入口性一定要好,尽可能的让饵料绵软一些,这样吸入更省劲,钓到双尾鱼更容易!

钓鱼

水中的鱼什么时候吃钩我们不知道,只能是通过浮漂来判断,因此要想提升中双尾鱼的几率,首先是不能太灵,也不能太钝,这样都会影响漂相,建议钓半灵半钝。再者就是看钓友自己了,一定要把握准提竿的时机,这个只能是在钓鱼的时候,自行掌握和观察了!

冬钓轻口鱼,从这几方面下手,提升中鱼率不难


冬季气温比较低,因此鱼的活动量也就小了,所以给出的鱼口都比较轻,因此垂钓起来难度很大,对于经验丰富的钓友来说,这些都不算什么,可对于新手就比较难了。所以老曹今天给钓友们分享一些知识,只要钓鱼的时候从这几方面下手,提升中鱼率是不难的。老曹长话短说了,大家耐心往下看吧!

线组方面

钓鱼是需要借助线组的,线组是有主线子系和鱼钩等重多配件组成的。一般情况下冬季鱼活性比较差,所以线组尽可能的就要细一些,这样信号传递更加灵敏,其次就是钩子小一些,这样钓到鱼的几率也大。通俗来说就是小钩细线就行了,从这方面入手!

浮漂方面

浮漂是钓鱼的眼睛,因此选择好浮漂了冬季钓鱼也就容易多了。冬季选择浮漂可以参考,切水快横截面小的浮漂,这样信号传递更快。在者就是调漂的时候,尽量偏向鱼灵一点点,最好是不灵不钝,这样钓到鱼的几率更高,提升中鱼率就容易多了。

钓法方面

冬季鱼口弱,因此上饵的时候,尽可能地让钩子上面的饵料少一些。只要有的吃就行,这样吸入饵料就更加容易了,钓住的几率也就高了很多。在这就是提竿的时机,有动作就提不要等所谓的死口,不然就会错过上鱼时机!另外鱼活性低,但如果适当的抖动几次,一样可以刺激鱼开口,这样钓到鱼就容易了,因此冬季钓轻口鱼,不要在乎什么方法,只要能钓到鱼就行了!

黑坑钓鱼要怎么根据鱼情来挑选浮漂?


我们在黑坑的时候,经常会看到一些有经验的老钓鱼人通常都准备两支以上的浮漂,随时都可以根据实际的鱼情来进行更换。但是一些初学钓鱼的新手就会很费解,这不同的浮漂有什么不同的作用?我们应该选择哪些种类的浮漂来进行作钓?又应该在钓鱼过程中的哪一些阶段去更换浮漂呢?下来就一起来看看吧。

首先在钓快鱼阶段的时候,我们要选择一支下底比较快的漂,因为咱们大家知道,鲫鱼是底层鱼,所以我们在前期的时候黑坑里密度比较大,鱼开口比较好的时候,我们尽可能的让漂翻身快一些,下底快一些,快速的下底以后,才能够保证我们在底层更多的中鱼,所以这个时候我们要有一直下底快的浮漂。

随着钓程的进行,到了后半程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换漂了,到后来糗鱼阶段的时候,这个时候鱼口都比较慢,这个时候鱼可能会起浮,就是已经离底上浮了,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选择一直有行程的浮漂,那么枣核浮漂比较适合这一点,因为它入水以后会缓慢下降,带着钩子往下降的时候速度比较慢,这个时候如果中途有接口,我们就可以迅速的起竿,它便于我们在搜索鱼层的时候来进行垂钓,所以钓鱼的后半程我们建议大家用一支有行程的浮漂来进行垂钓。

不同阶段的鱼情大有不同,更何况在黑坑这种争分夺秒的地方钓鱼,肯定要更加地细心,免得白白给黑坑老板交钱却空手而归了。

野钓时子线的长度,需要从几个方面来综合考量


随着台钓的规范化、普及化,现在淡水钓的主流就台钓,有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主子线分离,这种线组分离,还是颇有一定的优势,麻烦的就是搭配上,多少有点繁琐,至于子线长度,那就更是思路多,无论是长还是短,都有说法,这就给新人带来了很多的参照,参照多了,就更乱了,那么在野钓时,子线的长度,到底应该怎么配比,才能符合实战呢?

在阐述之前,我们必须要正视的,是钓鱼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同样的垂钓思路,在南方钓友眼中天经地义,但是在北方钓友眼力就颇不可思议;在浙江钓友眼中习以为常的事,在陕西钓友眼里,那就是不会钓鱼的人才做出的事,所以咱们这个圈子有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总是以己度人,反而钓龄越久,钓的水域经验越丰富的钓友,反而不敢轻易否决别人,中国这么大,谁敢保证自己清楚了解每一种钓法钓技呢?

闲话说完,子线的长度,在实战中有很直接的影响,而且严格来说,就不存在过长或者过短这样的说法,而是一定要符合实际的鱼情和水情来综合判断,任何脱离现实环境的判断,和胡说八道是没区别的。要知道,在没有台钓之前,我们的各种传统钓法,在鱼钩到铅坠之间,到底留多少距离,这个研究可是至少800年历史。

在具体分析之前,我们要了解子线的意义,在传统钓法中,没有子线的说法,但是在铅坠到鱼钩之间,留多少的距离,是有一定讲究的,在垂钓小体型鱼时,小鱼的体型小,吸力也小,那么小鱼吸食钩饵,最大的阻力来自于沉底的铅坠,那么铅坠到鱼钩之间距离越长,这种阻力就越大,所以钓鲫鱼等小体型鱼的传统线组,钩柄到铅坠的距离,一般都不超过6~8厘米,就是这样的考究;

如果水中出没鲤草,又或者是大板鲫,则传统钓的钓组,都会把鱼钩和铅坠之间的距离,放到20~30厘米左右,因为这个时候,这段线长的距离又换了一种意义,鱼的体型大,铅坠的阻力已经不是大问题,反而是在吸钩饵时,如果钩柄到铅坠距离短,在没有中鱼的时候,很容易引起大鱼的警惕,如果把钩柄到铅坠距离放长一些,鱼钩完全进入鱼唇,刺鱼的把握更大,钩柄到铅坠的距离长一些,就能减轻鱼的警惕性。

那么到了台钓,主子分离的情况下,除了有一层保护主线、鱼竿的意义,其实子线的长度,也有着类似因素的考量,所以在实战时,虽说子线的长度并无定论,但是我们依然要循着结合实战水情、鱼情的角度,来做出选择。

【一】目标鱼的体型和子线的长度成正比

如同传统钓中的思路,野钓时,目标鱼体型越小,子线长度应该越短,较短的子线,不仅可以抓住轻小的鱼口,更能减缓小体型鱼吸食钩饵时,铅坠带来的阻力;同理,当目标鱼体型较大时,子线的长度也要适当延长,较长的子线,在针对大体型鱼的时候,能降低大鱼警惕性,减低鱼吸食钩饵时产生的异物感。

【二】水草越多,子线越短

在野外垂钓,子线所赋予的另一个意义,就是一旦鱼中钩之后,铅坠以下对鱼唇的拉力,和铅坠以上的拉力部分,因为八字环这个连接件,整体的力量即是统一的,也是分割的,竿稍到鱼钩之间的拉力是统一的,一体的;如果中钩的鱼,绕草、挣扎力度过大,那就容易从八字环处切线,这时候又是分割的。究其原因,就是线组不是不整体的,是分割开的。

而鱼钩和八字环之间的距离越长,这段距离的应力点就越多,换句话说,在有外力或者外在因素影响时,就越容易切线;所以我们在野钓实战时,除了目标鱼体型作为参照,另一个就是要根据实战钓点的水草情况,来做一个调整,草多,子线就短,草少,子线可以长一些。

【三】淤泥底越厚,子线就要长一些

野外水底的淤泥,是我们永远绕不过去的一个话题,一般我们在遇见淤泥底的水情时,更多的是强调改变饵的比重,让其轻浮淤泥底的虚底,但是子线的长度在这里就有很有意思了,因为子线长度越短,铅坠的对钩饵的影响越大,反之,较长的子线,会让这种影响微乎其微,当然,改善子线在淤泥底的状态,也是有效的方法。

【四】鱼口的好坏,子线长度也有不同

按理说,生口鱼这个说法,主要是黑坑钓中使用,但是在发窝后,鱼群聚集量大,连杆频繁的时候,我们也称这种情况为生口鱼多,这个时候,讲究的钓友,就会花费点时间,换较短的子线,因为鱼口好,较长的子线会,吃口的讯号传导到漂座时,明显是不如短子线的,这一点,黑坑钓友应该颇有体会;当然,在鱼口缓慢,好半天才来一口,又或者乱口、杂口多的时候,就建议更换较长的子线,较长的子线,更适合钓钝,能过滤大多数乱口、杂口,一旦有口,都是死口。

【五】浅水用短子线,深水用长子线

这个观点,其实是一个建议,有一定的偏向性,因为在实战时,并不是一定要这样;因为在浅水区,一般小鱼多,偶有大鱼,几率也不多,而且在浅水区诱鱼聚鱼,提竿时动静越大,动作越大,越容易惊鱼跑鱼,所以子线较短,就能降低因提鱼、起鱼导致的惊鱼跑鱼;为什么说这个建议不绝对呢?当我们在浅水区打浮、打行程时,就需要长子线来完成这种钓法。

那么在深水区为什么建议用长子线呢?原因有二,一则,深水区作钓,因为水深,那钩饵落底的行程,想短都不现实,所以更好的利用这个优势,更符合实际垂钓的效果,用较长的子线钓深水,这个行程诱鱼的效果,想忽略是不可能的。第二点,就是要考虑深中鱼后,同样的深水水压,较短的子线,和较长的子线相比,后者卸力效果更好,不至于让鱼唇受到的拉力最大,很多时候,深水中鱼后,跑鱼的原因是子线太短,竿稍的拉力和水压的阻力之间的对抗,给中钩鱼的痛苦非常大,鱼会拼命挣扎,从而导致脱钩,但是较长的子线,在起鱼时,无论是竿稍传来的拉力,还是水的阻力,都会因为较长的子线,卸掉一部分力,相对来说,中钩鱼的痛苦没那么大,发力挣扎的力度,也没有那么大。

所以说,钓鱼这个事,方方面面都是这样,没有定论,没有定法,大多数都要匹配实战时的实际情况,灵活的去做调整,当然了,有钓友说我不改变,就是一个长度打一天,也能钓上不少鱼,这又怎么说?这就没有办法沟通了,我们的任何思路、讨论,都是想要钓的更多、钓的更好,而不是非要针对某种情况判断对或者不对,思考、讨论、争执,都是为了进步,而不是为了抬杠。

怎么根据鱼情来选择浮漂?


最近几天天气都很好,去野钓感觉非常舒服,但是我们都应该知道,野钓里面鱼情变化可能会非常复杂而且多变,这时候反映到我们垂钓上面就是要根据这些变化来对自己的装备、作钓方法等进行调整。今天就来说一说,当鱼情发生变化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根据现在的鱼情来进行浮漂的选择。浮漂的作用是能够使我们更加清楚地知道水底下鱼的情况,这对我们上鱼来说十分重要。

1、主动诱鱼上浮

垂钓可以根据鱼情分为不同水层垂钓。垂钓技术老练的钓友钓鱼钓多了,动作已经非常的熟悉,很善于掌握主动性,将对象鱼诱惑到固定的一个水层,选用粗身软尾漂,频繁抛竿,从而获得更加精准的浮漂信息。

2、上水层游动的鱼

不同天气情况,一天不同时段,鱼情往往有所差异,在日落,冬季中午等情况之下,鱼儿往往喜欢在上水层游动,适合浮钓,浮钓的时候,宜选用下沉较慢的浮漂,一般来讲细身软尾漂为佳。这种浮漂灵敏性好,浮钓过程中只要有鱼咬钩,浮漂动作相当明显。

3、鱼浮头的时候

夏天的时候,天气非常的热,气压较低,水中的溶氧量不是很充足,水中的鱼儿容易出现浮头的现像,这种鱼情之下,浮漂方面选用短身漂为佳。因为夏季鱼口轻,短身漂浮力小,使用短身漂,有利于观察到中鱼信号。

4、生口鱼

钓生口鱼的时候,浮漂方面的选择相对灵活,可以使用长尾漂,也可以使用短尾水皮漂。生口鱼相对于滑扣鱼更容易中钩,选用浮漂可以选用长尾漂或者短尾水皮漂,一旦发现浮漂有动作,立即提竿。

5、钓滑鱼

当我们要底钓滑扣鱼的时候,宜选用细身短尾漂。像鲤鱼这种及其胆小又很谨慎的底栖鱼类,一般都比较适合钓底,而底钓的时候,浮漂方面搭配细身短尾漂在合适不过了,能过滤钓很多无效信息,当有鱼上钩,浮漂的动作很明显。

以上就是我们关于如何在不同的鱼情选择不同的浮漂的技巧了,浮漂的选择也可谓是相当的重要,重要性不亚于饵料鱼竿等等,因为鱼儿吃饵料的情况都反应在浮漂上面,要想钓好鱼就要学会如何调漂,看似小小的浮漂却有千变万化,每次变化都可能影响到您的渔获。

挑选浮漂以及保养浮漂的技巧分析


相信大部分钓友都听说过这样一句:浮漂犹如钓鱼人的眼睛,是钓鱼必不可缺的。那么在平时我们该如何挑选浮漂以及保养呢?今天就来解决大家的疑惑。

一、外观检查

购买浮漂时,第一步就是目检。方法是:将浮漂拿在手中,漂颈位置架在另一只手的拇指、食指间,边转动边检查漂身左右是否对称、漂尖与漂脚是否构成一条直线等。如果出现漂肩高低、宽窄不对称、漂身左右明显不等以及漂尖插入漂身的位置不同心等,则证明这支浮漂不是支做工精细的优质产品。

另外,在目检时还需注意检查浮漂漂尖色目环是否清晰,间距是否过大或过小。因为,浮漂的漂尖部分是我们直接观察鱼讯的主要参照物,它的清晰、可视度如何,将直接影响我们对水下鱼讯的判断。最后,还要更为仔细地检查浮漂漂身的质地是否用料统一。

因为有许多浮漂多是用两片或多片浮水材料粘连成型的(如大号的孔雀翎漂、部分芦苇漂等),这种工艺制成的浮漂需要选用密度基本相同的浮水材料拼接而成,这样才能保证该浮漂在水中的稳定。

我们在选购此类浮漂时,应注意观察各片浮水材料的色差、纹路以及尺寸是否一致或大体一致。如若反差太大,则表明该浮漂可能不是由相同密度材料合拼的,可能会造成浮漂出现在水中重心不等的现象,不利于精确显示微弱鱼讯。

第二步是手感触摸检测。方法是:一只手拿起浮漂的漂脚轻轻转动,另一只手用拇指、食指、中指捏拿住漂身,从上到下地慢慢地滑动,细细感受漂身的平滑度以及油漆的精细度。做工考究的优质浮漂一般在这些细小的问题上都会处理的很好。

二、滚动检查

经过外观初检后,我们就要进行重心居中检测了。

一支好漂,要能很好地反映鱼情,其重心是否在漂体的中轴线上是非常重要的。检验的方法是:将浮漂放在渔具店光滑的玻璃柜台面上,用手轻轻地拨动浮漂,如果它能够在光滑的台板上滚动快捷、流畅,所经之处相连接可虚构成一个扇面图形,并且在滚动中没有摇晃、抖动等现象,就说明这是一支不错的浮漂。

如果面对琳琅满目的浮漂产品拿不定主意的话,选名牌往往是一件比较省事的方法,特别是针对一些刚对悬坠钓感兴趣又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初学者尤其适应。选择名牌浮漂也并不是随随便便上哪都能购买的,要千万注意有的不法商贩以次充好、拿假冒的名牌来糊弄人。选择名牌钓具(包括浮漂)一定要到正牌、有信誉度的正规商店购买。

根据自己的垂钓需要,选择品牌、做工精细、功能齐全的优质产品。对于选中的品牌最好成套购买,以适应不同的鱼情、水情。

三、怎样保养和收藏浮漂

浮漂的保养和收藏在某些程度上说要重于其他钓具的保养和收藏,这并不是因为浮漂的价格不菲而需精心呵护,最主要的是因为浮漂本身材质的易损性和使用中精确性的要求,使我们在保养和收藏浮漂时,需要加倍地细心、谨慎。

日常使用的浮漂一般都需随身携带,或是置于钓箱内或是放在竿包中,为了防止钓具间的相互挤压和碰撞,一般需要为这些浮漂配制一个专门的漂盒或漂筒。在选择漂盒盛装浮漂时,一般尽量选择一些外体结实、内里柔软,且留有专用凹槽的漂盒。漂盒的大小、高低尺寸要适合浮漂,尽量将浮漂置放的宽松些;每次开关盒盖时,尽量要做到轻拿轻放,避免人为损坏(特别是漂尖部分,千万不要被盒盖挤压)。

另外,在将浮漂插入漂座或从漂座拔出时,也需小心谨慎。选择的漂座要与漂脚配合恰当,两者的配合尺寸不能过分紧密;垂钓结束收拾钓具时,应养成用湿毛巾擦拭浮漂的良好习惯,将漂体、漂尖上面的污垢完全清洁干净,既可以保持漂体的滑顺又可使漂尖鲜艳醒目,从而延长浮漂的使用寿命。

在炎热季节垂钓时,应避免浮漂不入水而长时间地曝晒(如比赛的中午间歇期、吃午饭等),以免出现因高温炙烤而造成浮漂的早期损坏。

最后,再谈谈关于保养和使用浮漂的几种错误认识:

1.新买的浮漂需要反复擦洗,清除异味吗?

没有必要!即使浮漂上有油漆的异味,也不能通过水洗的方法清除。只要通过一定时间的干燥挥发,即可自然祛除。

2.为加强浮漂的破水能力,要将漂体上的膜洗去吗?

这是一种比较明显的错误认识。有的钓友自认为将浮漂上的膜洗去,就可以增加浮漂的亲水性,减少水的表面张性带给浮漂的运动阻滞力,从而提高浮漂的灵敏度。因此,有的人甚至不惜用河边的青草、泥沙等为浮漂擦洗殊不知这样一来,漂体上那层防水的漆膜也因此遭到了致命的损毁,造成了浮漂的早期损坏,缩短了使用寿命。

3.为增加浮漂的光洁度和运动灵敏性,需要给浮漂打蜡吗?

没有必要!因为浮漂的运动灵敏性是通过钓者调整出来的;光洁度的保持,只需用柔软的湿毛巾简单擦洗即可完成,给浮漂打蜡实属多此一举。

4.漂尖意外受损,出现弯曲(但没有折断)需要矫正时,可以用火烤的方法吗?

可以矫正,但不是用火烤。正确的方法为:用茶杯盛满开水,利用其升腾的热蒸汽将弯曲的漂尖加温,再稍加外力修正。最后,再将浮漂的上下两端同时插进纱窗上,使漂尖弯曲的部位持续受轻力,这样经过一两个小时的矫正,弯曲的漂尖一般都可以修复。

5.为降低浮漂的吸水率,需要将待用的浮漂在赛前长时间地浸泡在水中吗?

治标不治本。有的浮漂确实因质量原因会出现漂体渗水而使调目变化的现象,在实在无漂可换的情况下,可以采取这样的方法对付,可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最好的办法是:立即更换一支质量高的优质浮漂。如果的确没有,也不必长时间地浸泡在水中,这样只会使本已渗水的漂体雪上加霜。

野钓选择钓位,这几个地方千万不能选


选择一个好的钓位,不仅能让我们的上鱼速度大大提升,而且很可能让我们的最后鱼获翻倍,可想而知一个好的钓鱼对于整个垂钓过程有多重要。我们经常会看到教我们怎么选好钓位的技巧文章,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在选择钓位的时候一定不要选的几种地方,这种钓位会让我们的收获大打折扣。

1.小水面的最凹处

这样的位置一般比较浅,水下可能会有草,春天钓鲫鱼之类的小型鱼种还是可以的,但是不利于大体型鱼种的光顾,使用长竿效果会好一点,小水面向大水面靠近的位置就不错。

2.大面积浅滩

水库有的位置往水里延伸几十米,水深都不超过2米,近岸处就更浅了,可能只有几十厘米。如水库库尾,多是大面积浅滩,这种位置不是春钓浅所指的区域,一般只有白条之类的杂鱼,其他鱼种很难有所收获。

3.直岸的中间部位

这样的位置一般没有鱼道,而且两边容易被其他钓友夹击,想诱来鱼很难。想在这样的不理想位置有收获,唯有靠窝料和饵料,或者使用更长的钓竿,一寸长一寸强。

4.有人用小药的钓点

自然水域是很少用小药的,就算用,也是不一样的用法。有些长年玩黑坑的钓友很少钓水库,随时都往饵料里添加各种小药,很是刺鼻,如果遇到这样的钓位尽量避开。

5.重窝钓友的附近

有些人钓鱼喜欢打重窝,几十斤上百斤的窝料往下倒。这样的钓位旁边很少能有好的收获,即使跟着打重窝,也不可能很快发窝,何况如果两个重窝在一起也不是好事。

6.炸了窝的老钓点

普通的跑鱼是不会炸窝的,但是跑了大鱼,甚至断了竿的钓位,通常都会炸窝,因为动静太大,这样的钓位几天之内都不会缓过来,所以避开,哪怕就隔开几米远都可以。

7.非常深的水域

一般这样的钓位不适合手竿作钓,比如6.3米的鱼竿,钓6米深,这是很难操作的,不利于抛竿和上鱼。如果真的像钓这样的深水,可以考虑矶钓竿或者筏钓竿。

8.很少有人光顾的钓点

有些钓点比较偏、远、难到达,这种钓位发窝相对较慢,如果作钓半天建议不要考虑,而且太远可能出现状况其他钓友很难照应,但是这种地方也有可能连竿爆护,有同行伙伴并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还可以。

9.异常浑浊的水域

风浪拍打岸边,或者流水冲出的泥土,使水体异常浑浊,鱼不喜欢在这样的浑水里,避开这里,浑水清水的交界处,超出浑水一两米下钩就很好。

10.电工网工药师光顾的钓点

这个不用多说,大家都知道的,他们的行为属于破坏生态,他们折腾过的地方,咱就不要去了。有一次网工居然把网从我的竿子下面穿过去,被我果断呵斥,这些人实在是太过分了。

野钓有鱼却不咬钩,应该从那几个方面来改变呢?


大家好这里是野钓大全,我是小野,由于钓了一整天的鱼,所以到了这个点才抽出来时间写这篇文章,今天小野的收获还不错,但是旁边的几个钓友的鱼获就不是很理想了,在同一片水域为何相差这么大呢?这其中隐藏着很多小技巧,下面就让小野带大家来分析一下,在户外垂钓过程中如果没有鱼上钩,或者吃钩的次数太少如何调整,几个小妙招分享给钓友们,希望可以有用。

一:饵料方面进行调整

如果同一片水域偏偏你的中鱼率比较低,这时候首先应该先从饵料方面入手进行分析一下了。饵料主要是要从两个个方面来分析,首先钓友们先看一下饵料的状态,一款好的饵料要有很好的雾化效果,除此之外还要有很好的黏性,如果饵料不雾化或者雾化的效果非常慢的话,对鱼是没有吸引性的,反之雾化的效果也不宜非常快,太快的话饵料的效果不能长久,达不到持久性。所以建议大家先看一下饵料的雾化效果。其次是看一下饵料的适口性,因为不同的水域、气候、鱼类对饵料的喜好都是有偏差的,有句古语说的好,肥水主清香、瘦水主腥香,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另外也可以根据不同的季节、目标鱼来改变一下不同的饵料特性,像现在是春季,鱼类喜欢高蛋白质的饵料,所以腥为主的饵料对鱼类来说更有吸引性。

二:清晰的判断鱼口

鱼的吃口状态根据鱼的种类、气候、季节不同也会有很大的差异,钓友们最喜欢的大黑漂情况十分的少见,像比较胆小的鱼类吃口比较轻,春季天气突然变暖时鱼的吃口比较重,这边小野就不一一列举情况了,总体来说重口要比滑口和涮口钓钝一点,具体的灵钝的程度要根据钓鱼时候的不同状况来做出改变,漂象乱的话情况比较复杂,如果钓友一时间不知如何下手,不妨先看一下对鱼口是不是判断失误了。

三:窝子有鱼但是就是不吃食

如果钓友们在垂钓时总是发现在窝子里面有鱼冒泡,但是就是没有鱼吃,偶尔钓上来一条呢还是偶尔挂上来的,根据小野的经验来看,这种情况多数是因为水底的浆层太厚了,导致我们的鱼饵全部都在浆层当中,导致鱼看不到,或者即使看到也不敢去吃,这时候我们就应该调整一下鱼饵的比重,把饵料的比重减轻,尽量让饵料不陷入浆层之中,这样一个小操作可能中鱼的概率会显著提高。

四:漂没有调到位

还有很多钓友认为漂越灵越好,在小野钓鱼初期也是这么认为的,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出很小的动过浮漂都有反应,如果你用面饵就没什么,但是如果用虫饵那么问题就很大,简单明了的说用虫饵需要调钝钓一些,在附钩时间和状态上虫饵比面食要强的多,用虫饵调漂我们一般调平水钓1到2目。反之也有一部分人钓的过钝,有鱼吃饵浮漂都不见有动作,有时无意提竿却能中鱼这就是因为太钝了,此时钓友们也要做出调整,这是小野的一点小建议。

五:对鱼的泳层是否判断错误

其实每个时间段钓鱼所选的深浅也是有区别的,小野的习惯时早上钓底,接近中午鱼或多或少的会离底起伏,很多钓友到了钓点对调漂草草了事,钓了半天才知道没到底,这样鱼儿自然不会吃钩,所以大家在钓鱼的时候一定不要着急,磨刀不误砍柴工,一定要选好鱼层再进行垂钓,一步步来,稳扎稳打。

六:动作不够规范,操作失误

有时候不规范的操作会吓跑窝子里的鱼,这点在初钓者中比较常见,也没有太好的解决方法,在于日常的积累,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

很多钓友都会说哪有那么多事,今时不同往日了,现在钓鱼的资源越来越少了,有时候必须要用一些小技巧来提高我们的中鱼率,希望小野总结的这些对大家能有用。

根据水位的深浅来选择浮漂的技巧


浮漂也叫浮子、鱼漂、浮头。它是钓者的眼睛和选择钓点的助手,大凡垂钓水域的深浅、水底地貌、鱼儿拱饵。吞饵的情况,甚至鱼儿一进入窝点,都可以通过钩线传到浮漂,使其发生沉、浮、抖动等不同的反应,使钓者对水下的鱼讯情况一览无佘,从而为钓者提供了最佳的提竿时机。

垂钓高手们向来十分重视浮漂的选择与调整,它在淡水钓的技巧中,占有很重要的分量。

浮漂的种类很多,形状各异。淡水钓常用的浮漂主要是有两种。一种是立漂。另一种是碎漂。市场上出售的各式立漂 多用空腹薄膜塑料制成,而碎漂则用禽类羽毛或泡沫塑料制成。

立漂:这是用得最多的一种。其形状五花八门, 主要有棒形、纺锤形、圆形、陀螺形、辣椒形、长形、伞形以及专为夜钓用的萤光漂等。这些不同形态的立式浮漂,漂尖露出水间,当鱼吃饵时,反应明显,尤其适于老年钓友和视力差者使用。

碎漂:又称线漂、散漂。像南方钓友爱使用的蜈蚣漂 七星漂即属此一类。大多用鹅、鸭、鸡的粗毛管、孔雀翎或泡沫塑料体串连制而成,碎漂的个数由3~20粒不等。每两粒之间间距3 5厘米。碎漂适合在水草茂密、水底不平、障碍物较多的溪流或池塘垂钓使用。碎漂的特点是体积小、反应灵敏。另外,当水的深浅变化时,只要不超过首尾两漂的距离, 不必去调整水线,仍可垂钓自如,缺点是漂粒体积较小,反应又灵敏,不太适合年老或视力弱的钓鱼人使用。另外,钓距远或风大天气,也不适合使用碎漂,因鱼咬钩后漂讯不易察觉。

选择浮漂应根据所钓鱼的种类、垂钓水域的深浅、水流缓急、钓点远近、竿的长短以及钓鱼人的视力情况来确定。

使用手竿钓小鱼为主,宜选用浮力较小的小型立漂。钓沉水,宜选用棒形漂,这种漂受水的阻力较小,可使饵钩较快地落入水底。

钓浮水,宜选用浮力较大的圆形漂或枣形漂。

浅水垂钓,宜选用小浮漂;深水垂钓,宜选用大浮漂。

近岸垂钓,尤其在水草茂密、水下有障碍物的水域垂钓, 适合选用蜈蚣漂,这种漂浮力大、灵敏度高。

在水流较快的水域垂钓,浮漂宜大不宜小,在风力较大的天气垂钓,宜选用漂顶较细的浮漂,以减少风对漂体的影响。

海竿垂钓,一般不用浮漂。根据竿尖下弯、抖动、响铃或走线來判断鱼讯。但海竿也可以挂漂,如果钓点较近(在10米之内),与手竿带漂垂钓方式相同,既可以钓底,也可以钓浮, 不过铅坠要配得合适。如用短竿拋投。铅坠应稍加大,否则拋投困难,海竿挂漂远投垂钓,铅坠必须加入到足以带动钩、 漂、线一起拋投出去,就是说应根据海竿的长短、鱼线的粗细和浮漂的大小,来选取铅坠的重量。若竿短、线粗,远投需配重坠和大漂。漂大目标大,便于观察。而且出线方式应是挥竿投甩,否则拋投不远,另外,使用海竿挂漂,竿子不能太短,般不要短于3.5米,竿过短,即便加大铅坠,抛投也很不方便。

浮漂的颜色,立漂以红色或者相间分格颜色的对比度越强越好,碎漂以白色为佳。这两种颜色都比较鲜明,便于观察。而萤光漂以橙绿色为优。

浮漂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防止磕碰、挤压和梓打,防止其变形。

以上钓鱼技巧就介绍到此,希望《挑选浮漂,除了材质,主要就从这几个方面来选择》的内容能满足您的需要,同时欢迎您阅读我们精心准备的专题:钓鱼技巧浮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