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钓鱼与风向。

天气:晴

钓场:白鹭湖(湖库)

饵料:腥天下、薯留香

鱼种:草鱼 鲤鱼 鲫鱼 鳊鱼 鲢鳙 黑鱼 黄颡鱼 鲶鱼 翘嘴 其他鱼

钓法:台钓

竿长:4.5米

线组:1.5主线0.8子线

钩型:溪流钩三号每个星期六本来是没法钓鱼的。可是今天领导要休班一天。上午在家处理了一下家务。为了下午能钓会鱼,中午咱就下厨表演了一番,容易吗我!

吃过午饭天气太热,也没法钓鱼,就在家里好好的午休了一下。一觉睡到三点五十,一看天气有点多云,透过窗户看到树头摇动,刮着风!不错!和领导走又据理力争了一下,谈好条件咱就快步出门了!

四点来钟,钓位已被树荫全覆盖,还挂着小风,很是舒服!

来到钓点,已经四点十分了,抓紧收拾装备,该支得支,该架得架,轻车熟路的准备着。接下来就是饵料了。鉴于昨天下午鱼口很差,平均半小时一条,今天我就在饵料里滴了两滴果酸,喷了四下鲤鱼药酒!看看今天收获怎样?

什么是立竿见影?估计说的就是这改变。准备妥当,抛竿入水,浮漂直接被拉黑了,根本没有停留,就像我把鱼饵扔到鱼嘴里了!顺势一提,今天的开杆鱼就这样来的,感觉没有成就感,这伙计们不按套路出牌!

第一杆就中鱼了!

直接黑漂,一条小鲤鱼?,好久没在这里收获鲤鱼了?!

然后我直接搓饵入水,浮漂到位后,水中又有了鱼泡,有一两个的,有一串的,这水里还是鲫鱼鲤鱼啊。争取突破一下。想着想着,浮漂直接黑漂拖着走了,我就使劲一打,拉出水面一看有红色的鱼鳍,鲤鱼一尾!将鱼获放在鱼桶里,抛竿入水,谁知浮漂还没到位就停在哪里,有五六目的感觉,提竿,双飞,每每双飞,我都感觉成就十足,正准备拍照,桶里的鲤鱼跃龙门跑掉了,跑掉了也好,省的我放你!

双飞,鲢子与奶鲫齐飞,

正口啊!

还是正嘴!????

小奶鲫停不下来!

前几条,一二三的事!

看着这令人心旷神怡的鱼情,我就抓紧把鱼护放在水里。省的小鱼儿死在桶里那就不好了!鱼儿还是接二连三的上着。心想今天玩过瘾的!看来我今天的变化还是不错的,鱼口不断。心里很是高兴。

可是就在我暗自高兴的时候,鱼口戛然而止,止的叫人有点不可思议,直接就是断崖式的。这时候距离开始也就一个小时左右。我心里确实还抱有一丝希望,希望继续中鱼。可是现实是骨感的。既然这样,咱就继续改变,继续刚才的配方,就是不在加果酸、鲤鱼药酒。diaOyu007.cOm

这次,等待的时间有点长了,直到快六点的时候才又渐渐有了鱼口。

一起做钓的钓友们!

今天收获的最大的鲫鱼!

后期鱼口又变慢了!

收杆鱼,衣冠有点不正!

最后上了几条大一点的鲫鱼,鱼口还是有点小,是不是加果酸影响的,我也不是很清楚。六点半领导的电话☎️一遍又一遍,撤退吧!

撤退前,鱼获逐一拍照,又拍了拍湖中的小岛。多么想念湖中小岛,让一部分钓友乱扔垃圾给毁掉了,在此希望大家珍惜我们自己的环境,为别人,更为自己。

最终的鱼获,一共收获了十来条鲫鱼!

钓点的风景,水中的水草太多了!

最后,祝大家:大鲫大鲤,天天爆护!

大吉大利,诸事顺利!

祝平台:事业步步高,钓友满天下!

好钓鱼官方图片镇楼!

编辑推荐

《春季探钓》空军与爆护只在一念之间


天气:温度23/11,气压946

钓场:水库,小河(湖库 江河)

饵料:酒米,蚯蚓

鱼种:草鱼 鲤鱼 鲫鱼 鲢鳙 翘嘴

钓法:传统钓 台钓

竿长:4.8米 4.5米

线组:3.0/1.5;0.4pe通线

钩型:5号伊豆钩

常去钓鱼的钓友都有这个毛病,自己钓点几次空军后总觉得别的钓点可以,特别是河两岸,河这边的一直想去河那边试试!我就是这种心里!这周没事休息,就打算去常去的钓点对岸去试试!虽然水面宽不到50米,但要想去对岸就要绕行至少20公里,以前我帖子里也说过,反正没事,大致路线也知道,那就出发吧!因为没去过不知道具体路况咋样,所以选择了骑我的专用电驴去!

老早就关注天气了,温度适宜,不错!

这种天钓水库应该可以了!这段一直持续这种天气!

路不好,骑电动拍的,不太清!当时已经上午七点多了,走的山里小路,感觉有点暗!

原来的泊油路被断了,绕行的也是赖路!

采矿后的大深坑,足有几十米深!如今还在继续开采!政府啊!呵呵!

这深坑,看着都害怕!

就在这时候竟然迷路了,不知道咋走了,手机导航开开,因为都是小路,不显示,无奈掉头回去,半路遇到人问了问,才重新找到路!着急!因为骑的旧电动,怕转来转去没电!

上午十点,终于摸到地方了!看到这个铁船了吗?以前在对岸拍照经常看到的,终于可以站到对面拍一回照了!过来是过来了,就是不知道这边鱼情咋样!

这是对岸的钓友,也是我以前常去的钓点!

这是这边的钓友,早早的都来了,转了一圈没太好的钓位,看到一个突出的小桦尖没人坐,就过去了!后来事实证明难怪这个小桦尖没人坐!原来...

这是右手边的钓友,来的晚随便找了个位置开干了!

蓝鲫,神诱,甘黍诱各一份,饵水比1:8,搓大饵抽窝子!

我只架了一根4.8的,主线3.0子线1.5,平水钓两三目!等试了水深我才知道这么好的钓位为啥没人坐,原来这个位置水深两米多,现在这天这深度还是不行的,难怪没人坐

这是我的电驴,陪伴我六年了!现在成了我钓鱼专用车!

手杆一小时无口,抛竿也整出去吧!闲着也是闲着,今天天气超好,钓场景色不错!心情也豁然开朗!等了三个小时还是无口,果断收杆走人吧!这里不行,还是去我的自留地玩吧!

一点收杆,两点到新钓点!七星漂在家就调好了,到地方先打了一把酒米,绑上线组,调水深,七颗浮子压下水六颗,钓三颗,下水两分钟就见浮子点动下沉,然后上浮!

第一枚大板鲫上岸,半斤靠上!不错,这第一尾板鲫就扫去了我一上午迷路,空军的烦恼!接下来基本上就是连杆!

带的塑料袋装不下,拿出鱼护吧!

最后收杆的板鲫,七两左右!

下午四点收杆,这是最后的总鱼获,七斤左右!两个小时也算不错了!鱼获多,三两以下的都又扔回河里了,可惜放鱼时没拍照片,要不然也可以参加活动了!下次放鱼一定要记得!

带回家养缸里,开着增氧泵,!老人说家里养点鱼啊,龟啊什么的比较好,一是有活物,有生机,而是寓意也好!

最后照例美女收场!

上班,钓鱼,过日子!其实想想生活也挺美的,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一个幸福的家庭,一个自己的爱好,人生已别无他求!

详解钓鱼与气压之间的关系


经常钓鱼的朋友可能会遇到这种情况,钓场不变,钓位不变,饵料不变,垂钓时间段不变,天气情况也非常接近,而且就是前后2周之内,一切都正常,可是有的天鱼儿狂咬,而有的天鱼儿就是不开口!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那是因为鱼类对气压变化的敏感程度是很高的。

作为我们钓鱼人出钓的重要参考,晴、雨、阴、大的降温、风向风力等现象我们都能及时明显感受到,而气压的变化我们往往不能及时地感觉到而容易被忽略。但是我们都有一些通过观察累积出来的一些经验,

例如:蜻蜒贴近地面飞行,燕子低飞觅食,鸟儿也不再唱歌了,山林中昆虫静寂无声,这样的天气是很难钓到鱼的。

雷雨之前,云层很低,抑或大雾弥漫之日,空气中水气很重,这样的天气更难钓到鱼。天空中出现积云,积雨云,天气变黑,这样的天气鱼儿烦燥不安,很少咬钩。

还有闷热天、下雨前,人都能感到气压很低,这时鱼儿也一样,表现在钓鱼上就是鱼浮头,缺氧!

在炎热的夏秋季节,常有雷阵雨,而雨后鱼儿活动觅食特别活跃,这样的天气我们都会抓住机会,这时鱼儿特别容易上钩。若是久雨初晴,或是雾散云收,鱼儿更是食欲旺盛,让我们拉到手酸。

到了秋天,轻风阵阵,天高云淡,是全天候的垂钓季节,是鱼儿的第二个掇食高峰期,而在这个季节中,又尤以秋高气爽之时最为好钓,鱼儿到处觅食且又贪食,非常容易上钩。

其实以上这些现象无不与气压相关。这也就是说,气压的高低直接影响垂钓的效果。

那么气压究竟是如何影响鱼情的呢?

气压,是指大气的压力,大气压力的产生是地球引力作用的结果,由于地球引力,大气被吸向地球,因而产生了压力,靠近地面处大气压力最大。气象科学上的气压,是指单位面积上所受大气柱的重量(大气压强),也就是大气柱在单位面积上所施加的压力。

气压的单位是什么?

气压的单位有毫米和毫巴两种:以水银柱高度来表示气压高低的单位,用毫米(mm)。例如气压为760毫米,就是表示当时的大气压强与760毫米高度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相等。另一种是天气预报广播中经常听见的毫巴(mb)。它是用单位面积上所受大气柱压力大小来表示气压高低的单位。1毫巴=1000达因/平方厘米(1巴=1000毫巴)。因此,1毫巴就表示在l平方厘米面积上受到l000达因的力。气压为760毫米时相当于1013.25毫巴,这个气压值称为一个标准大气压。

气压的高低与鱼类摄食欲望有很大的关系,这是缘于气压与水中的含氧量直接相关。实验证明,气压高时鱼儿摄食旺盛,好钓;气压低时鱼儿食欲大减,少食甚至不食,难钓。大家知道,鱼类需要氧气,它们是靠鳃来呼吸的,若水中含氧量丰富,鱼儿就活跃,摄食欲望强烈;若水中含氧量少,鱼儿呼吸感到困难,甚至危及自己生存,那它们又怎能有食欲呢?而气压高时,水中溶氧丰富,鱼儿食欲旺盛;气压低时,水中溶氧少,鱼儿也就不活跃了。唐代垂钓名诗曰:斜风细雨不须归。意指在毛毛细雨时是垂钓的最好时机,这是因为细雨打在水面上,使水中溶氧大大增加,鱼儿呼吸了充足的氧气,显的特别活跃,因此很易上钩。

另外,除了气压的绝对值对垂钓有很大的影响之外,气压的升降趋势则是鱼儿摄食欲望强弱变化的关键。如果气压在某时间内处于持续上升的趋势,水中溶氧量也在增加,这时鱼类活跃,觅食活动频繁,是钓鱼的好时机。若气压虽高,但却呈下降趋势,水中溶氧下降。鱼对这种变化十分敏感,它们的摄食欲望将降低,势必影响垂钓效果。我们在气压不适合的时候钓鱼,鱼类对食物不感兴趣,少索食甚至不索食,那么收获小甚至当空军就不足为怪了!

什么样的气压适合钓鱼?

大气压力在1002--1054毫巴为好钓;其中在1006--1028毫巴为很好钓!那么,怎样才能了解气压的高低变化呢?不要再去凭经验了,我们就直接查一下天气预报的大气压值就好了。中央气象就有大气压的实时情况。

我们应该怎么把握气压与钓鱼的关系呢?

1、气温骤降,气压升高,往往钓效佳

鱼属于变温动物,对于自然界的气温气压变化很敏感,它们对于天气的预测甚至比最资深的天气预报专家都准确。鱼类生存的根本是围绕食物展开的,凭借长期的自然进化,对于生长环境的微妙变化能够很敏感的捕捉到,并且指导自己的摄食行动。气温骤降,气压升高,一则鱼舒适度增加,活性增加,摄食欲望强;二则鱼类感受气温下降,为了食物抓紧进食。这就是很多钓鱼人喜欢在冷空气前一天或当天出钓的原因。

2、气压升高,水中溶氧量高,鱼索饵积极

氧气对于水生动植物的影响,已经引起了更多钓友的关注和研究。气压高时,即使无风,人也感觉很舒服,同样的水中溶氧量亦充足,鱼类感觉舒适,摄食状态积极。但是气压高的天气下影响最大的还是浅层水面的溶氧量,超过一定深度的水域则影响不大。另外,水域水质的肥瘦对溶氧的程度也不同,浮头,乱层的情况也多发,应此任何时候都不能割裂气压与其他钓鱼因素的关系。

总之一点,光靠出钓时间的气压并不能完全判定可钓指数,而是根据出钓时间前后的各种天气环境和地理环境综合考虑。

漂、饵之间,扯不清的话题与实测


单饵压2目,双饵压几目?2+2=?

第一组:芦苇、巴木、羽毛硬尾0.4mm实心 测试目地:不同材质、相同尾径,双饵下压目数

单饵称重

双饵称重,饵重相同

第一组:调8目,单饵压2目测试

一、测试步骤

1.三支不同材质漂带钩半水调8目;

2.单饵挂钩,加减饵重,直至下压2目;

3.单饵称重,搓另一饵称量;

4.挂双饵观测下压总目数。

二、实测结果

1.芦苇:单饵压2目,双饵压5目半,露2目半;

2.巴木:单饵压2目,双饵压6目,余2目;

3.羽毛:单饵压2目,双饵压5目半多,露不到2目半;

三、主要结论

1.无论漂身哪种材质,单饵下压2目,双饵下压5目半6目,双饵下压大于4目,2+24。

2.调目固定后,漂尾剩余目的浮力不是均匀分布,越靠近漂尖浮力越小。

第二组:芦苇、巴木、羽毛硬尾0.6mm实心 测试目的:同一组材质,当尾径变粗后,双饵下压目数变化情况

单饵称重

双饵称重,饵重相同

第二组:调8目,单饵压2目测试

一、测试步骤

1.三支不同材质漂带钩半水调8目;

2.单饵挂钩,增减重量,直至下压2目;

3.单饵称重,搓制另一粒相同饵;

4.挂双饵观测下压目数。

二、实测结果

1.芦苇:单饵压2目,双饵压5目,露3目;

2.巴木:单饵压2目,双饵压5目,露3目

3.羽毛:单饵压2目,双饵压5目,露3目。

三、主要结论

1.单饵下压2目,双饵下压同为5目,双饵下压大于4目,2+24。

2.目与目浮力不相等,越靠近漂尖浮力越小,但0.6mm双饵下压目数小于0.4mm细尾漂。

第三组:圆形、纺锤形、枣核形硬尾实心0.6(两目加粗)、0.8、1.0mm(三目加粗) 测试目的:不同漂身形状、不同尾径双饵下压目数

第三组:调8目,单饵压2目测试

一、测试步骤

1.三支漂分别调8目;

2.单钩挂饵,分别调至下压2目;

3.分别挂双饵,观测下压目数。

二、实测结果

1.圆形0.6mm双饵下压不到4目半;

2.纺锤形0.8mm双饵下压多于4目半;

3.枣核形1.0双饵下压不到4目半。

三、主要结论

1.漂身的形状,对漂尾的剩余浮力没有影响。

2.加粗部分的材料自重,已被定调目时平衡,所以加粗目的浮力,大于没有加粗的目。

3.在确定调目后,双饵的重量才是决定下压目数的关键,与漂尾粗、细无关。

4.只有当加粗目作为钓目时,才会使浮漂灵敏度下降;钓目在加粗目以下,灵敏度不受影响,这一点可能有些出乎意料。

第四组:0.4mm实心硬尾、空心软尾 测试目的:相同尾径,实心、空心双饵下压目数

第四组:调4目,单饵压1目测试

一、测试步骤

1.两支漂分别调4目;

2.下钩分别挂饵,调成单饵下压1目;

3.分别挂上双饵,观测下压总目数。

二、实测结果

1.实心硬尾:单饵下压1目,双饵下压已达3目半,漂露半目;

2.空心软尾:单饵下压1目,双饵下压不到3目,漂尖露1目多。

三、主要结论

1.空心软尾比实心硬尾剩余浮力大。

2.无论空心、实心,单饵压1目,双饵压2目的说法都不成立。

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量(阿基米德浮力原理)越靠近漂尖,漂尾体积越小,浮力越小单饵压X目,双饵压2X目的说法不成立。

实测结果的分析汇总

一、四组实测证明:一支尾径相同、目距相等的浮漂,单饵压1目、双饵压2目;单饵压2目、双饵压4目单饵压X目、双饵压2X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二、实测中无意间总结出一个双饵下压总目数计算参考公式:尾径0.4mm:2X+1.5(X为单饵下压目,如:单饵压1目,双饵压2x1+1.5=3.5目),0.6mm:2X+1,0.8mm:2X+0.5,1.0mm:2X+0.25(误差值在+、-0.5左右)。

三、根据阿基米德定律,通过改变尾径和目距,可以实现单饵下压1目,双饵下压2目的设想。比如目距从漂尖开始从上到下,目距由大变小,或改变锥径等这给浮漂设计提供了一个可能:漂尾的形状可以多样化。

四、实测发现,饵重相差0.0几克,下压目数会发生明显变化,手搓饵不可能做到如此精确,所以要改变先决定调目的空钩半水调漂习惯。而挂单饵调漂法,简单且操作方便,能够轻松化解因饵重不均导致的双钩过底现象。

五、实测数据提示,细尾比粗尾、空心尾下压目数多,表明鱼吃饵拉动浮漂时,漂尾横截面大的,上下位移小;漂尾横截面小的,上下位移大,在视力范围内,应当首选细尾浮漂。然后再根据鱼情、水情变化,以及个人偏好,更换为粗尾、空心软尾浮漂。

实测只是让大家近距离感受一下饵重变化与漂目变化之间的关系。野钓实战中,完全没有必要搞得如此复杂。能钓上鱼的调钓法,就是正确的调钓法,调无定法,钓无定律。

但实测结果也给我们留下一个疑问:既然挂单饵下压1目,挂双饵下压肯定大于2目,那么调4钓2中挂1饵压1目、挂2饵压2目的说法成立吗?这个问题留待后续探讨。

(备注:测试线组:主线1.0#,子线0.5#,太空豆3#,8字环12#。调8目仅为观察方便,无理论依据或个人偏好,所有见解均系一孔之见,仅供您泛阅)

家住河旁,钓具进筐。单车可往,六分钟长。钓台平放,端坐坡上。漂动竿扬,神怡心旷。寒来暑往,不负时光。

依天气变化选择钓位与变化钓组


我们都知道,鱼类对气候的变化是十分敏感的,在天气变化无常的情况下,应如何科学地应对才能上鱼呢?笔者谈自己的一点体会,供大家参考。

一、选择时间出钓

首先要了解天气情况,掌握近期天气预报变化,然后再选择哪天出钓;到了钓点后也要根据天气的变化情况,选择最佳时间垂钓,若早上走时天气凉爽,中午烈日当头,那么,早晚抓紧时间垂钓,可到午时稍加休息或用餐,到下午四时后再施钓。

二、择时选择钓位

根据天气预报变化,及水深情况,选择钓位,这也是钓鱼人的秘诀。春夏秋冬都涉及这个问题,如春天施钓,首先要选择日照时间较长、向阳、背风、有建筑物遮挡的浅水区,而夏天却要选择日照时间短,有阴凉的深水区施钓;秋天和冬天接近于夏、春钓法。

要想钓得好,就需根据天气变化情况,灵活挪动钓位,夏天从时间上讲,要钓早晚,从日照角度和水深上讲,早晚钓浅,中午钓深,钓背阴。总之要想钓到鱼,多钓鱼,就不要一天死守一个钓点,守株待兔。

三、择时变化钓组

天冷水凉时(如初春、秋末、冬季),从饵料的味道上讲,就要以腥荤为主,红虫、血虫、蚯蚓都是上等饵料,虾粉、蚕蛹粉及腥味的商品饵,也是面饵中不可缺少的添加剂。天热水凉温度高时,却要以香、甜为主,为防止小鱼闹钩,大部分钓友都用面饵,这时的面饵就要突出香甜味,用白糖、蜂蜜等加到饵中,也会收到好的效果,颗粒饵料穿皮筋钩挂钩做饵料之前,先在香味的液体中泡一会,或在白糖水、蜂蜜水中蘸一下,都会增加上鱼率。

解析子线长短与鱼情之间的关系


很多的垂钓爱好者都在纠结子线的长度,尤其是刚刚接触垂钓的一些钓者,实际上,不同长度的子线有着不同的优势,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利的条件,我们在选择子线的时候,应该充分结合当地的水情以及鱼情灵活的控制其长度。今天,小编简单的跟广大垂钓爱好者谈一下子线长度的问题。

一、水情

通常情况下,水情一般指的是水流的速度,水体的深度,以及水域的浑浊程度等等。在水情不一样的地方有着不一样的鱼种,也就是同样一类的鱼儿在不一样的水域内部的进食方法也有很大的不一样,水流的速度对于鱼儿吃饵的影响也非常大,在水流速度非常大的地方,鱼儿通常情况下是不逗食的。在流水中进行钓鱼的时候通常使用重坠。钩坠在水域底部存在的位置一般是石头上或者是小坑里面,这这样的时候,为了使得鱼儿发现目标尽可能的使用长一点的子线。

在比较平静的水面进行垂钓的时候,一般来说钓饵和鱼不会受到特别大的影响,会比较稳定,鱼儿吃饵的时候一般有着比较强的选择性。吃饵的动作也比较平稳,在平静的水里面进行垂钓的时候,使用细漂或者轻坠的时候比较多,这样的时候,漂子的反应一般十分灵敏,子线应该尽可能的短一点。这个时候因为坠子有点小,因此子线可能会造成鱼儿的警觉,会对我们的垂钓活动造成一定的影响,水体的流速越快的话,越应该使用长一点的子线。

二、底情

底情也就是水底的一些情况,水域底部一般包括:沙底,碎石底、乱石底等等。

1、沙底一般来说是以沙子为主的水底,钩坠不要沉入到沙子里面去,这样才可能被鱼儿发现,进而进行吞食,因此子线应该短一点。

2、碎石底是有卵石存在的河底,石块通常比较多,石缝可能会有点小,石缝里面一般鱼很少,为了不让料落到石块上,因此应该使用长一点的子线。

3、乱石底通常是存在一些比较大的石头的一些河底,这样的河底饵料通常在石头周围的一些缝隙里卖弄寻找食物,吞食之后就会逐渐的钻进石缝里面去,在这样的河水里面进行钓鱼,钓饵应该尽可能的放在石头下方,绝对不能放在石头上,因此这样能够的情况下子线应该短一点。

三、鱼情

鱼情也会对子线的长度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行垂钓活动的时候应该充分结合不同的目标鱼用不一样的饵料,饵料一般来说主要包括:荤饵以及素饵,通常情况下,素饵比较容易入口,但也可能从钩子上面掉下来。因此我们在使用素饵的时候,提竿的过程应该格外的小心,一不留神就会失去良机。从这样的情况考虑,使用素饵的过程中应该使得漂子的反应尽可能的灵敏一点。

所以这个时候应该选择短一点的子线。用荤饵的时候,和素饵不太一样,鱼儿在吸入的时候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往往需要反复吞食,因此这样的情况下子线应该尽可能的长一点。此外,除了鱼儿的类型之外,还包括鱼儿体型的大小,鱼类的密度,进食特性等等,这样的情况下,鱼儿的体型如果比较大,鱼儿也比较多的时候,就可能会出现抢食的现象,这样的情况下子线应该稍微长一点。

子线长度与钓的对象鱼之间的关系


20世纪80年代随着海峡两岸的经济交流的便利,一下文体活动也开始了交流,体育竞技类的钓鱼比赛也走进了海峡两岸的同胞中来,在几次的竞技钓鲫比赛中,都是台湾同胞包冉了所有名次,这使得大陆钓鱼爱好者郁闷不已。

在赛后的交流中慢慢台湾钓法一时间风靡大陆,距今台湾钓法传入大陆已经10余年了,大陆钓鱼人在原先的台湾钓法中不断精益求精,融会贯通,台钓已经走进千家万户普通老百姓家中了!

本人就是一个钓鱼爱好者,接触台钓几年了,在此聊聊关于双钩子线的话题!

子线多长相信每个钓鱼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我认识很多钓鱼人,比较懒,一直是到渔具店买那种绑好的钩子,发展到现在,我老家的渔具店,只要买好鱼钩和鱼 线,他们就会帮你免费绑,其实这是很方便,但是渔具店绑的鱼钩千篇一律,不过鱼钩大小子线都是一样长,除非你特殊制定,而且有时候为了方便,你规定长度的 话一时半伙还拿不到,所有本人一直是自己绑鱼钩。

从开始鱼钩绑的都不齐,到现在可以完全控制子线长度精准度达到0.3厘米,手工绑钩可以借助绑钩器,十分方便。

子线的长度取决于你要钓的对象鱼,记得一篇报道,具体哪里的忘记了,在山东一个水库,一群日本钓鱼高手专门想钓大青鱼,打下重窝后,选12号伊势尼 钩,开始子线选择28~~32厘米,一直抓不到口,后来改用35~~38厘米还是有滑口,最后用到了48~~52厘米的子线,就开始上鱼了,而且基本都是 死口。

其实一般很难理解,子线短的话加长水线不是一个道理嘛。其实具体道理专门解释我也不清楚,总之钓大鱼用长子线,我现在最长的子线就是48~52厘米,最短的子线3.5~~8厘米,这么短的子线是在很急流水的情况下活坠到底用的,灵敏度很好!

一般子线的一个公式,短子线是对象鱼全长,长子线和短子线距离是一个半鱼钩的距离!钓竞技滑口鱼子线最好选择30厘米以上!

钓友逸闻:放与舍之间终有所得


放与舍之间终有所得。今年春节前,有个朋友在街上见到一个民工拿了几只鳖在哪叫卖,说是在河滩挖沙时挖出来的是纯野生的,于是便买了三只。他经常吃我钓的鱼,于是以回报的形式送给了我一只。

钓鱼时间长了,自然也就吃鱼吃的多了,也难怪好多钓友都不爱吃鱼。对吃鳖,说实话我不太感兴趣,一来是感觉鳖没有多少肉,再一个对鳖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缘由还得归咎于一次钓鱼遇到的奇事,那还是去年在温河水库钓鱼时的事。那天我选的钓位在大殿后面(温河水库所在地叫老龙殿常年香火不断)。刚去时间不长,就钓了两条2-3斤的鲤鱼,再以后就没鱼问钩。大约2个多小时后不经意间,我发现在距我3米远的鱼护下面趴着两只鳖,我拿着抄网急忙跑过去,只见那两只鳖一动不动,就是我将抄网伸到了它们的身边也还是不动,于是很顺利的将两只鳖抄到了抄网里。正当我兴奋之时,身后有一老者说话了:你钓的鱼和抓的这两只鳖都是昨天那些善男信女放生的,你如要带走可卖给我,我要放了它们。看着那老者一脸的虔诚和掏出来的百元大钞,我有了一种莫名其妙的尴尬和恼怒。我不缺鱼吃,也更不缺钱花,你这是干什么啊!我心里是这么想的,但面对老者,我没能说的出口

须臾之间,我好像是明白了什么。同时,也被老者的举动感化了。于是,高举起抄网将里面的两只鳖远远地抛向了水库的深处。那老者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回身又去了大殿里面。

我又继续坐下来钓鱼。在最后这段时间里我好像没有了钓鱼的灵感,几次漂动甚至黑漂都没有什么感觉,更不要说有鱼上钩了。遇到这种状况我心想:算了吧,今天就这情况了,还是收竿吧。正当我拿着鱼竿走向鱼护旁的渔具包时,眼前的景象有点让我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只见鱼护下面又有一只鳖趴在那里,我一下子惊呆了,这是怎么回事啊!不由得我有点毛骨悚然,不用多想我迅速抄起那只鳖又抛向水库的远处。同时把鱼护倒提起来,将里面的两条鲤鱼一股脑倒进了水里。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到温河水库(老龙殿)钓过鱼。

朋友送的那只鳖我一直养在洗衣盆里,直到前两天我发现鳖的背上好像有点溃烂,我想也应该让它回到属于它的地方了 ,于是便出现了上文中所显示的场景。

通过观察放归时的情况,我发现在家养时不管人怎么戏弄它它就是不动,但如果一到自然水域,它就显得十分活跃,刷刷几下,就钻进水中不见了。由此,我想我去年在温河水库遇到的事,可能是家养的鳖(一般放生的鳖都是在水产市场买的人工饲养的)和野生的鳖的区别造成的吧。

于是,我也就坦然了许多。

其实,放生只是人在精神上的一种安慰和求得心理上的某种平衡。从现象上看一方面是放了、舍了,但从另一方面获得了满足,这获得的精神上的满足实际上要远远大于现象上的放和舍。

水温变化与垂钓的关系


一、鱼的体温

鱼类是变温动物,其体温随水温变化而变化,一般比其所在水温高12摄氏度。鱼不能象人类那样通过新陈代谢活动来保持自身温度的恒定,而只能与水温保持相对的稳定(鱼的最佳生理代谢温度是1525摄氏度)。低于4度或高于30度鱼儿就停止进食甚至死亡。所以,是水温决定着鱼儿的生死存亡。鱼能自主的主动寻找适合它生理活动水温区域。

二、水温与水的导温特性

自然水体的温度主要来自太阳的照射和地壳温度的散发,太阳的照射有四季变化与昼夜变化,受水体流动的影响;而地壳散热是恒定的。

水在4摄氏度时密度最大,高于或低于4摄氏度时密度依次变小、质量变轻。在阳光照射下,浅水增热快,水温比较高,密度变小,质量变轻,体积增大;而深水增热慢,密度较大,质量较重,体积缩小,这时会形成两个相反方向运动的对流,这就是水的导热特性。由于水的这一特性,便使不同温度的水层、水域产生了垂直对流或环流运动。

三、水的导热特性

根据自然水温的来源以及水的导热特性,我们将自然水域分同温水域、正分层水域、逆分层水域。

1)同温水域

同温水域是指在此水域的24小时中,水体的上下层温度都是相等的。也就是不分表层、中层、底层。只有四季变化与昼夜变化,没有分层变化。

水能形成24小时上下同温,是由水的导温特性形成的:白天在阳光照射下,浅水增热快,深水增热慢,使浅水区与深水区有了较大的温差,便形成了两个方向相反的环流。到了夜间,水面失去了阳光照射,水温也会随之下降,浅水处与岸边此时降温快,而深水处却降温慢,水中又形成了两个相反方向的环流运动,使整个水域水温达到了同温。

鱼在水温的这种运动中,不是静止的,而是随环流而移动,游向适合自己生存水温的地方,即水温为1530摄氏度的水域。所以,我们在钓鱼时要特别注意水在环流运动时鱼的走向,选择什么时候钓浅水,什么时候钓深水,找到了鱼的这个游向,也就找到了鱼群,这样选好的钓位方可丰收,否则是难以钓到大量鱼的。

但是,这样的环流怎么个找法不能说不是个难题,这样的环流何时才能出现又使钓鱼人难以捉摸,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水温的下降与上升处是调温区,也就是凉水与热水的交汇处。在这种情况下,可行的方法是多打几个窝,一个窝一个窝的试探,这样才能找到鱼的游向。

有些钓鱼人好守窝,认为鱼是四处游动的,到时候就会游到窝点,这种看法有片面性。不能说死守不是一种钓鱼的技巧,但是,这种方法只限于钓者熟悉的水域,曾经经过多次摸索,弄清了鱼的走向,也就是说通晓了鱼路,用这种方法守鱼是有道理的,因为是鱼路总会有鱼经过。

但是,在初去的、不熟悉的水域,或天气剧变的水域这种方法就难以奏效了。本人就有过一次典型的经验教训,那是几年前的一天,天气十分的热,气温达36摄氏度,钓友约我去了一个大水塘钓鱼,钓友把他上次钓到大鱼的钓位让给了我,并帮我打窝,因为他上次钓鱼就是在这个点内。心想我是肯定会钓到鱼了。

但是恰恰相反,一个多小时也未见鱼吃钩。钓友选另一个钓点钓鱼,比我强些,钓到一条小鱼。后来又来了一位钓友,他选下钓位后也是半个小时不上鱼。但他没有死守,而是又选了五个点打窝,结果他找到了鱼群,一上午钓有好几斤鱼。钓友看不行,便又找了个他附近的钓点,结果也钓到了不少鱼,我一直死守不动,最后只钓到四条小鱼。

钓友很是奇怪,再三解释他确实在那儿上几次都钓了不少鱼,当然我相信他之所言。但是当我问起他上几次钓鱼时的天气时,他说那天刮北风,气温28摄氏度,这时我才明白过来,鱼之所以不在此处,此处的气温不适应它,它只好移位到别处适合自身体温的地方去了。而那位钓友多次试验找到了鱼移位调温合适的水域,所以收获较多。看来找鱼移位调温水域比凭经验选钓位更为重要,特别是在气温剧变或不熟悉的水域钓鱼的时候。

同温层水体存在于江河小溪等流动的水域,和北方春秋两季的静止水域、南方秋季的静止水域、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春秋与冬季的静止水域。在同温水体中,鱼儿可以不调节体温就全水域立体方位觅食。所以,春、秋两季是钓鱼的黄金季节。而春、夏、秋季的江河小溪是垂钓的黄金水域。

2)正分层水域

在盛夏节,太阳直射水表面长,表面水升温便特别快,密度也就小,重量轻,只有浮在上层,很难下沉;相反,底层水因水的隔离,升温就很慢,水温度低密度大而质量也重,它只好留在水底。这种上热下凉的水域,就是正分层水域。这种水域上面的水密度小、质量轻;下面的水密度大,质量重,上下无法自由流动、混合,于是就形成了跃温层,其特点是:水的深度增加不多,温度下降却很快,温度梯度比较大。但是,当有大风时,因为风卷起水浪,分层不变温的水也会因水的大幅波动而混合,但是混合的深度也不一,取决于风力的大小和上下水的温差,温差太大的也难以流动混合。

关于正分层水域,鱼类专家曾做过试验测量。正分层水域的上层与下层水的水温相差较大,当表层水温达到22摄氏度时,水面以下5米的水温为21摄氏度,下到10米水温为18摄氏度,下到15米深处时,水温便为9摄氏度,下到20米时水温便成了5摄氏度,下到20米以后就为4摄氏度了。这个水温测量对于我们钓鱼者来说很有启发作用,因为鲫鱼的觅食水温为1530摄氏度之间,1520摄氏度为最合适。从科学测出的水温看,所谓的夏钓深,亦不能深过10米,3至5米为最好。

夏天,北方的水温成为正分层,也就是表热底凉,鱼便移位于凉水处,此时的鱼聚集的地方在下层,钓者所选钓位主找凉水区,或深水区。冬季南方静止水域的水温,因为气候暖和,有时有如北方的夏季,它的水温处在正分层状态,上热下凉,上轻下重,南方春日钓鱼应参照北方夏日的方法。南方的夏天仍为正分层,鱼儿多聚集在深水底层,在此下钩,收获毕丰。

3)逆分层水域

所谓逆分层水域,是与正分层水域相对而言的。正分层是上热下凉,就是说,在湖泊、水库的水域在阳光的照射下,表面浅水温度高,水深处难得日照,所以温度低,是夏日的气温所形成。但是到了冬季,北方的天气变寒,下层的水温散出慢,表层的气温散发快,所以便形成了与夏日相反的水层温度,同样因为水的密度不同,形成不了大的环流运动,保持了上凉下温的水温层,这就叫逆分层水域。

有人做过试验,逆分层水域的水温温差没有正分层那么悬殊,冰面为0摄氏度,下降5米水温上升为2摄氏度,下降到10米,水温为3摄氏度,10米以下到15米水温为4摄氏度,再往下水温不会上升,一直保持4摄氏度。

有人对冰厚20厘米,水深1米的水体加以测量,冰下表层的水为0摄氏度,底层水温为6摄氏度。冬季鲫鱼的摄食水温亦不要低于5摄氏度。从这些测量来说,这个暖水层便是鱼儿的活动区域,也就是说,在这个水层里会有鱼群集中,由此联系到钓鱼选位,从理论上来讲,冬天钓鱼不能深过10米。

冬季北方的静止水域为逆分层水体,深水底层较温和,鲫鱼、鲤鱼仍能觅食,为冰钓爱好者提供了用武之地。

四、综合归纳

1)同温:水温不分层温,深浅都处于同等温度,鱼的体温与水温相同,此时鱼最为活跃,进食也快,是钓鱼的黄金时期。

2)移位调温:水温变化时,春、秋、冬季鱼向暖水移位,夏天,鱼向凉水移位,所以,春、秋、冬季找鱼群时,先找暖水区,找到暖水区就找到鱼群了,因为此时的鱼都向暖水区集中。

3)养鱼塘因为水面小,水温升降快。水库、河流因为面大水深,水温升降慢,但浅水又比深水升降快。要根据气象、水温来选择钓场和钓点。

4)小温差天气,鱼比较活跃,非常适合垂钓。

关于灵钝与顿口之间的关糸介绍


对于灵钝与顿口之间的关糸,有许多不同的说法和解释,以个人浮浅见识和经验,也谈点不同之见解。

我以为,在一定动态下调准漂后,似不易以加减铅改变钓组状态去寻适鱼口的。

若钓目调整灵顿都解决不了,去改变调目,除非此漂调目本已不准了。

好漂只能讲它易调易顺手,故才有好坏之分,得心应手的漂难求只是一种高手的心态,而另一种境界,是毫草一根即可为好漂。

调钓之目是否合适,钓组、子线、饵态是否合适,都是统一的,不可偏废其一。

但最终是否能有清晰的顿口,鱼态是首因,人技终有限,调钓境界终不是人意,待你万物皆备,判断准确,下手神速之时,改善终会有的,但要解决首因,还应从饵上去做文章。

调目无须钝,钓目只须灵。

一般正常情况下,在找准[鱼口]后。饵位应偏于魚层之上一厘米,顿口即显。

何为有口?你没摸清吃透,加减铅调目,以求顿口便更会是盲人摸象。

即有剩余浮力之说,那么挂饵后,应该是其剩余浮力愈小时,读目也才会愈精准。

因此,调钓之目一旦都趋于灵,剩余浮力便可视其也趋于零,在这上面再去作文章,纯系多余。

问题关键在于[灵]其顿讯方可清晰,但各种因素的影响和杂讯必然亦会伴之增多,对于读不懂的人,便以铅钝法去解决,抓只有死口时的[顿]可吃死口的鱼多吗?钧组状态和浮漂确实非常重要,标讯可以印证鱼口,但真正的魚口,却不是标讯和浮漂。

而竞技比赛时,不可能去校调目,以加减铅的应对之法,却又是另外一回事,此法对于吃透了标讯的人一看就明白是何故了,不明白的人就只能永远钻进剩余浮力中去研究了。

在理论和方法上,不论你所持的切入点如何,其结果,最终不应是愈搞愈繁缛,而应是愈清晰愈简单,所谓归一之法,对钓魚而言才是我们真正所需要的。

渔人情感:浅谈钓鱼人的执着


执着的性格是人们对成功人士评价的一项不可缺的要素之一。我佩服执着!我敬仰执着!钓鱼人正是具备了这种性格,才逐渐的被人们称赞钓鱼活动是一种修心养性、有利于身心健康的一项体育、健身的活动项目。

所谓执着的含义,究其根源实际就是对达到一项目标的锲而不舍。说白了,就是对实现这个目标整个过程细腻的经历和总结的全过程,哪怕是失败的!以上的说法是我在风浪中几个小时的垂钓经历体验后最使我感动的结论!

按潮水钓鱼的基本规律,12点最高潮。我是11点钟到达的钓点,想赶8、9分潮。一到海边,几乎是失望了一大半。海,满满的,就象一大盆就要溢出的水,在风的助澜下疯狂的翻滚着,浪实在是太大了!老远就看见我们的形象大使大金和澳特汉姆钓友,那种认真抛竿或执竿等待的影子,后衬滔滔不绝的海浪,真是一道钓鱼人痴迷执着的风景线!感动和诱惑的心底欲望,使我加快了加入队伍的阑珊步伐!

哈哈,老喂,才来啊!大金老远就热情的和我打招呼。怎么样,有鱼吗?我随意的回复着朋友的招呼。我的心里真的希望他会回答出钓到鱼的结果。实际只是微笑和开心回答了我。只有钓鱼人才会懂得,虽然还没有钓到鱼,但玩的还是很认真和快乐!

同时,就看澳特汉姆也是边忙活着挂饵、抛竿,边和我简练的对着打招呼的话。这位钓友是最近几天才在这里相识的,他是10几天前从家乡哈尔滨来的,一见面,一拍既合,唠的非常的投机。真是,老乡相见,倍感亲切。看的出来,完全具备钓鱼人的要素,不是鱼痴,也差不了多少!实在、豪爽、大度。我非常的欣赏这种只有家乡人才具备的特有性格。

海浪实在是太大了,实际风并不算特大,大概与季节潮汐的内在运动有关。抛了几竿,根本看不出来有鱼吃钩的迹象,狂涛的浪涌不时的越过护栏,袭击着我们。有时躲都躲不开,任意的随其冷酷的蹂躏,我的衣裤在措手不及的躲避中照样的被打的精湿。实在受不了,干脆也不钓了,照些场景给大家欣赏吧!

临走时,大家还有些恋恋不舍,劝我再抛几竿,说一会备不住蒙上大鱼呢!知道不是没有这种可能性!但凭我的经验,机会太少了。最后还是家乡人一语道破天机:急着回去上网?

说实在的,真的有这个因素。知道不可能钓到鱼,还不如用这个时间上钓鱼网,本来平时天天钓鱼,上网的时间真是极其有限。

回来后想想,难道他们就不知道钓到鱼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吗?知道!那么是什么驱使他们会这样的锲而不舍呢?当然,是执着的本质使他们相信:坚持,就很可能有奇迹发生!就是失败,也要比不去亲身体验遗憾的多!

执着的磨练过程是艰辛、复杂和不可知的。但,她永远是钓鱼人的诱惑,因为其中有更多的快乐和满足相伴。

钓鱼调漂技巧,调目与钓目之间有啥关系?


台钓的调漂由于讲究比较多,所以很多新手还是不能完全理解,今天继续把调漂再说一说。有钓友问,调目和钓目有啥关系?这个问题不是几句话就能说清楚的,所以专门写一篇关于调目和钓目的内容,供各位钓友参考下,如有不当轻批评指正。

一、调目

调目,根据不同调漂方法,调目也是有所不同的。比如空钩调漂,调目指的是半水状态下空钩的目数。带饵调漂,调目指的是半水状态下带饵的目数。不管带饵还是空钩,调目都是我们预设的一个目数,这个目数预设的高、低,需要考虑饵重和预设钓目。如果最终想钓目低一些,那调目就不能高,如果饵比较重,调目就要高。总体来说,钓目=调目-双饵重,注意这里的钓目是钓底的最灵钓目,是理论的依据。

如同调四钓二一样,空钩半水调4目,挂饵找底钓2目,双饵重是2目,其实可以反过来理解,因为想钓2目,双饵重也是2目,所以调4目,如果双饵重4目,那就需要调6目。所以调目绝对不是拍脑袋确定的,需要认真考虑钓目和饵重。否则就会出现2种常见的情况,要么钓不到自己想要的钓目,比如想钓2目,饵重2目,你空钩半水调8目,那必须钓6目以上下饵才是到底的。或者你饵重6目,空钩半水调4目,那肯定是没办法钓浮的。

调目调整好以后,需要反复验证一下。首先需要保证半水调漂中的半水深度接近水深,比较常用的方法就是粗找底的时候浮漂只露出1、2目,然后下拉浮漂2倍左右子线长度。保证了半水深度接近水深,调目就不会因为水深的大幅度变化而变少。比如水深4米,在0.5米半水调4目,放到3.5米水深可能就是2目了。其次就是需要多次抛投,在钓点和钓点周边反复验证下,看看是不是每次都是你调的目数。

二、钓目

钓目是个变化的量,并非一成不变的。比如说调四钓二,根据这种调漂方法,在钓底钓2目的时候一饵微触底,一饵悬浮,这种双饵在水底的状态未必适合实际鱼情,可能灵了,那就需要增加钓目,钓的钝一些,最终上鱼的目数可能是3目甚至是4目。所以我们常说的钓几目,其实是一个预设的值,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调整到最终上鱼的目数。

钓目的高低,对灵敏度也有一定的影响。比如钓浮的时候,双饵状态一样,钓2目和钓4目,灵敏度是不一样的,钓2目会更灵一些,不过差别非常小,对于野钓来说不讲究这相差2目造成的浮力差别。关于钓目,主要是个人看漂的习惯问题,比如鱼口轻,漂相微弱,那钓目低会比较明显。鱼口好,漂相幅度大,钓目高一点也是可以的。

其实关于调目和钓目的关系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调目是根据饵重和预设的钓目来确定的,所以有饵重决定调目的说法。钓目,我们调漂后钓几目,都是预设的一个目数,这个目数未必适合当前的鱼情,需要调整钓目来找口,所以有鱼口决定钓目的说法。

图解矶钓中浮波与夹铅之间的关系


对于很多最初从事矶钓运动的朋友,都会被浮波负重与夹铅之间的关系弄得一头雾水,究竟3B浮波负重是多少?3B夹铅的重量又是多少?2B是否就是两个1B?而3B又是否等于三个1B或者系2B加1B?

在日本发展矶钓期间,他们为浮波的负重量与夹铅定下了一套标准单位,详见下列图表:

浮波负重量与夹铅重量表(由轻至重):

浮波/夹铅:G7-J7 G6-J6 G5-J5 G4-J4 G3-J3 G2-J2 G1-J1

负重量/重量:0.09g 0.12g 0.16g 0.20g 0.25g 0.31g 0.40g

浮波/夹铅:B 2B 3B 4B 5B 6B

负重量/重量:0.55g 0.75g 0.95g 1.20g 1.85g 2.65g

浮波/夹铅:0.3号 0.5号 0.8号 1.0号 1.5号 2.0号 3.0号

负重量/重量:1.13g 1.87g 3.00g 3.75g 5.62g 7.50g 11.25g

注意:0.3号与3B及0.5号与5B并不相同,0.3号与0.5号较小出现在浮波与夹铅规格上,反而较多出现在一种矶钓用也会使用的中通铅产品上。

从以上图表,网友可以看出此种浮力/重量规格并不是以倍数增加的,即是2B(0.75g)并不等如B(0.55g)+B(0.55g),所以假如你准备使用一颗2B浮波,如果想将浮波的残存浮力尽量除低及需要采用两粒夹铅时, 2B浮波(0.75g浮力)应该由B(0.55g)+G4(0.2g)=0.75g或者G1(0.40g)+G2(0.31g) = 0.71g又或者G1(0.40g)+G1(0.40g),便能产生相等于浮波浮力,略轻于浮波浮力或略重于浮波浮力的几组由两颗夹铅组成的钓组,当处于海水咸度或密度有变的场合(海水越咸浮力越大,反之亦然),例如香港西面近珠江三角洲附近水域海水较淡的钓场或香港东面海水较咸的钓场,便能透过夹铅控制去影响钓组表现,达至最近效果。

所以各位初学矶钓网友,可以将上述夹铅表抄写于迷你记事簿中,或者好像某些钓手买一个有6格/12格的小物盒,然后将G7至5B的编号与重量贴在每一格上,每次上礁要使用夹铅时便一目了然,十分方便。

以上钓鱼技巧就介绍到此,希望《在执着与变化之间博弈》的内容能满足您的需要,同时欢迎您阅读我们精心准备的专题:夏天钓鱼与风向